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
-
男性早泄用中医防治技术效果更好
古汉养生精:由黄芪、枸杞子、黄精、仙灵脾等十二味中药所组成,能补肾益气,滋阴壮阳,用于肾虚、气虚所致的头晕耳鸣、早泄阳痿、腰膝酸软、夜尿频数、尿后余沥等症。口服每次1支10毫升,一日2-3次,早晚空腹服。 一、常用中成药 l.由湖南衡阳古汉集团出品的古汉养生精:由黄芪、枸杞子、黄精、仙灵脾等十二味中药所组成,能补肾益气,滋阴壮阳,用于肾虚、气虚所致的头晕耳鸣、早泄阳痿、腰膝酸软、夜尿频数、尿后余沥等症。口服每次1支10毫升,一日2-3次,早晚 空腹服。 2.由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淮海制药厂出品...
-
中医防治老年人皮肤瘙痒症
当下,许多老年朋友询问关于“如何防治皮肤瘙痒症”的问题。为此笔者电话采访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医专家、主任医师梁易斌教授。 梁教授告诉笔者,临床上,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比较常见。由于瘙痒,患者就要挠抓,挠抓久了,就会在皮肤上形成很多挠痕,可能会并发毛囊炎和疖、脓疱疮等疾病。皮肤瘙痒症的成因较复杂,患有肝胆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白血病、低蛋白血症、痛风、肠寄生虫病、神经衰弱以及恶性肿瘤等,都有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进食某些食物,服用某种药物,接触某种肥皂、染料、丝棉织品、羽毛等物质,或被...
-
膀胱炎的中医防治方法
膀胱炎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以女性多见,终末血尿常见,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病人感觉身体虚弱乏力、发热,并有耻骨上、小腹下部不适和腰背痛。 膀胱炎患者治疗要及时,这是因为膀胱炎可致膀胱纤维化,使膀胱容量减小,造成输尿管回流,导致肾水肿与肾脏发炎,甚至肾脏坏死和尿毒症,危及生命。膀胱炎还增加患膀胱癌的几率,约85%的膀胱癌是因膀胱炎诱发。 患膀胱炎后,每日要饮用大量的水,可以有效地冲洗膀胱,有利于炎症的康复。治疗要正规,用药剂量要足...
-
产后病变 中医防治虚实夹杂
由于产后阴血骤虚,阳气浮散,故其病变既有亡血伤津,又有瘀血内阻,多是虚实夹杂并见。《金匮要略》把痉、郁冒、大便难等称为产后三病,后人将其概括为神病、筋病、液病,其实质为亡血伤津,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之变。故治疗产后疾病,柔养和息风之品在所常用。但柔养之品多遏阳致瘀,息风之药易化燥伤阳,应用时必须注意养血不碍瘀,息风不过燥。如产后遍身诸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肿胀麻木,重着不举,得热则舒,遇寒加剧,或游走不定,疼痛剧烈,宛如针刺,伴发热恶寒,脉浮紧或浮缓者,此属产后气血亏损,百脉空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滞筋脉关节,治...
-
中医防治肩周炎疾病简单锻炼法
长期久坐、不正确的坐姿,使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肩周炎的折磨。那么,久坐一族如何防治肩周炎呢?中医认为,常动肩膀,可有效防治肩周炎疾病。下面为您介绍两种简单的肩部锻炼方法。 方法一:双臂绕肩 操作者取站立位,将双腿分开与肩平行。将双臂以肩为轴向前绕10圈,再向后绕10圈。双臂绕圈的幅度要大,动作可由慢至快,每次转换方向时可间隔几秒钟,以减少转向对肩部造成的冲击。双臂向前后各绕10圈为一组,可连续做3~5组。用此方法锻炼可使人的肩关节得到充分的运动,对防治肩周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方法二:双腕下弯 操作...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防治强调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主要变化是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赵文海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因病机关健在于各种原因所致肾虚,尤其是脾肾双虚者为重。其病情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肾,与脾、肝、胃有关。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涉及肝阴、脾气及气血不足;标实多为胃火、气郁、瘀血。辨证主要分肾阳虚、肾阴虚两型,治疗上以温补肾阳,滋补肝肾,填精生髓,强壮筋骨为主,兼以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肾阳虚型患部...
