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敷脐

敷脐

  • 田螺解胀敷脐方治疗一切臌胀,肚饱发胀,小便不通。田螺解胀敷脐方秘方制作方法。

    田螺解胀敷脐方治疗一切臌胀,肚饱发胀,小便不通。田螺解胀敷脐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田螺解胀敷脐方的秘方制作方法,田螺解胀敷脐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一切臌胀,肚饱发胀,小便不通。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田螺解胀敷脐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一切臌胀,肚饱发胀,小便不通。...

  • 敷脐方治疗小儿脐风。敷脐方秘方制作方法。

    敷脐方治疗小儿脐风。敷脐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敷脐方的秘方制作方法,敷脐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脐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敷脐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小儿脐风。...

  • 我用五倍子敷脐治愈自汗及盗汗患者不计其数

    我用五倍子敷脐治愈自汗及盗汗患者不计其数

      主治:自汗、盗汗、早泄、遗精梦交。   配方及用法:五倍子6克。五倍子研为细末,每次约2克,用健康异性唾液调为糊状,置肚脐中,外用一小块胶布覆盖固定,贴一昼夜更换。健康异性唾液,取其阴阳调和之意。亦可用醋调代替,但疗效次之。如阴囊自汗者,可内外合治,用五苓散加味:白术、茯苓、泽泻各15克,黄芩12克,桂枝、细辛各6克煎服。遗精合用“参麦汤”:玄参50克,麦冬30克,肉桂3克,煎服。梦交合用桂枝龙骨牡蛎汤,继服六味地黄丸加强并巩固。   疗效:我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经内外合治,用本药方治愈患者者不计其数,有效率达9...

  • 患自汗症用五倍子敷脐法彻底治愈

    患自汗症用五倍子敷脐法彻底治愈

      自汗是指醒时汗出,动则加剧,常伴有面色少华、精神倦怠、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形寒肢冷等。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自汗者宜益气固表。   盗汗是指睡着就汗出,有时汗出如浴,醒后则止,常伴有形体消瘦、面部潮热、口干舌燥、腰酸耳鸣等。盗汗者宜滋阴降火。   我患自汗多年,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一次,一位老中医传给我一个治自汗的偏方,如法治疗几次就彻底治愈了我的自汗,至今没有复发。   具体方法:到中药店购买五倍子30克,研成粉末,晚上取药粉少许加口中唾液调和,敷于肚脐中,再用一小方块胶布盖贴在上,每晚换一次。一般用药3~...

  • 生白川粉敷脐治偏头痛收效迅速

    生白川粉敷脐治偏头痛收效迅速

      配方及用法:生石膏1克,白芷、川芎各0.5克。上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疗效:此偏方治疗偏头痛56例,收效迅速。   百姓验证:黄某,女,56岁。患偏头痛3年,尤以夜间为甚,服用颅痛定、安定等治疗无效而来诊。用本秘方治疗,当时痛减大半,次日头痛消失。   引自:《浙江中医杂志》(1990年第5期)、《单方偏方精选》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 用鲜葱白加白矾捣烂敷脐治尿闭特灵验

    用鲜葱白加白矾捣烂敷脐治尿闭特灵验

      我老伴今年66岁,老年多病身体很不好,主要患有心脏病。在前年住院时,医生又说她患有严重的糖尿病。   去年3月份的一天晚上,病又犯了,把她折腾得在床上乱滚,坐着不行,躺着也不行,肚子越憋越大,上厕所蹲着不但不排尿,反而还往上抽,把我急得团团转。我想这一定是不能排尿所致。于是,我把旧书摊上买来看一本《中草药土单方汇编》找了出来,翻到小便不通一章节,一验方写着:鲜葱白、白矾各15克,用法是共捣烂,敷在肚脐上。   我立即将这两样药找齐,放在捣蒜缸中,捣成糊状,摊在纱布上,下部托上薄塑料布,敷在老伴的肚脐上。真灵,不...

  • 肝癌疼痛敷脐治疗

    肝癌疼痛敷脐治疗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晚期肝癌患者由于肿瘤增长迅速,肝包膜被牵拉而引起持续性疼痛,且疼痛多十分剧烈,除吗啡类药物外,其他药物止痛作用有限,而吗啡类药物具有成瘾性、抑制呼吸、降低血压等毒副作用,且对肿瘤无任何治疗作用,以上特点使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受到限制,止痛效果大打折扣。笔者临床运用河南省唐河县曲义岑老中医经验方“佛手散”脐疗法治疗晚期肝癌疼痛5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药物组成:麝香1克,冰片、生马钱子各3克,生川乌6克,白芷、威灵仙各10克,蟾蜍0.5克,将上药研成细粉装瓶密封备用。用法:脐...

