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

      溃疡性结肠炎系一种原因未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结肠炎症,病变以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但也可遍及整个结肠,偶可影响回肠末端10厘米左右。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多见于青壮年。属于中医学“泄泻”、“腹痛”、“肠风”、“肠僻”、“久痢”等病症范畴。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如下:   久汤断下汤      【组成】炙椿皮9克,土茯苓9克,川黄连6克,炒干姜6克,石榴皮4~6克,防风4克,广木香4克,炙粟壳9克,元胡4克。      【用法】可常法煎服,也可加大剂量改...

  • 银榆归薏汤治溃疡性结肠炎30例全部治愈

    银榆归薏汤治溃疡性结肠炎30例全部治愈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结肠炎。   配方及用法:金银花90克,地榆炭30克,玄参30克,生甘草9克,当归60克,麦冬30克,薏苡仁45克,黄芩6克。上药煎15~20分钟取汁约300毫升。日服2次,早、晚分服。小腹痛甚者加没药9克,防风18克。   疗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全部治愈。   荐方人: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何本武   引自:《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黑龙江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黑龙江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黑龙江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方: 处方:白芍20克,黄连、木香(后下)、槟榔片各8克,当归10克,黄芩12克,红藤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大便脓血较多加紫珠草、地榆、马齿苋凉血解毒;大便白冻黏液较多加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腹痛较重加延胡索、乌药行气止痛;发热加葛根、金银花解肌退热。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临床症见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黑龙江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方: 处方:党参、...

  •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肠风”、“肠毒”等范畴。多因情志所伤,或者过食肥甘,或湿热之体复因饮食生冷以致脾胃损伤,湿热内蕴,下迫大肠,损伤血络,乃见腹痛、腹泻、便下脓血;病久脾病及肾,肾阳虚而见五更泄泻等。故治疗上以健脾肾、清湿热为基本治则。 【调治原则】脾虚湿胜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密切,内因与脾虚最为相关,两者之间又相互影响,所以健脾、运脾、醒脾法则应该贯穿始终。另外,病久瘀滞肠,也...

  •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中药验方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中药验方

    李某,女,28岁。1月6日初诊。腹泻反复发作3年,大便夹有黏液脓血,曾3次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先后予柳氮磺吡啶片、强的松及中药等治疗,症状时好时差,因惧怕西药副作用而前来中药治疗。 诊治:大便日3—4行,质烂,夹有黏液,间有血便,小腹隐痛,肠鸣腹胀,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责之脾虚不运,肠络不和。治拟健脾助运和中。 方用:炒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3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砂仁3克(后下),煨木香10克,炮姜10克,防风10克,仙鹤草...

  •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方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方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方 处方:白头翁、土茯苓各25克,秦皮、当归、炒麦芽、炒谷芽、炒神曲各18克,枳壳10克,黄柏、陈皮各12克,黄连9克,广木香、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调气行血化滞。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临床表现为大便质稀,有时如水样,便中夹有大量脓血黏液,每日5—6次之多,伴有低热37.5度左右,肛门灼热疼痛,腹痛下坠,泻后疼痛稍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专家点评: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中药灌肠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中药灌肠法

    中药灌肠能治疗多种疾病,而近代应用最多的疾病首推溃疡性结肠炎。从治疗方法看,灌肠方药的应用大体为四类:一是成药验方,如锡类散、云南白药灌肠;二是内(服)外(灌肠)合治;三是分型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四是中西药联用,如在中药灌肠液中加入氢化可的松、奴夫卡因、葡萄糖酸钙等。下面介绍几则简便易行的验方: 复方锡类散溶液:锡类散2支,冰硼散0.5袋,云南白药1克,0.25%奴夫卡因20毫升,加温水至120毫升,混个均匀。保留灌肠。每晚1次,1 5次为1个疗程。 大黄苦参汤:大黄50克,苦参30克,白及10克,地...

