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方

二方

  • 平疟第二方治疗疟疾,间日疟,三日疟,疫疟。平疟第二方秘方制作方法。

    平疟第二方治疗疟疾,间日疟,三日疟,疫疟。平疟第二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平疟第二方的秘方制作方法,平疟第二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疟疾,间日疟,三日疟,疫疟。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平疟第二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疟疾,间日疟,三日疟,疫疟。...

  • 二方汤治疗头痛连眼痛。二方汤秘方制作方法。

    二方汤治疗头痛连眼痛。二方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二方汤的秘方制作方法,二方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头痛连眼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二方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头痛连眼痛。...

  • 养生若水:附养生二方

    养生若水:附养生二方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其实,养生的境界亦即如水。在这里,我们不妨从水的一些特性去体会和感悟这一点,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养生方: ① 人参3克,核桃肉3个。 将人参切片,和核桃肉共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1小时即成。饮茶汁。 吃人参及核桃肉。益气固肾,适用于喘息,气短,自汗,不能劳累,形体瘦弱。 ② 菟丝子10克。将菟丝子洗净、捣碎,加红糖30克。 沸水冲泡。代茶饮。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延年益寿,适用于肾虚男女不育症,肝虚目昏及脑力劳动者。 心若止水——静心寡欲、平和安静 养生最重要的是从...

  • 外治酒渣鼻二方

    外治酒渣鼻二方

    酒渣鼻,俗称红鼻子,医学上称为玫瑰痤疮,是发生在颜面中部的因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常见于嗜烟酒及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中,以男性居多。酒渣鼻虽说对健康没有大的危害,但影响容貌,而且给人一种生活无度的印象,通过一些外用方法能改善红鼻子状况。 1.取大黄粉10克,硫磺软膏适量,调匀备用。患处用温水洗净后,直接将适量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3~4次,连续7—10大。 2.蛇床子30克,玄参、苦参、生大黄各15克,将上药放入药锅中,加水500毫升,煎煮约10分钟,过滤去渣后取药液,待药液温后洗鼻。早晚各1次。...

  • 治脂溢性皮炎二方

    治脂溢性皮炎二方

    1.治干性脂溢性皮炎:生地15克.玄参12 克,首乌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旱莲草12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麦冬10克,车前草15克.生苡米15 克。水煎服,每日1剂。并配合用透骨草、红花、皂角刺、千里光各30克.水煎外洗.每日1次。 2.治油性脂溢性皮炎:黄连5克,黄芩、当归、甘草各20克.连翘、蒲公英、知母、丹皮、生地、白芍各15 克.升麻10克.石膏30 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并配合用地榆、黄芩、甘草、艾叶、丹皮、连翘各20克.水煎湿冷敷.每日敷3 次.每次30分钟。 (郭日)...

  •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二方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二方

      冬季,老年皮肤瘙痒主要与皮肤干燥有关,也与老年人内分泌机能减退、皮脂腺和汗腺的减少、皮肤萎缩退化有关。   中医认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往往是肾气亏虚或气血两虚所致,针对这两种证型,我们推荐以下两个方子,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肾气亏虚者可用右归丸加味内服:熟地18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8克,杜仲10克,枸杞子12克,当归1O克,川芎1O克,黄芪15克,白蒺藜12克,地肤子12克,蝉衣1O克,防风8克。   气血两虚者可用八珍汤加减:生地30克、熟地20克、当归lO克、川芎lO克、白...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二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二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为:疼痛部位不固定;疼痛在身体的一侧;疼痛是跳动性的刺痛;疼痛部位有发热感;疼痛在夜间12点至零晨3点加剧者,因疱疹病毒有“认时性”。中药治方: 1.前胡15克,白术、生薏苡仁、防风、防己、桑枝、当归、生地、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5天见效。 2.全蝎适量,研末用开水或稀粥冲服,每次服1.5克~3克,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10天即可显效。   ...

  • 二方治黄褐斑

    二方治黄褐斑

      验方1   丝瓜络10克,白茯苓10克,白僵蚕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10克,玫瑰花3克,红枣10克,先急火后文火煎煮,内服。   验方2   取益母草适量,用沸水浸泡,代茶内服。...

  •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药治二方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药治二方

    1、生石膏25克,黄连5克,黄芩、栀子、金银花、连翘、生地、丹皮、丹参、玄参、苏子、地龙、前胡、贝母各10克。水煎服。 2、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山海螺各15克,百部、炙僵蚕、玄参各8克,甘草3克。每日2剂,分4次服。 赵昕执业医师献方...

