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 第2页
-
阻塞性肺气肿治疗宜扶正祛邪二方
肺气肿是肺泡腔扩大,肺泡内充气增多而导致肺组织的强力减退和肺的容积膨大。肺气肿可分为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代偿牲肺气肿和间质性肺气肿等临床类型。阻塞性肺气肿是肺气肿中最常见、影响身体健康最严重的一种,多见于中年人或老年人,且多发生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尘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病之后。凡能引起支气管的炎性变化,使通气阻塞的,都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缓慢,主要症状是咳嗽、痰多、气急。早期症状较轻,劳动时才发生气急,随着肺气肿程度的增加,气急症状就逐渐明显,甚至平地走路或...
-
治小儿支气管炎中药二方
方剂1 组成:川贝末9克猴枣0.3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研匀,每包1克重。1日总量:1岁1包,3岁2包,6岁3包。分2至3次服。 主治:清热化痰。亚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的迁延状态,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出现肺热证的痰涎壅盛。 方剂2 组成:麻黄(炙)6克,细辛4克,冬花(炙)10克,五味子8克,枇杷叶(炙)30克,射干12克,川贝5克,石膏20克。 制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每次浓缩成1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每隔4小时服1次。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
解郁止痛治紧张性头痛二方
一方:川芎12克,枳壳、郁金、 赤芍、白芍、黄芩各9克,柴胡、炙甘 草、香附、醋炒陈皮各6_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止痛。 主治:紧张性头痛,中医辨证为肝 、气郁结型,症见头痛失眠,情志不遂, 喜叹息,胁痛,乏力,女性发病与月经 关系密切,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二方:半夏、白术、天麻、茯苓、 大枣、苍术、泽泻各9克,陈皮、生 姜、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化痰,降浊止痛。 主治:紧张性头痛,中医辨证为痰 浊内阻型,症见头痛昏蒙,胸脘闷胀,...
-
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二方
一方:蒲公英15克,苏梗、海蛤壳 (研粉)、佛手各12克,丹皮、黄连、枳壳、苦杏仁各lO克,甘草、大黄(后下)、玄明粉(冲化)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调胃泻热,理气止咳。 主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医辨证为胃火织盛型,症见阵发性咳嗽,痰少,上腹部灼痛,胃中嘈杂,心烦,口臭,口渴喜饮,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二方:香附、苏梗、海蛤壳(研粉) 各12克,柴胡、黄芩、半夏、黄连、浙贝母各10克,甘草、吴茱萸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咳。 主...
-
中药熏洗二方治过敏性鼻炎
有许多过敏性鼻炎患者每到气候变冷、空气干燥时就会出现鼻黏膜发痒、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头痛、皮肤干燥瘙痒甚至气喘不止等症状,这是因为鼻腔黏膜对冷空气产生过敏反应所致。用中药熏洗对防治此类鼻炎有一定疗效。 方一: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
-
鼻息肉 萎缩性鼻炎治疗二方
鹅不食草汁治疗鼻息肉 方法:取鹅不食草(鲜品)适量捣烂取汁,滴于鼻息肉上,每日数次,连续治疗1~2周,直至息肉变小乃至消退。 点评:鼻息肉多见于成年人,是由鼻部黏膜长期水肿所致,以变态反就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开始为局部黏膜水肿、半透明隆起、无蒂,此时称息肉样变性。病变继续发展,因水肿组织的重力作用,逐渐下垂形成有蒂的息肉。主要症状是鼻塞,常伴鼻窦炎,鼻涕增多,有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多数为双侧。中医认为是肺经感受风、湿、热邪,蕴久成瘀所致。鹅不食草治疗鼻息肉,具有通窍、行气、化瘀、解毒的功效。...
-
防治鼻咽炎二方
冬春季细菌容易繁殖,加上天气温差较大,空气干燥,鼻黏膜自净能力在鼻腔干燥环境下会下降,空气中的灰尘、细菌便会滞留在鼻前庭中,特别容易引起鼻病。如带菌的鼻涕流到咽喉处又会导致咽喉炎。现介绍防治二方: 银花甘草桔梗茶:金银花20克,生甘草3克,桔梗10克,绿茶2克。 做法:先将金银花、生甘草、桔梗洗净,生甘草、桔梗切成片,与金银花一同放入沙锅,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放人绿茶,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放人容器。每日服2次。 功效:适用于冬春季扁桃体炎、急性期咽喉炎等。 辛夷鸡蛋汤:辛夷15克,...
