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脐疗 第2页

脐疗 第2页

  • 中医脐疗 外治失眠

    中医脐疗 外治失眠

      肚脐“吃”药,即脐疗,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其应用方便、疗效确凿,无痛苦、副作用少,因而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尤其对失眠,有较好效果。下面介绍几则,供选用。   1.枣仁糊 酸枣仁10克,择净,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养肝安神。适用于失眠。   2.柏仁糊 柏子仁10克,择净,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养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   3.丹硫糊 ...

  • 慢性泄泻敷脐疗法

    慢性泄泻敷脐疗法

      处方1木鳖子30克,穿山甲15克,大黄10克,牙皂10克,僵蚕10克,麻油500毫升,黄丹25~35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用麻油浸泡1周后,以慢火煎熬药物至焦黑时,捞去药渣,徐徐加黄丹,边下边搅拌均匀,离火冷却收膏。   用法取制备好的药膏摊于厚布或纱布上,厚约0.6~0.8厘米,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2天换药1次。连续使用。   主治通治各种急慢性腹泻。该方来源于清代医家吴师机所著之《理瀹骈文》。   处方2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各3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共切成粗末,炒热,布...

  • 敷脐疗法治咳嗽

    敷脐疗法治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咳嗽的原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不论邪从外人,或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致咳。 处方:麻黄10克,杏仁9克,生石膏15克,甘草6克。 主治:咳嗽气粗,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舌苔薄黄,脉浮滑。 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每次取药末3克,温水调黏糊敷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 自已动手敷脐治病:中医“脐疗”

    自已动手敷脐治病:中医“脐疗”

    肚脐也称“神阙”,利用肚脐给药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称为“脐疗”。脐疗源远流长,至今已有 2咖多年的历史,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此法简单易行,奏效快,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祖国医学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从经络学上讲,脐穴位于任脉,而任脉属于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管人体的诸经百脉,所以脐穴和诸经百脉相通,通过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从解剖学角度看,脐.为腹壁最后关闭的最薄之处,周围有较丰富的脐旁静脉丛,血流充足,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 当...

  • 脐疗:治病又养生

    脐疗:治病又养生

      脐部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之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通过在脐部运用艾灸、药物贴敷的方法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即为脐疗。脐疗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病,如反复感冒、月经不调、怕冷、尿急尿频、脾胃虚寒、心脑血管痰病等,特别对气积血凝、虚寒病症的作用十分明显。   45岁的田女士是个急性子,事事追求完美。不如意就会发火,且常常感到焦虑不安。半年前,她感到胸闷、心慌、心悸、失眠,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有心脏早搏,吃了些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听说针灸可以治疗,便去了专科医院。医师在其肚脐的周围扎针,然后将艾叶绒点燃放入...

  • 中药敷脐疗疾方集

    中药敷脐疗疾方集

    1.顽固性失眠:珍珠母、丹参各10克。研末,每晚睡前用取药粉填满肚脐.上盖一胶布固定牢固。一般每日敷贴1 次,连用5—7天。(以下各方药物制法、用法相同)。 2.胃脘痛:元胡、香附、高良姜各 15克,广木香、九香虫各9克,干姜6 克(或加冰片1.5 克)。偏寒者用白酒调敷使用。 3.眩晕(高血压): 吴茱萸、川芎、白芷各30克。一般连贴3—10次可见效。 4.哮喘:制半夏10克,白果仁9克,杏仁6克,细辛6克。一般连用2次即可见效。对风寒之邪引发之哮喘效果最佳。 5.慢性前列腺炎:麝...

