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
治疗婴幼儿腹泻、腹胀偏方
引起婴幼儿腹泻、腹胀有以下两种主要原因。 一类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饮食喂养不当或天气变化均可引起腹泻。饮食方面引起的腹泻包括进食过多或过少;食物成分改变,加糖过多(反之,糖分摄入过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辅食过快,引起不适,天气炎热时给孩子断奶等。天气变化如孩子受凉,可使肠到功能紊乱;气候炎热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另一类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孩子进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洁,使细菌进入体内造成腹泻;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肠到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小儿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咽炎...
-
运用四妙霜治婴幼儿湿疹32例全部治愈
本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发病与过敏体质有关。皮疹多见于头面部,也可延至颈、肩、躯干等部位,形态不上,但均以瘙痒、易复发为特点。 配方及用法:白鲜皮、地肤子、枯矾各3克,青黛1克,单纯霜或香霜100克。先将前三味药研成极细末,再与青黛、单纯霜或香霜充分调匀,每天搽患处2次。 疗效:用此秘方治疗婴幼儿湿疹32例,全部治愈,一般用药6~8次皮疹即可消退。 验例:徐某,男,3个月。颜面、耳后、胸腹部见大小不等的潮红皮损,内有米粒大丘疹水疱密布,烦躁不安,哭闹4天。用此霜外搽3天后,皮疹消退,诸症治愈...
-
婴幼儿消化不良偏方-消痞汤
婴幼儿消化不良偏方-消痞汤作者:someone文章来源:internet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7-2313:39:25药物组成半夏6g黄芩6g党参6g黄连3g陈皮3g甘草3g大枣9g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岁6个月以下剂量减半。3天为1疗程,若连服2个疗程无效则停药。适应病证小儿运动紊乱样消化不良。表现为小儿每餐进食一半左右,就诉腹部饱胀不适,不愿再进食。如勉强多吃几口,则出现恶心,甚则呕吐。阳性体征主要有上腹部稍膨垄叩诊可闻轻鼓音,肠鸣音减弱等。舌质淡红,苔薄黄。病案举隅王某,女,5岁。进食时...
-
点评婴幼儿湿疹民间偏方
土豆切片、薏苡仁和粳米煮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要下厨了呢,其实这是一些市民提供的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民间,常常有很多偏方治愈了孩子的湿疹。这些民间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医院皮肤科的专家怎么看?哪些有效,哪些医生又不赞同呢?在众多偏方面前,家长应持何种态度?为此记者采访了广西区妇幼保健院皮肤科王建辉医生。 这些治湿疹偏方,靠谱! 1、土豆切片 偏方:土豆切片涂在患处两三天就能好,涂在脸上滑滑的,几天后湿疹就能好。 医生点评:土豆汁含有碱性物质,对皮肤有好处,用它对付湿疹,...
-
治婴幼儿湿疹验案
病例:黄某,女,4 岁。湿疹反复发作半年余,经多方治疗无效,遂来就诊。诊见:其前胸和后背布满小米粒大。小丘疹并糜烂渗出,夜间痒甚无法入睡,面黄少泽,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处方:荆芥、防风、蝉蜕、苦参、地肤子、滑石、砂仁各6克,苍术、白鲜皮、川芎、当归各5克,玄参8克,神曲10克。3剂,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3天后复诊,其前胸后背湿疹面积缩小,夜间痒有所缓解,纳食可,大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继用原方10余剂,唯前胸后背散在米粒样丘 疹,夜间痒已止。继用上 方加薏苡仁10克,服用 10剂而痊愈。...
-
自制拍背器治婴幼儿肺部疾病
婴幼儿由于气管和支气管相对狭窄,黏膜柔软,气管及黏膜血管丰富,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甚至阻塞。婴幼儿咳嗽反射弱,不会主动有效咳嗽,无法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此时通过此肺部物理疗法,并结合雾化吸入、吸痰等护理,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改善通气功能,减少肺部淤血,对控制感染,提高婴幼儿肺炎治愈率意义重大。 方法 橡胶负压吸引球一个,将橡胶吸引球沿球体半径剪开,成半球状。剪开处用橡皮胶布包裹,使之平滑。将患儿侧卧位,手握半球球面,用剪开面由下而上、由外向内(避开双肾),叩击患儿背部及胸部。通过有节律的叩击,对呼...
-
手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脾胃病。症见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夹有黏液,一般无脓血,常伴有呕吐。笔者采用手法治疗该病,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基本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天枢,按揉足三里。临症增减:若患儿寒湿偏重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若湿热较重,改补大肠为清大肠,加揉中脘,揉板门;若属伤食所致,亦用清大肠,加运内八卦,脾虚者加揉龟尾,捏脊;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 典型病例:刘某,男,2岁零3个月,泻下稀水样便3月余。患...
-
婴幼儿腹泻中药敷脐疗法
每年夏季是婴幼儿腹泻发生的高峰期。婴幼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促使肠蠕动增强,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中医学认为,腹泻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或感受暑湿,致使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因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婴幼儿不慎患了腹泻,可试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取吴茱萸3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苍术3克,肉桂3克,五倍子10克。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严封固定,每两天换药1次。如腹...
-
用于婴幼儿出痱子的治疗
夏季高温湿热,人比较容易出汗,一旦排汗孔阻塞,排汗不畅,就容易长痱子。其中,婴幼儿的皮肤比较细嫩,汗腺功能也还在发育阶段,当汗液不能快速蒸发时,就会浸渍表皮的角质层,导致汗腺导管口闭塞,使汗液潴留,如状况持续没有改善,久之就会产生痱子。 一般来说,只要痱子的症状并不严重时,在温度下降、干燥通风的环境下,痱子会自行消退。如出现皮肤红疹、瘙痒等症状,可运用中药内病外治疗法进行治疗。 中药内病外治法,就是采用中药制剂,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此种治疗方法,以使用安全、方便、效果明...
