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屠呦呦

屠呦呦

  • 屠呦呦: 遏制青蒿素抗药性迫在眉睫

    屠呦呦: 遏制青蒿素抗药性迫在眉睫

    屠呦呦在演讲中提到,在大湄公河地区,如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柬埔寨、泰国边境的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已经对绝大多数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她在记者会上表示:“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10年时间研究新药。我为这个药(青蒿素)的前景感到担心。我希望关心疟疾的各位能够共同努力,延缓这种可能性的出现。” 疟原虫对青蒿素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 人类与寄生虫病的抗争,向来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拉锯战。无论何种...

  • 屠呦呦获奖对中医研究的启示

    屠呦呦获奖对中医研究的启示

    青蒿素研究者屠呦呦研究员获得的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非国人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但其影响可能非常深远。 一周以来,国人的热议远远超出了对胜利的欢庆,从官方到民间对这次获奖的反应和意义的解读注定会成为重要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案例。仅就中医药界而言,我们受到了如下启迪: 首先,独特的经验是中医学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一段简短记载,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仅仅几十个字却传递着需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得出的结论。这些看似与人们通常讲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并...

  • 屠呦呦 鹿鸣震寰 德音孔昭

    屠呦呦 鹿鸣震寰 德音孔昭

    疟疾肆虐,生灵涂炭,她受命于危难之时。虽出身于药学,她汲取中医药精华,拯救千万生灵。舍生取义,她拿自己身体试验药毒。她连接起东西方医学合作的桥梁,率先破解青蒿治疗疟疾的密码,她用实践诠释中医药之美,向世界发出中药之声。 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将千百年来的中医药智慧,延续传承,焕发新生,为全人类造福,在新时代展示着中国风范。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说,屠呦呦的研究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这扇窗户也是对中医中药内涵的再发掘。中医...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屠呦呦
  • 大数据透视屠呦呦获诺奖事件

    大数据透视屠呦呦获诺奖事件

    一、事件概述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乃至科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

  • 诺奖花落中华 青蒿素为国争光 屠呦呦获奇功

    诺奖花落中华 青蒿素为国争光 屠呦呦获奇功

    国庆佳节,又传喜讯,诺奖花落中华。六旬辛苦,探索出奇葩。多少艰难险阻,千百次,勇闯天涯。终成了,青蒿甘露,普降亚非拉。 长嗟!回首望,人间恶疟,祸患如麻。葛洪有神方,肘后寻查。科技攻关助力,古芳草,萌发新芽。中医药,国之瑰宝,绚烂满天霞。 女科学家屠呦呦,喜获诺奖传五洲。 发明新药青蒿素,防治疟疾功效优。 柔弱小草担重任,合力团队占鳌头。 中华医学有宝藏,攻克难症惊寰球。 一枝青蒿婷婷立, 郁郁清凉香气异。 清热除蒸治伤暑,...

  • 祝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评论摘编

    祝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评论摘编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屠呦呦教授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青蒿素的发现是举国体制下的一次重大科研成果,是中医药工作取得的一次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屠呦呦领导的课题组系统收集、整理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对多种中药开展了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

  •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证明了什么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证明了什么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歌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是:“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止疟疾等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而诺贝尔评委会公布获奖时的原话则是:“为表彰屠呦呦最早发现青蒿具有治疗抗疟疾的作用,为人类健康的保护作出了...

  • 屠呦呦在卡罗林斯卡学院的演讲(全文)

    屠呦呦在卡罗林斯卡学院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

  • 青蒿素发明是毛泽东关于中医药思想与屠呦呦及其大团队实践的结果

    青蒿素发明是毛泽东关于中医药思想与屠呦呦及其大团队实践的结果

    •笔者赞成青蒿素发明是毛泽东关于中医药的思想与屠呦呦及其大团队实践的结果,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和西医药的某些研究方法。但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是青蒿素创新之本,之根,之源,西医药的某些研究方法是末,是枝,是流。 •这些检测仪器和方法,仅仅是中国哲学和中医药理论“道、法、术、器”中之末的“器”,瞎子摸象,不能仅摸“器”,而忽视了依次递进而逐步需要认识的“术、法、道”层面的更为重要的...

