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方

组方

  • 治疗偏瘫组方

    治疗偏瘫组方

    治疗偏瘫组方:全当归9克,黄芪12克,千年健3克,秦艽9克,桑寄生9克,地龙3克,丹参6克,海风藤5克,鸡血藤6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0天为一疗程,连服2~3疗程。 加味:如头痛剧烈属肝阳上扰者,加龙齿9克,石决明12克,磁石6克,抱茯神12克。 注:本方重在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用于中风后遗症。也可用于风寒湿痹(即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般资料 女4名,年龄分别为31、56、60、73岁。男2名,年龄分别为34、61岁。有2名女性为右面瘫,其他病例均为左面瘫。 主要症状: 口歪斜,鼻...

  • 治疗恶性肿瘤 常见证类单元与组方单元

    治疗恶性肿瘤 常见证类单元与组方单元

    通常治疗恶性肿瘤,多误在以病为准,据病用药,无论何证,滥用攻伐,徒伤正气,其为有效,亦是幸中。沈师认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同于他病,亦须以辨证为准,辨病只是提高疗效的辅助方法。   一、概述 沈师治疗恶性肿瘤,强调中医辨证论治整体和综合的优势,谴方用药以证为准,尤其重视扶助正气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辨病用药只是提高疗效的辅助方法,且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需要与病机证类相一致。沈师临床,辨证多采用“病证相配单元组合式辨证诊断法”,论治则应用序列配套的整体方案,及配合意疗、艺疗、体疗、食疗等措施的综合疗法。...

  • 滑膜肉瘤方 三辨治癌与组方用药原则

    滑膜肉瘤方 三辨治癌与组方用药原则

    张士舜,男,1939年生,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10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成立国家张士舜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石家庄世舜中医肿瘤医院(原石家庄华光中医肿瘤医院)首席专家。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医疗系,首倡“三辨治癌”理论,主张参西衷中治肿瘤,多年来临床获显著疗效。   三辨治癌与组方用药原则   滑膜肉瘤相当于中医骨疽、骨痨的范畴,我认为气滞血瘀、肾虚骨瘘、脾肾两虚、邪毒郁结等是该病的病机。我主张“三辨治癌”,即辨病理、辨病位、辨病证论治综合治疗肿瘤。滑膜肉瘤...

  • 恶性腹水是癌症晚期的并发症 中医组方治疗分析

    恶性腹水是癌症晚期的并发症 中医组方治疗分析

    运用真武汤从脾肾阳虚论治恶性腹水验案   恶性腹水是癌症晚期的并发症之一,由恶性肿瘤引起,表现为胸腹内脏壁弥漫性病变、体腔液异常增加。中医对肿瘤的防治有着悠久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方法。恶性腹水可归属于中医“鼓胀”“积聚”“痰饮”等范畴。中医认为,上述病证由水液代谢失常引起。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附子、茯苓、白术、芍药、生姜组成,是温补脾肾之阳气而利水的基础方。《伤寒明理论》记载:“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属肾,用于治水焉。”本文试对真武汤从脾肾阳虚论治恶性腹水进行初步探讨。   1 真...

  • 肝癌晚期 生牡蛎鳖甲组方治之

    肝癌晚期 生牡蛎鳖甲组方治之

    吴某,女,75岁。因进行性消瘦3月,右上腹持续性胀痛1周,于2002年12月就诊。CT示:肝右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约呈8.8cm×6.0cm,考虑为肝癌(巨块型)。临床诊断为:肝癌晚期(巨块型)。经西医诊治认为已无手术、介入等治疗指征,并告知患者本人及家属该病恶性程度高,病属晚期,生存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患者放弃西医治疗,前来我科门诊。诊见:神疲消瘦,自觉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夜间尤甚,纳差,口干,大便质硬难解。查体:肝脏右肋下5cm可扪及,质硬,边缘钝,双下肢轻度浮肿,舌红苔少,脉弦。证属热毒伤阴气滞。治疗宜养阴清热解...

