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盗汗
-
牡蛎散治疗小儿盗汗。或小儿病后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愈甚,久而不止,羸清枯瘦,短气烦倦;或因病后血少虚弱,消瘦潮热烦渴,腠理不密,盗汗不止。牡蛎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牡蛎散的秘方制作方法,牡蛎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盗汗。或小儿病后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愈甚,久而不止,羸清枯瘦,短气烦倦;或因病后血少虚弱,消瘦潮热烦渴,腠理不密,盗汗不止。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牡蛎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小儿盗汗。或小儿病后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愈甚,久而不止,羸清枯瘦,短气烦倦;或因病后血少虚弱,消瘦潮热烦渴,腠理不密,盗汗不止。...
-
古今单验方介绍治疗小儿盗汗的方法
近年盗汗的小儿越来越多,可能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一定关系,比如喝牛奶、奶粉,牛奶是温性的,喝得多了,也容易盗汗。在治疗上不可一概而论,但是以阴虚为多见。 有热心网友曾介绍了一个外治法治小儿汗出,疗效很好。五倍子研粉敷肚脐。此法来源于明朝龚信《古今医鉴》中所介绍的简便方。其以“五倍子末,津调填满脐中,以绢帛缚定,一宿即止;或加枯矾末尤妙”。用此方治疗各种汗证,不论盗汗、自汗,亦或手脚心出汗。尤其是小儿服药困难,用此法更方便些。此外,本方可治疗小儿久泻不止。凡是小儿久泻不止,查看肛...
-
治小儿病后自汗 小儿盗汗症二方
治小儿病后自汗方 处方与用法:太子参10克;炙黄芪10 克,炒当归10克,陈皮 5克;碧桃干15克,获苓5克,糯稻根50克,红枣10克。水熬服,日 1剂,分2次温服。 功效:调和营卫,敛阴止汗。治小儿感染热性疾病后,自汗或盗汗,神疲乏力,冒纳不佳,舌淡红,脉细无力等。 (曾示浪) 治小儿盗汗症方 处方与用法:太子参10,青蒿、桑叶、麦冬、丹皮各5克,谷芽、玉竹各2克,五味子3 克,大枣2枚,甘草2 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安神止汗,治小儿盗汗症,纳呆口渴,夜寐不安,易惊叫,舌尖红,苔薄黄,指纹青紫。...
-
治小儿流涎 小儿盗汗 小儿疝气方
治小儿流涎方 处方:鲜丝瓜根(切片)50 克,瘦猪肉0.2公斤。加水共煮至肉熟烂,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剂。 主治:小儿流涎,中医辨证为脾胃积热型,症见患儿时时流涎,口涎粘浊,下巴赤烂,烦躁不宁,小便黄,大便干结,唇舌红赤,苔黄,脉数。 张菁 治小儿盗汗方 小儿夜间睡着时出汗,醒后即止,称为盗汗。取赤小豆60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熟后加红糖10克,混匀后一天内一次或分次吃完,连服半个月,治疗小儿盗汗有较好疗效。 治小儿疝气经验 方法:取香附、宣木瓜、苏叶、橘 红各10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