-
肋软骨炎 中医防治处方
肋软骨炎是胸部常见的一种软组织损伤,是一种非化脓性炎症。不少患者因发现某处肋骨莫名其妙的肿痛而就医,除了肋软’骨增粗膨大,局部压痛明显外,全身情况良好。有的因屡治无效而放弃治疗反而又莫名其妙的痊愈了。 肋软骨炎发病部位多在胸骨旁第2~4 肋软骨。往往因搬运重物、急剧扭转或胸部挤压等,造成胸肋关节软骨急性损伤,或因慢性劳损或伤风感冒引起的病毒感染等,导致胸肋关节面软骨水肿、增厚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发病。发病后肋软骨处肿大隆起结块,但皮肤不红,自感胸部钝痛或锐痛,有压痛,严重者深呼吸、咳嗽或活动患侧上肢时疼...
-
中医防治尿路结石
病因病机 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等,这类疾病通常伴有强烈疼痛及血尿等症状,不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尿路结石属中医学的“砂淋、石淋”范畴。其病多由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此为有形实邪。阻塞尿路,会影响肾司二便之职;停留肾络,必使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瘀滞,故不通则痛;砂石伤络则出现尿血。久则耗气伤阴,进而耗伤肾中阳气,不能正常运化水液,则水湿停聚,而发为肾积水。尿路结石初起,多为湿热蕴结,久病伤及正气,或为肾阴亏虚,或为...
-
肩周炎中医防治五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50—60岁的人多见,是独有的老年病。发病时肩部周围疼痛剧烈,夜间更加明显;后期肩关节活动受到限制,临床上治疗疗程长,效果大多不明显。下面,介绍一些民间的治疗方法,或许可帮助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慢慢康复。 体育锻炼:这是最为有效,最为经济的方法。锻炼时,以活动关节为主,其关节活动的幅度,要由小到大,最后作到最大可能的范围。如用健肢同患肢作头上举的动作,用患手摸背以及用患肢顺墙向上爬摸等等。另外,跳交谊舞能预防和辅助治疗肩周炎,对中老年患者来说是再适宜不过的了。有颈椎病的患者...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防治措施
31岁邵女士,多关节肿痛1年余,一直以为是受凉导致的,自行买药吃,无缓解。近期,手指上多个关节都肿得像“梭子”一样,才想起去医院诊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42岁的李先生,多关节肿痛和活动受限三年多,多家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但治疗效果不好,到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就诊时,经过询问,才了解到患者在治疗期间一直是“用一用、停一停”的状态,治疗不系统不规范。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孔祥民介绍,目前,人们对类风湿的认识度普遍较低,误诊及治疗不当的...
-
春季多发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防治方
痄腮,西医称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校园或幼儿园中流行,成人及两岁以下小儿很少得病。本病在冬春季较多见。腮腺炎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经飞沫传播。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温病的范畴,只要辨证正确,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临床常见证型包括风热外感型和热毒炽盛型两个类型: 风热外感型:其临床表现与感冒有些相似,症见头痛,低热,多在37.5℃~38.5℃之间,有的还可见打喷嚏、流涕,腮部肿胀酸痛,进食咀嚼时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清热解毒,透表散结。方用薄荷5克(后下)...