  • 治小儿病后自汗 小儿盗汗症二方

    治小儿病后自汗 小儿盗汗症二方

    治小儿病后自汗方 处方与用法:太子参10克;炙黄芪10 克,炒当归10克,陈皮 5克;碧桃干15克,获苓5克,糯稻根50克,红枣10克。水熬服,日 1剂,分2次温服。 功效:调和营卫,敛阴止汗。治小儿感染热性疾病后,自汗或盗汗,神疲乏力,冒纳不佳,舌淡红,脉细无力等。 (曾示浪) 治小儿盗汗症方 处方与用法:太子参10,青蒿、桑叶、麦冬、丹皮各5克,谷芽、玉竹各2克,五味子3 克,大枣2枚,甘草2 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安神止汗,治小儿盗汗症,纳呆口渴,夜寐不安,易惊叫,舌尖红,苔薄黄,指纹青紫。...

  • 小儿遗尿中药敷脐二方

    小儿遗尿中药敷脐二方

    小儿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小便经常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俗称“尿床”。采用中药敷穴位治疗小儿遗尿效果不错,现提供二方。 1. 麻黄34g,益智仁17g,肉桂17g,五倍子17g,五味子17g。共研细末混合均匀,每次取10g,临睡前用食醋调成糊状备用。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脐部,再放入调好的药糊,用塑料布覆盖,外包纱布,胶布固定即可。24小时取下。间隔24小时再如法敷用,连敷4次之后,隔1周敷脐2次,时间同前,连续2周以巩固疗效。若患儿少气自汗加党参;畏寒肢冷加附子。在治愈(36...

  • 中药外用二方治慢性前列腺炎

    中药外用二方治慢性前列腺炎

      1.王不留行、红花、茜草、菖蒲、黄柏、滑石、艾叶、香附各10克,共研细调匀,治疗时取少量药末,加适量白酒调成糊状,置于洗净的肚脐窝,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更换1次,10次为1疗程。   2.龙胆草10,苦参15克,黄柏10克,王不留行10克,牛膝15克,地龙12克,连翘12克,土茯苓30克,败酱草20克,地丁10克,陈皮10克,水煎,温热坐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 穴位外用中药治病二方

    穴位外用中药治病二方

    治早泄经验 方法:取五倍子15克,白芷 10克。将上药共研为细粉,用醋及水各等份,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敷 3~5日。 主治:早泄。据报道,用本法治疗早泄患者39例,经用药2—6 日后,均获痊愈。 孟劲峰 治面瘫经验 方法:取乳香30克,制附子、制川乌各15克。上药共研细粉,分成8—10包,备用。用时每取上药粉1包,加生姜末3克,拌匀,用开水调成糊状,敷患侧 30分钟,上至太阳穴,下至地仓穴(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宽,约3厘米,...

  • 治妇女不孕二方

    治妇女不孕二方

    治不孕症伴痛经方 处方与用法:柴胡、白芍各15克,生水蛭6 克(研未,分2次冲服)。水煎服,日1剂,月经干净后连服20剂,隔10天 (月经干净后)再服第2 个疗程。 功效:硫肝理气,化瘀通经,治妇女不孕症,肝气不畅;情绪急躁,脉弦细。每逢月经来潮,少腹坠胀疼痛,或伴乳胀乳痛,经血成块。(屑傅霄) 治妇女肥胖不孕方 处方与用法:胆南星15克,白术20 克,茯苓20克,白芥子15克,半夏15克,陈皮15克,僵蚕20 克,蜈蚣3条,肉桂3 克(另炖服),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20 天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温肾...

  • 治乳腺增生食疗二方

    治乳腺增生食疗二方

    一、海带鳖甲猪肉汤 海带(洗净,切块)、鳖甲(打碎)各15克,瘦肉 100克,共煮汤,汤成后加入适量盐、麻油调味即可。每日分2次温服,并吃海带与肉。常饮此汤,不仅可防治乳腺小叶增生,而且对预防乳腺癌有效,是价廉物美的食疗方。 二、青皮山楂粥 将青皮10克,生山楂30克,分别洗净、切碎后一起放人砂锅,加适量水,浓煎4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待用。将粳米 50克淘洗干净,放人砂锅,加适量水,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将成时,加入青皮、IU楂浓煎汁,拌匀,继续煨煮至沸即成,分早、晚分食。本方能疏肝理气、解郁散结,适...