  • 溃疡性结肠炎偏方

    溃疡性结肠炎偏方

    溃疡性结肠炎偏方 (大肠湿热) 处方:白头翁、蒲公英各20克,秦皮、黄柏、槟榔、白芍、木香各10克,黄连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胃脘痞满,舌苔白腻,加生薏苡仁30克,佩兰10克,以健脾祛湿;身热重口干口苦,加黄芩、栀子各10克,以清热燥湿;腹痛,加元胡10克,以行气止痛;大便脓血加败酱草30克,地榆10克,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功效主治:清利湿热。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多见于本病初期。症见腹痛,腹泻,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曹...

  •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肠络)方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肠络)方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肠络)方 处方:当归、赤芍、肉豆蔻、滑石各20克,桃仁、厚朴、杏仁各10克,竹叶6克,通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理肠通络。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血瘀肠络型。临床表现为腹痛有下坠感,泻后痛减,便质或溏或成形,便中有少量暗红色血,舌质暗淡并有瘀点,脉沉。 创方者:张东岳...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大肠湿热)方 处方:白芍25克,黄芩、红藤各15克,大黄4 克,槟榔片、黄连、当归、广木香各10克(后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大便脓血较多加紫珠草、地榆、马齿苋凉· 血解毒;大便白冻黏液较多加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腹痛较重加延胡索、乌药行气止痛;发热加葛根、金银花解肌退热。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主要证候。 创方者:陈治水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脾胃气...

  •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与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黏膜发生糜烂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亦可累及全部结肠,主要症状有血性黏液便、腹痛、里急后重、腹泻等。溃疡性结肠炎祖国医学没有其病名记载,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重型或爆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类似于中医的“血痢”或“疫毒痢”。此症发病急骤,腹痛剧烈,痢下脓血,多为紫红色或血水状,便次频繁,后重特甚。如不及时有效的抢救,可危及生命,本文对我科受治的35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和同道一...

  •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防治方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防治方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它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可能是因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因素、炎症介质及精神刺激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直结肠黏膜损伤、炎症和直结肠动力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或脓血便,每日2~4次。重者出现血水样便,每日10次以上。结肠镜检可见病变部位肠管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浅小溃疡,或见肠管增厚、狭窄、假性息肉等。 食疗方:大麦仁100克,土豆300克,精盐、葱花、植物油适量。制法:土豆去皮,切小丁。大麦仁去杂,洗净。锅上火,放油烧热,放葱花煸香,...

  • 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方一白芍、白术各15克,柴胡、当归各10克,艾叶20克,生甘草、炮姜各5克,地榆12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可愈。 方二艾叶30克,地榆10克,黄芩12克,木香、当归、白芍各10克,乌贼骨15克,白芨2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天可愈。 方三黄芪、艾叶各20克,乌贼骨、白芨各10克,炮姜5克,柴胡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0天可愈。 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教授蒋改苏献方...

  •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施治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施治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下利”、“久泄”、“久痢”范畴,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疾病。起病大多缓慢,有腹泻腹痛、逐渐加重,便血和脓血便的症状,可伴有乏力、纳差、消瘦等,严重者有发热、多汗、便血、进行性消瘦等表现,诸症中尤以腹泻多见。西医对于本病尚无特效的方法,而中医辨证施治的效果良好。兹将临床经验及体会浅谈于下,与同道交流。   湿热困脾型   多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或因湿热困脾,损伤脾胃所致。常见症状有腹痛,脓血样便,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纳差...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调肝法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调肝法

    钟一棠,全国名老中医,从医70余年,擅长内科,尤精脾胃病。本期介绍钟老应用健脾调肝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1.病因病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本病与遗传、感染、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饮食及精神因素等有关。本病发生后出现腹痛、腹泻、痢下脓血等,钟老根据小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原理及“四季脾旺不受邪”等理论,认为本病无不与脾虚有关,脾虚运化失司,湿邪内聚,大肠传导无力,常见腹胀、或久泻、久痢;脾虚则失其统血功能,则便下脓血或便中夹杂...

