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
-
治疗骨质疏松有效中药偏方
治疗骨质疏松有效中药偏方:取炙黄芪30克、当归30克、淮牛膝30克、防风15克混合,将黄酒250毫升倒入中药内浸泡1小时后,再将药取出,放水煎煮半小时后即可服用。每日1剂,分两次服,30天为一个疗程。 老年人骨质疏松是很常见的现象,此病轻者只是引起疼痛症状,重者则轻微磕磕碰碰就会导致骨折。在临床上,我本人就见过多例老人家咳嗽后出现背部脊柱处严重疼痛,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椎骨压缩性骨折,原因就是患者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所以咳嗽的力量就把椎骨压扁骨折了。 骨质疏松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治疗药物,一般来说效果都还不错...
-
治骨质疏松症四方
骨质疏松症中医认为乃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所致.当以补益肝肾为治。现介绍四则膏药治疗方。 1.滋补力膏:党参60 克.黄精80克,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各40克。水煎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液浓缩,加等量蔗糖.收膏即得。每次服15~20克.每日2 次。可益气、滋阴、补肾。用于气血不足.肾虚,体力衰弱.腰酸肢软,耳鸣眼花。 2.益寿强身膏:党参 50克.人参6克,茯苓50 克.黄芪40克.白术50 克.山药’40克,制何首乌 50克.当归50克,熟地黄100克.川芎20克,泽泻25克.牡丹皮25克,...
-
中医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据统计,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总人数已逾1.73亿,而这群人的骨折或其他严重骨病的患病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髋关节骨折一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者约50%致残。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性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目前仍是国内外公认的一个难题,西医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大致分为三类,即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三类药物。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均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大剂量使用存在...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防治强调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主要变化是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赵文海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因病机关健在于各种原因所致肾虚,尤其是脾肾双虚者为重。其病情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肾,与脾、肝、胃有关。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涉及肝阴、脾气及气血不足;标实多为胃火、气郁、瘀血。辨证主要分肾阳虚、肾阴虚两型,治疗上以温补肾阳,滋补肝肾,填精生髓,强壮筋骨为主,兼以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肾阳虚型患部...
-
冬季补钙防骨质疏松
不少人偏爱动物食品,却很少注意补充蔬菜。他们以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与骨骼健康无关。实际上,蔬菜不仅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可帮助维持酸碱平衡,减少钙的流失,本身还含有不少钙。绿叶蔬菜大多是钙的中等来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兰、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 豆腐黄花鱼补钙补维生素D 面对雾霾天,要多关注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因为此类人群抵抗力较弱,钙需求量很大。平时应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豆腐、牛奶、黄花鱼及其他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乳酪、坚果,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对补钙很...
-
骨质疏松的治疗与中医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认为,肾气虚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酸软、疼痛、双下肢乏力、关节酸痛等,且患者较易发生骨折。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原则,重在调补肝、脾、肾三脏,笔者辨证分为以下3种类型治疗。 肾阳虚型:症见腰膝酸软、疼痛,精神不振,小便清长,脉细无力,舌苔淡白,此型多伴有退化性关节炎。 治宜温补肾阳,常用中药包括熟地黄、杜仲、牡丹皮、山萸肉、鹿角胶、山药等。温补肾阳能提高体内性腺荷尔蒙的浓度,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加强成骨作用,具有延缓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常用的中药...
-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中医偏方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脾肾阳虚)方 处方:茯苓、党参、甘草、白术、山药各100克,莲子肉 500克,扁豆75克,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克。 用法:共研为粉末,每次服6克,大枣煎汤送服,每天3次。 功效主治:益肾健脾。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型。症见神疲体倦,面色微黄不华,肢冷畏寒,腰背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小便清,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创方者:刘 军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气滞血瘀)方 处方:香附、羌活各3克,川芎、秦艽、甘草、没药、炒五灵脂、地龙各6克,牛...
-
治骨质疏松症验方
1.龟板100克,鸡蛋壳100克,洗净沥干后炙酥研细末,白糖50克和匀,每日两次,每次服5克。此方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中后期患者。 2.猪脊髓100克,党参5克,菟丝子5克,熟地5克,盐适量,隔水炖4小时。此方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冬令调摄。 3.核桃仁100克,沸水浸泡后撕去表皮,沥干。芝麻50克,白糖30克,同捣和,每日2次,每次服15克。此方适用于骨质疏松症腰痛酸软者。 4.海马粉50克,牛鞭500克,丹参500克,黄芪250克,阿胶250克,核桃仁250克研末,冰糖250克。黄芪、丹参水煎3...
-
中医防骨质疏松症 补虚同时 活血止痛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总人数接近2亿,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性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然而,部分群众认为骨质疏松是小病,无须太在意。其实,骨质疏松不只是腰酸背痛,甚至会导致骨折,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髋关节骨折一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者约50%致残。因此,人们把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形象地喻为老年人“无形的杀手”。 骨质疏松早期没有症状,是不知不觉发生和发展的。目...
-
彭太平辨证分型 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
彭太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学科组组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彭老对于骨质疏松症(骨痹证)的中医辨证治疗造诣颇深,现介绍如下。 一、辨证分型 1.肾虚血瘀型:腰背疼痛:严重者起坐时剧痛,神疲乏力,抽筋,形寒肢冷,耳鸣,尿频,舌质暗紫,脉细涩。 2.肾虚湿困型:腰酸背痛,四肢重着,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小腿抽筋,头晕目眩,大便溏,舌质胖嫩,苔白腻,脉沉迟或弦紧。 3.脾肾阳虚型:腰背疼痛,四肢乏力,头目眩晕,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尿频,食少,上腹饱满,下利清谷或五...
-
骨质疏松症 肾俞穴位埋藏羊肠线治疗
【穴性特点】 肾俞穴与肾脏相应,为肾气在腰背部输注、转输之处,主治肾脏疾患,故名肾俞。 该穴位于命门穴旁1.5寸处,是肾之精气出入腰背部的门户,具益肾助阳,纳气利水之效。 “肾者,藏精,主水;肾俞者,藏精之关,引水之宅也。”但凡与肾脏有关的疾病,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如妇女经、带、胎、产诸病,男子遗精、阳痿及下焦湿热淋浊等,都可取肾俞治之。其它如因火不生土,脾虚及肾的泄泻、水肿,肾不纳气之痰饮、咳喘及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所致的各种病症,均为本穴的治疗...
-
防治骨质疏松 要多加强健身运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不是在中老或老年才突然发生的,而是在25岁以后就开始逐渐发展。女子在绝经后,男子在55岁以后开始出现,且女子的发生比男子高。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为特点的骨组织结构改变,病因和病理上未明确,综合起来与“5个减少1个增加”有关:雌激素减少,降钙素减少,钙的吸收减少,活性型维生素D3的减少,运动量减少,甲状旁腺素增加。部分老年人的临床表现为慢性腰痛。中医学认为其发生主要与肾虚有关。 防治骨质疏松,首先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
骨质疏松如何养护骨骼 防护和食疗药膳
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来说,随着年龄递增骨密度会逐年下降,而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快骨骼中钙的流失造成骨质疏松。据卫生组织统计:50~70岁之间的人群,骨质疏松的占33%,80岁以上的占66%。经临床调查,发现有以下情况。 骨密度下降的信号 骨密度下降有8个方面的信号:1.腰酸背痛;2.足跟痛;3.睡醒时,周身不舒感;4.手足抽筋;5.身高下降;6.单足站立不稳;7.走路迈不开步子;8.经常有牙浮感等。 骨质疏松的原因 以下人群有引发骨密度下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