  • 乳溢症患者中医二方

    乳溢症患者中医二方

      最近接诊两位乳溢症患者,均为30岁左右的女性,一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用半夏泻心汤,而近期效果均满意。   谭女士,长脸,消瘦,面色黄白,口唇干燥,舌淡苔薄。诉断奶已5月,双乳依然漏奶,同时诉说易疲劳,易惊,梦多,诉睡觉时常有灵魂出窍感。平时大便干结。产前月经3月2行,产后一两个月就来月经,一月前流产史。追溯病史,2006年曾确诊垂体微腺瘤,曾服用溴隐停治疗。   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甘草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干姜10克,红枣30克,15剂,每周服5剂。   三周后复诊:告知...

  • 治经前紧张症二方

    治经前紧张症二方

    一方:熟地15克,枸杞子、山药各12 克,茯苓、山萸肉各lO克,丹皮、地骨 皮、柴胡、麦冬各7克。 加减:潮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加知 母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经前紧张症,中医辨证为肝肾 阴亏型,症见行经前出现头晕头痛,发热 烦躁,乳房胀痛,四肢面目浮肿,口干, 手足心热,腰酸,尿黄,经期提前,量多 色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方:沙参、生地、枸杞子、石决明 各15克,麦冬、钩藤各12克,白菊花、 白芍各10克。 加减:头晕、心悸、失眠甚者,加酸 枣仁12克,天麻...

  • 花草冶月经不调二方

    花草冶月经不调二方

    1.玫瑰花6克,月季花10克,益母草10克,丹参10 克,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2.牡丹花(以红色单层瓣者为佳)10 克,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可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梁超)...

  • 敷脐法治疗痛经二方

    敷脐法治疗痛经二方

    1.香白芷、石菖蒲各30克,公丁香9克,精制食盐500克。先将前3味药共研细末,再将食盐入锅内炒干燥,入药粉拌匀,装入药袋敷于脐上,盖上被子静卧片刻即愈。未痊愈,可再炒食盐热熨敷1次。 2.乳香、没药各15克,元胡10克,细辛8克,朱砂2克。共研成细末,调匀装瓶备用。于月经来潮前1天取药6克,加面粉及米酒适量,制成小药饼1只,敷贴肚脐,以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用3—4个月经周期。此方有活血化瘀、安神止痛之功效,临床上适用各种类型的月经痛患者。 ·痛经可能掩盖大毛病 ·解决痛经...

  • 骨折促愈二方

    骨折促愈二方

    骨折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运用牵引、手法或手术等治疗后,选用中药促进骨折愈合,有较好效果。 方一:茯神12克,当归、白芍、生地、枸杞子、连翘、骨碎补、川断各9克,川芎、乳香、没药、三七、桃仁、防风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 肾壮骨。 主治: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 方二:西洋参3克(或党参12 克),熟地、枸杞子、山药各12克, 黄芪、白芍、川断、补骨脂、骨碎补、 宣木瓜各9克,当归、川芎、三七各 5克,砂仁、甘草各3...

  • 治腰部损伤外洗二方

    治腰部损伤外洗二方

    中药外洗治疗腰部损伤疗效好。 方一:当归、赤芍、续断各12克,秦艽15克,通草、延胡索、枳壳、厚朴各10克,桑枝(先煎)30克,木香(后下)5克。 用法:煎水熏洗、热敷腰部。 功效: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腰部损伤初期,积瘀肿痛。 方二:钩藤、续断、杜仲、熟地、当归各12克,独活、牛膝、威灵仙各10 克,白芍5克,炙甘草6克,桑寄生30 克。 用法:煎水熏洗、热敷腰部。 功效:补养肝肾,舒筋活络。 主治:腰部损伤中、后期,腰部酸痛者。 陈兴业...

  • 治肛裂二方

    治肛裂二方

    ① 鱼腥草、苦参各30克,五倍子 20克,乌梅30克。水煎熏洗。 ② 大黄20 克,芒硝、苦参、明矾各20克。先将大黄、苦参水煎,去渣,将药液冲化芒硝、白矾.待水温适宜时熏洗肛门患处,每日2次。 ·肛裂·肛裂(方数:7) ·肛裂 中药名医验方·治疗肛裂秘方·白芨蜂蜜治肛裂...

