首页 广东

广东

  • 小儿磨牙 广东名医治方

    小儿磨牙 广东名医治方

    处方:黄连3克,生地10克,灯心草6克,生石膏15克,栀子、茯苓、茵陈、防风、连翘各8克,甘草 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大便秘结者酌加大黄以通腑泄热;口干喜饮者加石解、玉竹养阴生津。 功效主治:清心泻脾。用于治疗小儿磨牙,中医辨证属心脾积热型。临床症见患儿夜间磨牙反复发作,磨牙声音响亮,面赤,唇红,烦躁,或多啼,口干或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指纹青紫。 创方者:王奕儿 郭雄伟...

  • 饮、食、护理三方面讲讲如何坐广东月子

    饮、食、护理三方面讲讲如何坐广东月子

    因为我是中医妇科医生的缘故,很多朋友都向我讨要坐月子的膳食方法。二胎一放开,身边的男闺蜜和女闺蜜的二孩宝宝都纷至沓来,有时候一天接连有好几拨微信都是向我讨要坐月子中医秘方的,每每反复码字,后一想,还不如发个帖子,造福更多认识或不认识的婆婆妈妈,爹哋妈咪! 祖国幅员辽阔,30多个省份气候、物产皆有不同,所以坐月子的习惯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湖北的婆婆就会煮一锅黄花菜猪肝瘦肉汤,河南的婆婆则会每天一碗小米红枣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如果你来到广东生活了,在广东又该如何坐月子呢? 今天庞医生就从饮、食...

  • 广东名医治骨折迟缓愈合方

    广东名医治骨折迟缓愈合方

    广东名医治骨折迟缓愈合(气血两虚)方 处方:熟地、自然铜各15克,党参、白术、当归、川芎、茯苓、白芍、炙甘草、骨碎补、地鳖虫、续断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通络,补益气血。用于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症见患者多表现为肢体麻木,倦怠乏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口唇淡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涩。 广东名医治骨折迟缓愈合(肝肾不足)方 处方:黄芪40克,黄精30克,当归、制香附、枸杞子、巴戟天、炒枳壳、龟版各10克,何首乌、芡实各15克,生白芍、川断、牡蛎各20克,龙...

  • 广东名医治缺血性脑中风方

    广东名医治缺血性脑中风方

    处方:大黄5克(前3剂后下,以后同煎),水牛角18克,天竺黄10克,丹参、田七各15克,钩藤20克,红花8克,蜈蚣12克。 用法: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和后分2次温服。 加减:热盛神昏谵语加石膏50克,黄连、莲子心各10克;头痛加杭白菊15克,蔓荆子10克;失语加地龙10克;偏瘫严重加桑枝30克,忍冬藤20克,虎杖12克。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脉,祛痰通腑,熄风镇痉,镇惊安神。主治老年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风、热、痰、瘀阻络型。症见面红.目赤,发热,烦躁,或神昏谵语,唇红,口苦口干,痰多色黄,大便结,...

  •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方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方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方: 处方:党参25克,麦冬12克,生地、炙甘草、五味子、生姜、火麻仁各10克,大枣10枚,桔梗、桂枝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症见心悸,气短,疲乏,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口干,心烦,面暗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方: 处方:党参25克,麦冬、川芎、当归各12克,桃仁、生地、赤芍、柴胡、枳壳、红花各10克,牛膝、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

  • 广东名医治冠心病方

    广东名医治冠心病方

    处方:西洋参、生地、五味子各10克,麦冬、田七、丹参、赤芍各12克,炙甘草、百合各15克,浮小麦20克,大枣6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胸闷痛严重者,田七加至20克;痰多者加清半夏8克,川贝母10克;胃纳差加山楂15克,麦芽10克;心烦热加黄连5克,瓜蒌仁15克;失眠加炒枣仁20克,合欢花15克;下肢水肿加泽泻10克,白茅根15克;贫血加阿胶(另溶)10克,首乌15克,白芍12克。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症...

