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荡胞丸(《重庆堂随笔》卷上。)治疗荡胞丸(《重庆堂随笔》卷上。)秘方制作方法。

    荡胞丸(《重庆堂随笔》卷上。)治疗荡胞丸(《重庆堂随笔》卷上。)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荡胞丸(《重庆堂随笔》卷上。)的秘方制作方法,荡胞丸(《重庆堂随笔》卷上。)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荡胞丸(《重庆堂随笔》卷上。)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

  • 耳鸣耳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

    耳鸣耳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

      莲子粥取莲子肉30克煮烂,加糯米100克,煮粥食用。莲子粥具有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健脾胃的作用,且可降血压。对于老年性耳鸣耳聋伴高血压者尤为适宜。菊花粳米粥取菊花5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将菊花汤与粳米同煮成粥。此粥对中老年人眩晕耳鸣、风热头痛、肝火目赤等有良好疗效。天麻菊花汤取天麻10克,菊花10克,鲜芦根30克,冬瓜皮30克,加水煎汤。每日服1~2次。可清肝聪耳明目,对于肝阳上亢者适用。莲肉红枣扁豆粥取莲子肉10克,红枣10枚,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加水常法煮粥。可益精气、健脾胃、聪耳...

  • 夏季阳气易随汗外泄 运气顺应调养

    夏季阳气易随汗外泄 运气顺应调养

    夏季三个月,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这一阶段气候主要特点有三个,夏热夏长:夏季阳气旺盛,天气炎热,太阳早升晚落,昼长夜短;多雨挟湿:夏季天气变化迅捷,骤雨无时,加之天气炎热,地气上蒸,易挟湿气,尤其是江南“黄梅”雨季,更易多湿;阳气易泄:夏季烈日酷暑、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腠理开疏,汗液易泄,阳气易随汗外泄。   《黄帝内经》早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之明训。中医养生注重调整天人关系,强调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时、节序、运气的变化,以调整起居饮食,调摄情志,最后达到“欲求最上之道...

  • 须眉补肾莫随意

    须眉补肾莫随意

    不少男性都认为,肾脏 是影响性功能的主要器官, 让“肾”补好,方能提高性生 活质量,有的患者性功能出 现障碍,就认为是“肾”不行 了,得赶紧补。其实生活中 不少人将中医上说的“肾” 与西医的肾功能相混淆。 实际上肾功能的好坏与性 功能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将 “肾”补过劲了,那将会适得 其反。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 行新陈代谢,肾脏的功能之 一是将有害物质通过尿液 排出体外,以调节机体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肾脏是人体 重要的排泄和内 分泌器官,这是西医的说 法。而中医说的“肾”概念主 要是从...

  • 阳痿三案 中医观其脉证随症治疗

    阳痿三案 中医观其脉证随症治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小妍   病案一   武某,男,26岁。2012年5月18日来诊,述勃起不良1年余,无晨勃。曾到某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勃起时有排尿感,腰酸,手足心汗出,二便如常,苔白根腻,脉细。   诊断:阳痿(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方药:柴胡12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苍术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无特殊煎服方法。   5月25日二诊:勃起好转,很快即软,阴囊潮湿,...

  • 痛经能随产子后消失吗?

    痛经能随产子后消失吗?

    不少女性朋友反映来例假时,总是伴有痛经,为此感到很烦恼、痛苦。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缓解和治疗痛经的办法,究竟是否可行?笔者近日特采访长沙市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凌文,她对此一一进行了解答。 患者佟某:我一个好朋友,有痛经十余年,自从前年顺产下一子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痛经的现象。请问是不是生了小孩以后就不会痛经? 答:对一部分病人而言,结婚生育之后痛经确实有所缓解,甚至痊愈。这是因为生育会改变体内结构,也会改变体内激素的状态。不少痛经的女性朋友,在结婚生孩子之后会得到抑制,疼痛明显缓解。当然,一些未成年的、或条件不...

