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蒿素

青蒿素

  • 屠呦呦: 遏制青蒿素抗药性迫在眉睫

    屠呦呦: 遏制青蒿素抗药性迫在眉睫

    屠呦呦在演讲中提到,在大湄公河地区,如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她在记者会上表示:“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10年时间研究新药。我为这个药(青蒿素)的前景感到担心。我希望关心疟疾的各位能够共同努力,延缓这种可能性的出现。” 疟原虫对青蒿素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 人类与寄生虫病的抗争,向来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拉锯战。无论何种...

  • 青蒿素获诺奖是中医药的辉煌

    青蒿素获诺奖是中医药的辉煌

    世人皆知现代科技是人类的福祉,发展中的各个专业都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什么非要对中医药断其两翼呢?因此,真正发展中医药既要尊重中医药的价值,更需要现代科技的配合,青蒿素的诞生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典范。 瑞典卡罗林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疟疾等寄生虫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成果。一时间,国内外人士倍加关注中医药,各种媒体议论纷纷,总的说来,有褒扬、有贬讽。我认为,诺贝尔奖励发现青蒿素是中医药的辉煌。 青蒿是名副其实的传统中药...

  • 诺奖花落中华 青蒿素为国争光 屠呦呦获奇功

    诺奖花落中华 青蒿素为国争光 屠呦呦获奇功

    国庆佳节,又传喜讯,诺奖花落中华。六旬辛苦,探索出奇葩。多少艰难险阻,千百次,勇闯天涯。终成了,青蒿甘露,普降亚非拉。 长嗟!回首望,人间恶疟,祸患如麻。葛洪有神方,肘后寻查。科技攻关助力,古芳草,萌发新芽。中医药,国之瑰宝,绚烂满天霞。 女科学家屠呦呦,喜获诺奖传五洲。 发明新药青蒿素,防治疟疾功效优。 柔弱小草担重任,合力团队占鳌头。 中华医学有宝藏,攻克难症惊寰球。 一枝青蒿婷婷立, 郁郁清凉香气异。 清热除蒸治伤暑,...

  • 青蒿素专利旁落给中医药知识产权敲响警钟

    青蒿素专利旁落给中医药知识产权敲响警钟

    2015年10月5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着发现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摘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期间,中国科研人员大多没有专利保护概念,也不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此前中国科研人员在青蒿素上的很多论文在发表前,并没有对新的化合物(青蒿素)、制备方法(乙醇提炼)和用途(治疗疟疾)等方面及时申请多个国际专利,而美国、瑞士国家的研发机构和制药公司便开始根据中国论文披露的技术在青蒿素人工全合成、青蒿素复合物、提...

  • 青蒿素发明是毛泽东关于中医药思想与屠呦呦及其大团队实践的结果

    青蒿素发明是毛泽东关于中医药思想与屠呦呦及其大团队实践的结果

    •笔者赞成青蒿素发明是毛泽东关于中医药的思想与屠呦呦及其大团队实践的结果,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和西医药的某些研究方法。但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是青蒿素创新之本,之根,之源,西医药的某些研究方法是末,是枝,是流。 •这些检测仪器和方法,仅仅是中国哲学和中医药理论“道、法、术、器”中之末的“器”,瞎子摸象,不能仅摸“器”,而忽视了依次递进而逐步需要认识的“术、法、道”层面的更为重要的...

  • 青蒿素科研方法 兼与李慎明先生的几点商榷

    青蒿素科研方法 兼与李慎明先生的几点商榷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学现代化发展以及现代医学发展,认真贯彻“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方针,形成集成优势,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思路与方法中,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生命观、医学观、疾病观和方法论 •与时俱进,及时引进、消化、吸收现代科学、现代医药学和中医药学等先进科研方法,保持科研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是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科研的关键之一。 •青蒿素研制成功并获2015年诺贝尔奖,其源泉是&ldq...

  • 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质量优化的典范

    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质量优化的典范

    2015年12月2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李克强总理做出批示,刘延东副总理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和李克强的批示并讲话。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被感振奋,应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加强多学科联合科研攻关,推动中医药原始创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提升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独特贡献。 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质量优化的典范 中医药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其中传承是基础,创新发展是动力,人才培养是关键,提升中医药的...

  • 做明医不做名医 青蒿素的功劳

    做明医不做名医 青蒿素的功劳

      医生的智慧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有的病看西医好,有的病看中医好,有的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好,为医者应该具备分辨这三者的智慧,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才是高明的医生。   经常从患者的口中听说,某西医医生说“这个病你去找中医看”,似乎是很欣慰之事。其实这应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的确有不少高水平的西医非常尊重中医,感觉有的病中医有一定优势,所以诚心转请看中医;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一般水平的西医怀着不屑的心情把自己感到头痛的病人打发到中医那儿去。当中医治好了该病时,却说&ldqu...

  • 闫树江调研陕西省中医药 广东省青蒿素产业发展

    闫树江调研陕西省中医药 广东省青蒿素产业发展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赴陕西省铜川市、汉中市进行调研,了解当地中医药参与医改工作进展、市县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农村特色专科、信息化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等情况。 调研中,闫树江深入门诊、病房、中药房,与值班医师交流讨论,了解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联合治疗情况,希望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中医内涵建设,采取多种手段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 他指出,要做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中医药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发展战略来统一筹划。要积极探索中医特色的健康服务模式,加快发展中医药健...

  • 弘扬“青蒿素精神”中医药科技创新

    弘扬“青蒿素精神”中医药科技创新

    王国强会见江西省委省政府蔡晓明谢茹一行 3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北京会见了江西省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蔡晓明、副省长谢茹率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负责人一行。 蔡晓明、谢茹分别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长期以来给予江西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们表示,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对中医药工作的指示。希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如既往地支持江西中医药发展,特别是在江西对接融入国家中医药“一带一路”...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