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
-
脐疗治恶性肿瘤呃逆疗效好
用麝香填脐后隔姜灸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呃逆3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共32例,原发性肝癌 15例,胆管癌7例,胰头癌8 例,胃癌2例。均有手术或介入或化疗病史。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38~72岁。 治疗方法 先用75%酒精棉棒消毒脐部皮肤,每次取麝香0_3克(药店有售),研粉填于肚脐;再取厚约2毫米、直径约2厘米的生姜片1片,贴于肚脐之上;再用艾条悬灸姜片,每闩2次,每次20 分钟;然后弃姜片,用敷贴贴封肚脐。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 个疗程。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呃逆停止, 2周之...
-
润肺燥先要温脾胃 敷脐疗法养脾胃防肺病
秋意渐浓,但是火辣辣的秋老虎却迟迟未“归隐”。干燥又炎热的天气让许多人表现出了口干口苦、鼻干鼻痒、痰白黏少、皮肤干燥和便秘等肺燥的表现。但是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清肺润燥的食物吃下去以后不仅没有让症状减缓,反而导致腹泻、胃寒、胃痛甚至吐酸等症状。对此,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佘世锋表示,这全是因为脾胃运化不济所致。 指导专家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 佘世锋 记者 李楠 通讯员 张秋霞 肺胃健康息息相关 首先, 脾与肺在生理上是相生关系。肺属金,...
-
婴幼儿腹泻中药敷脐疗法
每年夏季是婴幼儿腹泻发生的高峰期。婴幼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促使肠蠕动增强,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中医学认为,腹泻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或感受暑湿,致使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因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婴幼儿不慎患了腹泻,可试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取吴茱萸3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苍术3克,肉桂3克,五倍子10克。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严封固定,每两天换药1次。如腹...
-
治疗盗汗贴脐疗法
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来即止的临床常见病症,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笔者行医多年,采用伤湿止痛膏贴脐治疗盗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先用温水适量,将肚脐正中的神阙穴及脐周洗净、拭干,然后取新拆封的伤湿止痛膏,将1面或1/2面平贴在肚脐即可。每天贴12个小时,3次为1 疗程。运用本法时应注意有无过敏反应,若出现过敏反应(肚脐及周围皮肤发红、发痒等),应立即停用。最好选用新拆封的伤湿止痛膏,药香味浓,效果较佳。 伤湿止痛膏原为治疗风湿及跌打损伤所制,它具有较浓的芳香气味。通过贴脐刺激后,可使经络疏通,气血...
-
儿科疾病中药敷脐疗法
敷脐是中医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肚脐在经络学说中属任脉的神阙穴,为人体元气之海。脐部皮肤又有薄且多皱的特点,最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敷脐疗法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以下介绍几种常见儿科疾病的敷脐疗法。 新生儿脐炎:取云南白药适量。先用生理盐水或新洁尔灭等溶液将患儿脐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将云南白药敷在患儿的肚脐部,并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再用绷带将其包扎好。隔日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取鲜葱白10段(两寸长)与硫磺12克捣烂成饼状,在小儿睡前将药饼敷在肚脐中,纱布覆盖固定,两日换药一次,可连用...
-
治小儿急性腹泻敷脐疗法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药颗粒剂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取免煎中药颗粒苍术、黄连、苦参、石榴皮、葛根、炮姜、焦山楂各1 包,上药和匀装入小纱布袋中贴敷在脐部(神阙穴),每次贴敷20小时,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颗粒剂吸湿性强,能自行潮解,外敷时无须加赋形剂。 河南许昌 文 华 点评:方中苍术味厚气雄,运脾化湿为君:黄连、苦参性寒味苦,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臣;炮姜一则用于温阳止泻,再则因其辛热,热能佐制黄连、苦参之寒,辛能助他药透皮吸收,为佐使之品。石榴皮涩肠止泻,葛根...
-
小儿盗汗 试试脐疗
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的陈文英主治医师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在脐部敷药对很多疾病有疗效,其中小儿盗汗就是很常用的一种。临床上,一般用五砂散或五味敷剂对小儿盗汗进行脐疗。 五砂散的成分是五倍子和辰砂,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陈文英说,一些肺结核引...
-
敷脐疗法“脐疗”治小儿疾病
敷脐疗法又称“脐疗”,是将药物放在脐中(神阙穴),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脐疗方法简便,无痛苦,特别适合小儿。 腹泻:取白胡椒2克,木香、丁香各1.5克,研成细末备用。先将患儿的神阙穴、长强穴(在尾骨尖下0.5寸处,相当于尾骨尖与肛门的中点)清洗干净,然后分别将以上粉末1克置于穴位上,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好。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 便秘:取生大黄、厚朴各5克,烘干后研成细,末,用适量的白酒将其调成糊状,敷在患儿的肚脐上,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并用胶布...
-
汗多自汗 食疗汤方 敷脐疗法
白天稍一活动就出汗过多称自汗;夜间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来即止称盗汗。中医认为,出汗多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腠理不固,使汗液外泄所致。自汗多属阳气虚弱,卫气失职;盗汗多为阴虚内热所致。以下为常用的内服外治方。 一、内服食疗汤方 1.乌梅糯麦方 乌梅6枚,糯稻根30克,浮小麦30克。 水煎20分钟,喝汤,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本方具有敛液,止汗之功效。 2.当归六黄汤 当归9克,黄芪20克,黄芩9克,黄柏9克,黄连5克,生地9克,熟地9克。水煎20分钟,早、晚分两次服,每日1剂。具有养血清热,...