  • 调理脾胃 六味早餐糊的组方配比

    调理脾胃 六味早餐糊的组方配比

    今天教你做六味早餐糊。凡是吃过六味早餐糊来调理肠胃的人都知道,吃与不吃完全两个样,吃的时间长与时间短的又是两个样。很多肠胃病来说,每天早上吃一点,胃口好,吃饭香,肠胃能舒服一整天。   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人说,吃上三个月,人精神了,有劲了,药明显减量了,浑身透着舒爽轻松。吃上一年,能吃能喝,心肺功能增强了,血压血糖稳定了,心脑血管问题也解决了,连带着肾也充满动力,腰腿有劲,又有恢复青春的感觉。   六味早餐糊的组方配比简单,每样份量是同等的,就是每种材料重量都一样。    ...

  • 沈舒文:脾胃病三维六纲辨证与维度组方

    沈舒文:脾胃病三维六纲辨证与维度组方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疾病的核心技术,迄今为止仍发挥着其他医学无法替代的疗效优势,但自身存在的证候辨识依据不确定性与施治方药的个体经验化成为影响辨证论治发展的瓶颈。尤其作为证候依据的症状资料,通过患者对病情的描述而获得,当病情复杂或缺乏医学常识的患者往往病情描述不清,主诉不明,再三询问引导有些仍答非所问,或喋喋不休,不知所云,使医者挠头难辨,不知所措。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反思,如何将证候辨识按照病系特征纲领化,执简而驭繁,或许是减少证候误辨,提高辨证精准度的方向之一。据此,对脾胃病提出三维六纲...

  • 刘启廷组方治过敏性紫癜依据

    刘启廷组方治过敏性紫癜依据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临床表现除皮肤出现紫癜外,常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痛、腹痛及肾炎等表现,少数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本病好发于6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14岁以下儿童约占70%,20岁以下约占85%,积极有效的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学血证、斑疹等范围,中医学称之为“肌衄”、“紫癜风”、“葡萄疫”。如《张氏医通》中有“血从毛孔出者为肌衄”。《圣济总录》谓:“紫癜风之状...

  • 风团“风疹块”中医组方

    风团“风疹块”中医组方

    风团,又名“风疹块”,西医称之为“过敏性荨麻疹”,由某种过敏原引起,一般好发于春季。但顽固性荨麻疹则反复发作,不拘时令。发作时,遍身有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高出皮肤,重者头面红肿如云霞、瘙痒,遇冷、热刺激,其痒更甚。中医认为“痒属于风”,因风热入于血分而发,应用疏风解热、凉血活血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地肤子10克,白蒺藜10克,生甘草5克,牡丹皮10克,全当归6克,赤芍10克,紫草6克,地骨皮...

  • 疮疡 养血通络息风止痒 组方

    疮疡 养血通络息风止痒 组方

    皮肤病常见病由于风、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等。其治疗办法不外散风透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养血通络、息风止痒。 组方:麻黄50g,薄荷60g,白芷60g,天仙藤100g,钩藤100g,鸡血藤100g,夜交藤100g,地肤子80g,白芍100g,苦参200g,连翘120g,龙脑60g,甘草80g,炉甘石120g,僵蚕100g,五倍子80g,花椒80g,诸药爆干,粉碎成粗末,每次50g用布包好,扎紧口,放热水浸泡20~40分钟,用浸泡好和药液洗患处,或热敷于疮上,药袋拧干后放存,次日再用,法如前,每50...

  • 男性生殖能力下降 中医对证组方

    男性生殖能力下降 中医对证组方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大部分人都在讨论“生或不生”,却忽视了另一个现实问题——能不能生。由于受环境、食品污染,竞争压力,烟酒、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影响,现代男性生殖能力普遍下降。中医认为,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与心、肾、肝、脾、胆、胃等脏腑有关,病机主要为心肾失调、肝胆蕴热、脾不摄精等,临床分为心脾肾虚、肝肾阴虚、湿热下注等证型,由此对证组方,可获不错的效果。 心脾肾虚型 【适应症】精神萎靡、面色 白、畏寒、四肢不温、头晕、心悸、食...

