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

  •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已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 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以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整理了三个中药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如下:    【偏方一:益气汤】    原料:黄芪、薏苡仁各12克,党参、茯芩、血余炭、赤石脂、白芍各10 克,白术炭、陈皮炭、柴胡、厚朴、黄连各6克。   ...

  • 治疗慢性结肠炎两个有效偏方

    治疗慢性结肠炎两个有效偏方

      慢性结肠炎是由已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 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以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与自身免疫有关,精神刺激、劳累后常发作, 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肠黏膜局部可有水 肿、充血、淤血、出血点、糜烂、溃疡等改变。    验方一:荜茇加大枣可消慢性结肠炎...

  • 5种食疗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5种食疗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已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肠鸣、下坠、大便带黏液或脓血, 也有便秘或干稀交替出现,病程以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整理了5种食疗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如下:    【偏方一:马齿苋大蒜汁】    原料:鲜马齿苋30~60克,大蒜泥10~ 15克。    制法:以鲜马齿苋煎一碗水,冲入捣烂的大蒜泥,过滤取汁,可...

  • 民间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

    民间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与自身免疫有关,精神刺激、劳累后常发作, 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肠黏膜局部可有水 肿、充血、淤血、出血点、糜烂、溃疡等改变。       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整理了民间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偏方汇总,如下:    【偏方一:脐疗法】    肉桂、丁香各50克,五倍子15克,黄连10克。将药研末,每次取药末10 克,用陈醋调成糊,摊于布上,敷于脐部,每天1次,敷完1剂为1个疗程。    【偏方二:菊花灌肠】    菊花30克,白术15克,防风、甘草各10克,白芷8克,米壳...

  • 乌梅治慢性结肠炎18例全部有效

    乌梅治慢性结肠炎18例全部有效

      配方及用法:乌梅15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加适量糖,每日1剂当茶饮,25天为1疗程。   疗效:治疗18例中,15例治愈,3例好转,总有效率100%。治愈病例中,用药最长者3个疗程(75天),最短者1疗程(25天),平均2个疗程(50天)。   百姓验证:孙某,男,45岁。反复发作性腹泻、腹痛、血便已8年余,1983年曾经中西药、针灸治疗,效果不佳;1988年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经结肠纤维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证见面色晦暗,四肢欠温,左下腹触痛,舌质淡,苔白腻,脉细。予乌梅15克,水煎,加糖当...

  • 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偏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处方】栗壳10g,金银花10g   【制用法】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可以治愈。...

  • 我用固肠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等病200例全部有效

    我用固肠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等病200例全部有效

      主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直肠炎。   配方及用法:补骨脂30克,鸡内金15克,川连10克,干姜15克,广木香10克。将上药烘干后,研成极细末,装入空心胶囊,日服3次,每次2~3粒,温开水送下。   疗效:治疗患者200例,治愈(用药2~3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158例,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性质有所改变)42例,有效率100%。   百姓验证:江苏泗阳县青阳镇文化村朱其文来信说:“本村许洪荣患慢性结肠炎,长期畏寒,每天拉稀五六次并带黏液,遇冷或食凉物加重,曾到大小医...

  • 治愈慢性结肠炎的三妙法

    治愈慢性结肠炎的三妙法

      我患慢性结肠炎多年,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下腹胀痛,排气困难,内痔、脱肛,非常痛苦。从1991年8月开始试行治病不用药的健身法,3个月来已获显效。现介绍如下:   1)缩肛法:每日晨起及夜间入睡前,取蹲下姿势,身体略前倾,以每分钟40~50次左右的速度,使肛门进行有规律性收缩。每次时间约3~4分钟,每日坚持,经持续治疗20天后,腹痛逐渐减轻,便秘开始好转。   2)冷敷法:冷水一盆,用毛巾浸湿后,在腹部反复冷敷,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坚持治疗30天后,大便开始成形。   3)腹部按摩法:每日早、晚以肚脐为中心...