  • 润肺燥先要温脾胃 敷脐疗法养脾胃防肺病

    润肺燥先要温脾胃 敷脐疗法养脾胃防肺病

      秋意渐浓,但是火辣辣的秋老虎却迟迟未“归隐”。干燥又炎热的天气让许多人表现出了口干口苦、鼻干鼻痒、痰白黏少、皮肤干燥和便秘等肺燥的表现。但是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清肺润燥的食物吃下去以后不仅没有让症状减缓,反而导致腹泻、胃寒、胃痛甚至吐酸等症状。对此,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佘世锋表示,这全是因为脾胃运化不济所致。   指导专家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 佘世锋   记者 李楠 通讯员 张秋霞   肺胃健康息息相关   首先, 脾与肺在生理上是相生关系。肺属金,...

  • 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内服敷脐方

    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内服敷脐方

      内服方  当归12克,生地12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枳壳12克,柴胡6克,赤芍12克,桔梗6克,川芎10克,牛膝15克,甘草3克,鸡血藤30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饭后服。一般服药7~10剂可愈。   敷脐方  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荆芥、地肤子各10克。共研细末备用。每次用药末10克,以蜂蜜调膏敷脐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5天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2~3个疗程。...

  • 五香粉敷脐 治带状疱疹

    五香粉敷脐 治带状疱疹

    笔者应用中药五香粉敷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 好,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选用木香、降香、乳香、丁香、香附各 200克研成细粉,装瓶备用。应用时洗净脐部,将药粉 填满脐窝,外贴伤湿止痛膏,每口1次。 广西桂林 陈云芳...

  • 敷脐法治小儿常见病

    敷脐法治小儿常见病

    1.治小儿腹泻:鲜石榴皮适量捣烂如泥状,敷于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3次可愈。 2.治小儿腹胀:厚朴、芒硝、莱菔子、枳实各10克,大黄15克,穿山甲5克。共研细末,用2—3个鸡蛋清调成糊状,然后做成直径约4~6厘米的圆形药饼外敷脐部,布裹固定,一般4—6小时可换1次药饼,此方对小儿内科疾病升起的腹胀效果均佳,但脐部皮肤有破损、溃烂、发炎者不宜使用。 3.治小儿厌食:乳香、山楂、生大黄、鸡内金、桃仁各10克。共研细末。加清水适量调匀敷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贴...

  • 中药敷脐治小儿常见病

    中药敷脐治小儿常见病

      新生儿脐炎:取云南白药适量,先用生理盐水将患儿脐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将云南白药敷在患儿肚脐部,盖上纱布,再用绷带包扎好,隔日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取鲜葱白10段(两寸长)与硫黄12克,捣烂成饼状,在小儿睡前将药饼敷于肚脐中,纱布覆盖固定。两日换药一次,可连用两周左右。   小儿盗汗:取五倍子适量,研细成末备用。每晚临睡前取适量药末,用温水调成面糊状,敷于患儿肚脐,盖上一块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于翌日清晨将药饼除掉。每日换药一次,一般3~5天可见效。   小儿便秘:取生大黄适量,烘干后研成细末备用。每次取...

  • 婴幼儿腹泻中药敷脐疗法

    婴幼儿腹泻中药敷脐疗法

      每年夏季是婴幼儿腹泻发生的高峰期。婴幼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促使肠蠕动增强,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中医学认为,腹泻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或感受暑湿,致使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因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婴幼儿不慎患了腹泻,可试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取吴茱萸3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苍术3克,肉桂3克,五倍子10克。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严封固定,每两天换药1次。如腹...

  • 治自汗盗汗 中医敷脐

    治自汗盗汗 中医敷脐

      取五倍子、五味子各15克,共研细末,备用。   每晚睡前取3克,加少许面粉,用温开水调拌,捏成圆形药饼,紧贴脐部,外用胶布或膏药固定,翌日清晨去除,连敷7天为1疗程。   该法对发生的自汗、盗汗、肺虚久咳等症,均有疗效。(胡佑志)...

  • 羊粪敷脐治新生儿脐炎

    羊粪敷脐治新生儿脐炎

    临床症状:新生儿脐部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局部肿胀、触痛。 治疗方法:羊粪1~3枚,焙干,研成粉,用菜油适当调至糊状,敷于脐上,用干净纱布包裹。 典型病例:患儿,生后12天,脐部流脓,局部肿胀、触痛,经口服抗生素、涂龙胆紫等治疗4日无好转,遂予此法试治, 3日痊愈。 注意事项:最好用山羊粪,一定要焙干,需用纯净菜油调和。此法得之吾父,首次用治吾儿脐炎,当时亦是半信半疑,还恐加重病情,但用后方知其效如神,之后开始应用此法治脐炎。...

