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脐疗

中医脐疗

  • 小儿惊厥的中医脐疗

    小儿惊厥的中医脐疗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病。一般以l~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如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应及时送医就治。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有虚有实,有寒有热,因此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统称“急惊风”;凡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统称“慢惊风”。现就急惊风的中医脐疗法介绍如下: 1.雄黄15克,砂仁2克,栀子5 个,冰片0.2克,...

  • 中医脐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中医脐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现代妇科顽疾,中医认为,妇女每逢经前或月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不能引起冲任、胞宫瘀滞或不足,故不发生疼痛,而在经期或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溢泻,胞宫气血由气盛血旺至经后暂虚,气血变化急骤,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机理有寒、热、虚、实之分,以实证为多。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

  • 中医脐疗 外治失眠

    中医脐疗 外治失眠

      肚脐“吃”药,即脐疗,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其应用方便、疗效确凿,无痛苦、副作用少,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尤其对失眠,有较好效果。下面介绍几则,供选用。   1.枣仁糊 酸枣仁10克,择净,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养肝安神。适用于失眠。   2.柏仁糊 柏子仁10克,择净,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   3.丹硫糊 ...

  • 大便失禁 中医脐疗法

    大便失禁 中医脐疗法

    大便失禁,就是气体、液体和固体粪 渣不由自主地排出肛门。大便失禁在重 危老年患者及瘫痪卧床老年患者中发病 率居高不下,是医院、养老院护理中常遇 到的问题。不规律的粪便刺激,使会阴部 皮肤经常处于潮湿、污染状态,易发生皮 肤红肿、溃烂。当皮肤破溃感染时,可深 及肌层或延伸至阴囊、阴唇等,严重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需频繁更换衣物 被服,给护理工作造成诸多困难,已成为 医疗、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临床 对大便失禁的老年患者进行中药敷脐治 疗,经过半个月2个疗程的治疗,效果显 著,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

  • 慢支,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脐疗

    慢支,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脐疗

    缓慢支气管炎,简称“慢支”,以长时间缓慢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首要表现。临床调查发现,脐疗有显着止咳作用,介绍几则,供选用。 麻黄细辛膏:麻黄、细辛各5g。将诸药择净,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宣肺散寒。适用于风寒咳嗽,咳嗽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 大海竺黄糊:牛蒡子、浮海石、天竺黄各10g。将诸药择净,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糊,外敷于肚...

  • 妇科病 试试中医脐疗法

    妇科病 试试中医脐疗法

      痛经   当归30克,元胡30克,吴茱萸30克,红花20克,乳香24克,没药24克,肉桂30克,细辛10克,冰片适量。研末装瓶备用,与月经前3天每次取15克,用黄酒调糊填脐,医用贴覆盖,外用胶布固定,每天2次,12小时1换,月经后3天取下。每月1次,痊愈为至。   闭经   白芷60克,香附50克,威灵仙30克,益母草90克。研末备用,每次15克,用黄酒调糊,医用贴覆盖,外用胶布固定,再加热水袋热敷,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月经不调   五灵脂15克,丹参12克,当归18克,赤白芍...

  • 中医脐疗方法大全

    中医脐疗方法大全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脐疗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敷脐、贴脐、填脐、熨脐、熏脐、灸脐等。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并可养生保健。概括有: 1)强...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