  • 我以按摩法把20年的慢性结肠炎治好了

    我以按摩法把20年的慢性结肠炎治好了

      1973年,我患了慢性结肠炎,大便溏泻。20多年来用了不少中西药,时好时犯。1994年1月在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电视台播放的《脚诊与按摩》的启示下,我开始进行自我按摩,每日2次,早起床前、晚睡前各按摩1次,每穴按摩100下,穴位按摩力度达到有酸、麻、胀、“得气”的感觉,半月以后大便成形,1个月后大便正常,至今没犯病。   我儿子在1991年念高中二年级时,因紧张的高考复习,患了和我一样的慢性结肠炎,医生诊断为神经官能性结肠炎。他也用了各种中西药,大便仍呈稀状,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今年2月他寒假归来,我教他自我按摩。...

  • 慢性结肠炎中药三方

    慢性结肠炎中药三方

    慢性结肠炎中医学认为“腹泻”属于“久泻”范畴,主要由于脾虚而失去正常运化功能所致。慢性结肠炎患者常有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方一: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二: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

  • 治慢性结肠炎方

    治慢性结肠炎方

    多年来,本人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腹泻,平时大便不成形,腹部常有压痛。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自从每天早上喝豆浆时调入1勺蜂蜜(10—15毫升)后,仅月余时间,腹泻情况大为好转,连续服3个月,大便成形了,腹部巳无压痛,慢性结肠炎已基本治愈。...

  • 慢性结肠炎中药灌肠加中药内服治疗

    慢性结肠炎中药灌肠加中药内服治疗

    用党参、茯苓、黄芪、五味子各15克,白术、白扁豆、白芍、防风、元胡、肉豆蔻、诃子、桃仁各10克,吴茱萸3克,陈皮、甘草各6克。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用诃子、五倍子、赤石脂各30克,白芨20克,青黛10克(后下),锡类散1瓶(后下)。 水煎取液,保留灌肠30分钟,每晚1次。20日为1疗程。用2个疗程,结果:治愈26例,好转13例。...

  • 治慢性结肠炎中成药

    治慢性结肠炎中成药

    1.湿热下注型 症见发热、腹泻或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黏液。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利湿热。 香连丸: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胸隔满闷,宿食停滞。每包10克,1次1包,每日2 次。胃热泄泻者忌服。 2.肝旺脾虚型 腹泻多于情绪紧张或激动后发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胸胁胀满,脘闷纳呆。苔薄白,脉弦细。治宜抑肝扶脾。 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养血,健脾祛湿之功效。适用于气郁不舒,胸胁胀满,两胁疼痛,阴虚发热,肢体倦怠等症。丸重10克,1次1丸,每日2次。忌气恼辛辣,孕妇忌服,虚寒者...

  • 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

    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往往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可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诸症。 龟龄集。将纱布2-3块,置于龟龄集酒中,而后加热,待温度适宜时取出盖于肚脐孔处,用热水袋保温,每次20-30分钟,早晚各1次,5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温中止痛。 藿香正气水。丁香、黑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或取吴茱萸粉10克,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孑L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

  • 艾灸盒:家庭理疗治慢性结肠炎

    艾灸盒:家庭理疗治慢性结肠炎

    艾灸是通过点然艾绒熏灼人 体穴位或病灶处 的一种传统方法, 借灸火的温和热 ’力及药物作用,通 过经络的传导,以 温通经脉、调和气 血、协调阴阳、扶 正祛邪,达到治疗 疾病、防病保健、 养生美容之功效。 过去做艾灸时,最 常用的就是用艾 条灸,为了保持一 个连续的热度,就 要人用手拿着艾 条施灸。由于每个 穴位都要人为地 操作,很多我们够 不着的位置如果 想艾灸,就要别人 帮忙,这样就很费 事。自从艾灸盒问 世后,事情就简单 多了,它不受部位 和位置的限制,即 使是颈椎部位或 后背、后腰等部 位,都可以...

  • 治慢性结肠炎效方

    治慢性结肠炎效方

    1.症状:拉烂屎,日数次,肛门有痛辣感,腹部时有阵痛,吃酸辣的食物之后尤甚。 2.治方:木棉花10 克,槐花米10克,全银花10克,(以上三药方中药店有售),水煎代茶,连服2个月可愈。 3.病例:横县交通局航运科的麦某患了多年的结肠炎,用药不少,均无效。后用上方2个月,症状消失而愈。愈后8年,未见复发。 (黄金朋)...