  • 化疗后盗汗 敷脐法巧治

    化疗后盗汗 敷脐法巧治

    盗汗指睡中汗出,醒来自止,又称为寝汗。因为患者身体虚弱,加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所以极易发生盗汗,从而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失,抗病力更加下降。运用五倍子、朱砂敷脐治疗有较好效果。 方法: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研粉混匀,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将药糊填满神阙穴(即肚脐),按压铺平后,外用脱敏胶布固定,临睡前敷,早晨起床后取下,7天为1疗程,治愈后停药。 盗汗属于中医学中的虚劳证,肿瘤患者因手术和化疗后体质虚弱而最易出现。方中五倍子收敛止汗;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配伍使用可增加止汗功能。肿瘤患者化...

  • 小儿流涎中药敷脐

    小儿流涎中药敷脐

    笔者临床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流涎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益智仁9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时将适量药末用少许食醋调成稀糊状,敷于患儿肚脐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敷药期间可间断用热水袋热敷肚脐处,每天换药一次。 广西柳州 赵 威...

  • 小儿敷脐疗法

    小儿敷脐疗法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即将药物至于脐部,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通过脐部的药物渗透,达到祛病除邪、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   脐,中医称之为神阙穴,脐朝百脉,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脐疗可使药物通过四通八达的经络,作用于全身上下表里内外,从而产生治疗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头面五官、胸腹四肢、五脏六腑,虚实寒热诸证均可采用。由于小儿肌肤娇嫩,药物易透皮吸收,所以脐疗尤适于小儿。小儿常见病如厌食、腹泻、便秘、遗尿、夜啼、惊风、流涎、多汗等等,都可以采用敷脐疗法疗。当然,脐疗也有注意事项,如...

  • 儿科疾病中药敷脐疗法

    儿科疾病中药敷脐疗法

      敷脐是中医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肚脐在经络学说中属任脉的神阙穴,为人体元气之海。脐部皮肤又有薄且多皱的特点,最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敷脐疗法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以下介绍几种常见儿科疾病的敷脐疗法。   新生儿脐炎:取云南白药适量。先用生理盐水或新洁尔灭等溶液将患儿脐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将云南白药敷在患儿的肚脐部,并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再用绷带将其包扎好。隔日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取鲜葱白10段(两寸长)与硫磺12克捣烂成饼状,在小儿睡前将药饼敷在肚脐中,纱布覆盖固定,两日换药一次,可连用...

  • 治小儿腹泻 白药敷脐

    治小儿腹泻 白药敷脐

    取一瓶云南白药的三分之一量,用米醋或者白酒适量调成黏稠的膏状放在患儿的肚脐上,外用纱布或者无眼的膏药固定,每24小时换药一次,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 本方法应用比较灵活,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如果是急性炎症,可用庆大霉素注射液直接调膏,剂量随着患儿的年龄和体重增减;如果发热,可以加用复方安林巴比妥注射液或者柴胡注射液直接调膏,剂量随着患儿的年龄和体重增减;如果腹疼较重,加上654-2即山莨菪碱注射液调膏,同样是剂量随着患儿的年龄和体重增减。...

  • 小儿腹泻贴 丁萸散敷脐

    小儿腹泻贴 丁萸散敷脐

      小儿腹泻贴 组成和用法   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   方解   腹泻 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调理脾胃为主,佐以利湿。方中公丁香温中暖胃,吴茱萸温肾散寒,枳壳宽中理气,厚朴温中除满,尤妙在羌活一味,升太阳经督脉经阳气,兼能祛风胜湿。祛风能胜湿,湿化泻可止。再则小儿诸般泄泻,每夹表证,方中用羌活以升阳益气解表。   病案举例   王某,女,出生15天,经常腹泻,便泻稀...

  • 小儿腹泻敷脐治疗方

    小儿腹泻敷脐治疗方

      1.取肉桂、广木香、吴茱萸各5克,丁香、地榆各4克。将上药共研成细粉,用老陈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48小时换药一次,连用3次。   2.取胡椒10粒,五味子15克。共研细末,用藿香水调成糊状,敷于脐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一次,连敷3~5天。   3.取五倍子两份(炒黄),干姜两份,吴茱萸一份,丁香一份。将上药研细,混合均匀,每次取6~9克,用75%酒精或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然后覆盖纱布块,其周围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用3天。   4.取吴茱萸6克,苍术10...