-
疰夏 苦夏 中医防治
疰夏亦称苦夏,西医称之为夏季低热或先兆中暑。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夏天来临,随着天气炎热经常感到头昏脑胀,头痛,四肢沉重,全身无力,胸闷气短,低热不退及心烦多汗,倦怠嗜睡等。并口淡无味,食纳呆滞,日渐消瘦。虽然到了秋后天气凉爽疰夏诸症会自然消退,但因其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不仅对肉体、精神造成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疰夏应以预防为主。疰夏患者多是体质虚弱、脾胃功能欠佳者,故在暑湿的夏季易旧病复发。平日要注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气功及自我保健按摩等,都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
-
中医防治糖尿病有数千年的经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华中医药学会 温长路 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快速增加、患病年龄的不断年轻化,正在成为当前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之一。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中西医为预防、治疗该病的蔓延大显身手。中医药的技术在糖尿病的防治中是否落伍了?中医药的能力能不能单独完成对糖尿病的治疗全过程?社会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看法、说法和片面乃至极端的认识,一些人不相信或者否定中医药的作用。作为保障中华民族健康的重要医疗力量之一,中医人应当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上拿出有说服力的答案,以正视听。 中医防治糖尿病有数千年的...
-
过敏性鼻炎发生和复发 中医防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碧辉 “早晨起床就不断打喷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干啥都不方便,真愁人。”时值晚秋,气温下降明显,市民王阿姨多年的鼻炎也随着冷空气一块到来,令她一筹莫展。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孔娟说,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这与晚秋时节冷空气刺激加上秋冬季节空气湿度相对小,浮尘多,各种花草花粉造成过敏原增加,导致鼻炎患者此时发病增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过敏性鼻炎发生和复发,孔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春日过敏多中医防治效果好
春天,花粉或树木的毛絮会在空气中形成一种飘浮物,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吸入后就会引起各种过敏症状,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若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找到过敏原,再配合中药治疗,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过敏性疾病的中医疗法。 过敏性皮炎绿茶、桑叶各10克,马齿苋、蒲公英各30克,黄柏、石苇、野菊花各15克,水煎后放凉,药液局部冷敷。 过敏性鼻炎玄参、白芷15克,川乌、草乌、柴胡、薄荷10克,金银花20克,钩藤30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先用鼻子小心地吸入热气,从口中呼出,反复多次,后洗头部。早、晚各...
-
中医防治扁桃体炎与痘痘
中医称扁桃体炎为“乳蛾”,认为是由火热犯肺,化火循经上扰扁桃体及咽喉所致,可通过揪耳垂来防治。 耳垂部位分布着多个与身体部位相对应的分区,在耳垂画两条等距离平行线,将耳垂分为上、中、下三个分区,最下面那个分区对应的就是扁桃体。揪此部位对扁桃体炎及咽炎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将两手食指和中指弯曲,分别夹住同侧耳垂扁桃体分区,然后快速、用力往下揪,之后迅速放开,此为1回,连续揪24回为1次,每日2次。揪完后此处皮肤变色、有散在的小红点为正常现象,说明起效。可连续揪2-3日。 脸上长了痘痘,我们都...
-
不良生活方式引发青年高血压的机制及中医防治
青年高血压是发生在 30 岁以下人群的以收缩压 和(或)舒张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系统疾 病。其为西医病名, 祖国医学古典文献中并无此病名, 今人根据其相关症状表现, 传统的将其归入“眩晕” “头痛” 范畴。随着对本病研究和认识的深入, 中医经 典 《黄帝内经》 中有关“脉胀” 的论述更切合高血压的 表现。这一观点得到了王清海 [1 ] 、 李广浩 [2 ] 、 杨传华 [3 ] 教授等赞同, 并逐步成为全国学术界的共识。笔者认 为 &l...
-
老年慢性肾衰竭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思路初探
2019新型冠状病毒因2019年12月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该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并于近日将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COVID-19患者,不排除无症状感染者;经呼...
-
中医防治H7N9禽流感不能一味清热
随着H7N9禽流感病例逐渐增多,人们的惶恐情绪也渐渐升温,作为医务工作者,预防和治疗此病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笔者是一名中医师,对各个省市发布的预防和治疗处方不敢苟同,他们大多数用的是一派清热解毒药物,如银花、连翘、板蓝根类。不客气讲,这样做有误导民众之嫌。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一见流感就联想到清热解毒,是违背中医原理的。禽流感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外感发热原因大多是受寒后身体的良性反应,不能见热就退,见火即清,强行退热就是打击自身低抗力,很容易使病邪入里。譬如敌我双方在激烈战斗中,不去打击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