  •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选用中成药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选用中成药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表现在大肠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结构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病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饮食不洁,或起居不慎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酿生湿浊,下注肠道,腑气不利,气血凝滞或夹瘀夹湿,伤及肠络而引发,当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敛疮生肌为治,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内治法   脾胃虚弱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泄,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

  • 治疗慢性结肠炎方

    治疗慢性结肠炎方

    方药:党参、白芍各15克,槟榔、乌药各12克,木香6克,黄连4克,沉香(后下)、甘草各3克。 加减:便溏加茯苓20克,白术10克,葛根15克;便秘加枳实10克,大黄(后下)3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主治:慢性结肠炎。 疗效:治疗56例,治愈27例;好转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

  • 慢性结肠炎 健脾祛湿粥

    慢性结肠炎 健脾祛湿粥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带黏液或脓血。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多发于青壮年人。患者不妨喝点茯苓扁豆山药糊治疗。   方法:取白茯苓、白扁豆、淮山药,三味中药分量同等,研成细末,放锅中焙炒成黄色,勿使变焦。每次取上药50克,每日早晚2次口服,用开水调成稀糊状,空腹时加糖服。一般服药1~2个月可获显效或痊愈。   此方健脾祛湿,和中止泻,药症相符,疗效可靠。也可以50克药粉加红枣20枚与糯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效果更佳。旭光...

  • 治慢性结肠炎民间方

    治慢性结肠炎民间方

    慢性结肠炎中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的“腹泻”属于“久泻”范畴,主要由于脾虚而失去正常运化功能所致。慢性结肠炎患者常有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处方与用法:吴莱萸、柴胡各10克,炒白术、莲于、蒲公英各30克,三七3克(炒黄,研末,分2次冲服),肉豆蔻、甘草各10 克,拍子仁15克。水煎履,日1剂,早晚空腹时晨用。30天为1 个疗程。面色不华,贫血者,加当归、川芎各10克。 功效:蔬肝理气,活血化瘀,治慢性结肠炎,泻下黏液,或夹脓血,腹痛即泻,口苦口臭,舌边尖红或紫...

  • 慢性结肠炎偏方

    慢性结肠炎偏方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表现在大肠部的炎症性疾病。本病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可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诸症,可选用下列中成药外治。 云南白药 取云南白药粉1克,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或取本品1克,加生理盐水 100毫升混合均匀,直肠滴入,每日2次,连续3-5天。可凉血解毒,敛疮生肌。 黄连素片 黄连素2粒,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糊状,外敷脐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连续1-2天即可。可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锡...

  • 治疗慢性结肠炎偏方

    治疗慢性结肠炎偏方

      慢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一种原因未明的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若侵犯的深度主要是黏膜和黏膜下层,黏膜表面有广泛的充血和出血,黏膜有颗粒感、质脆;黏膜表面有许多糜烂和溃疡,溃疡表面可有脓血和渗出物,所以又叫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学属于“泄泻”、“久痢”、“肠僻”、“滞下”、“休息痢”等范围。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和大小肠。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

  • 治慢性结肠炎 中药内服外敷

    治慢性结肠炎 中药内服外敷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虚湿盛所致,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带黏液或脓血。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好发于青壮年人。   内服:党参、苦参、仙鹤草各15克,丹参、白蒺藜、白鲜皮、木香、延胡索、槟榔各10克,地肤子、地榆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敷:木香、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各9克,八角茴香、吴茱萸各6克。烘干,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外敷神阙穴(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2天换药1次,至痊愈。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郭旭光...

  •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方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方

    方药:丹皮、白术、苍术、元胡、 地榆、枳壳各12克,党参20克,茯苓 18克,白及8克,赤芍10克,黄连3 克。 加减:腹痛明显者加白芍、槟榔各 15克;泻下有白色黏液者加薏苡仁20 克,白芍、槟榔各15克;大便干结者 加大黄4克,鸡内金、槟榔各15克; 黏液血便者加黄柏、牛膝各10克,薏 苡仁20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慢性结肠炎。 疗效:治疗96例,临床治愈80例,好 转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 94.8%。 黄诚方...