  • 屠呦呦获诺奖展示中医药魅力

    屠呦呦获诺奖展示中医药魅力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是值得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事情,它证明了中国科学家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了全世界的肯定,也证明了中国医药对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更展示了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魅力。有鉴于此,又正巧论及中医药学未来发展战略问题,笔者便镇定心志,梳理思绪,特作以下回顾与感想,愿与同道和有心者切磋分享。 伟人卓见 深邃深远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历史与世界一向独具慧眼与睿智,善用哲人的理性思辨认识、判断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敏锐精确,高屋建瓴,令世人折服与敬佩。他深明中医药的作用与价值,无论在革命战争年...

  • 李克强致信祝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李克强致信祝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荣膺该奖。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5日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李克强在贺信中说,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

  • 祝贺屠呦呦获诺奖 中医药局深化改革

    祝贺屠呦呦获诺奖 中医药局深化改革

    10月10日,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开发协会主办、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开发协会科普分会与北京圣马克医院联合承办的原创歌曲《世界流行中医风》媒体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获悉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科普分会会长韩平与副秘书长毛新安合作创作《世界流行中医风》歌词,由著名音乐人鹏来作曲,邀请蘭旗儿和彭鸣演唱。歌中“青蒿一握诺奖梦,世界流行中医风”,一语双关,既直接道出屠呦呦科研的灵感出处,也歌颂中国科学家实现“诺奖”的梦想,同时形...

  • 召开学习屠呦呦座谈会 青年医生拜师老中医

    召开学习屠呦呦座谈会 青年医生拜师老中医

    10月1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组织召开专题师生座谈会,贯彻李克强总理贺信精神,学习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屠呦呦研究员及其青蒿素科研团队先进事迹。 座谈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师生代表认真学习了李克强总理的贺信内容,围绕此内容展开讨论。 屠呦呦研究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院广大师生连日来也沉浸在屠老师获得诺贝尔奖的无比喜悦之中。青蒿素源于中医药是不争的事实,是传统医学传承创新、与现代药学有机结合的成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将充...

  • 学习屠呦呦热潮

    学习屠呦呦热潮

    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来后,贵州省中医药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屠呦呦先进事迹的热潮。10月12日,该省中医药界学习屠呦呦事迹座谈会在贵阳中医学院召开。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屠呦呦研究员取得的成就是她长年锲而不舍开展科学研究的结果,有力证明了中医药在解决公共卫生问题中的巨大潜力。代表们还建议在中医药研究工作中,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整理。作为中药大省的贵州还应发掘利用本地中医药资源,做好基础研究工作,并构建中医药科普宣传长效机制,营造相信中医药、使用中医药的良好氛围,为打造&ld...

  • 中医药界学习屠呦呦 中医药寻宝燕赵行

    中医药界学习屠呦呦 中医药寻宝燕赵行

    近日,“中医药寻宝燕赵行”实施工作小组专家走进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和邢台隆尧进行访问。 专家首先来到鹿泉区李村镇郑村,对该村卫生室负责人李群生所持有的刺血疗法治疗脑后毒中医技能进行了视频、音频采集,随后走进邢台隆尧,对该县李红强所持有的“老隆平膏药”和杜峰所持有的“脐疗药筒”项目进行了采集。 据悉,“中医药寻宝燕赵行”活动由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征集、整理河...

  • 屠呦呦 中国首位获诺奖的科学家

    屠呦呦 中国首位获诺奖的科学家

    屠呦呦在瑞典领取诺奖 屠呦呦在瑞典发表演讲...

  • 屠呦呦 小行星命名仪式 推动振兴发展

    屠呦呦 小行星命名仪式 推动振兴发展

    1月4日,科学家小行星命名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等五位著名科学家被命名。其中,第3123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屠呦呦星”。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出席会议。 经过国际天文委员会所属的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讨论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15年12月25日发布第97568号公报通知国际社会,第3123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屠呦呦星”。...

  • 有个较真儿的学生叫屠呦呦

    有个较真儿的学生叫屠呦呦

    这是一张当时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医学习中医班第三届全体师生毕业合影,时间定格在了照片上的1960年11月。 照片中第一排左起第一位身材高大的英俊男士便是我国著名中医眼科学家、国医大师唐由之,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名誉院长。 在唐由之家中,89岁高龄的唐老双腿有些行动不便。他戴着眼镜看着这张老照片上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良久说不出话。 “照片上还在世的人如今已经寥寥无几了。”唐由之的爱人陆丽珠说。从小跟随中医名家研习中医的唐由之,考上了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医...

