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
重庆名医治胆绞痛方
重庆名医治胆绞痛(肝郁胃热)方 处方:柴胡、枳实、元明粉、蒲公英各10克,黄芩12克,制半夏、陈皮各9克,白芍、郁金、金钱草各15克,大黄6克(后下)。 加减:腹痛剧烈者加金铃子、延胡索;出现黄疸加茵陈。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肝胃双解,泻热导滞。用于治疗胆绞痛,中医辨证属肝胃气火交郁型。多见急性胆囊炎,常在进食油腻饮食后或半夜发生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并向右肩部放射。莫菲氏征阳性,伴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重者寒战高热,腹胀,小便黄大便秘结,苔黄,脉数。 重庆名医治胆绞痛(肝胆湿...
-
重庆名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方
处方:柴胡、党参各15克,黄芩、半夏、泽泻、白术、钩藤各12克,仙鹤草30克,川芎、大枣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气虚加黄芪;血虚加当归、白芍;血瘀加丹参,肝阳上亢加石决明、僵蚕;挟湿加藿香、石菖蒲。 功效主治:和解少阳,升清降浊。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属邪犯少阳,胆胃失和者。症见头晕目眩,卧床不起,不敢睁眼,头重脚轻,如坐舟车,呕恶不食,耳鸣如蝉,口苦,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专家点评:美尼尔氏综合征属中医“眩晕”范畴。《内经》强调“肝风&...
-
重庆名医治胃下垂方
处方:黄芪30克,党参、炒枳壳、升麻各20克,鸡内金12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补胃,升举清阳。适用于胃下垂属中气下陷所致者。症见脘腹胀满,隐隐作痛,体倦乏力,饮食无味,或大便坠胀,消瘦,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专家点评:胃下垂的发生,多与中气下陷关系密切,故治疗以升阳举陷为常法。本方取党参、黄芪、炙甘草、升麻、防风补胃气,升脾阳;炒枳壳、鸡内金宽中益胃,以助升提,共奏益气补胃,升阳举陷之功效。本方补而不温,滋而不腻,补不滞邪,通不伤正,故久服也无不良反应。 创方者:周...
-
重庆名医治癫方
重庆名医治癫(肝肾阴虚)方: 处方:熟地、紫河车、枸杞子、菟丝子各25克,杜仲、山萸肉、党参各18克,远志、半夏各12克,郁金、石菖蒲各20克,神曲、牛膝、麦冬、天麻各15克,甘草10克,琥珀2克,朱砂3克,全蝎2.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另琥珀、朱砂、全蝎研细分3次冲服(朱砂服一月停,以防中毒)。 加减:湿热重加天竺黄、山栀子、龙胆草;阴虚内热加生地、龟版、丹皮;痰湿偏重加茯苓、苍术、白术、陈皮;肝阳上亢加生龙骨、牡蛎、生代赭石;血瘀加当归、丹参、川芎、红花、三棱、莪术。 功效主治:补肾益髓...
-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纪实
2013年10月,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冯兴奎带队,率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组一行19位专家来到永川区中医医院,根据《国家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对其进行了细致而认真的检查。经过紧张有序的评审,区中医医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标志着该院达到国家最高医院等级,圆梦甲子之巅。从1952年建院到1996年评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再到2010年被重庆市政府确定为三甲医院创建单位,永川区中医医院在打造出的一个个升级版中,一次次刷新出渝西中医的峰值。 举全区之力 打造顶层设计...
-
重庆市中医院及时学习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下发后,重庆市中医院作为2014年全国中医院系统唯一的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及时学习,果敢行动,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通过近两个月的实践,较好地开创了两升三降的良好发展态势,即医疗业务增长7.91%,群众满意度上升了1个百分点,住院天数下降0.9天,门诊均次费用下降2.22%,患者投诉与纠纷下降36%。 双管齐下 确保群众安全有效就医 安全、有效就医,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首要前提。作为中医医院,医和药不仅是群众有效就医的两大根本要...
