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双侧

双侧

  • 一妇女患双侧腋臭多年,用壁虫搽患处5天获愈。

    一妇女患双侧腋臭多年,用壁虫搽患处5天获愈。

      蒋某,女,31岁。双侧腋臭已数年,气味冲鼻难闻,尤以夏天为甚。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明显好转。取壁虫2~3个,用泥包裹放火炭中烧至泥微焦,取出加冰片少许,共研细末,搓擦腋窝,每晚1次(洗澡后用药效果更佳),治疗5天获愈。   注:壁虫又称壁钱,为壁钱科动物壁钱的全虫。采得后,用开水烫死或晒干,或炒用。咸平无毒,治疗腋臭、喉痹、牙疳等症效佳。   引自:《广西中医药》(1981年第3期)、《中医单药奇效真传》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 功能性子宫出血 遂针双侧隐白穴

    功能性子宫出血 遂针双侧隐白穴

      【穴性特点】   隐白名见《灵枢·本输》:“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 隐白之“隐”,有潜藏孕育之意,“白”为金色,指上接手太阴肺经而言,即金隐于上,有脾母孕育肺子之意,生金荣肺,酸甘化阴火功,故名隐白。   隐白功能扶脾益胃,温阳救逆,调和气血,启闭开窍,急救苏厥,清心定志,镇静安神,升举下陷,收敛止血。   古医籍载隐白主治腹中有寒气,饮渴,身伏,多唾。气胀,喘;腹胀,逆息;腹满喜呕;膈中呕吐,不欲食。热...

  • 针刺双侧天宗穴治疗肩周炎

    针刺双侧天宗穴治疗肩周炎

      【穴性特点】   天宗是治疗肩周炎的常用穴。天,指上部;宗,指本,含有中心的意思。   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岗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患者取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天宗穴在岗下窝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位于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天宗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有通经活络、理气消肿、肃降肺气的作用。主要治疗肩周炎、肩背痛、肘臂后外侧痛、颊颌肿痛、咳嗽、哮喘、呃逆、乳痈、乳疬等病证。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中载有:“天宗主肩臂酸疼,肘外后廉痛,颊颌肿。&rdq...

  • 骨质疏松症“肾虚腰痛”双侧肾俞穴埋线

    骨质疏松症“肾虚腰痛”双侧肾俞穴埋线

      【穴性特点】   肾俞穴与肾脏相应,为肾气在腰背部输注、转输之处,主治肾脏疾患,故名肾俞。   该穴有益肾助阳,纳气利水的功效,位于命门穴旁1.5寸处,是肾之精气出入腰背部的门户。   “肾者,藏精主水;肾俞者,藏精之关,引水之宅也。”但凡与肾脏有关的疾病,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的疾患,如妇女经、带、胎、产诸病,男子遗精、阳痿及下焦湿热淋浊等病症,都可取肾俞治之,其它如因火不生土,脾虚及肾的泄泻、水肿,肾不纳气之痰饮、咳喘以及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所致的各种病症,均为本...

  • 慢性结肠炎双侧申脉穴进行温针灸

    慢性结肠炎双侧申脉穴进行温针灸

      【穴性特点】   申脉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申与伸通,本穴有伸筋、利腰脊的作用,故名之。又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本经,故名申脉。   本穴位于膝以下足跟部的重要位置,可收远道取穴之效,具有法风散寒、疏通经络,伸全身筋脉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腰痛以及足膝无力,不能久立等病症。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是阳跷脉之起点。膀胱经、阳跷脉皆入于脑,膀胱经别又通于心,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本穴又有调理心神、宁神定志的功效。   临床上又...

  • 双侧头痛案 主方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

    双侧头痛案 主方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

    双侧头痛案 谢某,女,36岁,门诊病例,2011年3月3日初诊。 患者双侧头痛10年,或左或右,每受风寒则加重,伴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风热偏头痛。 治法:搜风通络止痛。 主方: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 组方: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芎20克,白芷10克,白芍10克,白芥子10克,法半夏10克,天麻10克,全蝎5克,僵蚕20克,甘草6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15剂,水煎服。 3月17日二诊:双侧头痛已较轻,偶发,伴口干口苦,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弦细。前方加减如下。...

  • 失眠伴头痛 双侧膏肓俞刺血拔罐

    失眠伴头痛 双侧膏肓俞刺血拔罐

      【穴性特点】   膏盲,指心下膈上之脂膜,内与心膈间脂膜相应,邪正之气由此出入转输。其中,肉之肥者为膏,心下亦为膏;膜脂为盲,膈上亦为肓。《左传·成十年》:“在盲之上、膏之下。”注:“肓,鬲也。”《集韵》:“膈,盲也,字本作鬲。”《说文》:“肓,心下鬲上也。”   《千金方》载:“膏肓俞无不治,主赢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循经考穴编》载:&ldquo...

  • 四君五皮饮加减治双侧胸腔积液

    四君五皮饮加减治双侧胸腔积液

    赵某某,男,75岁,长沙市人。 患者双侧胸腔积液9月,肺部未发现明显占位,无结核病史。曾行胸腔穿刺抽液,但胸水重复发生,于2012年4月6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稍有胸闷,气促,动则加重。胃纳欠佳,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辨证:肺气阴虚,脾虚湿困。 治法:补肺益气,健脾祛湿。 方药:肺复方合四君五皮饮加减。白参10g,黄芪15g,麦冬10g,桑寄生10g,五味子6g,茯苓皮15g。白术10g,桑白皮15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枳壳10g,陈皮15g,龙葵10g,...

  • 双侧输卵管阻塞不通怎么办

    双侧输卵管阻塞不通怎么办

    输卵管是一对与子宫腔相通的细长管道,长约6—12厘米,管径直径不到0.5厘米,十分柔软,分为子宫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及伞部(也称伞端),通向腹腔。当排卯时,输卵管的伞部吸附在卵巢周围,将卵子吸附入壶腹部,在那儿等待精子的会合。当精子穿人卵子,即形成了受精卵,受精卵没有运动能力,完全靠输卵管的蠕动,将它送到子宫腔内。这段路程需要大约3天的时间,这过程中输卵管的上皮会分泌营养物质,孕育这个受精卵。使它不断分裂,形成一个早期的胚胎,然后才能在子宫腔内着床。如果输卵管阻塞,精、卵就不能相遇造成不孕。由于各种感染...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