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细菌

细菌

  • 麻石加味汤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痰鸣,躁烦不安。麻石加味汤秘方制作方法。

    麻石加味汤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痰鸣,躁烦不安。麻石加味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麻石加味汤的秘方制作方法,麻石加味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细菌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痰鸣,躁烦不安。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麻石加味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小儿细菌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痰鸣,躁烦不安。...

  • 痢疾芩连丸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水泻等。痢疾芩连丸秘方制作方法。

    痢疾芩连丸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水泻等。痢疾芩连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痢疾芩连丸的秘方制作方法,痢疾芩连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水泻等。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痢疾芩连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水泻等。...

  • 痢疾茶剂治疗细菌性痢疾。痢疾茶剂秘方制作方法。

    痢疾茶剂治疗细菌性痢疾。痢疾茶剂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痢疾茶剂的秘方制作方法,痢疾茶剂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细菌性痢疾。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痢疾茶剂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细菌性痢疾。...

  • 复方地锦片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复方地锦片秘方制作方法。

    复方地锦片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复方地锦片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复方地锦片的秘方制作方法,复方地锦片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复方地锦片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细菌性痢疾,肠炎。...

  • 复方地榆丸治疗细菌性痢疾。复方地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复方地榆丸治疗细菌性痢疾。复方地榆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复方地榆丸的秘方制作方法,复方地榆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细菌性痢疾。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复方地榆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细菌性痢疾。...

  • 6个小偏方摆脱细菌性阴道炎

    6个小偏方摆脱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属于中医的“带下”、“阴痒”的范畴,是一种由于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有鱼腥臭味及外阴瘙痒灼热的综合征,它可以造成不孕、影响胎儿发育、诱发其他疾病等。所以,一旦发现有上述现象,应该及时治疗。由于此病的特殊性,一些女性朋友羞于治疗,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下面介绍6种在家中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简易偏方。     1、白果鸡蛋   白果鸡蛋治疗白带增多、色黄将白果去皮和心,鸡蛋的一头打一个洞,将白果塞入,并用湿纸糊好洞口,鸡蛋煮熟后即可使用...

  • 脓疱性细菌疹 中药治方

    脓疱性细菌疹 中药治方

      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查诊断为脓疱性细菌疹,但未查出体内任何感染病灶,给予西药内服外用(不详)治疗,但皮疹仍不定时再现。患者自述脓疱疹发生前几天,均有口中黏腻,口苦渴不欲饮,纳食不香,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察其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脾胃湿热,日久化为湿热毒。治宜健脾胃,清热燥湿解毒,佐以止痒。处方:苍...

  • 小儿中毒型 细菌性痢疾 中医疗法大全

    小儿中毒型 细菌性痢疾 中医疗法大全

      中毒型菌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型,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发高热、抽搐、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以2~7岁小儿多见,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少数病例开始为普通型急性痢疾,1~2天内才转为中毒型。近年来本病有减少趋势。   中医称中毒型菌痢为“疫毒痢”、“疫痢”、“时疫痢”。   病因病机   染有疫毒等不洁之物,从口入腹,蕴伏肠胃,为其主要发生原因。受凉、疲劳、饥饿,以及患其他疾病后体弱未复,则为本病的诱因。   辨...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为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发病率约10%,约有一半的男性在一生中某个时段会发生前列腺炎症状,其病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其可能为感染或非感染原因引起的前列腺炎症状改变或无炎症存在的前列腺病变。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组临床症状群,表现为尿频、尿急、压痛、排尿不尽等排尿异常症状,会阴、下腹、阴茎、阴囊、腰骶部等部位不适或疼痛。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中无菌性前列腺炎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占90%~95%。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淋证”、“精浊”“白淫&rdqu...

  • 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方法

    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方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元成   细菌性阴道病主要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炎,可通过性关系传播。细菌性阴道病是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内生态平衡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其中,健康妇女阴道中也有加特纳菌寄生。   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   此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阴道异常分泌物明显增多,呈稀薄均质状或稀糊状,为灰白色,灰黄色或乳黄色,带有特殊的鱼腥臭味,由于碱性前列腺液可造成胺类释放,故表现为性交时或性交后臭味加重,月经期阴道pH值升高,故经期时或经期...

