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溃疡性结肠炎 第3页

溃疡性结肠炎 第3页

  • 黄土汤合参苓白术散治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一则

    黄土汤合参苓白术散治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一则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无此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泄泻、便血、痢疾、肠风等范畴。笔者用黄土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 刘某,男,43岁,2021年10月初诊。主诉:便溏下血近3年。做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黏膜散在出血,直肠黏膜弥漫性出血、水肿,可见地图样溃疡,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其他医院经多次治疗不见显效,遂来诊。刻下症见:便溏每日2~3次,血随便出,颜色淡红,下腹坠胀不适,伴腹痛绵绵,遇寒加重,喜温喜按,乏力,纳差,失眠,面...

  • 薯蓣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理论探微

    薯蓣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理论探微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损伤肠道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以腹痛、腹泻、脓血黏液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1,2]。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3],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环境、免疫、遗传、感染、肠道黏膜屏障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西医治疗本病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微生态制剂及生物制剂为主,但这些药物价格昂贵,远期疗效不佳,且易产生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持续治疗[6]。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

  • 溃疡性结肠炎分型论治经验方及临证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分型论治经验方及临证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UC的发病机制一直为医学研究的热点,环境因素作用于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了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病变由直肠、乙状结肠向上发展,重者累及全结肠,偶呈节段性。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以及并发症多。现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田振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复杂,目前尚未明确。但随着医学的发展...

  • 溃疡性结肠炎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化浊解毒为治疗总则

    溃疡性结肠炎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化浊解毒为治疗总则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发病率和诊断率逐年增高。李佃贵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独创浊毒内蕴之病机,从浊毒论治疗效显著,取得独特经验,现总结如下。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内蕴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病机,脾失健运,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传导失司,湿浊蕴结,浊聚久为热,热蕴成毒。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起着致病的始动与复发加重的双重作用。浊毒极易耗伤正气,还易深入脏腑,胶着迁延,留恋不去,所以浊毒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

  • 溃疡性结肠炎补虚与泻实 中医化浊与养阴

    溃疡性结肠炎补虚与泻实 中医化浊与养阴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阴阳具有对立统一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立统一理论。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在中医的学习中,要以维护和恢复人体的统一作为目的。李佃贵基于对立统一思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下面进行具体论述。 补虚与泻实 巢元方云:“凡痢皆由荣卫不足,肠胃虚弱,冷热之气,乘虚入客于肠间,肠虚则泄,故为痢也。”人体有五脏六腑,脏腑有气血阴阳,脏腑气血阴阳因为...

  •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补肺通肠法 降肺通肠法 宣肺通肠法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补肺通肠法 降肺通肠法 宣肺通肠法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属于中医学“痢疾”“大瘕泄”“小肠泄”“肠风”等范畴。王秀娟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及研究工作二十年。本文阐述她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王秀娟临床上治疗该病,常用调肺通肠法,包括补肺通肠、降肺通肠、宣肺通肠等方法,方剂为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加减。 补肺通肠法 指通过充养一身之...

  • 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叶柏,1961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师从著名脾胃病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证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症,对于炎症性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 组成:白头翁13g,黄连3g,黄柏10g,秦皮15g,血见愁15g,煨木香10g,炒当归10g,炒白芍15g,炒薏苡仁30g,地榆炭15g,仙鹤草30g,荆芥炭15g。 功能:清...

  • 溃疡性结肠炎方用四君子汤合白头翁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方用四君子汤合白头翁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或脓血便,每日2~4次,严重者为血水样便,每日10次以上;可有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伴有便意或里急后重,偶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全国名中医严世芸业医数十载,擅长治疗内科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今择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1则介绍如下。 任某,女,50岁。初诊日期:2009年7月29日。诉近2年来无诱因出现大便日行1~4次,质稀薄,赤白脓血相间,伴腹部针刺样疼痛。就诊时还诉有纳谷欠馨,食后脘胀;舌淡红、苔薄、根稍腻,脉细。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现已痊愈...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 中医药对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 中医药对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可累及直肠和结肠的不同部位,具有反复发作、缓解交替的特点[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UC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在21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渐稳定,甚至出现下降趋势[2],但在东欧、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等以前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发病率和患病率则持续上升[3]。目前UC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该病缺乏针对性,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给...

  •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内服方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内服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 灌肠治方:①蚤休10g,公丁香5g。煎水100~150ml,加冰硼散1g,锡类散0 3g。②败酱草30g,炒五倍子5g,枯矾3g,煅瓦楞15g,煅龙骨30g,生牡蛎30g。③0 5%~1%普鲁卡因150ml加生肌散1g,云南白药0 5~1g,青黛5g。 内服治方:①取香橼60克,八角茴香3...

  • 口腔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 溃疡性结肠炎 便秘秘方

    口腔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 溃疡性结肠炎 便秘秘方

    口腔溃疡 陈某某,女,35岁。2012年10月16日初诊。反复发生口腔溃疡1年余,倦怠乏力伴口干及咽干、口干不欲饮,痰多,纳差口淡无味、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白脉细。诊断:脾虚湿盛型口腔溃疡。 方药:生晒参100g,茯苓60g,炒白术30g,白扁豆30g,陈皮30g,山药30g,莲子30g,砂仁30g,薏苡仁30g,桔梗30g,芡实100g,白及100g,焦山楂30g,厚朴30g,健曲30g,黄芪100g,当归30g,蜜甘草30g。打粉,每次15g,鲜开水冲服,每日3次。3个月后复诊,口腔溃疡发生...

  •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秘方数:11)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秘方数:11)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的溃疡性炎症为特性的慢性疾病,简称“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的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他胃肠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