  • 大便失禁 中医脐疗法

    大便失禁 中医脐疗法

    大便失禁,就是气体、液体和固体粪 渣不由自主地排出肛门。大便失禁在重 危老年患者及瘫痪卧床老年患者中发病 率居高不下,是医院、养老院护理中常遇 到的问题。不规律的粪便刺激,使会阴部 皮肤经常处于潮湿、污染状态,易发生皮 肤红肿、溃烂。当皮肤破溃感染时,可深 及肌层或延伸至阴囊、阴唇等,严重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需频繁更换衣物 被服,给护理工作造成诸多困难,已成为 医疗、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临床 对大便失禁的老年患者进行中药敷脐治 疗,经过半个月2个疗程的治疗,效果显 著,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

  • 慢支,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脐疗

    慢支,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脐疗

    缓慢支气管炎,简称“慢支”,以长时间缓慢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首要表现。临床调查发现,脐疗有显着止咳作用,介绍几则,供选用。 麻黄细辛膏:麻黄、细辛各5g。将诸药择净,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宣肺散寒。适用于风寒咳嗽,咳嗽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 大海竺黄糊:牛蒡子、浮海石、天竺黄各10g。将诸药择净,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糊,外敷于肚...

  • 小便不通 [敷脐疗法]

    小便不通 [敷脐疗法]

    小便不通。即癃闭。癃闭,是指以排尿困难,甚或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证的疾患。 方法一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生田螺5-10个、葱白60-90克、麝香少许(也可用冰片代替)、面粉适量。先将田螺肉、葱白捣烂,加入面粉制成饼状,后加入麝香(或冰片)敷脐中,药饼上放一纱布,用炒热食盐乘热在药饼上熨20-40分钟,小便即能通利。1次无效,可重复之。 方法二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车前草60克、连须葱白60克,捣烂成饼,敷脐,用数层新白布覆盖,再用热水袋热熨。每天1-2次。 方法三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甘遂31克、薏...

  • 中医特色脐疗“神阙”穴 十二经脉相连

    中医特色脐疗“神阙”穴 十二经脉相连

    脐疗是中医的一大特色,肚脐又称“神阙”穴,与十二经脉相连,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或间接贴于患者的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脐疗效果最明显的疾病就是腹部疾病,如腹胀、腹痛等。 近日,笔者会诊了一名腹胀病人,此病人因脑出血术后处于中度昏迷状态,不能通过问诊得知病情,病人腹部膨隆,好像四五个月的孕妇一样,舌苔无法观察,脉数。 笔者常规给予针刺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由于病人昏迷不能准确反映得气感,针灸效果不佳,腹胀略有减轻,下午又给予腹部推拿,效果不佳。又因...

  • 几种脐疗方法治疗老年常见病

    几种脐疗方法治疗老年常见病

    中医认为,药物敷脐有“回阴复元,开窍固气”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脐为腹壁最薄弱之处,其表皮角质层较全身其他部位薄,且脐周嗣血管神经丰富,敏感性强,渗透性好。药物外敷于脐部能迅速通过脐下黏膜进人体液与血液循环,散播于全身,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以下介绍几种老年常见病的脐疗方法。 1、便秘 方一:取甘遂3克,麝香03克,食盐 5克,共研为粉,为1次量。把药粉填人脐内,以艾叶揉碎捏成圆锥形,放在药粉之上,点燃施灸。一般5~7壮即可。对轻症患者可用花粉填入脐内,盖以纱布,再用胶布固定,亦有效。每F1...

  • 脐疗虽好得有专业医师指导

    脐疗虽好得有专业医师指导

    近来网络上在热议反手摸肚脐,据传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能反手摸到肚脐眼的身材就是好身材,如果摸不到,就要减肥了。一时间“炫腹”成了流行词,普通网友自觉参与,明星大腕竞相炫照。这不,重庆女孩黄某,因被男友吐槽身材差,便开始卖力地练习反手摸肚脐,无奈用力过猛导致关节脱臼。 这不禁让人疑惑:“反手摸肚脐”真的是检验身材好坏的标准吗?有专家指出,反手摸肚脐主要考验的是柔韧性和腰围,能否反手摸到肚脐,与一个人的臂长、手臂关节扭曲度,特别是手臂及背部肌肉的柔韧性有...

