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竭
-
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偏方大全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民间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偏方大全,如下: 【偏方一:热敷法】 连根葱1茎,生姜1块,淡豆豉21粒,食盐1匙,共研烂,捏成饼状,烘热后敷于脐部,以布扎定,气透穴内。 【偏方二:灌肠法】 取生黄芪、生葛根、生大黄、六月雪、土茯苓、紫丹参、煅牡蛎各30克,共煎水300毫升,分2次高位保留灌肠。每日1剂,14天为一疗程,间隔3天后再进行另一个疗程。药液保持温度在40~50℃,以利于被肠道吸收。 【偏方三:炙疗法】 取附子、肉桂、黄芪、当归、补骨脂、仙茅、生大黄、地龙等药加工...
-
中医食疗的辅助治疗肾衰竭
中医对于治疗肾衰竭,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可相辅相成取得更好的疗效。在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食疗的辅助治疗有很好疗效。 桑椹蜜膏:大家都知道,肾衰竭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不宜暴饮暴食而给肾脏造成负担,采取低蛋白、低脂肪、低磷、低盐的饮食。桑椹蜜膏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阴不足、失眠烦躁者。桑椹有养血补肾作用,蜂蜜可润燥养血,以鲜桑椹100克(或干品50克),浓煎,加蜂蜜250克收膏。 山药米枣粥:山药有补肺益肾之功效,而大枣可健脾和胃、补虚益气,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者。小米、大枣、赤小豆、山药(鲜)各适量,加水共煮...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主要为肾气不足,肾病日久,失治误治,导致肾阳衰微,真阴亏耗,致使肾脏本身功能日益衰退,气血阴阳衰惫。由于升清降浊的功能受到破坏,不能及时疏导传输,运化水液及毒物,因而造成湿浊、湿热、瘀血和尿毒潴留,形成因虚致实,虚中夹实的复杂局面。透析和肾移植己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替代疗法的有效手段,但其费用昂贵,因此如何采用有效措施延缓慢性肾衰,是我国肾脏病学界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中药保留灌肠又称为结肠透析,因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且价廉,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少,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方法 治疗组...
-
心力衰竭便秘的茶饮药膳
临床根据不同的证型,对心力衰 竭便秘患者采用不同的中医特色护 理技术及茶饮药膳等饮食护理措施, 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血虚肠燥型。症见大便干结, 呈球状,口干少津,形体消瘦,颧红, 手足心热;或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健 忘,头晕目眩。此型多见于心力衰竭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的患者。 辨证施护:1.虚证患者注意保 暖,充分休息,以养心血。2.饮食以易 消化、补益为主。多食益气养阴、活血 化瘀之品,如饴糖、山药、银耳、百合、 枸杞子、大枣、花生、莲子、羊肉、甲 鱼、海参、芝麻、桑椹、荔枝等,并尽可 能补充一些油脂...
-
慢性肾功能衰竭 朱良春治方改善微循环
临床常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但疗效多不满意。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该病肾虚为本,但湿热、水毒、浊瘀为标,尤其在尿毒症阶段,更不能只治本,不治标。因为此时血中非蛋白氮的指标明显升高,故降低非蛋白氮为治疗的关键。他在温肾、补肾的同时,必配合化湿热、利水解毒、泄浊瘀之品,降低非蛋白氮,以利于危机的逆转。 相关研究也表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有抑菌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解除肾小动脉痉挛,增加肾血流量,抑制或减轻变态反应性损害的作用。 朱良春认为,在尿毒症阶段,由于非蛋白氮、肌酐持续升高,浊阴上干,出现频...
-
应用中药治疗肝衰竭病案介绍
山西省中医院梁瑞敏主任医师认为病情转归依黄疸为进退,黄疸不治,则变生鼓胀、出血、神昏、发热等多种危证,指出退黄、消除黄疸是肝硬化及肝衰竭治疗的要点。将其应用中药治疗肝衰竭显效1例,现报告如下。 病案介绍 患者王某,男,43岁,山西省晋中市人,个体户,因身、目、小便黄伴乏力2月于2011年8月3日入院。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2006年HBV-DNA载量升高,最高为108cp/mL,于当地间断服中药调治,未系统诊治。2011年6月初劳累后出现乏力,胃脘部不适入晋城...
-
慢性肾衰竭多属肾阳虚 临床采用温补肾阳法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多属于肾阳虚。慢性肾衰竭发病一般先病在肾,或脾肾同病,但病本在肾。患者在病初由于肾不摄水,多见溲溺反多,夜间尤甚,常伴面色萎黄,眼睑苍白,倦怠疲乏,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和(或)畏寒肢冷等症状,但患者水肿多不明显,此阶段相当于代偿期和部分失代偿期。如治疗不当,病情发展,可出现肾不化水的证候,患者临床常表现为尿液日趋减少,甚至尿闭,并伴有面浮肢肿,甚或腹胀、纳呆、泛恶、口中带有尿臭等脾肾阳虚合并浊毒内蕴的临床表现,此阶段可包含失代偿期、衰竭期以及无并发症的尿毒症期。若病情进一步发展,...