  • 乳痛伴随头痛失眠或是肝经经气不舒

    乳痛伴随头痛失眠或是肝经经气不舒

    不少育龄期女性会出现乳痛问题,通常表现为乳房胀痛、刺痛、跳痛等。乳痛通常在情绪欠佳时或月经前出现,情绪缓和或月经后可以缓解或消失。这种乳痛究竟是不是一种疾病、是否需要治疗?有什么可以缓解的方法呢? 1 乳痛伴随头痛失眠 或是肝经经气不舒 “与月经或情绪相关的乳痛,通常被认为是‘生理性乳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黄梅表示,这种问题一般不需要找医生处理。如果乳痛超出了生理的范围,例如疼痛的时间过长(超过10天)、疼痛的程度...

  • 腰痛不要随便做按摩

    腰痛不要随便做按摩

    前些天,刘先生感觉有点腰痛,他用热水袋敷敷,做做理疗,仍不见效。有朋友说,你也许是腰肌劳损引起的慢性腰痛,去做做按摩吧,让背部肌肉放松一下,腰痛就会改善的。于是,刘先生来到了一家按摩院,按摩小姐听说是腰痛,一面在他腰部按摩,一面询问他感觉如何,刘先生说感觉很舒服,并要求手法再重一点。谁知按摩时,突然“咔嚓”一声,刘先生一阵剧痛,顿时无法动弹。家人闻讯后连忙将刘先生送往医院,经检查,由于按摩不当,刘先生得了腰椎间盘急性突出症。 生活中,有人原本只是轻微腰痛,但在一番用力不当的按摩折腾之下,...

  • 随时随地颈椎病徒手操

    随时随地颈椎病徒手操

    由于颈椎病病程较长,保守治疗很难完全治愈,很多患者容易失去信心,治疗常常半途而废。除了到医院治疗,颈椎病有很多自我锻炼方法,且简单易行,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徒手操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具体有如下6个动作: 与项争力两肘屈曲,双手十指交叉抱头于后枕部,两腿分开与肩宽。头用力后仰,双手同时给头一定的阻力。坚持10秒放松2秒,重复12-16次。 回头望月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腿微曲,左手上举,手掌置头后,右手背置腰背后,上体前倾45°,左右旋转,头随旋转向后上方做望月状,重复6-8次。...

  • 跟随中医赶走湿气

    跟随中医赶走湿气

      新闻背景:5月12日,国家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在全国防汛防旱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指出,今年夏天我国大部分偏热多雨。陕西省气象水文部门也预测,今年夏天我省大部分地区也会呈现高温多雨的态势。   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科的李学武主任告诉记者,偏热多雨的夏天是人体最容易犯“湿病”的时候。从养生角度讲,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所以,今年夏天尤其要注意“防潮”。   判断:体内有湿气自己可断   李主任解释称,中医认为导致人体发病的原因主...

  • 肾阴虚不可随意壮阳

    肾阴虚不可随意壮阳

      41岁的刘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因应酬请客户吃饭、去KTV放歌已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每天经常后半夜才回家。最近半年来,刘某明显感觉腰酸背痛,精神不振。性生活时,更是勉强应付。刘先生认为自己肯定肾虚了,专门到药店买了些补肾壮阳药品六味地黄丸和西地那非。服用一个月后,非但一点没见效,反而变成了十足的“痿哥”。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尿道口有精液渗出,阴囊湿热,口苦咽干,尿黄便滞。   针对这一病例,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男科主任、医学博士孙一鸣教授指出,日常生活中,不少疲于奔命的中青年人,只...