  • 阳痿伴有早泄腰酸腰困者 组方

    阳痿伴有早泄腰酸腰困者 组方

    组成:海螵蛸、生龙骨、生牡蛎(先煎)各30g,公丁香5g,鹿角霜、阳起石各15g,蛇床子、怀牛膝、韭子各10g,硫黄(研吞)1g。 用量:每天1剂,7天为1个疗程。 主治:阳痿,伴有早泄、腰酸腰困者。 加减:服后不适者,可加少量健胃药如砂仁、怀山药。硫黄亦可装入胶囊内,以汤药送服。 病例验证:尤某,男,28岁。患阳痿半年,不能过正常性生活,有时亦能勃起,但不能性交,并有早泄、遗精、腰酸乏力等症状。用此方加杜仲18g,连服15剂而愈。后其爱人已怀孕。(韦良渠 北京丰台医星中西医...

  • 不孕症案例 中医诊断组方

    不孕症案例 中医诊断组方

    不孕症案例 2:患者,女,34 岁,2013 年 6 月 12 日初诊。 2005 年曾宫外孕 1 次,后未避孕至今未孕。3 个月前做试管婴儿移植未成功。主诉平日思虑过多,月经量少,易激动烦躁,妇科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舌尖红,苔薄白,脉细促。 诊断:继发性不孕症。辨证属肝脾不和。治当疏肝和脾,方予当归芍药散加减。 组方:白芍 20 g,当归、白术、茯苓、泽泻、柴胡各 15 g,牡蛎(先煎)30 g,川芎 6 g,女贞子、墨旱莲、地骨皮、炙甘草各 10 g。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温服...

  • 平胃散治疗体胖不孕 临证组方

    平胃散治疗体胖不孕 临证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沈宁   平胃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陈皮、厚朴、苍术、甘草四味组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专治湿困脾胃,证见苔厚脉缓,脘腹胀满,纳差口淡,呕恶嗳气,倦怠嗜卧,身体沉重。方中重用苍术为主药,温燥运脾,辅以厚朴化湿除满,行气消胀,佐以陈皮、甘草理气和胃,后世多有发挥,如“不换金正气散”“柴平散”等。   体胖不孕临证常见,上海沈氏女科认为常因痰浊阻宫所致,临床可见经少经闭,形胖乏力,纳差脘胀,腰酸带多,苔腻脉滑。其治专祛...

  • 产后癃闭 治产后3月小便不通组方

    产后癃闭 治产后3月小便不通组方

    产后癃闭 宋某,女,29岁,2008年10月3日初诊。 诉:产后3月小便不通,淋漓难尽,甚则点滴不出。经住院治疗,留置导尿4天,小便仍不能自行排出。中医以热敷、针灸,症未减。刻诊:面色苍白,头眼微肿,声音低弱,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 组方:桂枝16克,茯苓12克,桃仁10克,赤芍9克,丹皮10克,益母草1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2剂后,可自行排尿100毫升左右。继服中药3剂后可排尿600毫升。于方中加生黄芪30克,车前子12克,益气利小便,服2剂后,排尿正常。 按:产后尿潴留...

  • 治疗乳腺增生组方

    治疗乳腺增生组方

    【简介】乳腺增生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组成】药用丝瓜络、生牡蛎(先煎)各30克,当归、瓜蒌、丹参(后下)、夏枯草各15克,赤芍、山茨菇、香附、穿山甲(先煎)各12克,柴胡、玄胡(研冲)各9克。病程较长加王不留行、牛膝、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土鳖虫、水蛭;硬结难消加皂角刺、桃仁、浙贝母、玄参。 【制法】每天1剂,水煎3次,分早中晚服。 【用法】月经期停服,经后续服。3周为1个疗程,至疼痛...

  • 产后身痛 中医组方治疗思路

    产后身痛 中医组方治疗思路

    产后身痛是女性产褥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性的肌肉、关节酸楚疼痛。本病虽不危及生命,但缠绵难愈,可以贯穿整个产褥期,严重影响女性产后恢复;加之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压力大,若病情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可进一步发展为身心疾病。中医对产后身痛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的“产后腰痛”,唐·昝殷在《经效产宝》中也对“产后遍身疼痛”进行了详细论述[1]。桂枝新加汤原为《伤寒论》中治疗汗后身痛的一首经方,但在辨证论治下可以治疗产后身痛...