  • 敷脐疗法

    敷脐疗法

      脐疗治病既可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又可以免除内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简便易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敷脐疗法,患者不妨一试。   腹泻:吴茱萸、肉桂、干姜、公丁香、地榆各15克,研末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痛经: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元胡10克,共研细末,黄酒调敷脐上,用胶布固定,然后放上热水袋加温。每天2~3次。   自汗、盗汗:五味子、麻黄根、五倍子各50克,研细末混均,加75%酒精适量调匀,敷于脐中,每日一次,连用7~14天。   小便不通:木通10克...

  • 脐疗法祛胃寒

    脐疗法祛胃寒

    方一 来源 明代《万病回春》 组成 吴茱萸、青盐各25 克,麸皮150克。 用法上药拌匀炒热,布包熨脐上下。 主治 胃脘受寒所致脘腹冷痛、喜暖畏寒。 方二 来源 清代《外治寿世方》 组成 白芷、干姜各3克,共研细粉;白酒少许。 用法先用白酒擦洗脐部,再将药粉填入肚脐中,脱敏胶布固定,上用热水袋温熨20分钟。 主治 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 方三 来源 清代《阎氏家藏方》 组成鲜石榴皮20克。 用法 鲜石榴皮打烂成泥状,敷于脐部,外用脱敏胶布封贴、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 主治 胃肠外...

  • 脐疗法由《针灸甲乙经》而来

    脐疗法由《针灸甲乙经》而来

      肚脐,中医称之为“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其特殊性及与全身的广泛联系,被称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   神阙穴是任脉上的腧穴,具有温通阳气、健脾和胃、强壮祛病、养生延年的功效,广泛应用在内、外、妇、儿等疾病的治疗上。现代研究也表明,穴位及经络都与神经末梢、神经束、神经节有着密切关系。这也就是脐疗能促进人体神经、体液调节,从而改善组织器官功能的道理所在。   脐...

  • 妇科病 试试中医脐疗法

    妇科病 试试中医脐疗法

      痛经   当归30克,元胡30克,吴茱萸30克,红花20克,乳香24克,没药24克,肉桂30克,细辛10克,冰片适量。研末装瓶备用,与月经前3天每次取15克,用黄酒调糊填脐,医用贴覆盖,外用胶布固定,每天2次,12小时1换,月经后3天取下。每月1次,痊愈为至。   闭经   白芷60克,香附50克,威灵仙30克,益母草90克。研末备用,每次15克,用黄酒调糊,医用贴覆盖,外用胶布固定,再加热水袋热敷,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月经不调   五灵脂15克,丹参12克,当归18克,赤白芍...

  • 小儿疾病脐疗 疗效显著

    小儿疾病脐疗 疗效显著

    人的脐部有一个穴位,名神阙,该穴与任脉、十二经、奇经八脉均有联系,通过调理神阙穴的气血,影响其他经脉,可以达到健脾温肾、和胃理肠、行气利水、散结通滞而疗百病的作用。脐疗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疗效尤其显著。 小儿厌食大黄、槟榔、白术、焦三仙、高良姜、陈皮各等分,研末,凡士林调膏,每次取莲子大小,用胶布固定于脐窝,每次敷8-12小时,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该法可行气导滞、健脾温中,能增强胃肠功能,有促消化功效。 小儿遗尿五倍子、五味子各等分研末,每晚睡前醋调糊敷脐,胶布固定,每次敷8-12小时,每日1次,...

  • 中医外治 神阙穴肚脐疗法

    中医外治 神阙穴肚脐疗法

      脐疗是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穴具有总理人体诸经百脉,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的生理特征,故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之说,脐疗即使不同性味的药物作用于脐部,通过对脐部穴位的刺激作用,经过皮肤渗透、经络传导,激发经脉之气,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疏通经络,促进脏腑气血运行,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扶正祛邪,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腹泻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大便稀薄,...