  • 从痉挛性斜颈治验看随症施量

    从痉挛性斜颈治验看随症施量

      病例介绍 患者孙某,女,51岁。主诉:斜颈两年余。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因受风出现颈部向右偏斜伴抽搐;口服坤宝丸效果不显,患者担心风险大、费用高拒绝手术,遂来我院求诊。刻见:颈部向右偏斜,伴抽搐,颈肩疼痛,腰部不适,烘热眠差,盗汗但量不多。血压:120/80mmHg。舌暗苔白,脉象:略弦滑。西医诊断:痉挛性颈斜;中医诊断:痉证,证属邪闭太阳。治法:解肌发表,解痉通络。处方:葛根汤加减。葛根60g,生麻黄9g,川桂枝30g,白芍90g,炙甘草15g,全蝎9g。10服,水煎服,日1服分2次服。   二诊(2006年2...

  • 肢体痿软无力 瘫痪病例诊疗随笔

    肢体痿软无力 瘫痪病例诊疗随笔

    钟某,男,30岁,农民。1986年4月16日初诊。10日前偶感发热、头痛,次日突然双目失明,右侧手足始感麻木,活动稍有不便。第三日,右侧上、下肢完全瘫痪。即急入某地区人民医院治疗,诊为“视神经脊髓炎”。治疗10余日不见好转,患者自动出院,求治于余。 诊见右侧肢体痿软无力,欲抬不能,欲动维艰,双目呆滞,视物模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食不香,口干唇燥,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查体:T:36.5℃,BP:116/80mmHg,被动体位,五官端正。颈软无抵抗,心肺(-),...

  • 治耳鸣耳聋 半年随访未复发

    治耳鸣耳聋 半年随访未复发

    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 处方:酒龙胆草24克,酒黄芩24克,生地黄30克,盐黄柏24克,熟地黄30克,生白芍30克,灵磁石30克,生石膏30克。3剂,水煎服。药后诸症减半,再进3剂,耳鸣,耳聋诸症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耳部》曰:“肾窍开耳,胆络脉亦附于耳,凡本虚失聪治在肾,邪干窍闭治在胆,乃定...

  • 糖友感觉饿莫随意进食

    糖友感觉饿莫随意进食

    病案举例:65岁的张阿姨平常爱 学习糖尿病相关的知识,知道低血糖 的症状主要有饥饿、无力、出汗等,严 重的低血糖会引发晕迷,甚至危及生 命。但发生在张阿姨身上的亲身经历 改变了她的想法。去年的一段时间,张 阿姨每天感觉身心无力,并有强烈的 饥饿感,吃饭后仍有饥饿感。她以为是 药剂过量引发了低血糖,凭着感觉增 加食物摄入量,不想吃饭时也勉强吃。 但这种饥饿感并没有消失,而且引起 了其他不适症状。张阿姨意识到严重 性,就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出乎张阿姨 的意料j血糖值并不低,而是很高。此 时,张阿姨才意识到并不是仅低血糖...

  • 梅核气巧用施老药对 随证加味治疗数例

    梅核气巧用施老药对 随证加味治疗数例

      施今墨教授临床善用对药,被业内称为“施氏药对”。其文献载有“桔梗、枳壳、薤白、杏仁(以下简称“桔梗四味”),此四味药常常配伍应用,……以治胸膈满闷,痰气不畅甚效。”由此,笔者在临床每遇梅核气患者,巧用施老药对,随证加味治疗数例,效果很好,现汇报如下。   病案一:   王某,女,32岁,1998年5月11日就诊。自诉2天前,因与朋友发生口角,自觉胸满不舒,始则咽喉有痰难咯,继而如食物滞留在咽部,并伴有...

  • 瘫痪病例诊疗随笔

    瘫痪病例诊疗随笔

    钟某,男,30岁,农民。1986年4月16日初诊。10日前偶感发热、头痛,次日突然双目失明,右侧手足始感麻木,活动稍有不便。第三日,右侧上、下肢完全瘫痪。即急入某地区人民医院治疗,诊为“视神经脊髓炎”。治疗10余日不见好转,患者自动出院,求治于余。   诊见右侧肢体痿软无力,欲抬不能,欲动维艰,双目呆滞,视物模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食不香,口干唇燥,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查体:T:36.5℃,BP:116/80mmHg,被动体位,五官端正。颈软无抵抗,心肺(-...