  • 广东名医治慢性鼻炎方

    广东名医治慢性鼻炎方

    广东名医治慢性鼻炎(肺脾气虚)方 处方:黄芪30克,白术、茯苓、五味子各15克,辛夷、苍耳子各10克,白芷12克,防风8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益肺脾通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型。临床症见鼻塞时轻时重,或呈交替性,涕白而黏,遇寒冷时症状加重,舌质淡,苔白滑,脉细弱。检查见鼻黏膜及鼻甲淡红或苍白,肿胀。 广东名医治慢性鼻炎(气滞血瘀)方 处方:辛夷、香附、苍耳子各10克,白芷12克,细辛3克,当归、川芎各6克,赤芍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 广东名医治抗生素药后证(气阴两伤)方

    广东名医治抗生素药后证(气阴两伤)方

    处方:山药、党参各15克,黄芪25克,麦冬、五味子,山茱萸各12克,陈皮、竹茹各10克,大枣6 枚,甘草6克,龙骨、牡蛎各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4天。 功效主治:气阴双补。用于治疗抗生素药后证,中医辨证属气阴两伤型。症见面色苍白,疲倦乏力,口干咽燥或咳嗽气短,自觉身热(部分病人有低热) 或手足心热,夜眠不安,胃纳不振或呃逆嗳气,便结尿少,小孩可见纳呆烦躁多饮,皮肤或眼鼻干涩,舌淡红无苔,脉细数。 创方者:邵跃斌...

  • 广东蜡丸的出名还在于其奇效

    广东蜡丸的出名还在于其奇效

      小说《金瓶梅》里讲,有一日孟玉楼“心悽恶心”,“西门庆忽然想起:‘昨日刘学官送了十丸广东牛黄蜡丸药,用酒儿吃下极好,即使兰香向你大娘要去,在上房磁罐内盛着哩!就拿素儿带此酒来,吃了管情手到病除。’”药拿来后,“西门庆看着筛热了酒,剥去蜡,里面露出金丸来,拿与玉楼吃下去”,第二天孟玉楼的心痛便好了。   广东蜡丸在《金瓶梅》成书的明朝,确实是知名品牌。据记载,蜡丸始创于明万历年间,当时佛山梁仲弘创制成药&ldq...

  • 广东医疗界的代表委员谈中医药

    广东医疗界的代表委员谈中医药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不久前胜利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精彩发言,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眼球,其中自然少不了广东医疗界的代表委员。“两会”期间,《中国中医药报-广东中医》月刊专访了其中三位代表委员,他们对广东中医药事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以“‘十三五’中医药现代化推进方略”为主题的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第17届学术研讨会3月19~20日在广州举行。专家研讨认为,在国家重点研发技术...

  • 民国广东的中药业行话

    民国广东的中药业行话

    民国时期,广东地区流行一些中药行话,都是一些很容易明白的行业词汇,说来挺有意思。 表现行业区域派别。 如“泰字号人马”:泰字拆开,就是三、水、人三个字的组合。在抗战之前,广东三水县人经营中药业比较多,为其他各县之冠,后来虽有变化,但三水人仍占相当比重,故一提到“泰字号人马”,行业中人就知道说的是三水人。如“标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少商号利用港穗近邻特点,联号之间经常互相通报市情,知晓何种货物畅销,就迅速标来,以求得脱手赚取利润,对...

  • 陈秀华 广东省中医院

    陈秀华 广东省中医院

    作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挖掘传承的“岭南陈氏飞针法”以“无菌、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奠定了我国“无痛针学技术”的里程碑。 2005年,广东省中医院率先创建了全国首家“传统疗法中心”,为将其建设为全国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和推广各种特色疗法和百项诊疗技术的集散地,现任广东省中医院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陈秀华义无反顾地挑起创办该中心的重任。 十年磨一剑,如今传统疗法中心已成为医院集医、教...

