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 破证夺命丹治疗伤寒坏证,元气大亏,阳气暴脱,喘息脉微,吐血咯血等。伤寒阴阳二症不明,或投药错误致患人困重垂死,7-8日以后皆可服。气虚喘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出,脉息微弱;近代也用于大出血,创伤性休克,心力衰竭等重症的抢救。破证夺命丹秘方制作方法。

    破证夺命丹治疗伤寒坏证,元气大亏,阳气暴脱,喘息脉微,吐血咯血等。伤寒阴阳二症不明,或投药错误致患人困重垂死,7-8日以后皆可服。气虚喘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出,脉息微弱;近代也用于大出血,创伤性休克,心力衰竭等重症的抢救。破证夺命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破证夺命丹的秘方制作方法,破证夺命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伤寒坏证,元气大亏,阳气暴脱,喘息脉微,吐血咯血等。伤寒阴阳二症不明,或投药错误致患人困重垂死,7-8日以后皆可服。气虚喘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出,脉息微弱;近代也用于大出血,创伤性休克,心力衰竭等重症的抢救。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破证夺命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伤寒坏证,元气大亏,阳气暴脱,喘息脉微,吐血咯血等。伤寒阴阳二症不明,或投药错误致患人困重垂死,7-8日以后皆可服。气虚喘急。面色苍白...

  • 复方五加皮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心悸、气促、尿少、浮肿、脉结代,舌质暗紫者。复方五加皮汤秘方制作方法。

    复方五加皮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心悸、气促、尿少、浮肿、脉结代,舌质暗紫者。复方五加皮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复方五加皮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复方五加皮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心悸、气促、尿少、浮肿、脉结代,舌质暗紫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复方五加皮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心悸、气促、尿少、浮肿、脉结代,舌质暗紫者。...

  • 四个食疗偏方治疗心力衰竭

    四个食疗偏方治疗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主要症状是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于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偏方一:香菇炒油菜】      原料:油菜100克,香菇20克。      制法:将油菜洗净切好,香菇洗净泡软后去蒂备用。待锅内油热后爆香蒜末,放入香菇、小油菜及食盐、味精、香油炒熟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常食可增进心脏健康,缓解心力衰...

  • 治疗心力衰竭最佳民间偏方

    治疗心力衰竭最佳民间偏方

      心力衰竭,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治疗心力衰竭最佳民间偏方,如下:            验方一:黄芪粥可治心力衰竭      王某,男,45岁。4年来心悸气短反复发作已经影响到了工作,严重的时候会呼吸急促,不能行走上楼。而这几个月以来不但心慌气短、下肢也水肿,种种症状加剧。来到中医院进行诊治,老中医给开了一方子。用生黄芪、薏米仁各30克,橘皮3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每天吃1次即可。王先生吃了1个月,...

  • 七个中药偏方治疗心力衰竭

    七个中药偏方治疗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中属于“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等范畴。            【偏方一:黄芪党参煎】      原料:黄芪10~15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制半夏、党参各10克,灸附片6~10克,北五加皮4~10克。      制法:用水煎服待温。      用法:分3次服用。      功效: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可缓解心力衰竭等症。      【偏方二:党参附子煎】      原料:党参24克,附子(先煎3小时、赤芍各15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

  • 心力衰竭便秘的茶饮药膳

    心力衰竭便秘的茶饮药膳

    临床根据不同的证型,对心力衰 竭便秘患者采用不同的中医特色护 理技术及茶饮药膳等饮食护理措施, 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血虚肠燥型。症见大便干结, 呈球状,口干少津,形体消瘦,颧红, 手足心热;或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健 忘,头晕目眩。此型多见于心力衰竭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的患者。 辨证施护:1.虚证患者注意保 暖,充分休息,以养心血。2.饮食以易 消化、补益为主。多食益气养阴、活血 化瘀之品,如饴糖、山药、银耳、百合、 枸杞子、大枣、花生、莲子、羊肉、甲 鱼、海参、芝麻、桑椹、荔枝等,并尽可 能补充一些油脂...

  •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疗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疗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因多种原因或疾病使心功能减退,心脏失去代偿能力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悸怔忡)、胸闷满胀、咳嗽咯泡沫痰、肌肤浮肿。张学文认为,本病属中医“心水”、“心衰”、“心胀”范畴,《灵枢·胀论》指出:“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金匮要略》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心不欲饮&rdq...

  •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方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方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方: 处方:党参25克,麦冬12克,生地、炙甘草、五味子、生姜、火麻仁各10克,大枣10枚,桔梗、桂枝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症见心悸,气短,疲乏,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口干,心烦,面暗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广东名医治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方: 处方:党参25克,麦冬、川芎、当归各12克,桃仁、生地、赤芍、柴胡、枳壳、红花各10克,牛膝、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

  • 从痰瘀论 李七一治冠心病 高血压 心力衰竭

    从痰瘀论 李七一治冠心病 高血压 心力衰竭

    李七一,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他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首当明确诊断,强调发挥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诊疗的优势和主导作用。重视对西医病种的中医病机探究及类证鉴别,以求抓住主要矛盾,执简驭繁。 如冠心病和贫血性心脏病的病机均属气血两虚、气滞血瘀,但前者以气虚血瘀多见,方选补阳还五汤、冠心Ⅱ号方等;后者偏重血虚气滞,方选四物汤、丹参饮等。又如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两病均属胸痹胸阳失旷、痰瘀互阻病机,可选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桃红饮,但前者以心为主,偏重于血瘀,常加血府逐瘀汤;后者以肺为主,偏...