-
口疮反复不愈 中医二方交替服用
关某,女,45岁,2017年5月初诊。患者自诉患口疮反复不愈已3年余。刻诊见舌体口疮遍发于口内颊黏膜及舌体,形如黄豆或粟粒大小,触之痛甚。舌质暗有瘀斑,脉细弱。患者自诉,脾胃不健,常有腹泻,甚则完谷不化。月经推后,常伴痛经,体型消瘦,面白光 无华,头目眩晕。细辨此案为脾肾阳虚之候。脾肾阳虚、二天不足、元气亏损、冲任不调、气滞血瘀。立法以健脾温肾、固本调冲、理气行瘀。 方一 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克,焦术18克,云苓12克,陈皮6克,半夏6克,煨肉豆蔻6克,煨柯子6克,神曲9克,焦山楂9克,木香6克,炒干姜...
-
防治脑动脉硬化食疗二方
脑动脉硬化是指大脑动脉粥 样硬化,继而引起慢性脑供血不 足、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手足 发麻、头痛眩晕等,甚至会导致痴 呆的发生,还是引发脑梗塞、脑出 血的重要因素。而食疗药膳对于 防治脑动脉硬化能发挥很好的作 用。下面简单介绍二则食疗方。 一、三七葛根羹 材料:三七粉3克,葛根粉50 克。 做法:将两者人碗混匀,冲人 沸水,调成羹状。当作早餐食用。 功效:三七有补气、增加脑活 力的作用;葛根可扩张脑血管,改 善脑部血液循环,确保大脑供血。 本方能补气活血,改善脑部供血, 可改善脑血管硬化引起的头昏耳 鸣等...
-
治秋燥咳嗽二方
方一:桑叶、南沙参、百合各15g,杏仁、麦冬各12g,象贝母、天花粉、牛蒡子、枇杷叶各10g,生甘草6g,梨皮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此方适治秋燥偏热的患者,症见干咳无痰,或有少量黏痰、痰中带有血丝,兼有咽喉肿痛,声哑,唇干鼻燥,口干喜饮等。一般服药3~5剂可获显效或痊愈。 方二:杏仁、苏叶、清半夏、前胡、桔梗、百部、炙紫菀各10g,枳壳、陈皮各6g,全瓜蒌15g,大枣5枚,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此方适治秋燥偏凉的咳嗽患者,症见咳多痰少,痰液清稀,头痛,怕冷,咽喉发痒或...
-
滑胎 用南瓜蒂治疗二方
滑胎,现代医学称之为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以上者。南瓜蒂有安胎功能;民阅用治滑胎颇有疗效。 1.南瓜蒂5-10个,洗净切片,置新瓦上焙干研末。粳米30克加水煮粥;加入南瓜蒂粉 5克调服。自受孕第2 个月起,每周服1次,盘剥:超过以往流产爵期两个月以上才停服。 2.南瓜蒂3个,洗净后,水煎代茶饮。从怀孕半个丹开始服用;每月1次,涟服5个月。 (刘光泉) 滑胎主要因先天不足、房劳过度、孕后纵欲损伤肾气,胎失所系;或素体气血不足,大病久病失血耗气,胎失所养;或素体阴虚内热,胞络不固等引起。常见证型有...
-
秋冬季鼻炎、咽喉炎食二方
秋冬季细菌就容易繁殖,加上天气温差较大,空气干燥,鼻黏膜自净能力在鼻腔干燥环境下会下降,空气中的灰尘、细菌便会滞留在鼻前庭中,特别容易引起鼻病。需带菌的鼻涕流到咽喉处又会导致咽喉炎。现提供防治二方: 银花甘草桔梗茶 原料:金银花30克, 生甘草3克, 桔梗10克,绿 茶2克。 做法:先将金银花、生甘草、桔梗洗净,生甘草、桔梗叨成片,与金银花一同放入沙锅,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放入绿茶,改用小火煎煮2()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放入容器。每日服2次。 功效:适用于秋冬季扁桃体炎、急性期咽喉炎等。 辛夷鸡...
-
治气虚型便秘二方
黄芪木香膏 原料 黄芪300克,木香25克,蜂蜜适量。 做法 将黄芪、木香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力口水再煎,共取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黏时,加蜂蜜一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再服。 功效 补气行气、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虚型便秘者。 油焖白萝卜 原料 枳实10克,白萝卜500克,虾米少许、葱、姜丝、盐调料适量。 做法 水煎枳实,取汁备用。将白萝卜切块,用猪油煸炸,加虾米,浇药汁适量,煨至极烂,加葱、姜丝、盐适量调味即可食之。佐餐食用。 功效 顺气通便。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