  • 哪些老年病可用“脐疗”

    哪些老年病可用“脐疗”

    敷脐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独特的外治法。中医把肚脐称之为“神厥”穴,药物敷脐有“回阳复元,开窍固气”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脐为腹壁最薄弱之处,其表皮角质层较全身其它处表皮薄,且脐周围血管神经丰富,敏感性强,渗透性好,对药物吸收好,散播快,药物可迅速通过脐下粘膜吸收进入体液与血液循环,达到比较快速的治疗效果。其方法是把性味辛香、猛烈走窜、气味浓厚的鲜植物药捣烂,或用干药碾末,加酒、蜜、醋等汁调和,或用其它剂型药物,敷在脐部(神阙穴),通过透皮吸收,药的气味随气血而流通...

  • 中药脐疗的注意事项

    中药脐疗的注意事项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是将药物放在肚脐凹陷处(神阙穴),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敷盖固定,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使用脐疗治病,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病情选定方药。 2.将选定的药物研为细末,或做散剂用;或用调和剂调匀做膏剂用。如为新鲜湿润药物,可直接捣烂如泥,做膏剂用。 3.将患者脐部洗净擦干,然后将配制好的药粉或药膏置入脐中,然后用胶布或纱布敷盖固定。 4.根据病情,或1—2天换药1次,或3—5天换药1次。 5.敷脐后如局部有皮疹痒痛,应暂停3—5天;如出...

  • 脐疗治病二则

    脐疗治病二则

    尿潴留 将30克食盐填满脐部及其周围,取一块小毛巾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折叠届用手测试毛巾温度.以不烫为度,敷于脐部,上盖棉垫保温,3分钟更换毛巾1次,既要注意保持毛巾的温度,又要避免烫伤。一般15分钟即可解除尿潴留。中医认为,食盐味咸.走肾经,有通利小便之效。脐疗刺激脐部的神阙穴。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从而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则可自主排尿。 痔疮术后疼痛将萝卜子300克(中药店有售)装入布袋中,在微波炉中加热至约50℃。痔疮术后1小时开始敷脐治疗,每隔2小时将萝卜子袋加热后敷脐.连续治疗4次可有效...

  • 易学与脐疗相结合 探索脐针路上从未止步

    易学与脐疗相结合 探索脐针路上从未止步

    脐疗,作为一种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的中医外治疗法在《黄帝内经》早有记载,“脐只灸不针”也有多年历史。然而,近些年,在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等国家“脐针学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受到众多海外人士的追捧。古老的中医外治疗法缘何走向世界,要从脐针发明人、创始人齐永说起。 探索脐针路上从未止步 齐永本是西医出身,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对易经文化和岐黄之术兴趣浓厚。自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到从事临床医学工作近40余年中,齐永把自己定位为一名“中医人&r...

  • 神阙穴疗法“脐疗”利用来治病养生

    神阙穴疗法“脐疗”利用来治病养生

    “脐疗”又称神阙穴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早在2200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肚脐来治病、养生。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五十二病方》中有近300个方,外治法达一半以上,其中就包括脐疗。脐疗究竟能治疗哪些疾病,下面简单介绍几则。 冬季手脚冰凉吴茱萸30克,花椒、小茴香、肉桂、附子各20克,炮姜10克,陈皮5克,均研末后密封备用。敷药前先将肚脐周围洗干净,取少量药末撒在肚脐内,然后用医用胶布贴上盖住即可,保留6-18个小时。 小儿腹泻取云南白药适量,用75%乙醇调成糊状,填于肚脐内...

  • 脐疗小秘方

    脐疗小秘方

    神阙:一个能吃药的神奇穴位 有个穴位如此神奇 每个人都有一个肚脐,但是你留意过你的肚脐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你又知道从你的肚脐里能看出你的健康问题吗?你不知道吧?你的肚脐还能吃药保健。不得了,这个神奇的小窝窝。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它。 你先得搞清楚,你的肚子上这个小窝窝是怎么形成的,你知道吗? 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在妈妈肚子孕育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用嘴巴吃饭,不是用鼻子呼吸。所有的能量与营养全是因为一根小管子和妈妈连接着,得到补给,这跟小管...

  • 中医脐疗方法大全

    中医脐疗方法大全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脐疗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敷脐、贴脐、填脐、熨脐、熏脐、灸脐等。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并可养生保健。概括有: 1)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