  • 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方

    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方

    处方: 附片20克,肉桂6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炙麻黄15克,黄芪30克,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克,丹参30克,沉香粉3克,生姜15克,远志15克,炙冬花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数次服,每次服200毫升,用药15剂为1疗程,连用1~3个疗程。 说明:用本方观察治疗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喘为主症者共37例,一般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基本控制主症,显效率在90%以上。如伴气虚自汗者,可用人参30克另煎加服。如阳虚寒甚者,附片用量可加至60...

  • 心力衰竭各种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各种治疗方法

    心力衰竭 本病是由于慢性心脏病变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以致心肌收缩力减损,因心血液排出困难,静脉系统瘀血,而动脉系统搏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心脏疾病。 本病临床又分左心衰,右心衰和合心衰三种。多数右心衰乃左心衰影响到右心所致。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心胸绞痛,紧缩不舒,或心胸憋闷如有物压,或胸闷气短、心悸、舌质偏黯、脉弦滑,常用的秘方,偏方如下。 [方一] 葶苈子10---20克,大枣5--10枚。水煎,1日分2--3次服,每日1剂。 本方尤适用于心急气喘,略吐痰涎者。 [方二] 人参、三七、檀香若干克。将3药...

  • 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西医疗法 中医验方

    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西医疗法 中医验方

    心力衰竭 【病因与症状】 心力衰竭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致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都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而出现衰竭。又可分为左、右心衰竭。左心衰竭时有肺部充血,引起心悸、气喘、不能平卧、痰中带血等症状;右心衰竭时有大循环充血,引起颈部静脉充盈,肝肿大、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该病属于中医心悸、怔忡、喘症、疾饮、水肿等症范畴。常见的诱发原因有感染、心律失常、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过多过快、妊娠或分娩、洋地黄服用过量等。 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劳累后气...

  • 肺心病心力衰竭中药方

    肺心病心力衰竭中药方

    肺心病即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有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 肺心病发展会导致心力衰竭,以右心室衰竭为主。早期症状与呼吸衰竭近同,但以后出现心悸气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及紫绀明显加重,伴有尿少、浮肿及腹水等。 治方:防已30克,黄芪50克,黄精2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利水补心,养血平喘.治肺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喘难卧,面色紫绀,纳食减少,尿少,肢体末端有轻度水肿,舌淡胖,脉细无力。 肺心病慢性心...

  • 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经验

    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经验

    邓铁涛 ( 1916— ) ,男,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 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精心研究中医理论,强调辨证方法在诊断学中的重要地位, 临床长于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并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 治疑难杂症。主编专著 8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 扩张型心肌病是指患者出现左心室或双心室扩 大,收缩功能障碍,排除其他负荷异常 ( 高血压 病、瓣膜病) 或冠状动脉病变造成的整体收缩功 能损害 [1 ] 。该病在我国是除了冠心病、高血压病 以外引起心力衰竭 ( 简称心衰) 的主要原...

  • 心力衰竭中医专方治疗

    心力衰竭中医专方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亦称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出现的一种以异常水、钠潴留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近年中医对心衰的研究,无论是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上,还是临床遣方用药、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将近年有关本病的中医药研究作一综述。 病因病机 邓铁涛[1]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本,阴...

  • 一些中草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不错的疗效

    一些中草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不错的疗效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少不了强心甙类药物,但这类药往往副作用较大。临床观察发现,一些中草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不错的疗效,也有“强心”作用,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适当选用。 人参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兴奋肾上腺-垂体系统,增强心肌收缩力,其作用特点与强心甙类似。 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还能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和利尿作用。 灵芝有养心安神、补...

  • 姜德友诊疗心力衰竭病临证经验

    姜德友诊疗心力衰竭病临证经验

    姜德友教授, 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导师, 精研经典, 融汇黑龙江省地域特征和学术特 点, 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辨证思路和理法方 药积累了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 姜德友教授法仲景、 宗恩师, 融汇龙江医派高 仲山 [1] 、 马骥 [2] 、 韩百灵、 张琪 [3-8] 、吴惟康 [9] 、 华廷 芳 [10] 等著名医家宝贵经验, 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 提出, 心力衰竭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特征, 本虚系心之 本位正气不足, 包括心气虚、 心阴虚、 心阳...

  • 从心肾相关理论探析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

    从心肾相关理论探析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 指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排血量减少, 因而不能满足机体 组织细胞代谢的需要, 同时静脉回流受阻, 静脉系统瘀 血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心衰是临床常见病, 多 发病, 变化较快, 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中晚期的严重并 发症。随着全球老龄化进展, 65 岁以上人口心衰发病 率占 1% , 76 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则更高 [1 ] 。目前, 心 衰已经成为全球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临床综合 征之一 [2 ] , 已成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心...