  • 健脾止泻 茯苓梅治慢性结肠炎

    健脾止泻 茯苓梅治慢性结肠炎

    处方:茯苓15克,乌梅、败 酱草、炒白芍、葛根、太子参各 12克,当归、炒枳实、炒白术各 10克,木香(后下)9克,炙甘草 6克,黄连4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 服。 功效:清热燥湿,健脾止泻。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为脾虚兼湿热下注型,症 见长期腹泻,大便黏滞或带脓血, 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 闷,食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 滞,苔腻,脉弦缓滑。 张韬...

  • 慢性结肠炎双侧申脉穴进行温针灸

    慢性结肠炎双侧申脉穴进行温针灸

      【穴性特点】   申脉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申与伸通,本穴有伸筋、利腰脊的作用,故名之。又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本经,故名申脉。   本穴位于膝以下足跟部的重要位置,可收远道取穴之效,具有法风散寒、疏通经络,伸全身筋脉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腰痛以及足膝无力,不能久立等病症。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是阳跷脉之起点。膀胱经、阳跷脉皆入于脑,膀胱经别又通于心,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本穴又有调理心神、宁神定志的功效。   临床上又...

  • 慢性结肠炎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慢性结肠炎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牛某,女50岁,2006年6 月24日初诊。患者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年余,经某医院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曾两次住院中西药治疗未愈。近1年来腹痛、腹泻、肠鸣加剧,大便每日5~6次,便中带不消化食物及伴大量赤白黏液,自觉腹内烧灼及胀坠感。诊见面色萎黄,食欲不佳,形瘦神疲,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无力。大便检查:脓血便,红细胞(+),白细胞 (+++),培养致病性杆菌阴性。中医辨证为脾气虚弱,湿热内蕴大肠所致。治宜补脾益气升阳,清热解毒除湿。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黄芪、苦参、败酱草各30克,白术20 克...

  • 治慢性结肠炎 内服外敷收效颇佳

    治慢性结肠炎 内服外敷收效颇佳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虚湿盛所致。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带黏液或脓血。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多发于青壮年。笔者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慢性结肠炎,收效颇佳。患者不妨一试。 内服:党参、苦参、仙鹤草各15克,丹参、白蒺藜、白藓皮、木香、延胡索、槟榔各10 克,地肤子、地愉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敷:木香、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各9克,八角茴香、吴茱萸各6克。烘干,共研细末,用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外盖塑料薄膜,纱布胶布固定。1~2天换药1次,至愈。 (郭光)...

  • 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 擒而固肠

    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 擒而固肠

    慢性结肠炎 患者刘某某,男,54岁,陕西人,2014年5月10日以腹痛、腹泻,偶尔便带黏液2年,伴排便不畅1年为主诉就诊。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黏液便,脐周隐痛,便前加重,曾在当地县医院、西安市某医院多次住院病未治愈,近1年稀便加重,日排便3~4次,偶尔便带黏液,但排便不畅,每次排便蹲厕10多分钟仍有排不尽感,纳差,舌红苔黄,脉沉细弦。 辨证:脾虚肠失固摄,湿滞腑气壅郁。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化湿行气导滞,擒而固肠,纵而通滞。 方药:生晒参10克,炒白术15克,干姜15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

  • 申脉穴治疗慢性结肠炎 临床总结

    申脉穴治疗慢性结肠炎 临床总结

    【穴性特点】 申脉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申与伸通,本穴有伸筋、利腰脊的作用,故名之。又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本经,故名申脉。 本穴位于膝以下足跟部的重要位置,可收远道取穴之效,具有法风散寒、疏通经络,伸全身筋脉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腰痛以及足膝无力,不能久立等病症。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是阳跷脉之起点。膀胱经、阳跷脉皆入于脑,膀胱经别又通于心,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本穴又有调理心神、宁神定志的功效。 临床上又常用于治疗癫痫、心悸、失...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