  • 细菌性阴道炎分两种证型予以治疗

    细菌性阴道炎分两种证型予以治疗

      细菌性阴道炎,是因为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的生态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目前认为本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本病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有鱼腥味或臭味,外阴潮湿不爽。性交时或性交后异味加重。常伴有阴道灼热感、性交痛以及外阴瘙痒。体查可见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呈灰红色;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有时呈乳黄色或灰绿色,有腥臭味。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湿热下注   白带增多,有腥臭味,阴道灼热,性交疼痛,外阴瘙痒,食欲不振,口淡或口苦。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细...

  • 细菌性阴道炎调理养生偏方

    细菌性阴道炎调理养生偏方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恶臭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 细菌性阴道炎极难治愈,这和日常的保健工作关系密切,因此细菌性阴道炎饮食调理工作要重视,下面介绍一些细菌性阴道炎饮食调理养生方。 1.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辣椒、姜、葱、蒜等)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肛门灼热、前后阴痒痛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2.忌海鲜发物:腥膻之品,如桂鱼、黄鱼、带鱼、黑鱼、虾、蟹等水产品可助长湿热,食...

  • 治细菌性肝脓肿经验

    治细菌性肝脓肿经验

    经验方:黄芪30克,蒲公英20克,党参15克,柴胡12克,黄芩、法半夏、黄连、白芷各10克,甘草5克。 加减: 目黄加茵陈、车前子各10 克;便秘加枳实10克,大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1 例,治愈21例,好转5例,无效5例。...

  • 细菌性痢疾用药 中医疗法

    细菌性痢疾用药 中医疗法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2天。起病前有食入污染食物或与痢疾病人有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为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腹痛、里急后重,每天排便多次,脓血便、量少;左下腹痛伴肠鸣音亢进,严重者表现为中毒型痢疾。粪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大便培养阳性可确诊。   辨证论治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对痢疾就有记载:《内经》谓之“肠澼”,《难经》称为“滞下”,均属痢疾范畴;正式...

  • 急性细菌性痢疾三型辨治

    急性细菌性痢疾三型辨治

      急性细菌性痢疾,属中医“痢疾”、“滞下”范畴,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传染病。笔者将本病按以下三型辨治,取得了满意疗效。   湿热下注肠腑   症见腹痛阵作,痛而拒按,痛时欲便,便后痛减,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肠止痛,解毒化湿,调气行血。方用芍药汤加减,药用黄芩、黄连、大黄、槟榔、木香、当归、芍药、甘草、金...

  • 老药新用 巧治细菌性痢疾

    老药新用 巧治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病。一般治疗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呋喃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等,尤其前几种,因其耐药性激增和副作用较大等原因,渐失去其主要地位。而一些老药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今辑介之,供选择使用。 一、谷维素。对菌痢有较好疗效。谷维素用量每次 100-200毫克,每日3次,空腹口服,连用3-4天。不配伍其它抗菌药,腹痛用654-2,发热用退热剂,3天均治愈,治愈率96%。其机理可能是谷维素通过调整、刺激免疫机能或植物神经系统,促进肠道炎症及早修复。 二、碳酸锂。碳酸锂系治疗躁狂症药。用小剂量碳酸锂治疗急性细菌性痢...

  • 治产后痢疾 细菌性痢疾方

    治产后痢疾 细菌性痢疾方

      细菌性痢疾 白头翁15克,黄柏12克,秦皮9克,木香、陈皮、甘草各3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剂。   产后痢疾 白头翁15克,甘草6克,阿胶6克,秦皮9克,黄连、黄柏各9克,上药除阿胶外,加水700毫升,煎取250毫升,加入阿胶令溶化,分3次温服。   原虫性痢疾 成人每日用白头翁根茎30克,水煎分3次服,7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另用30克,煎成100毫升药液,做保留灌肠,每日1次。 治湿疹验方 芒硝60克(另包)黄柏30克,苦参30克,雄黄10克,蛇床子15...