  • 咳嗽方药 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咳嗽方药 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发出咳声、咳吐痰液。 其既可以作为多种肺系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有症状而出现,又可视为一个独立疾病。 中医虽有“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之说,但纵观临床,其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将之并称。 方药,用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刘景源教授临证中将前人经验方麻杏芩龙汤作为宣降肺气以复其宣降之职的首选方剂。 此方由生麻黄、炒杏仁、黄芩、广地龙组成,再加紫菀、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以疏理肺气、...

  • 牙疼不要随便拔 坚持叩齿

    牙疼不要随便拔 坚持叩齿

    这个绝技,一旦流传出去,老百姓坚持下来,很可能大部分牙科医生都要失业了!什么方法这么神奇?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牙齿保健方法,很简单,也很难(难以日日坚持),简单到,只要上下经常扣齿就行了,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方法有神奇功效呢? 很久之前,曾经有个人踢足球,因为激烈对抗,不慎脸朝下重重的摔了一跤,破相也就算了,最惨的是好几颗牙齿松动了,还崩了一颗。。。 去医院,医院对松的牙齿也没什么好法子,还是养养看吧,回家后邻居告诉他试试叩齿,就是空口让上下牙齿不停碰撞,他每天坚持叩,坚持了好长时间,虽然有...

  • 止嗽散 随证加减治疫咳

    止嗽散 随证加减治疫咳

    •止嗽散的作用机制关键在于“通”,疏通气道、调理肺气的升降出入是治咳之本,故无论新咳、久咳、热咳、寒咳,均以止嗽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 •止嗽散既能治外感咳嗽,又能治内伤咳嗽,适用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各期咳嗽,但需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发病轻重、兼证及咯痰的量、色、质等情况随证加减。 清代医家程国彭在其所著《医学心悟》中明确指出,止嗽散能治“诸般咳嗽”,且“投之对症,其效如神”。后世医家以止嗽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

  • 大寒节气 饮食起居应随之『转轨』

    大寒节气 饮食起居应随之『转轨』

    1月20日是大寒,农历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正是一个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饮食起居应随之『转轨』。 时令:湿冷天气多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时,寒潮频繁南下,带来了大风、低温天气,多地呈现出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桂林今年虽然是“暖冬”,日最高气温一直在10℃以上,但这时已逐渐出现降雨降温天气,天天伴随我们的温暖阳光将被恼人的雨水所取代,湿冷的寒气会使人感觉十分难熬。 饮食:进补...

  • 秋冬“灭火”不可随意

    秋冬“灭火”不可随意

    秋冬气候干燥,有些老人感觉上火了就使用一些寒凉的药材下火,或大量进食一些性质偏寒的蔬菜水果。但随意“灭火”,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老百姓常说的“上火”,从中医的角度看就是“火邪”为患。表现为头面部的 “热气”症状,如脾气烦躁、口气臭秽、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干喉痛等症状。有的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后喜欢使用清热泻火解毒药“灭火”,如双黄连、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等中成药,或食用大量寒凉的食物,如苦丁茶等。...

  • 膏方虽大补不可随便服

    膏方虽大补不可随便服

    膏方对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老人和体弱者的保健以及亚健康人群的调养都有很确切的效果。但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并不是万能的。使用不当,还呵能适得其反,带来小良后果。 一、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用膏方治疗膏方起效缓慢,对急、重症自然不宜;对老慢支(慢阻 肺)、哮喘这些慢性病,也 仅在缓解期有效;用膏方 来治疗急性发作是不现实的。同样,对于高血压病人,膏方是可以起到缓解部分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作用,但不能就此“甩掉”降压药物,毕竟它的降压作用是有限的。 二、进补膏方也有禁忌遇到下列情况,则应暂停:1....