  • 王老吉凉茶 广东鹤山人王泽邦

    王老吉凉茶 广东鹤山人王泽邦

      王老吉凉茶由岗梅、火碳母、木蝴蝶、五指柑、淡竹叶、金钱草、金沙藤、山芝麻、布渣叶、金樱根等中草药组成,能清热解暑、除湿生津,可用于保健和防病。   王老吉凉茶是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清道光8年(1828年)创立的,最初称为阿吉凉茶。由于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易于“上火”,王泽邦得一位道长的真传,创制了这种药茶。   这种药茶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故能去火。很多人饮用后立见其效,阿吉凉茶很快就名声远播。据说当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微服入粤查烟,曾亲身体验过阿吉凉茶的神奇功效,后来派人一个刻有&l...

  • 罗元恺对于广东中医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罗元恺对于广东中医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罗元恺老师已经离开我们10多年了,但是,恩师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他对于广东中医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广东中医教育的践行者   为了使广东中医专门学校的毕业生能够立足于社会,他请了很多有经验的师资来教学。这些授课的老师大多数是中山医学院或社会上的名医。除了中医课程之外,学校还开设了西医课。当时学校没有西医实习基地,罗元恺从其他医院得到支持,给我们联系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一些名医跟诊,还联系了传染病医院供我们实习,使我们对传染病也有一些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1954年,北...

  • 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

    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

      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以来,省中医药局紧紧围绕《行动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四有五抓一提升”为总体思路,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以“四有”为目标 全面提升中医医院服务能力   中医医疗与保健始终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中医医院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医疗与保健服务的平台和载体,以“四有”统领中医医院的发展,全面提升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   社...

  • 湖北广东省 中医药强省发展

    湖北广东省 中医药强省发展

      湖北省将建设中医药“三堂一室”作为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主要载体和创新品牌。其中要求,通过3年时间在全省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国医堂”,所有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名医堂”、“中医养生堂”和“知名中医工作室”;且建设“国医堂”至少要设立2个以上中医诊室,集中配备相应数量的中医药人员和中医诊疗设备,并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服务区。   为此,武...

  • 广东省中医院的品牌观“和”“仁”文化

    广东省中医院的品牌观“和”“仁”文化

    “和”文化和我们中医的理论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起源于周易,“调和阴阳”、“以和为贵”一直是中医传统的文化。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和”:医院的环境一定要体现中国的元素。我们医院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房顶是平的,像一般的建筑一样,但是我们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进行调整,加入中国文化元素,有桥有水,医院壁画、标识、建筑等的图案都是渗入了很多的文化特色,彰显了中医文化内涵。 流程“和&...

  • 专访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 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

    专访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 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

    编者按:2014年,是广东中医药事业的丰收之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中央财政中医药专项资金和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相继落实;68家县级中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评审;禤国维教授荣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颁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正式成立等。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局的支持,也离不开全体广东中医药人的努力。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他介绍了广东省中医药工作2014年取得的...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医研产学”四位一体互动发展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医研产学”四位一体互动发展

    1月18日,广州中山图书馆。3名护士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引起台下观众全体起立模仿。其实,这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下称“二中院”)公益讲座的一个环节,教大家做二中院最新创立的“健康操”。 在广东省,年轻的二中院一直以“走差异化之路”而著称。上面的故事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中医研究所,二中院1986年获批筹建,1993年正式成立,成为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唯一的直属中医医院。与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同行相比,二中院必须...

  • 中医药强省建设以来 广东省中医药事记

    中医药强省建设以来 广东省中医药事记

    2014年年初,广东省中医药局组织开展了较为全面的中医药工作调研,深入到各个层面调研全省中医药发展现状,通过调研,掌握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切实摸清中医药工作实情。 中医药强省建设以来,广东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大了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中医药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在发现成绩和亮点的同时,广东省中医药局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五个不平衡一个滞后”。一是各地对中医药发展重视程度不平衡。中医药管理的“...