  • 细菌性痢疾中医疗法大全

    细菌性痢疾中医疗法大全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本病属中医学的“肠癖”、“下利赤白”等范畴。   病因病机   外感湿热疫毒之邪,内伤饮食生冷不洁之物,湿热积滞交结蕴阻脾胃而致。邪停中焦,阻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搏结气血,熏蒸脂膜,肠道脉络损伤,则痢下脓血。若疫毒炽盛,侵入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则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痉厥的疫毒痢;若湿热疫毒上攻于胃,或久痢伤正,胃虚气逆,不能进食,则形成...

  • 细菌性痢疾患者常用一味夏枯草治疗

    细菌性痢疾患者常用一味夏枯草治疗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因其夏季开始枯萎,故名“夏枯草”。本品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夏季果穗半枯时采摘,晒干。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归肝、胆经。夏枯草作用比较广泛,能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治疗痰火郁结所致的结核,可与玄参、贝母、牡蛎等配伍;治疗良性肿瘤,可与海藻、昆布等同用;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可与野菊花、蒲公英等配伍;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可与钩藤、决明子等配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夏枯草煎剂有降压作用,对肺结核、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均有效。因其取材方便...

  • 治细菌性痢疾经验

    治细菌性痢疾经验

    经验方:白木耳(干品)30克,红糖或冰糖适量。 用法:将白木耳洗净放入瓷碗内,加水少许,放入锅中隔水文火炖1小时,再加入红糖或冰糖调味,1日内分3次服。小儿用量酌减。 疗效:本方治疗细菌性痢疾患者23例,显效18例,好转2例,无效3例。...

  • 治急性细菌性痢疾经验

    治急性细菌性痢疾经验

    经验方:葛根15克,黄芩、枳壳、藿香各6克,白芍、木香各10克,焦山楂、马齿苋、槟榔各12克,黄连、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600毫升,6小时服1次;用2日症状缓解后,浓煎300毫升,日服2—3次。 疗效:本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42例,治愈39例,好转3例。...

  • 治疗细菌性痢疾单用白扁豆花煎液口服

    治疗细菌性痢疾单用白扁豆花煎液口服

    扁豆花又称南豆花,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清暑化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泄泻、赤白带下等症。《本草便读》载:“(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消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证也。” 临床治疗细菌性痢疾,单用白扁豆花制成煎液口服,有较好的疗效;治妇人血崩,可用白扁豆花(紫色勿用)焙干为末,用米汤送服。 另外,扁豆的种子、外皮(扁豆衣)、叶、藤、根皆可入药。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湿泄泻、脾虚呕逆、水停消渴等症;扁...

  • 治细菌性结膜炎可熏眼

    治细菌性结膜炎可熏眼

    细菌性结膜炎足一种春季常见眼部疾病,大多涉及双眼,仅少数为单眼患病。病人常感眼部发痒、疼痛、视力模糊,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有的人会有伪膜,严重者可累及角膜,导致失明。 密蒙花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功能,主治目赤肿痛,多泪,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等眼部疾病。现代研究发现,密蒙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取密蒙花30克,煎水,趁热时以热气熏眼15分钟;温时,可用纱布蘸水,敷于眼睛10—20分钟,1日2次。...

  •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dysentery) 简称菌痢, 是我国首要的盛行症之一,严峻威胁着人类的出产和日子。 一般儿童的发病率比较高, 然后是中青年, 老年人最少。 下面仅就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特色及其防治办法做简略的介绍。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特色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消化系统盛行症, 其首要的病变机理是结肠化脓性炎症, 表现为里急后重、 腹泻、发热、 发冷、 腹痛、血脓性大便等临床现象。 急性患者和缓慢患者以及带菌者都能够作为传染源。 细菌经过水、 食物、 日常日子的触摸...