  •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气血两虚)方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气血两虚)方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气血两虚)方 处方:当归、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皮、炒枣仁各 20克,炙远志、陈皮各12克,马齿苋、生黄芪、补骨脂各30克,龙眼肉15克,阿胶珠18克,广木香、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益气血化滞。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临床表现为少腹隐痛,泻后痛减,便质稀溏,有少量黏液血迹,或量多色淡,伴有头晕、全身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 创方者:张东岳...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六型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六型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以结肠黏膜的溃疡糜烂为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或黏液血便以及伴发多系统肠外表现,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和继发感染为常见诱发因素。其轻者每日腹泻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贫血及脉速,血沉正常。重者每日腹泻6次以上,有明显黏液血便,低热,脉速,贫血,血沉增快。粪常规有血便或黏液便,粪便病原性检查阴性。血常规可有贫血。X线钡剂检查可见肠黏膜紊乱、结肠袋加深或消失、多发性锯齿状阴影、肠腔狭窄等。结肠镜检查急性期结肠黏膜呈弥漫性充...

  •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方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方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脾肾两虚)方 处方:当归、太子参、白芍、诃子肉、肉豆蔻各 18克,补骨脂25克,五味子、吴茱萸各12克,制附子6克,广木香、肉桂、炙甘草各5克,大枣5 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肠鸣,泻后痛减,以黎明为甚,每日3-4次,伴腰酸乏力,腹部及四肢不温,舌质淡稍胖,苔白,脉沉迟。 创方者:张东岳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肝脾不和)方 处方:炒白术、炒白芍、麦芽各20克,黄芪30 克,陈皮、防风、柴胡...

  • 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寒热并用

    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寒热并用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田振国教授依据“六腑以通为用”的中医学理论,以“宣通气血,寒热并用”之法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良好。   他认为无论外感邪毒,内伤饮食,抑或情志不遂等,最终都将导致肠中气机不畅,大肠传导失职,出现腹痛、泄泻、腹胀或便秘等症状,不利于浊邪从肠道排出,亦影响肠道内和肠道血络的气血运行,肠中糟粕与浊邪蕴结,壅阻肠络,气血留聚,郁而化热,热盛肉腐则成脓,故成肿疡;破溃则成溃疡,故见便黏液脓血,伤及血络...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形成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本病的诊断多依赖于结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临床类型分为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初发型四种,其主要并发症有大出血、穿孔、中毒性巨结肠及癌变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痢疾”、“泄泻”、“肠风”、“下利”等范畴。在治...

  • 危北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方

    危北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方

    危北海,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40余年,是北京市脾胃研究重点学科的负责人,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提出的针对“脾虚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对消化学科的突出贡献,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危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用药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反复腹泻,下...

  • 腹胀腹泻伴黏液便 吴焕淦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腹胀腹泻伴黏液便 吴焕淦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吴焕淦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一直从事针灸尤其是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等肠腑病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灸法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成绩卓著。经过数十年的临证实践,在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开创了独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在此做一简要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泻、腹痛、黏液或脓血便为主症...

  • 溃疡性结肠炎 求取方药

    溃疡性结肠炎 求取方药

      跟师山西中医学院吕国泰主任医师,每日所见病人颇多。在吕国泰所医治的病患中,有一位取效之神速,让我惊叹不已,这里我想和广大读者一起分享探寻一番。   孟某,女,44岁,河南省社旗县人。便脓血年余,加重2月余。患者日便脓血七、八次,色鲜红,便时少腹隐痛,受凉后加重,里急后重。经某大医院电子肠镜检查见(直肠)结肠黏膜重度慢性炎症伴糜烂,有浅溃疡形成,少许细胞有异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眠食尚佳,月经正常。患者因住院检查未至,其夫来述,求取方药。   吕国泰未见舌脉,思忖须臾,手拟一方,以观验效。其方如下:...

  • 涩肠止泻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涩肠止泻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方 处方:白芍20克,黄芩、红藤各15克,当归、木乔(后下)各10克,槟榔片6克,黄连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主要证候。 创方者:陈治水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方 处方: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炒扁豆、葛根各 15克,莲子肉、木香(后下)、桔梗各lO克,炒薏苡仁 30克,大枣4枚,生姜5片,甘草、砂仁(后下)各5...

