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
-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已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 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以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整理了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如下: 【偏方一:益气汤】 原料:黄芪、薏苡仁各12克,党参、茯芩、血余炭、赤石脂、白芍各10 克,白术炭、陈皮炭、柴胡、厚朴、黄连各6克。 ...
-
治疗慢性结肠炎两个有效偏方
慢性结肠炎是由已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 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以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与自身免疫有关,精神刺激、劳累后常发作, 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肠黏膜局部可有水 肿、充血、淤血、出血点、糜烂、溃疡等改变。 验方一:荜茇加大枣可消慢性结肠炎...
-
5种食疗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已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 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以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整理了5种食疗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如下: 【偏方一:马齿苋大蒜汁】 原料:鲜马齿苋30~60克,大蒜泥10~ 15克。 制法:以鲜马齿苋煎一碗水,冲入捣烂的大蒜泥,过滤取汁,可...
-
民间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与自身免疫有关,精神刺激、劳累后常发作, 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肠黏膜局部可有水 肿、充血、淤血、出血点、糜烂、溃疡等改变。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整理了民间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如下: 【偏方一:脐疗法】 肉桂、丁香各50克,五倍子15克,黄连10克。将药研末,每次取药末10 克,用陈醋调成糊,摊于布上,敷于脐部,每天1次,敷完1剂为1个疗程。 【偏方二:菊花灌肠】 菊花30克,白术15克,防风、甘草各10克,白芷8克,米壳...
-
乌梅治慢性结肠炎18例全部有效
配方及用法:乌梅15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加适量糖,每日1剂当茶饮,25天为1疗程。 疗效:治疗18例中,15例治愈,3例好转,总有效率100%。治愈病例中,用药最长者3个疗程(75天),最短者1疗程(25天),平均2个疗程(50天)。 百姓验证:孙某,男,45岁。反复发作性腹泻、腹痛、血便已8年余,1983年曾经中西药、针灸治疗,效果不佳;1988年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经结肠纤维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证见面色晦暗,四肢欠温,左下腹触痛,舌质淡,苔白腻,脉细。予乌梅15克,水煎,加糖当...
-
我用固肠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等病200例全部有效
主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直肠炎。 配方及用法:补骨脂30克,鸡内金15克,川连10克,干姜15克,广木香10克。将上药烘干后,研成极细末,装入空心胶囊,日服3次,每次2~3粒,温开水送下。 疗效:治疗患者200例,治愈(用药2~3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158例,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性质有所改变)42例,有效率100%。 百姓验证:江苏泗阳县青阳镇文化村朱其文来信说:“本村许洪荣患慢性结肠炎,长期畏寒,每天拉稀五六次并带黏液,遇冷或食凉物加重,曾到大小医...
-
治愈慢性结肠炎的三妙法
我患慢性结肠炎多年,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下腹胀痛,排气困难,内痔、脱肛,非常痛苦。从1991年8月开始试行治病不用药的健身法,3个月来已获显效。现介绍如下: 1)缩肛法:每日晨起及夜间入睡前,取蹲下姿势,身体略前倾,以每分钟40~50次左右的速度,使肛门进行有规律性收缩。每次时间约3~4分钟,每日坚持,经持续治疗20天后,腹痛逐渐减轻,便秘开始好转。 2)冷敷法:冷水一盆,用毛巾浸湿后,在腹部反复冷敷,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坚持治疗30天后,大便开始成形。 3)腹部按摩法:每日早、晚以肚脐为中心...
-
我以按摩法把20年的慢性结肠炎治好了
1973年,我患了慢性结肠炎,大便溏泻。20多年来用了不少中西药,时好时犯。1994年1月在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电视台播放的《脚诊与按摩》的启示下,我开始进行自我按摩,每日2次,早起床前、晚睡前各按摩1次,每穴按摩100下,穴位按摩力度达到有酸、麻、胀、“得气”的感觉,半月以后大便成形,1个月后大便正常,至今没犯病。 我儿子在1991年念高中二年级时,因紧张的高考复习,患了和我一样的慢性结肠炎,医生诊断为神经官能性结肠炎。他也用了各种中西药,大便仍呈稀状,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今年2月他寒假归来,我教他自我按摩。...
-
治慢性结肠炎中成药
1.湿热下注型 症见发热、腹泻或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黏液。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利湿热。 香连丸: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胸隔满闷,宿食停滞。每包10克,1次1包,每日2 次。胃热泄泻者忌服。 2.肝旺脾虚型 腹泻多于情绪紧张或激动后发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胸胁胀满,脘闷纳呆。苔薄白,脉弦细。治宜抑肝扶脾。 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养血,健脾祛湿之功效。适用于气郁不舒,胸胁胀满,两胁疼痛,阴虚发热,肢体倦怠等症。丸重10克,1次1丸,每日2次。忌气恼辛辣,孕妇忌服,虚寒者...