  • 治小儿急性腹泻敷脐疗法

    治小儿急性腹泻敷脐疗法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药颗粒剂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取免煎中药颗粒苍术、黄连、苦参、石榴皮、葛根、炮姜、焦山楂各1 包,上药和匀装入小纱布袋中贴敷在脐部(神阙穴),每次贴敷20小时,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颗粒剂吸湿性强,能自行潮解,外敷时无须加赋形剂。 河南许昌 文 华 点评:方中苍术味厚气雄,运脾化湿为君:黄连、苦参性寒味苦,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臣;炮姜一则用于温阳止泻,再则因其辛热,热能佐制黄连、苦参之寒,辛能助他药透皮吸收,为佐使之品。石榴皮涩肠止泻,葛根...

  • 敷脐治疗小儿病三则

    敷脐治疗小儿病三则

    1.小儿感冒 葱白、苏叶、薄荷各适量,共捣烂如泥,敷于脐上,固定。具有发表散寒功效。 2.小儿便秘大黄3 克,食盐4克,共捣细末,填于脐上,固定。具有润肠通便功效。 3.小儿口疮(鹅口疮)黄连2克,吴茱萸1克,共捣细末,填于脐上,固定。具有清热化湿功效。 (马宝山辑)...

  • 婴幼儿腹泻中药灌肠 敷脐法

    婴幼儿腹泻中药灌肠 敷脐法

      中药灌肠法黄连3克,藿香5克,葛根15克,黄芩10克,车前子10克,木香5克,甘草10克,云茯苓12克。浓煎成100毫升,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灌药20~30毫升。每日1~2次,灌肠前药液加温至37度左右,缓慢灌入,保留半个小时以上。   敷脐法丁香、吴茱萸各5份,木香、炒白术各2份,烘干研末混匀,包装密封备用,每次取5克~10克,加75%酒精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用3~5天。...

  •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病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病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神阙穴居于任脉,为任脉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皆经过脐。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皆交汇于脐,故脐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脐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治脐即能调理脏腑,扶正祛邪。   小儿由于对药物的抗拒,造成了很多疾病上,对小儿喂药是一个困难的事情。中医的敷脐疗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对很多疾病,中药敷脐疗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以下的小儿疾病,都可以...

  • 吴萸散敷脐治婴儿腹泻

    吴萸散敷脐治婴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促使肠蠕动增强,出现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目前虽然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方法很多,但病程长,费用高。采用吴萸散敷脐疗法,既经济,又方便,且疗效可靠。 方法:取吴茱萸3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苍术3克,肉桂3克,五倍子10克。共研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每2日换药1次。如腹泻严重有脱水症状者,可口服补液盐。 中医认为,腹泻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或感受暑湿,致使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因...

  • 敷脐疗法“脐疗”治小儿疾病

    敷脐疗法“脐疗”治小儿疾病

    敷脐疗法又称“脐疗”,是将药物放在脐中(神阙穴),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脐疗方法简便,无痛苦,特别适合小儿。 腹泻:取白胡椒2克,木香、丁香各1.5克,研成细末备用。先将患儿的神阙穴、长强穴(在尾骨尖下0.5寸处,相当于尾骨尖与肛门的中点)清洗干净,然后分别将以上粉末1克置于穴位上,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好。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 便秘:取生大黄、厚朴各5克,烘干后研成细,末,用适量的白酒将其调成糊状,敷在患儿的肚脐上,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并用胶布...

  •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治疗方法 先采用按揉足三里,提长强穴及分阴阳各100次,而后用75%酒精常规消毒神阙穴后,将附子理中丸做成半粒花生米大小药丸纳于其内,外用长1.5厘米,宽0.5厘米的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任何治疗。 典型病例 夏某某,男,6个月,9月20日9时来诊。患儿因受凉及喂养不当而致腹泻,曾在当地卫生室静脉用药治疗3天,效果不佳而来就诊。来诊时见:水样便,每天15次以上,喷射状排出,量多,伴拒食,烦躁不安,小便量少。查见:腹胀,前囟和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体温37.4度,大便镜检见脂肪滴,白细胞少许,...

  • 汗多自汗 食疗汤方 敷脐疗法

    汗多自汗 食疗汤方 敷脐疗法

      白天稍一活动就出汗过多称自汗;夜间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来即止称盗汗。中医认为,出汗多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腠理不固,使汗液外泄所致。自汗多属阳气虚弱,卫气失职;盗汗多为阴虚内热所致。以下为常用的内服外治方。   一、内服食疗汤方   1.乌梅糯麦方 乌梅6枚,糯稻根30克,浮小麦30克。 水煎20分钟,喝汤,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本方具有敛液,止汗之功效。   2.当归六黄汤 当归9克,黄芪20克,黄芩9克,黄柏9克,黄连5克,生地9克,熟地9克。水煎20分钟,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具有养血清热,...

1 2 3 4 ››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