-
婴幼儿夏季热中医治方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西医学称暑热症。本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为患儿禀赋不足,不能耐受夏季炎热气候的熏蒸,暑气乘虚侵袭而发病。根据症状,可分为暑伤肺胃与下虚上盛两型。 暑伤肺胃 症见渐起发热,热型不定,烦渴不宁,口唇干燥,多饮,尿多且清,少汗或无汗,体倦乏力,舌红,苔薄白,指纹紫,脉滑数。 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取清暑益气汤加减:西洋参1克,知母6克,石斛6克,麦冬6克,竹叶3克,黄连3克,鲜西瓜翠衣15克...
-
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偏方
鸡内金散:鸡内金适量,烘干研细末,每次月艮2—3克,每日2 次,开水冲服。适用于脾虚型腹泻及伤食者。 姜茶饮:干姜2 克,绿茶3克,研成细末后加少量白砂糖,用开水冲服。干姜所含辣素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健胃作用;绿茶有抑菌和收敛作用。 山药糊:将山药研成粉末状,每次用6— 12克,加适量糖,温水调好,置文火上熬成糊,每日分3次服。适用司:腹泻病程较长者。 乌梅汤:乌梅3 克,水煎服,服时加少许盐,每日3—4次。对久泻不止,并伴有口渴、低热多汗的患儿最为适宜。 山楂苍术饮:生...
-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 婴儿腹泻的主要症状为大便变稀,次数增多。如蛋花汤状或泡沫状,可呈黄绿色,或混有少量粘液及不消化的如肥皂块样的物质,偶有恶心、呕吐。轻型患者可无失水,或伴有轻到中度失水。重型患者腹泻次数每日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丢失水分较多,可伴有发热、食欲差、呕吐,有中度或重度的失水,以及电解质丧失与酸碱不平衡的症状,使婴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腹痛,皮肤苍白、干燥,...
-
捏脊疗法对缓解婴幼儿腹泻效果很好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捏脊疗法对缓解婴幼儿腹泻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患儿俯卧,医生以两手拇指、食指顶住病儿皮肤,自长强穴(尾骨部)沿脊柱两侧至大椎穴(平肩处)提拿皮肉,中间不要脱手,连捏3~5遍,每日1次。 此外,调整饮食对防治婴幼儿腹泻也很重要。一般轻度腹泻仍可喂母乳,但应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如牛奶喂养,应将牛奶比平常更稀释些,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
-
婴幼儿泄泻用资生健脾丸加减
资生健脾丸载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参苓白术散去大枣,加藿香、橘红、黄连、泽泻、芡实、山楂、麦芽、白豆蔻。笔者用资生健脾丸加减治疗婴幼儿泄泻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案一:患者王某,7个月女孩,2008年6月20日初诊。便溏10余天,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及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等效不明显。大便仍每日5~6次或7~8次,最多达10次,有泡沫,酸臭,纳呆、多汗。两天前鼻流清涕,无发热,无咳嗽。足月顺产,人工喂养。无明显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查:咽稍红,心律齐,肺呼吸音无殊,腹平软,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较活跃。舌淡...
-
经验方治婴幼儿泄泻
婴幼儿泄泻临床分型:①伤食型: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腐臭;②风寒型:便稀多沫、色淡,肠鸣腹痛,伴发热流涕;③湿热型:大便如水样,伴不消化食物,色绿或黄带粘液,肛门灼热发红;④脾虚型:大便时泻时止,久泻不愈,完谷不化,每于食后作泻,面色苍白;⑤脾肾阳虚型:久泻不止,食入即泻,完谷不化,四肢冷等。 经验方:风尾草、仙鹤草、车前草、茯苓、炒山药各15克,泽泻10克,甘草3克,木香1克。随症加减:呕吐加半夏、苏叶、神曲;热重加黄连、白头翁;湿重加苍术、炒薏苡仁;脾虚加太子参、炒扁豆;阳虚加补骨脂、吴茱萸;伤食...
-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方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婴幼儿由于脏腑娇嫩,抗病力弱,一旦不慎遭受风寒侵袭,或乳食过度,引起消化不良,均可导致腹泻。本人历经数十年临床经验,考虑到汤药味苦,婴儿往往难以接受服药,因此自拟外治法治疗,疗效肯定。 组方:山柰5克,细辛5克,甘松5克,白芷5克,共研极细粉末,加少许面粉、白酒,调湿调匀,做成药饼,先将患儿脐部用热水毛巾擦净,然后将药饼贴在神阙穴(脐孔)上,外用无毒塑料纸遮好,再用纱布包扎。一般1-2天弃去,腹泻即愈。 偏方:茶叶10~15...
-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治疗方法 先采用按揉足三里,提长强穴及分阴阳各100次,而后用75%酒精常规消毒神阙穴后,将附子理中丸做成半粒花生米大小药丸纳于其内,外用长1.5厘米,宽0.5厘米的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任何治疗。 典型病例 夏某某,男,6个月,9月20日9时来诊。患儿因受凉及喂养不当而致腹泻,曾在当地卫生室静脉用药治疗3天,效果不佳而来就诊。来诊时见:水样便,每天15次以上,喷射状排出,量多,伴拒食,烦躁不安,小便量少。查见:腹胀,前囟和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体温37.4度,大便镜检见脂肪滴,白细胞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