-
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往往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可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诸症。 龟龄集。将纱布2-3块,置于龟龄集酒中,而后加热,待温度适宜时取出盖于肚脐孔处,用热水袋保温,每次20-30分钟,早晚各1次,5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温中止痛。 藿香正气水。丁香、黑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或取吴茱萸粉10克,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孑L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
-
艾灸盒:家庭理疗治慢性结肠炎
艾灸是通过点然艾绒熏灼人 体穴位或病灶处 的一种传统方法, 借灸火的温和热 ’力及药物作用,通 过经络的传导,以 温通经脉、调和气 血、协调阴阳、扶 正祛邪,达到治疗 疾病、防病保健、 养生美容之功效。 过去做艾灸时,最 常用的就是用艾 条灸,为了保持一 个连续的热度,就 要人用手拿着艾 条施灸。由于每个 穴位都要人为地 操作,很多我们够 不着的位置如果 想艾灸,就要别人 帮忙,这样就很费 事。自从艾灸盒问 世后,事情就简单 多了,它不受部位 和位置的限制,即 使是颈椎部位或 后背、后腰等部 位,都可以...
-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选用中成药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表现在大肠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结构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病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饮食不洁,或起居不慎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酿生湿浊,下注肠道,腑气不利,气血凝滞或夹瘀夹湿,伤及肠络而引发,当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敛疮生肌为治,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内治法 脾胃虚弱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泄,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
-
慢性结肠炎偏方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表现在大肠部的炎症性疾病。本病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可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诸症,可选用下列中成药外治。 云南白药 取云南白药粉1克,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或取本品1克,加生理盐水 100毫升混合均匀,直肠滴入,每日2次,连续3-5天。可凉血解毒,敛疮生肌。 黄连素片 黄连素2粒,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糊状,外敷脐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连续1-2天即可。可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锡...
-
慢性结肠炎双侧申脉穴进行温针灸
【穴性特点】 申脉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申与伸通,本穴有伸筋、利腰脊的作用,故名之。又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本经,故名申脉。 本穴位于膝以下足跟部的重要位置,可收远道取穴之效,具有法风散寒、疏通经络,伸全身筋脉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腰痛以及足膝无力,不能久立等病症。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是阳跷脉之起点。膀胱经、阳跷脉皆入于脑,膀胱经别又通于心,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本穴又有调理心神、宁神定志的功效。 临床上又...
-
慢性结肠炎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牛某,女50岁,2006年6 月24日初诊。患者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年余,经某医院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曾两次住院中西药治疗未愈。近1年来腹痛、腹泻、肠鸣加剧,大便每日5~6次,便中带不消化食物及伴大量赤白黏液,自觉腹内烧灼及胀坠感。诊见面色萎黄,食欲不佳,形瘦神疲,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无力。大便检查:脓血便,红细胞(+),白细胞 (+++),培养致病性杆菌阴性。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弱,湿热内蕴大肠所致。治宜补脾益气升阳,清热解毒除湿。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黄芪、苦参、败酱草各30克,白术20 克...
-
治慢性结肠炎 内服外敷收效颇佳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虚湿盛所致。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带黏液或脓血。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多发于青壮年。笔者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慢性结肠炎,收效颇佳。患者不妨一试。 内服:党参、苦参、仙鹤草各15克,丹参、白蒺藜、白藓皮、木香、延胡索、槟榔各10 克,地肤子、地愉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敷:木香、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各9克,八角茴香、吴茱萸各6克。烘干,共研细末,用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外盖塑料薄膜,纱布胶布固定。1~2天换药1次,至愈。 (郭光)...
-
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 擒而固肠
慢性结肠炎 患者刘某某,男,54岁,陕西人,2014年5月10日以腹痛、腹泻,偶尔便带黏液2年,伴排便不畅1年为主诉就诊。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黏液便,脐周隐痛,便前加重,曾在当地县医院、西安市某医院多次住院病未治愈,近1年稀便加重,日排便3~4次,偶尔便带黏液,但排便不畅,每次排便蹲厕10多分钟仍有排不尽感,纳差,舌红苔黄,脉沉细弦。 辨证:脾虚肠失固摄,湿滞腑气壅郁。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化湿行气导滞,擒而固肠,纵而通滞。 方药:生晒参10克,炒白术15克,干姜15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
-
申脉穴治疗慢性结肠炎 临床总结
【穴性特点】 申脉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申与伸通,本穴有伸筋、利腰脊的作用,故名之。又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本经,故名申脉。 本穴位于膝以下足跟部的重要位置,可收远道取穴之效,具有法风散寒、疏通经络,伸全身筋脉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腰痛以及足膝无力,不能久立等病症。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是阳跷脉之起点。膀胱经、阳跷脉皆入于脑,膀胱经别又通于心,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本穴又有调理心神、宁神定志的功效。 临床上又常用于治疗癫痫、心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