  • 蟋蟀治浮肿 尿闭二方

    蟋蟀治浮肿 尿闭二方

    蟋蟀,别名蝤蛐,夜鸣虫。有解毒,消肿,利尿功能。可用于治浮肿、尿闭症。 蟋蟀为蟋蟀科动物。生活于田埂、墙角、砖石堆下或墙缝中,昼伏夜出,雄性爱鸣善斗。 药用为虫体。夏秋季于清晨茁湿地及石块下捕捉,用开水烫死,晒干保存。 1.治浮肿:蟋蟀4 对,蛄蝼7个(去头足)焙干研末,分3次服,日服 3次。 2.治尿闭:蟋蟀3 个,用瓦焙干后研末,顿服,日服2次。...

  • 烫伤治疗二方

    烫伤治疗二方

    烫伤治疗主要是处理好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去除水泡,用双氧水冲洗,碘伏消毒后,最好用中药包扎疗法,没有条件的可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或京万红。 治水火烫伤方:生龙骨、煅石膏、生大黄、儿茶各等份,共研粉末。取适量用凉茶水调糊,敷于患处。 治烫伤方:南瓜瓤和籽一起,烘干或晒干,碾粉末备用。用时取适量以茶油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2-3次。 ·治疗烧烫伤验方 ·“柑橘液”治烫伤效果佳 ·湿敷疗法 ·烧伤(秘方数:11) ·烧烫伤(秘方数:...

  • 中药外洗 中药泡脚治病二方

    中药外洗 中药泡脚治病二方

    中药泡脚巧治咳嗽 笔者临床用两味常见的中药鱼腥草、杏仁泡脚治疗 风热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为:取鱼腥草50克,杏仁25克。将上药加 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同入 泡脚盆中,先熏足,后温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30 分钟。6天为1个疗程。 此法具有疏风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风热咳 嗽。 广西梧州 张志云 跖筋膜炎中药外洗 跖筋膜炎多由于久立、远距离行走或因鞋跟过高导 致足部疲劳、跖筋膜发炎而疼痛。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洗,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颈椎病治疗二方

    颈椎病治疗二方

    【简介】颈椎病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络脉瘀滞,风寒湿邪入侵,痹阻于太阳经脉,经隧不通,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肾虚精亏,髓不养骨。 【治法】 【组成】人参、半夏、川芎各10克,当归、威灵仙、五灵脂各15克,夏枯草、羌活、菊花各12克,乳香6克,蜈蚣2条。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20日为一疗程。 【组成】葛根、威灵仙各30克,木瓜、透骨草、鸡血藤、狗脊、白芍、仙灵脾各15克,青风藤12克,全虫、桑枝各10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 【疾病】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颈椎及其周围...

  • 治便秘二方

    治便秘二方

      验方1   当归12克,火麻仁12克,枳壳6克。水煎,1日3次,每日1剂。   验方2   核桃肉、山楂各2个,冰糖1块。加水煎煮,食药饮汤,每日1~2次。(胡佑志)...

  • 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二方

    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二方

    一方:茵陈、板蓝根、虎杖、车前草各 20克,栀子、黄芩、茯苓各10克,大黄5 克。 加减:胸脘痞闷者,加枳壳10克,木香8克,砂仁(后下)4克;胁肋疼痛者,加川芎、元胡各10克;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垂盆草20克,五味子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中医辨证为热重于湿型,症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腹胀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二方:茵陈、车前子、薏苡仁各20克,猪苓、茯苓、苍术、白术、泽泻各10克。 加减...

  • 治疗阳证疮疡的常用二方

    治疗阳证疮疡的常用二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吕小琴   四妙勇安汤与五神汤都是外科治疗阳证疮疡的常用方,大剂金银花为主药,清热解毒力强,也被后世广泛用于多种疾病,但是两者的立方之意以及主治病症有很大区别,加减使用也不同,下面就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两方的异同点。   四妙勇安汤   多数医家认为本方出自《华佗神医秘传》,主治脱骨疽,原书描述“此症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而在清·鲍相璈收录的《验方新编·卷二》中对本方所治之...

  • 车前子治疗高血压二方

    车前子治疗高血压二方

      车前子、车前草为车前科植物大车前的种子和全草。别名牛舌头、猪耳朵。在西北主要生于地边、路旁、渠边等地,农村人常用车前子或车前草治疗头晕目眩、痢疾等病症。车前子性味甘寒,归肾、肝、肺经,功能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淋涩;暑湿泄泻;目赤涩痛、目暗昏花、翳障等;痰热咳嗽;高血压等病症。车前草性味功用基本同车前子。   现代药理学证实:车前子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对水分、钠盐、尿酸、尿素的排泄,还可抑制肾脏草酸钙结晶沉淀;也能降低血压,其中对舒张压的降低很有疗效。单味车前子治疗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