-
解毒凉血健脾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理论探析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 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表现以凝血机制障碍、 黄疸、 肝性脑病、 腹水等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在我国乙 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病因 [1] 。 本病进展迅速、 并 发症多、 病死率高, 已经成为引起慢性肝病患者死亡 的重大疾病之一。 我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在中西医结合 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方面不断努力和探索, 基于其 核心病机提出了 “解毒、 凉血、 健脾” 的治疗原则, 即 根据病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正邪交争的虚实表 现, 综合运用 “清热...
-
冯世纶老师经方速愈急性肾衰竭验案
跟师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冯世纶老师学习,亲历其熟练运用六经-八纲-方证体系论治疾病,愈疾无数。今整理冯老师经方速愈急性肾衰竭验案一则,与同道共学习。 李某,男,55岁,2014年11月2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右上腹胀痛1周。患者于2014年10月26出现阵发性右上腹胀痛、右腰痛,无排便,就诊于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查肾功:尿素9.24mmol/L,肌酐114.8umol/L,尿酸501 umol/L,血糖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24.6mmol/L,脂肪酶353U/L;血常规:白...
-
肝衰竭肝微循环障碍与中医“瘀”证关系探讨
肝脏微循环系统由众多血管及其分支组成, 主要 包括肝动脉、 中央静脉、 胆管周毛细血管丛、 入口细静 脉、 终末门静脉和肝窦组成 [1 ] 。正常肝脏血流由终末 门细静脉和肝细动脉流入肝脏, 经肝细动脉 - 窦支、 胆 管周毛细血管丛、 入口细静脉流入肝窦、 再经肝窦汇入 中央静脉流出, 完成血液肝内循环。肝窦在肝脏血液 内循环中占重要地位, 肝脏组织学划定肝细胞以中央 静脉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排列形成肝细胞索, 肝细胞索 相互连接形成肝窦结构。肝窦可同时接收门细静脉和 肝细动脉血流, 因窦道内恒定的压力差, 血流在窦...
-
慢性肾功能衰竭 温阳为治 典型病案
迁延而成 温阳为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所致的慢性肾功能减退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发病原因很多,如各种肾脏病变持续发展,最终均会导致慢性肾衰,其中首要疾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约占64.4%,其次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占19%,其余为高血压性肾动脉硬化、先天性多囊肾、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性肾病等。 甘肃省肿瘤医院教授裴正学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以擅治糖尿病、肾病、白血病著称。笔者现将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介绍如下。 ...
-
主治肾功能代偿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 祛毒汤
王国柱,男,1948年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担任研究生院学位课程《黄帝内经》、《中医各家学说》主讲教授,研究生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尿毒症课题组长,科技部肾病尿毒症攻关项目课题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学师承班导师。 从事临床、科研及中医研究生教学工作45年。熟读经典,有丰富的临证治验。首创“益肾祛毒法”,擅于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IgA肾病、尿毒症等肾系疾病;以及肿瘤、血液病、脾胃...
-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方药分析
陈某,男,77岁,2016年6月14日初诊。患者2016年2月20日因肺炎于北医三院住院,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现规律透析。来北京市中医医院刘清泉主任医师处求诊时,症见平地行走20~30米即胸闷憋气、耳鸣、左侧面部不自主抽动、眠差、纳差、食不知味、尿量1000~2000毫升、尿中泡沫、大便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缓。 方药 党参60克,生黄芪90克,当归15克,炒白术15克,制附片15克,酒大黄6克,干姜15克,土茯苓100克,雄黑豆6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每日1剂,...
-
邵朝弟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1], 其多呈进行性发展, 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或肾移植维持患者生命。该病西医治疗存在医疗费用昂贵、不良反应众多、肾源严重不足的现象, 而运用中医药早期介入不仅疗效显著, 而且价格相对低廉。 邵朝弟教授是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全国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 从医50余载, 对肾脏病的诊治颇有心得, 在长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理论和思想。...
-
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建中理劳汤
陶汉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及省自然基金课题多项。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九老”之刘献琳教授,从医40余年主要研究仲景学术思想及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对于温病学亦研究颇深。 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茯苓30克,生地黄15克,菟丝子15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功效:建中补肾,化瘀泄浊。 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
-
应用施今墨对药配伍理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 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丧失,导致以代谢 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 分泌失调为特征的常见临床综合征 [1 ]624 。根据病程 阶段和临床表现不同,分别归属于中医学水肿、心 悸、胃 脘 痛、癥 瘕 等 范 畴。施 今 墨 ( 1881— 1969) ,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临证常用对 药配伍的方法治疗疑难疾病。我们在治疗慢性肾功 能衰竭遣方用药时,应用施今墨对药配伍理论为指 导,现将临证心得介绍如下。 1 固密卫阳健脾气,黄芪配伍党...
-
肾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良方以疏脾土之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损病。本文通过三个具病的病案,阐释了本病的至损之因及其治疗经验。其至损之因,有先损于脾,而后及五藏者,如例一。有先损于肝肾而后及五藏者,如例二。有先损于脾肾而后及五藏者,如例三。认清藏损之先后,则能分清标本,能知标本缓急,则治疗之重点在握,始可做到有的放矢。还有食损、逸损,因而十分强调禁食与散步。其治疗的经验,则在顾护脾肾的同时,特别注意气机升降出入是否正常否,盖“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而调气机之升降出入之法,除注意五藏六府气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