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不同地区感冒食疗方
韩国疗法:由于受中医影响较深,韩国人治感冒所用的食疗配方与中国人很接近,包括生姜、大枣、肉桂、葱、蜂蜜和人参等。其中,生姜可以驱散风寒;人参有滋补作用,能增加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肉桂有抗菌作用;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如果每日早晚两次冲服,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 波斯疗法:西亚地区的人喜欢用酸奶、鹰嘴豆、姜黄、香菜、西芹、洋葱等作为对付感冒的秘方。其中,洋葱有消炎作用,在当地,几百年来一直被用于防治感冒;生长在南亚地区特有的姜黄,消炎作用也很明显。而每天喝一杯酸奶能有效预防感冒,...
-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浅谈青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
五运六气秉承气一元论的思想,将事物的内在联系统一起来,总结出天时变化与人体疾病的病因病机、预后转归有一定的规律,利用四时阴阳五行与五音十二律、二十四节气等概括天地三阴三阳的气化特征,并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构建了天地人、自然界与人体统一的原创医学模式[1]。随着江阴地区龙砂医学流派的兴起,尤其是龙砂医家将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编辑整理成“三因司天方”,并在实践中显示出独有的临床疗效[2],在中医学界重新引起学习应用运气理论的潮流。 2019年底到2020年初席卷...
-
治未病思想指导鲁西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实践
2020年鲁西南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时,济宁市中医院与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运用扶正祛邪、祛湿通络法对确诊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治,发现此法在改善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药物研发的持续跟进,临床应对疫情的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是应以预防感染、增强自身抗病能力为主。结合临床诊治经验,笔者认为在复杂的疫情形势下,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积极应用中医药诊疗手段扶正调体...
-
岭南地区湿邪致病的特性 湿热体质辨析与健康管理
岭南中医湿证与慢性病防治创新模式探讨 传统概念中的岭南地区, 泛指大庾、骑田、越城、都庞、萌渚五岭山脉以南的区域[1]。岭南地区有着独特的人文信息及地理环境, 是我国地域文化都会的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而广东则为岭南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带。鉴于岭南位于我国区域南端, 北以依托五岭作为屏障, 南濒近南海之滨, 归属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每年多数时间频受偏南、或偏东相对暖湿的气流影响, 故所在区域的气候较为雨多、热炎, 空气湿度偏大[2,3]。对此, 清代岭南名家何梦瑶指出:“岭南地卑土薄, 土薄则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