  •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案例(2)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案例(2)

      2010年10月30日二诊:患者服药一剂后,体温由42.0℃渐降至38.1℃,神志尚清,咳嗽较前减轻,痰量较少,量中等,呈白色黏稠状,仍不易咳出,双肺闻及少许湿性罗音。腹胀缓解,大便稀,黄色糊状,约60ml,小便1320ml。当日行粪便细菌涂片示:见到少量G-杆菌,偶见G+球菌。10月28日与10月29日两次胸片比较可见肺门、肺尖部片状渗出影较前减少。但此后患者体温仍波动于39.0℃左右。舌尖红,舌质淡,两侧微瘀,苔薄白,寸尺脉浮数。   处方:生黄芪30克,西洋参20克,全瓜蒌30克,当归20克,赤芍30克,...

  •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治疗方(4)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治疗方(4)

      2010年11月3日四诊:患者服前药2次后,精神渐佳,夜间体温正常,晨起体温37.4℃,后全天体温正常,上半身微汗出,扪皮肤湿润,以头颈部显著。咳嗽、咳痰明显缓解,痰质清稀,色白,量中等,易咳出,右下肺呼吸音低,且闻及少许湿性罗音。胸片提示渗出较前明显减少,纹理增粗,血象稍偏高。略口干,觉头痛,有食欲,面目四肢水肿消失,小便量2030ml,色黄,有便意,但大便未解,可自控。患者服药4次后,上述症状均缓解,但头颈部仍汗出,偶觉心慌,心率109次/分,嘱减药量至20ml,汗出、心慌症状稍微缓解。伸舌灵活,舌质淡嫩,...

  • 超级细菌感染 中医处方(3)

    超级细菌感染 中医处方(3)

      2010年11月1日三诊:患者服药一剂后,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5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2%。痰质较前清稀,量减少,呈白色泡沫状。患者于10月31日下午咳出大量黄色黏稠痰,咳嗽明显缓解。于11月1日凌晨2:00体温高达40.0℃,寒战,汗出,体温渐降,于晨7:00测体温37.0℃。此后患者咳吐白色黏稠痰,伴白色泡沫,量中等,味咸,较前易咳出。神志欠清,欲睡,上半身微汗出,汗出不畅,小便量2886ml,色白,大便不能自控,不自主溢出。伸舌迟动,舌质淡嫩,扪之水湿,苔薄白,双脉沉缓无力...

  •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

      2010年10月,我国报道3例检出DNM-1基因阳性细菌的病例。其中宁夏自治区2例,均为新生儿,在粪便中检出粪肠球菌,已痊愈出院;福建省1例,83岁老人,主因晚期肺癌已死亡。10月28日,甘肃省证实一例检出DNM-1基因阳性细菌患者。甘肃省卫生厅高度重视该超级细菌的治疗,希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特邀甘肃省著名中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东汉教授治疗。中医中药秘方网将分期报道此例超级细菌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敬请关注。   患者张某某,男,51岁,甘肃省榆中县人。2010年10月1日,患者主因“...

  •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中医疗法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中医疗法

      化脓性脑膜炎又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由多种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昏迷、颈强直及脑脊液异常。多数化脑好发于冬春季,新生儿化脑常无明显的季节性。病死率仍在5%~15%之间,约1/3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   化脑属中医“温病”、“惊风”、“痉病”范畴。   病因病机   外因为四时温毒疫邪,内因为肌肤薄弱,脏腑嫩小。风温合至或疫疠毒邪,多由口鼻...

  • 中医抗击细菌战

    中医抗击细菌战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在中国进行细菌战,给中国军民带来了巨大伤害。 中医抗疫须知疫 日军用得较多的细菌战武器是鼠疫菌和霍乱菌,不少历史上从来没有过鼠疫的地方在日军投弹后出现鼠疫疫情。由于不少地区缺乏西医,中医是医疗的主力,发生疫病时,中医战斗在第一线。应当说,应对细菌战疫情对中医来说是全新的课题,尤其是一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疫情的地区。农村地区的中医有些未系统学习过疫病知识,认识不足,缺乏防护意识,牺牲于细菌战引起的疫病。如1941年,日本用飞机空投传染鼠疫杆菌的跳蚤,引起宁波、义乌一带鼠疫流行。村民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