  • 随专家在春天来个中医SPA

    随专家在春天来个中医SPA

      春天如约而至,万物迸发出勃勃生机,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春季的健康便是为新的一年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简单有效地打好春天的健康之基呢?大家不妨一起随专家在春天来个中医SPA吧!   S——烧   烧艾补阳驱虚寒   春季阳气生发,是培补阳气的好时机,但是不少读者朋友由于冬季保暖不当,耗损了阳气,这个时候要充分利用艾灸来帮个忙,驱除体内的虚寒之邪。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介绍说,艾灸可以温补气血,...

  • 痰随气行 无处不到

    痰随气行 无处不到

    痰者,病理性产物。医云:“百病多由痰作祟。”中医广义的痰病,其临床表现往往错综复杂,甚至离奇古怪,使人难以识别,很难正确地遣方用药,故有“顽痰怪证”之论。然如能正确学习中医痰病学说,则可对各种痰病进行正确的诊断治疗,在临床中收到满意的效果。 有云“痰随气行,无处不到”,故临床各种原因皆可产生痰病。中医痰病理论,经古代医家从不同角度不断地补充完善,整理提高,经历代临床应用,使其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检验。 痰的产生,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中医认...

    养生秘方 2024-03-07 7 0
  • 人体的阳气亦随着昼夜阴阳有其消长节律而消长

    人体的阳气亦随着昼夜阴阳有其消长节律而消长

    《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一日之中昼夜阴阳有其消长节律,而人体的阳气亦随着这种节律而消长。于是在生理上,则“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病理上,则可以出现如“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r...

  • 跟师仝小林随笔

    跟师仝小林随笔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以阳气为本,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阳气盛则健,阳气衰则病。《内经》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老年人的畏寒怕冷、手足不温、情绪抑郁等多与阳虚、命门火衰有关。仝小林教授临证中喜用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等药温补肾阳,称之给老年人一点阳光,阳光灿烂自然心情舒畅,阴霾可去。下面这则病案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刘某,男,76岁。2013年12月17日就诊。血糖升高10年,糖尿...

  • 养生之道很简单:一切顺随自然才好

    养生之道很简单:一切顺随自然才好

    采访国医大师吕景山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一日采访结束,和吕老共进午餐。点餐时,服务员问喝点什么,本以为吕老会点诸如乌龙茶、菊花茶之类的养生饮品,岂料他毫不犹豫道:“一杯可乐。”看到我有点吃惊,吕景山笑着解释,“在喀麦隆做援外工作时认识了可乐,偶尔少喝点,无妨。” 吕景山的养生之道很简单:顺心、顺时、随意、随缘。他说:“越是刻意,越难如意,一切顺随自然才好。” 养心为上 《道德经》云:“万物...

  • 孔伯华 精于辨证 随证制宜

    孔伯华 精于辨证 随证制宜

      医司人命,生死攸关,必须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愈辨愈明,才能使病无遁形,药不虚发。   ——孔伯华   孔伯华(1884年-1955年),原名繁棣,号伯华,别号不龟手庐主人,祖籍山东曲阜。他精通文史,尤善岐黄,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温病大家,当时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孔伯华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幼年始随祖父宦游各地,在祖父的影响下放弃了科考,走上了学医之路。他博览群书,四处寻访名医求教,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一套具有独创性的...

  • 经典古籍内容分析“随症施量”

    经典古籍内容分析“随症施量”

    “随症施量”指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在确定理法方药后,依据患者症状轻重的变化,灵活调整方药剂量,以取得更佳疗效的过程。 大多数中医认为,遵循“随症施量”的诊疗策略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因此,这一与疗效密切相关的临床诊疗策略在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已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科学地表述“随症施量”、客观地阐释“随症施量”诊疗策略的科学性,对阐明中医的方药剂量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