-
记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建新村医生季正勇
季正勇,男,现年35岁。14岁时因车祸致残,开始靠柱拐行走。2003年从渝州大学中医专业获大专文凭,成为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建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先后通过全国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全国执业医师(中医)的考试,取得执业资格。2004年报读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取得中西医结合中专文凭,并通过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考试。随后又考取中医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行医十余年来,已救治患者2万多人次,用坏44根拐杖。 在千千万万个乡村医生中,你可能不认识季正勇。但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建...
-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一家扎根基层的县级中医院
垫江县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被誉为华夏牡丹之源,是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全县近100万的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0%以上,基层百姓对优质、便捷、价廉的中医医疗服务需求尤为迫切。 为民是永恒的追求 老年患者熊某,因脑梗死而导致四肢活动严重受限,曾在多家大医院医治无效,苦不堪言。后来在他人介绍下来到垫江县中医院,医生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辅以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一个月后,熊某惊奇地发现自己四肢能活动了。他感慨地说:“我四处求医用了不...
-
刘德洋重庆名中医 爱惜元气 生活有律
刘德洋,男,重庆市名中医。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亲刘国衡(重庆市名老中医)学习,深得真传,博采众长,勤学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疾病有丰富的经验。 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不管刮风下雨,人们总能看到一位老中医早早来到诊室的身影,几十年如一日,从无二异。他就是重庆市名中医刘德洋,小小的个子,腰不弯,背不驼,眼不花,手不抖,显得特别年轻,特别精神。由于他医术好,名气大,很多病人慕名而来,以至于他退休了也停不下来。 刘德洋从小随其父刘国衡习医,并潜心研究祖传秘方,从中得到真传。加之擅于思...
-
春天气候干燥中药粥 重庆石锅鱼
春天气候干燥,多吃水果,补充足量维生素。春季人的脾胃会相对受到抑制,因此阳春三月最好少吃酸味食品,如山楂、乌梅等,以防止肝气过旺。 应多吃些甘味的食品,如大枣、山药等,以达到补养脾胃的作用。同时,饮食不应过于肥腻,饮酒也要适量,不可暴饮暴食。平时可以多喝些菊花茶、金银花茶、橘皮水,都可以起到清热化滞的作用。 此外,不妨多喝些中药粥,比如防风粥,用防风3-6克煎汤再取汤水煮粥,可去四肢风毒;或用紫苏炒到微黄微香,煎汤水煮粥,可以消痰顺气。另外,为调节情绪,春天还可以酌情多增加一些富含咖啡因的饮食,如绿...
-
重庆试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
10月27日,重庆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启动仪式举行,随后试点工作将在北碚区的5所中小学校进行,以学生集会、班会、健康教育课、校园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等为主要平台,以校医、班主任教师、健康教育课教师、语文教师、历史教师等为主要师资,以语文课堂、历史课堂等主干课程渗透为主要方式,积极营造学校中医药文化教育氛围,向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骨骼保护、视力保健、膳食营养与安全等内容教育,将中医药文化精髓植根于学生头脑中,促使学生了解传承中华中医药文化瑰宝。 重庆市于2014年开始筹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组建了...
-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让中医药成为医改主力军
谈起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很多人认为主角是当地的综合医院,而不是建院时间短、发展较为缓慢、综合实力弱的中医医院。 但在重庆垫江县,中医药却撑起了“半边天”,中医院也步入了与人民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轨道。目前,该院中医药参与率达91.1%,中医治疗率达82.5%,中医医疗服务占到了当地医疗市场的45%左右。 政府重视 创新求变谋突破 在医院院长刘明怀眼里,医院之所以能在2011年成功创建西南地区首家县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靠的是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关怀,全院...
-
重庆的一群百岁老人 探寻长寿之道
相关研究表明,虽然长寿和遗传有一定关系,但遗传基因的影响只占约15%,而85%都和后天环境、家庭、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自我修养占60%。可以说,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节制饮食,没有不良嗜好,家庭和睦等因素更有利于长寿。 本报记者何君林采访了重庆境内的一群百岁老人,去探寻一番他们的长寿之道。 114岁郑会芬:爱吃肉爱喝酒爱喝水 郑会芬老人,出生于1900年5月,眼看就要满114岁了。她不仅是家族里最长寿的人,也是目前重庆市最长寿的人,2011年还被中国老年学会誉为&ld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