  • 温通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温通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武某,女,30岁,2011年9月24日初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年余。刻下:脐腹发凉,大便溏,有时夹有脓血,日2~3次,甚则4~5次,腹部隐痛,排便时明显,遇风冷则腹痛加重,痛时即泻,泻后痛减,有时腹胀,可触及肠形。伴有纳少,头晕,乏力,气短,语声低微,畏寒,易感冒,睡眠欠安,腰酸,脚凉,有时小腿拘挛,月经量少。望之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口唇、爪甲色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质淡暗,苔白腻,脉沉细小弦。 治法:温中理脾,疏肝缓急,调其升降。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 炒黄芪1...

  •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调成稠糊状敷脐内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调成稠糊状敷脐内

    孔某,女,33岁。1998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诉自1995年1月始肠鸣腹痛腹泻,受寒后加重,大便呈稀糊状,兼有黏液脓血,腹痛时即有便意,便后腹痛缓解。曾服消炎止泻中西药多次,效果不佳。后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橫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均有糜烂及溃疡,距肛门6~7 厘米较严重,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曾经中西药物内服和保留灌肠,方能暂时维持。若3日不灌肠,每日数次泻下黏液脓血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辨证属脾胃寒湿,下注肠间,日久而发。治应健脾渗湿,温阳散寒,涩肠止血愈疡,收敛止泻。 取炒苍术30克,炒白...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

    1.白头翁30克,赤石脂 20克,姜炭、粳米各15克,秦皮9克,黄连、黄柏、乳香、没药各6克,甘草3克。每天 1剂,水煎3次,去渣,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30天为l 疗程。 2.白头翁、苦参各30 克,黄连、黄柏、秦皮、地肤子各20克,当归20克。水煎取汁100毫升~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临睡前1次。药液以40℃左右为宜,灌肠部位的深浅视乙状结肠镜检的病灶部位而定,灌肠后嘱患者翻转身体,保留12小时,7 天为1疗程,一疗程未愈者,休息3天,进行下一疗程。 治疗慢性结肠炎 1.白头翁30克,黄柏15 克,...

  • 偏方治结肠炎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偏方治结肠炎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患结肠炎饮茯苓汤 处方:茯苓15克,乌梅、败酱草、炒 白芍、太子参、葛根各12克,黄连4 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炒枳实、炒白 术各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 泻,大便黏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 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 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何德晨 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方法:取炒苍术、炒白术、茯 苓、地榆炭、三七粉各15克,诃 子、干姜、肉桂、丁香、五倍子、石 榴皮、元胡各10克。上药共研细 粉混匀,每日1次,温开水...

  • 治溃疡性结肠炎 补益脾肾固肠

    治溃疡性结肠炎 补益脾肾固肠

      崔某,女,82岁。患溃疡性结肠炎已20余年。2004年因多发性直肠息肉、糜烂,切除直肠30mm。术后腹泻不减。2005年复做肠镜,诊示“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点状糜烂及出血点,肠腔内肉芽组织增生”,细菌培养(-)。日便十几次,时有遗屎。经中医辨治2年后,日便3~5次,已无黏便和便急遗尿,可维持正常生活。2010年9月,患者右股骨茎骨折行置换术。住院1月后,食量日减,便次日增,偶有黏液血便,虽用蒜油、整肠生等9种药治疗,未见好转;逐增厌食或呕吐,每日靠10多小时输液维持生命。日便20余...

  • 溃疡性结肠炎治法:灸、药、穴三管齐下

    溃疡性结肠炎治法:灸、药、穴三管齐下

    •药饼采用附子、肉桂、丹参、红花、木香、黄连等药物配方制成,方中附子和肉桂均可温阳散寒除湿,木香行气调中止痛,三药共伍可温阳健脾,理气和中以治其本;佐以黄连、丹参、红花等药而奏清热利湿、理气化瘀之效。 •通过对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大肠俞等穴施以隔药饼灸,以达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阴阳之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弱为主证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较好。 吴焕淦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