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带下病

带下病

  • 菟丝子粥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妇人带下病,习惯性流产。菟丝子粥秘方制作方法。

    菟丝子粥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妇人带下病,习惯性流产。菟丝子粥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菟丝子粥的秘方制作方法,菟丝子粥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妇人带下病,习惯性流产。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菟丝子粥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妇人带下病,习惯性流产。...

  • 神应丹治疗涎嗽喘满,上攻心腹卒痛,及利下血,兼妇人带下病,一切肋胁痛满。神应丹秘方制作方法。

    神应丹治疗涎嗽喘满,上攻心腹卒痛,及利下血,兼妇人带下病,一切肋胁痛满。神应丹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神应丹的秘方制作方法,神应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涎嗽喘满,上攻心腹卒痛,及利下血,兼妇人带下病,一切肋胁痛满。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神应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涎嗽喘满,上攻心腹卒痛,及利下血,兼妇人带下病,一切肋胁痛满。...

  • 金樱子粥治疗滑精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久泻,妇女带下病,子宫脱垂等。金樱子粥秘方制作方法。

    金樱子粥治疗滑精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久泻,妇女带下病,子宫脱垂等。金樱子粥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金樱子粥的秘方制作方法,金樱子粥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滑精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久泻,妇女带下病,子宫脱垂等。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金樱子粥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滑精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久泻,妇女带下病,子宫脱垂等。...

  • 加味异功散治疗脾虚有湿所致带下病。加味异功散秘方制作方法。

    加味异功散治疗脾虚有湿所致带下病。加味异功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加味异功散的秘方制作方法,加味异功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脾虚有湿所致带下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加味异功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脾虚有湿所致带下病。...

  • 爱人用干墨鱼加鸡蛋治愈带下病

    爱人用干墨鱼加鸡蛋治愈带下病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分白带和红带。白带又叫白奔,多是因妇女月经未净与男人同房造成的。白带呈白色膜液,与鼻涕相似,有臭味。此病的早期症状有腰痛、脸黄、肌瘦、不孕、无力、无眠等。如果白带不早治转为红带就严重了,甚至将危及生命。带下病的病因以湿为主,与脾虚肾亏、湿热、湿毒、病虫等诸多因素有关。涉及现代医学之阴道炎、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或附件炎等疾病。   我爱人近年来患了严重的带下病,整天无精打采。吃了很多中西药,花了不少钱,就是不灵。后来用下方治疗,第一剂病情好转,第二剂病就痊愈了...

  • 偏方:妇女带下病试试扁豆加山药

    偏方:妇女带下病试试扁豆加山药

    妇女带下病试试扁豆加山药   带下病是困扰很多女性的常见病,但由于讳疾忌医的心理,多数人都不选择去医院治疗,总以为没多大病,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结果时间越拖越久,病情越来越严重。   近日,阿甘接到一位名叫小月的女性读者打来的电话,小月说,她今年29岁,刚结婚一年,还没要孩子,自己的带下近期很不正常,量多且为淡黄色。她不愿去医院检查,想让阿甘帮她问问专家,能通过哪些小偏方来治疗。   针对小月对病情的描述,东风新村中医院的主任医师张铁戈说,女性带下病是指带下的期、量、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病...

  • 治带下病中医经验方

    治带下病中医经验方

    临床采用中药治疗带下病62例,其中临床辨证为脾虚型者27例,证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面色苍白,肢体无力,神疲,纳呆,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缓;湿热型者29例,证见带下量多色黄而臭,质稠粘,或赤白相兼如脓,阴部灼热瘙痒,舌质红,苔黄,脉数;肾虚寒湿型者 6例,证见白带清冷,量多,质稀如水,小腹有冷感,腰骶酸痛,小便频数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基本方:车前子、土茯苓、薏仁各30 克,木通9克,泽泻、党参各15克,苍术、白术各10克,山药、芡实各20克。 加减:湿热证加炒1U栀、黄柏各10 克,蒲公英、银花各...

  • 带下病中医应对四法

    带下病中医应对四法

      带下病与月经病同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带下俱为湿证”为《傅青主女科》开篇之言,又指出“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中医论治约有以下四法。   升阳除湿   证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无臭。伴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苔薄白或润,脉细缓。用完带汤加补骨脂、巴戟天、鹿角霜、防风、白芷。   温肾健脾   证见带下绵绵,质稀如水,腰膝酸软,小腹冷痛,小便清长,腹胀少食,神疲乏力,舌淡脉沉迟。用附子理中丸加减,药用党参、炮附子、干姜、补骨脂、仙茅、白术...