  • 尉中民教授 月经不调组方

    尉中民教授 月经不调组方

    尉中民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四大经典”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匮要略》课程首席教授,从医40余年,擅治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月经不调   案例 1:患者,女,27 岁,2013 年 9 月 25 日初诊。   患者月经不调 1 年余,本次月经仅少量出血,少腹隐痛,大便稀、夹有不消化食物、每日 1 次,苔薄白,脉细乏力。   诊断:月经不调。辨证为肝郁脾虚,气机郁滞。治以疏肝健脾、理气止痛。   组方...

  • 调经组方 白芍和熟地黄配伍

    调经组方 白芍和熟地黄配伍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白芍和熟地黄配伍浅析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医家傅山的代表著作,对中医妇科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傅青主女科》调经篇共14篇,载方16首,其中包含白芍与熟地黄的有8首,分别是“经水先期而经量多”条目中的清经散、“经水后期”条目中的温经摄血汤、“经水先后无定期”条目中的定经汤、“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条目中的加味四物汤、“经前腹疼吐血”条目中的顺经汤、“经水...

  • 治风寒湿痹中医组方

    治风寒湿痹中医组方

      中医认为,风寒湿痹是因肾虚脾弱,卫气不固,当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通畅,外邪壅塞筋络,浸淫关节所致。风者,痛处游走不定;寒者,疼痛剧烈,关节屈伸不利;湿者,肢体关节着重,痛有定处,肌肤麻木;痹者,即闭塞不通。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皆属于此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祛风利湿,理气活血的方药予以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组成:桑枝30克,青风藤、桂枝、羌活、独活、当归、秦艽、川芎、延胡索(醋制)各10克,广木香9克,炙甘草5克。风偏重者,加防风10克;寒偏重者,加制附子10克;...

  • 冬天腰痛 病案组方

    冬天腰痛 病案组方

      冬天,腰痛者骤增。很多患者症状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紧或迟。笔者认为,辨证属寒湿内侵型。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意指腰痛者,其本质是肾虚为先,肾虚易受病邪侵袭而致病。《内经》还分别叙述了腰痛的性质、部位与范围,并提出病因以虚、寒、湿为主。《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也指出:“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helli...

  • 肝脓肿,肝痈中医诊治组方功效

    肝脓肿,肝痈中医诊治组方功效

    李某,女,76岁。 2000年8月11日初诊。诊见:发热38°C,口干,食欲不振,右侧肝区、肾区疼痛。实验室检查:WBC9X109/L。B超示:肝、右肾多发性脓肿。后经穿刺诊断:多发性肝、肾脓肿。留置肝、肾引流管引流脓液。同时使用灭滴灵冲洗、来立信和地塞米松、先锋霉素V静滴。患者热势一直不退,要求中医诊治。诊见:身热,口干,口淡,右侧胁肋疼痛 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为肝痈、肾痈(阴虚热毒血瘀型)。处方:赤芍、鳖甲、山药、生牡蛎、白花蛇舌草、冬瓜仁各30 g、白术、麦冬、石斛、...

  • 中医虚劳,慢性肾功能不全“药中四维”为主组方

    中医虚劳,慢性肾功能不全“药中四维”为主组方

    初诊:2011年09月28日 名字:杨某某性别:男年龄:35岁地址:东莞市沙田镇 主诉:重复全身浮肿6年,再发5月 现病史:六年前患慢性肾炎,医治一年多,症情平稳。本年元旦后,因伤风复发,多方医治,作用不显。 现症:面浮,下肢肿甚,按之没指,形寒怯冷,面色黄滞晦暗,神情疲乏,腰府痠痛,厌恶吐逆,脘腹胀满,不饥不纳,小溲色黄,量甚少,大便干,已三日未临圊,舌边尖红,苔白腻浊厚,脉沉细。 辅佐查看:尿检:蛋白3+,红细胞2+,白细胞+,颗粒管型+。肾功能:尿素氮22.4...