  • 解读《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

    解读《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

    《纲要》提出的工作目标是:到2018年,所有地级以上市建有三级中医医院,8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3%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立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掌握应用1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已经公布的《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下称《纲要》),是该省2014-2018年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实施计划与行动准则。这...

  •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药物园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药物园

    2015年6月5日(总第4303期)刊登《第一座近代中医学校药用植物园——苏州国医学校药物试植场》一文。其实,较1933年始成立的苏州国医学校更早且历时更长的,还有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所办的药物园,可供参照。 创办学校重视中药 早在1913年全国中医界抗议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时,广东医药两界同仁决定自强发展,即发起筹办中医药学校。经多方筹款建设,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正式开办。由于办学所需资金主要源自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的药商,故学校办学宗旨尤为重视药物学,这...

  • 闫树江调研陕西省中医药 广东省青蒿素产业发展

    闫树江调研陕西省中医药 广东省青蒿素产业发展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赴陕西省铜川市、汉中市进行调研,了解当地中医药参与医改工作进展、市县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农村特色专科、信息化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等情况。 调研中,闫树江深入门诊、病房、中药房,与值班医师交流讨论,了解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联合治疗情况,希望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中医内涵建设,采取多种手段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 他指出,要做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中医药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发展战略来统一筹划。要积极探索中医特色的健康服务模式,加快发展中医药健...

  • 沈鼎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大内科首席专家

    沈鼎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大内科首席专家

    本期专家   沈鼎烈   [个人档案]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大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和癫痫病学专家。曾担任中华神经科学会委员,中华头面痛学会委员、中华神经科学会癫痫学组组长、四川省神经科学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神经科学会主任委员、脑电图和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主编、临床神经电生理杂志主编等,中国抗癫痫协会资深顾问。   1952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1958年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曾在医科大学长期担任神经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从...

  • 广东壮族打凤梆

    广东壮族打凤梆

    金凤凰是广东连山壮族同胞崇拜的图腾.传说此地就是金凤凰落脚的地方。打凤梆是连山壮族民间团体性的一项比赛活动,此项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体后.体现人的枝巧性,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团体协作精神。同时,此项活动也是壮族青年男女求偶的一种方式。 每年三月三,勒妹们捧着插着野雉毛、白鹇毛的凤梆,小伙子穿着鲜艳的衣裳,他(她)则一边唱着歌谣:“壮乡三月好风光,姑娘小伙来打梆,你有情来我有意,媒人就是花凤梆。”一边兴高采烈地打着凤梆棍来到比赛场上,进行打凤梆、接凤梆比赛。每年的打凤梆比赛,都吸引不少人前来观...

  • 五指毛桃“广东人参”

    五指毛桃“广东人参”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 曾惠芳 材料 五指毛桃100克、土茯苓200克、 莲子30克(去心)、猪肚500克、老姜、盐适量 做法 五指毛桃、土茯苓、莲子洗净,莲子去心,稍浸泡; 猪肚,洗净,切条块,汆水捞起; 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钟,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专家点评 五指毛桃原名五爪龙,被称为“广东人参”。 因其叶子长的像五个手指,果实成熟时像毛桃而得名。其以根...

  •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广东名汤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广东名汤

    五指毛桃煲鸡汤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广东名汤。五指毛桃并不是桃,因其叶子长得像五指,而且叶片长有细毛,果实成熟时像毛桃而得名,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客家人自古以来有采挖五指毛桃根来煲鸡、煲猪骨、猪脚汤作为保健汤饮用的习惯。 制作方法: 五指毛桃45~60克洗净,老母鸡1只,除内脏,洗净切大块,猪瘦肉200克洗净切大块,再准备蜜枣3枚、生姜3片。先将鸡肉、猪瘦肉煮沸去浮沫,然后把鸡肉、猪瘦肉、五指毛桃、蜜枣、生姜片等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约2升,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转文火煲煮2小时。食用前加盐调味即可。...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