  • 屠呦呦教授再次重申了中国药学的重要性

    屠呦呦教授再次重申了中国药学的重要性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吸收创新手段,她和她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对于研制系列青蒿素类药品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成就是传统中医带给世界的礼物。笔者认为,青年中医科研工作者,应当下功夫研究屠呦呦教授的科研模式,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实践中。 屠呦呦曾回忆说“我们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

  • 随着屠呦呦去领奖 走进诺贝尔的故乡

    随着屠呦呦去领奖 走进诺贝尔的故乡

    斯德哥尔摩是一座建在岛上的城市,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联为一体,被誉为“北方威尼斯”。 有着70多座桥的斯德哥尔摩面积不大,这14座岛中最小的一座岛上只能建造一栋房子。正是因为这样,走在斯德哥尔摩的街道上,总会与水不期而遇。 由于斯德哥尔摩的冬季十分漫长,赶上阳光好,随处可以看到坐在岸边台阶上与身边停下来的海鸟一起看风景、晒太阳的市民。在他们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在工业、金融、科技、设计均很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工作生活的紧张感。 他们闲...

  • 首届国医沙龙与国医大师面对面 贺屠呦呦

    首届国医沙龙与国医大师面对面 贺屠呦呦

    10月22日,安徽省首届“国医沙龙”活动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该活动定期举办,每一期确定活动主题,邀请省内高层次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参与者进行互动交流,为培养造就安徽省高层次中医药临床技术人才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首届沙龙由国医大师徐经世、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喉科教授郑日新分别就“中医内科诊疗思路与方法”、“新安医学的传承与王氏医学特点”、“郑氏喉科的传与承”进行主旨演讲...

  • 屠呦呦:中医有很多好东西

    屠呦呦:中医有很多好东西

    据人民网 斯德哥尔摩时间12月6日下午14点,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闻发布会如期举办。屠呦呦的出席吸引了媒体极大的关注。面对各媒体的提问,屠呦呦一再强调:“我获奖没什么,希望大家更多地去关注,去研究如何应对疟疾的抗药性。我也会继续搞我的科研,为人类的健康做贡献。” 因为获奖的是中国的屠呦呦、日本的大村智、有着爱尔兰和美国双重国籍的威廉·坎贝尔,所以到场的记者大多是亚洲面孔。 回答记者关于获奖之后的感想和变化,屠呦呦说道:&ld...

  • 屠呦呦发现青蒿 举国体制团结协作

    屠呦呦发现青蒿 举国体制团结协作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为人类抗击疟疾提供了有效的“武器”,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贡献。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本土研究成果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全球华人为之欢欣鼓舞。 屠呦呦获得诺奖引发了广泛讨论,涉及国家科技体制、中医药发展方向、人才评价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回顾青蒿素研究成功的历程,从管理层面、人才评价、成果转化、研...

  • 中医药大学师生学习屠呦呦精神

    中医药大学师生学习屠呦呦精神

    屠呦呦教授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喜讯传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引发了热烈反响。连日来,广大师生通过交流会等形式表示要深入学习发扬屠呦呦教授创新精神,以实际行动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表示,屠呦呦教授因中医药创新研究获奖,增强了南中医坚持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自信。我们要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作更多贡献。 江苏省政协常委、农工省委副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黄煌教授表示,开掘经典应是当今中医人最基本的治学态度。执教从医一定要从全人类的幸福出...

  •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一行慰问屠呦呦侧记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一行慰问屠呦呦侧记

    年关将至的一个午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等陪同下,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个幽静的小区,敲开了新晋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的家门。 屠呦呦依然穿着淡紫色针织开衫罩着紫红色衬衫。对于熟悉她的人来说,除了诺奖领奖时为尊重西方礼仪而换上的礼服,这套朴素的行头才是她的日常标配。 “公布您获诺奖的时候我正在非洲参加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当时没来得及给您道喜,这次必须专程来,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看望您...

  • 屠呦呦 孙光荣 秦玉峰 当选2015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
  •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启示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启示

    关于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主要讲两方面,一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启示;二是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思路和任务。 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我国在科技界的历史突破,体现国际社会对我国科技与中医药的高度认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实现了四个突破:第一个华人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第一个华人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个中国人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第一个以中药为源头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 屠呦呦的突出贡献在于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素;用动物实验研究证实青蒿素对疟原虫100%的杀伤作用;用临床研究证实青蒿素对疟...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