  • 慢性心力衰竭 健脾和胃法论治

    慢性心力衰竭 健脾和胃法论治

    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 CHF)为临 床常见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严重影响着人们 的健康。目前有研究认为, 胃肠道对于心衰发生后的 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其在心衰发展中 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者开始重视 CHF 胃肠道系统的变化, 而有研究也发现干预治疗心 衰患者胃肠道发生的变化对改善心衰症状, 延缓心衰 进展有良好效果 [1] 。CHF 属 “喘证” “水肿” “心悸”...

  • 时辰运动疗法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时辰运动疗法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 性疾病引起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 过重,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 种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 [1 ] 。患者常感疲劳、 呼吸困难,并可出现浮肿等症状,运动明显受限, 生活质量低下。传统治疗 CHF 的方法主要是休息、 限制活动,以减轻心脏负荷,是一种以被动治疗 为主的治疗方案,不利于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而运动疗法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 有氧运动,是患者主动参与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案, 通过科学的运动能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肌血液灌 注。研究发现...

  • 茯苓温肾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茯苓温肾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李亚洲  安徽省中医院干部心内科:胡业彬,王建勋,何佳 摘要 目的:观察茯苓温肾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 40 名 CHF 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为两个组。对照组予以间断低流量吸氧、低盐低脂饮食,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类,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茯苓温肾胶囊,疗程 4 周。比较 2 组治疗前后 BNP 水平、IL-6 含量、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2 组患者治疗 4 周,治疗后 BNP 水平...

  •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辨证及治疗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辨证及治疗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 ( 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NEF) 又 称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是指具有充血性心力 衰竭的症状和 ( 或) 体征,以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而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1 ] 。国 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心力衰竭总数的 40% ~ 71% [2 ] ,国内新近研究表明,因心力衰竭而入院 的患者超过一半无收缩功能受损或收缩功能轻微障 碍 [3 ] ,而 HFNEF 的病死率与射血分数降...

  • 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翁维良认为心力衰竭与血瘀证有一定的关系。心力衰竭病程长,在病理发展过程中,可见心气不足,气虚血瘀,瘀血阻滞,血不利则为水的病理改变。   •气虚血瘀水停、心肾阳虚是贯穿本例患者发病始终的基本病理环节,益气活血利水、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温阳活血利水是主要治法。   翁维良教授为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侍诊其侧,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一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的经验介绍如下。   本...

  • 基于“益阳消阴”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浅析

    基于“益阳消阴”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浅析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以呼吸困难、活动耐量受限和体液潴留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该病属于中医“胸痹”“心胀”“心咳”“心水”“水肿”“喘证”“心悸”“支饮”等范畴。本文根据古今文献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记载,概括总结其病因病...

  • 张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探析

    张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探析

    张艳,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名中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专家评审委员。张艳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30余年,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重视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心力衰竭。张艳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强调中西医结合,西医诊病分期,中医辨证分型;以西医诊断为先,中医识机为后。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使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临床上以动脉系统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的一种综合征。“心衰”一词首见于宋·陈师文《圣济总录&mi...

  •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从小肠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从小肠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挑战之一,尤以中老年人高发,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水肿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主要以正性肌力、减轻心脏前负荷为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手段有限,故从多角度出发,寻求慢性心力衰竭的其他治疗手段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从小肠出发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也是一种可行的诊疗思路。 1 理论基础 1.1 中医理论探讨 (1)经脉循行《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

  • 慢性心力衰竭 三焦理论源流及其生理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 三焦理论源流及其生理意义

    苓桂术甘汤“开玄府-气化三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以下简称心衰) 亦称慢性心功能不全, 是各种心血管病和非心血管病的终末阶段, 其过程是一个从代偿阶段逐渐进入失代偿阶段慢性病理、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医药治疗心衰具有悠久的历史, 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中医认为心衰属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 其病理改变的实质则是因气、血、水病理因素构成的。而心衰气和...

  • 冠心病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吴林鹏强心方

    冠心病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吴林鹏强心方

    吴林鹏,主任医师,教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多年,临证经验丰富,擅治内科、儿科疾病,尤在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 组成:黄芪30克,五味子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丹参15克,枳实10克,葶苈子10克。 功能: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主治:气短乏力,胸闷心悸,喘咳痰壅,动则加重,尿少浮肿,畏寒肢冷等症。如冠心病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方解:黄芪补气升...

  • 心力衰竭中医治疗方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心力衰竭中医治疗方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3例 心力衰竭病理改变主要包括心排量降低、肺循环淤血、心肌舒张或者收缩功能降低等, 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扩血管、强心、利尿等, 能够缓解患者症状并可控制病情发展, 但是心功能恢复效果不佳。本研究旨在研究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河南省永煤集团总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 经临床确诊,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33例。...

  • 从肺肾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案 从大肠治疗高血压脑病案

    从肺肾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案 从大肠治疗高血压脑病案

    五脏之间,脏腑之间,六腑之间以及脏腑与人体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之间,均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路志正指出:“辨治疾病不能仅限于生病之脏,还应着眼于与疾...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