-
敷脐疗法治小儿遗尿
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儿童,仍 不自主地排尿而尿湿了裤子或床铺,无明显器质性病因 的一种疾病。自2001-2007年,笔者运用中药敷脐加温 熨法治疗小儿遗尿4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取丁香、干姜、附子、益智仁、芡实、煅龙骨 各等份,研细末,装广口瓶内密封备用。先以温开水清洗 小儿脐部及其周围,然后取药末适量,以醋调成糊状,敷 于脐,以填平或略高于脐部为准,以一次性无菌纱布外敷 固定,用盛满热水的茶杯旋转温熨脐上纱布30分钟。8 小时后取下纱布,隔2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河...
-
妇科病的中药脐疗法
脐部又为神阙穴,位在任脉,其旁又有足少阴肾经、冲脉、足阳明胃经通过。从中医经络学角度来看,脐联系全身经络,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无处不到。另外,脐为先天赋予生命之根蒂,脐间真息内通于肾,肾为一身阴阳之总司。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脐部比其他透皮给药部位更易于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可作为透皮给药以及缓释长效的理想给药部位。现介绍几种常见妇科病的脐疗法,以供参考。 ●月经不调取当归9克,肉桂、白芍、红花、干姜、川芎各6克,鹿茸3克,共研细末,用时取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天换...
-
敷脐疗法巧治妇科病
肚脐又称神阙,内联十二经络、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局部无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较薄,双侧有腹壁下动脉、下静脉及丰富的血管网,药物易于渗透、弥散而被吸收,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脐疗对一些常见妇科病疗效显著,值得提倡。 一、治月经先期:取党参、黄芪、白术各lO克,干姜、甘草各6克,共研为细粉,加水调和,涂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到月经正常为止。 本方补气健脾,适用于气虚为主的月经先期,症见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薄,肢体倦怠,舌质淡,脉弱无力者。 二、治月经后期:取乳香、没药、自芍...
-
治先兆流产敷脐疗法
笔者采用免煎中药颗粒敷脐治疗先兆流产患者 3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取免煎中药颗粒菟丝子、续断、桑寄生、艾叶各l 包。脾肾阳虚者加熟附子、巴戟天各1包;血热者加黄芩1包;呕吐明显者加吴茱萸、干姜各l包。将诸药相混并加入医用凡士林,逐渐调成粘稠膏状,平敷于脐部。每晚睡前敷,8小时即取下,每天1次。用药后若皮肤潮红明显者,可提前取下。河北廊坊 张新华 点评:方中苑丝子、桑寄生补肾益精,固肾安胎;川续断补益肝肾,止血安胎,使肾气旺盛,精血充沛,自能固胎;艾叶温经止血安胎,共奏补肾止血、固摄安胎之效。脾肾阳虚者加...
-
中药敷脐疗法治妊娠呕吐
发生在妊娠早期。其原因尚不明确,可能因早孕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功能旺感,使胃酸减少,胃蠕动减弱,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兴奋过强所致。 剧烈呕吐,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称为妊娠剧吐。 丁香、砂仁各15克,半夏20克,共研成细末,再将30克生姜捣烂如泥,用适量蜂蜜将它们调成糊状,敷于肚脐上,用纱布和胶带固定,每天换药1次。 对妊娠及妊娠后的早孕反应有正确的认识。在妊娠早期出现的轻微恶心呕吐属于正常反应,不久即可消失,不应有过重的思想负担,保持情志的安定与舒畅。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桦皮厂 凤...
-
妇女经行腹痛 填脐疗法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填脐疗法对女子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 中成药脐疗方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
-
快速治疗痛经的办法 敷脐疗痛经
痛经为女性常见病症。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因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医治。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近几年来采取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痛经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如下。 取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换药,连续3~5天。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均可使用。...
-
敷脐疗法调大便
小儿腹泻:取300克粗盐,放入洗干净的锅里,用小火炒热(锅里最好不要有油),在盐中加入红花、花椒之类效果会更好。将炒好的热盐盛入事先准备好的20-30厘米的小布口袋,用绳子系紧。敷在患儿的肚脐周围,1天2次。 慢性结肠炎:吴茱萸3克,黄连6克,木香6克。将诸药共研细末,用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 次。 习惯性便秘:取大戟3克,大枣3枚。先将大枣煮熟去皮核,然后将大戟研成粉末,二者共捣匀,敷于脐部,外用胶布覆盖并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敷3 天。 腹泻:丁香、肉桂、车前子、枯矾各等份。将...
-
肝气窜案 疏肝调气方脐疗
患者, 女, 66 岁, 2014 年 11 月 4 日初诊。主诉 全身走窜样疼痛伴频繁嗳气 1 年余。患者 1 年前发 怒后出现主诉症状, 多方治疗无效遂来诊。症见患 者全身走窜样疼痛, 自觉有气从四肢末端向头胸部 走窜, 拍打肢体后常出现嗳气, 嗳气后身痛明显减 轻, 此症每于情绪变化和午后加重, 伴有胸膈满闷, 口干苦, 咽干痛, 口中黏腻, 咳白色泡沫样痰, 纳眠 差, 大便偏干, 小便调。查体心下痞硬, 按揉肢体疼 痛部位患者嗳气, 嗳气后疼痛减轻。舌质稍红苔薄 有齿痕, 脉弦, 脐左侧压痛明显, 诊断肝...
-
中药脐疗配合温敷巧治老年膝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进行 性消失,骨质过度增生,临床出现慢 性关节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 的常见病。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 中老年人,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 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是中老年 人常见病之一。膝骨关节炎是骨关 节炎中最常发病的一种。老年人慢 性病较多,口服药物已经很多,药物 间相互作用及依从性相对较难。临 床采用中药脐疗配合湿敷治疗老年 膝骨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 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30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 女性21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20 年。 二、治疗方法 处方:当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