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
-
鼻窦炎不能使用抗生素的结论
笔者从事耳鼻喉科工作10余年,渐渐地得出了鼻窦炎不能使用抗生素的结论,其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2008年全国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专题学术会议在南昌对治疗鼻窦炎给出的金标准是:1.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喷雾;2.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建议使用12周);3.应用促脓液排出 剂。2012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暨鼻肿瘤专题学术会议中虽然新加了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但以上3条未变。 诚然,这个标准曾经帮助笔者治愈大量的鼻窦炎患者。但是从2009年之后,鼻窦炎患者的特征发生了显著...
-
秋天的咳嗽 勿滥用止咳药 滥用润喉片 滥用抗生素
秋天的咳嗽,多以燥性咳嗽为主,俗称为“秋季燥咳”。与一般咳嗽相比,秋季燥咳患者5个用药误区一定要注意: 滥用止咳药 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从而产生止咳作用;第二种是作用末梢神经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和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咽部黏膜少受刺激,从而达到止咳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如果强行镇咳,会导致痰液滞留在气道内,反而容易继发感染。因此,...
-
中成药里一些类似抗生素的作用
提到消炎药,很多人都会想到抗生素,其实很多中成药也能起到一些类似抗生素的作用,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中成药里的“消炎药”。 一、呼吸道感染。出现咽痛、咳嗽、吐黄痰等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含有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黄芩、蒲公英、鱼腥草等成分的中成药。比如板蓝根冲剂,可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咽喉肿痛,发热。小柴胡冲剂用于感冒后时冷时热、食欲不振、口苦咽于等症状。羚翘解毒丸可以疏风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和扁桃体炎有发热、头晕、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时。羚羊清肺丸可以清肺利咽、止咳,用于感冒、急...
-
五类中药莫与抗生素同用
抗生素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而很多中药也有抗菌杀毒作用。实际上,中药与抗生素合用时有很多讲究,使用不当的话,会出现配伍禁忌,导致药源性疾病,引起不良后果。因此,服用抗生素的时候要避免与以下中药发生冲突。 含鞣质中药含有鞣质的中药不宜与很多种抗生素同服,如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因为,鞣质是一种复杂的多元酚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成分与酶类及菌类结合后,会改变酶类和菌类的性质。所以,含有鞣质的中药与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同服,会生成盐酸沉淀物,使药物难以吸收,影响疗效。 含有鞣质的中药 地榆、石榴皮、山...
-
中成药抗生素 副作用相对较少
临床上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离不开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而一些中成药同样具有抗生素作用,而且副作用相对较少,这些“中药抗生素”到底有哪些?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由于药物性均偏寒凉,因而适合于出现发热、出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等外感风热症状者使用。 感冒清热颗粒主要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
-
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吗
抗生素是一类抗菌药物,能选择性地杀灭或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由于其对细菌性炎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所以人们也习惯将其称为消炎药。许多人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其实这是错误的。 实际上,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病原体或者异物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局部常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症状。造成炎症的因素除了细菌外,还有别的很多微生物,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还有寄生虫,甚至异物等。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病毒性感冒或哮喘病人的变态反应性炎症等没有效果。以下炎症若没有出现细菌感染,就不能用...
-
不可忽视的“抗生素肠炎”
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而引起的肠炎称“抗生素肠炎”。抗生素肠炎的主要表现为:腹泻每日在3~20次,大便呈绿色稀便或水样便,有时为米汤样或蛋花样,少数略呈暗红或见膜状沉渣;大多伴有腹胀、但腹痛并不剧烈,体温及白细胞数升高,严重者可致便血、中毒性肠麻痹及中毒性休克。 医学资料表明,凡能抑制和杀灭细菌的抗生素均能引起抗生素肠炎,如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新霉素、复方新诺明、柳氮磺胺吡啶、利福平等,其中以林可霉素、青霉素类及头孢霉素类或联合用药时,最易引起抗生...
-
抗生素不是越新越好
不少人都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比如认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效果肯定比第一代好,或刚上市的抗生素比以前的好等等,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一种新药经过药理、毒理实验等一系列研究,最后应用到临床,其近期疗效往往较确切,但远期疗效和长期应用的毒副反应很难准确反映出来。换言之,新药必须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考察,才能对它做出科学的评价。如抗菌药中的喹诺酮类,曾有个新药叫替马沙星,使用很久后,才发现它对人的血液和肾可造成严重危害,结果最终被淘汰。人们对新药的认识往往较老药肤浅,对新药的实际疗效和毒副反应并不完全清楚。 对抗生素来说,更...
-
多用抗生素易致难愈腹泻
夏季是各种感染的多发季节,而服用抗生素则是抗感染的必要手段之一。但是有些老年人把抗生素当成了治百病的药,感冒、肚子疼都会服用一些抗生素。结果导致难以治愈的腹泻的发生,这就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也就是指应用抗生素,特别是口服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非肠道寄生菌的大量繁殖而造成的腹泻。近年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成为最常见的服用抗生素后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5%—39%,以老人和儿童居多。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多在患者口服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呋新、头孢哌酮等)过程中出现,以水样或糊状便为主,有的...
-
使用餐桌上的“天然抗生素服”
冬末春初,万物逐渐复苏,病毒、细菌也进入繁殖传播期。由于气温变化较大,中老年体弱者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伤害,患流感、肺炎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常常不得不服用抗生素。专家指出,中老年人的肝、肾、心、肺等功能逐渐减退,如使用抗生素不当,会损害这些器官。而我们餐桌上就有不少天然抗生素,它们也有助于防治多种感染性疾病。 记者近日采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主任医师边永君时了解到,抗生素在杀菌消炎的同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儿童使用后易出现耳聋,成人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