  • 中医复法组方配药治尿毒症

    中医复法组方配药治尿毒症

    缓慢肾病、肾衰归于疑问杂病范畴,病始多因,治难一法,欲求显效,殊非易事。中医医治肾病,早载于《内经》,充分于历代。怎么从中寻觅突破点,是当代中医之职。如能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立足全体观念,注重个体化医治优势,或将有助于开拓立异,进步效果。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讨发现肾病患者服用雷公藤、大黄能降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等。经开发成为新药,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但对雷公藤的生殖毒性、肝肾毒性,大黄怎么辨证使用,需要探索研讨,进一步减毒增效,并从中医医理、复法组方配药中找出路,掌握毒药看病的安全性。 兹据个...

  • 尿痛,热淋是淋证的一种,加减组方原理运用

    尿痛,热淋是淋证的一种,加减组方原理运用

    容某,女,59岁。 2005年12月3日初诊:尿痛半年,曾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口唇干,舌淡红苔微黄稍干,脉细。子宫肌瘤病史。处方:生地15g,赤芍15g,竹叶10g,栀子10g,夏枯草15g,牛膝10g,苍术10g,黄柏10g,苡仁15g,连翘15g,白茅根30g,延胡索10g,7剂。2005年12月28日二诊:患者尿痛减,舌淡红苔白,脉细。守上方,加车前子15g 知母10g。2006年1月4日三诊:仍尿痛,口干,舌淡红苔黄干,脉细。守上方,加小茴香3g、陈皮5g,7剂后,再守上方加减治疗1月,尿痛等症消除,无...

  • 急慢性肩周炎 中医组方

    急慢性肩周炎 中医组方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

  • 产后风湿症 甘温益气法为组方治疗经验总结

    产后风湿症 甘温益气法为组方治疗经验总结

    宋绍亮教授为全国首批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工作30余年,对常见风湿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对其治疗产后风湿症状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产后风湿症状亦称“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病”、“产后风湿痹痛”,是一个发生于产后(包括流产、小产)百日内出现的肢体、肌肉、关节不适,疼痛,酸痛,重着,麻木,或功能轻度受限的常见病证。宋绍亮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产后体虚,外受风寒湿邪、瘀血留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ld...

  • 治痿经验方 组方及功效 方论解析

    治痿经验方 组方及功效 方论解析

    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第十四代传承人、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省皖南医学院终身教授李济仁,毕生致力于新安医学和疑难重症研究,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提出了痹病的寒热辨治理论,创立了“痹痿统一论”新说,治病注重培补肾本,强调辨治痹痿同病,建立了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治则治法,并总结出以清络饮、温络饮、治痿方为代表的一系列经验方,现将治痿方介绍如下。...

  • 胃脘痛临床陈宝贵组方原则

    胃脘痛临床陈宝贵组方原则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以上腹部近剑突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常兼有纳差、嗳气、呃逆、腹胀、呕恶,甚至呕血、黑便等症状。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疾患,也有的是继发于脑血管疾病后。陈宝贵结合临床实践、重视现代研究,对继发于脑血管疾病后所致胃脘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吴医汇讲》提出:“胃之权在心。”说明胃的功能活动由心来支配。《素问·脉解篇》所说“阳明络属心...

  • 心血管病 膏方调治原则及组方特点

    心血管病 膏方调治原则及组方特点

      内服膏剂又称膏滋,是丸、散、膏、丹、滴、露、酒、锭、汤等传统中药剂型之一,是为方便使用、长期服用、改善口感、提高疗效而创制的一种剂型。但是近代,膏方有被忽视的趋势。本文兹就膏方调治部分心血管疾病做一探讨,以抛砖引玉。   心血管病证候要素复杂   心血管疾病大致可以分为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前者的代表病种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各类感染性心肌炎症;后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从发病情况看,当前非感染性疾病(如冠心病)占主流。   中医认为非感染性心血管疾病属内伤杂病,如冠心病属胸痹范畴、高血压属眩晕范...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