  • 治带下病 色黄如豆渣样

    治带下病 色黄如豆渣样

      宋某,女,27岁,2010年8月11日初诊。主诉:带下量多,色黄,如豆渣样,阴痒,伴四肢无力。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7月23日。13岁月经初潮,西医检查有宫颈糜烂。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脉弦细。证属脾虚湿热下注,治以健脾祛湿为主。处方:党参15克,苍白术各10克,薏苡仁30克,芡实20克,甘草6克,车前子10克,陈皮8克,土茯苓20克,白芍10克,山药12克,柴胡8克,地肤子20克,石榴皮12克,蛇床子12克。7剂,水煎服。   以该底方加减,21剂后见好转。   按: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带下不是一个...

  • 妇科带下病宫颈炎 药粥调养

    妇科带下病宫颈炎 药粥调养

    三年前,我患了妇科带下病。刚开 始时,私处总是湿湿的,因为症状较 轻,我没有在意,但发展到后来,分泌 物越来越多,还伴有腹痛。越来越严重 的症状让我慌了神,去医院检查,B超 显示宫颈肥大,伴有许多小囊肿,最后医生诊断为宫颈炎。 医生给我开了一些口服药、外用 药,嘱我回家按医嘱使用。回家后,我 按照医嘱自行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带 下症状似乎减轻了许多,但腹部还是 时不时地疼痛。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症 状时好时坏。由于长期服用消炎止痛 类药物,药物的副作用引发了我的胃 病,胃病加上妇科病双双来袭,让我苦 不堪言。 我找...

  • 带下病的偏验方

    带下病的偏验方

    验方组成:向日葵茎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附注:此症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连绵不断,其状如带,有白带青带、黄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下五色带下等,而白色粘液,绵绵如带。在经期前后或妊娠期,量可能较多,属正常生理现象,若过多有味并伴有腰酸腹痛乾,则属病态,多因脾虚、肾虚、湿注于下引起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血失所藏,挟湿下注于带脉,症见阴道流出色红似血非血的粘液、淋漓不断;赤白带下;多因肝郁犯脾,湿热下注冲任带脉所致,症见阴中流出赤白夹杂的粘液,连绵不断。...

  • 不孕症,带下病,清热健脾化湿处方

    不孕症,带下病,清热健脾化湿处方

    主诉:人流术后2+年,未避孕至今未孕。 现病史:平素月经6-7天/30-32天,经量中等,有小血块,痛经(+-),2010年元旦结婚,婚后于2010年5月孕50天无痛人流一次,术后避孕3月,2010年8月开始未避孕至今未孕。G1P0A1。平素带下稍多,时有下腹部绵绵作痛痛,行经时腹痛略有加重。2011年6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双侧输卵管轻度积水,盆腔粘连。LMP:27/3—3/4。现症见:带下稍多,下腹隐痛不适,纳欠佳,大便质稀,小便调。舌质淡红,苔厚白腻,脉濡。男方精液...

  • 陈宝贵临床治疗带下病 选易黄汤完带汤加减

    陈宝贵临床治疗带下病 选易黄汤完带汤加减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分为生理性带下和病理性带下。《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引王孟英所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为生理性带下。《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带下》:“如其太多,或五色稠杂及腥秽者,斯为病候。”为病理性带下,即带下病。   陈宝贵教授指出:带下病的形成与任带二脉关系密切,而任脉不固,带脉失约,主要由于肾、脾、肝诸脏病变及外邪侵犯所致。如肾气不固、脾虚湿滞、肝郁化火、湿...

  • 带下病辩证以八法治疗其效堪著

    带下病辩证以八法治疗其效堪著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的增多,色质异常,腥臭,或伴有其他症状者。宋《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带下之病,妇人多有之。”世人也云:“十女九带”。其病成因多由脾肾受病,或邪犯冲任胞宫所致。“湿”邪为导致带下病的主要病因。《傅青主女科》云:“带下者俱是湿症”《沈氏女科辑要·带下》更明确提出了:“总不外湿火、相火、阴虚不守三途而已。”余临症谨守病机,对带下病辩证以八法治疗其效堪著,滋简述于下:...

  • 妇科带下病 刘启廷多年临床经验方

    妇科带下病 刘启廷多年临床经验方

      带下病指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颜色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旺,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黏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霉菌、阴道滴虫、念珠菌等细菌感染后引发妇科炎症,常出现白带色、质、量、味的异常,引发带下病。   病因脾肾亏虚,湿热入侵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脾气虚弱,...

  • 带下病反复发作半年 清热利湿治方

    带下病反复发作半年 清热利湿治方

    黄某,37岁,工人,1992年4月11 日初诊。 带下反复发作半年。1年来因工作繁忙,家务较多,自觉疲劳不支。半年来,带下量多,时而色赤不鲜,点滴不净,伴阴痒,经前性急易怒,乳房胀痛,时有阴吹,大便干结,口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微数。 辨证分析:肝藏血,主疏泄,本例患者带下色赤,伴见性急易怒,乳房胀痛等症,实为肝失疏泄,脾不健运,湿热下注胞宫,带脉失约所为。肝不能藏血,有泄无藏,故带下色赤,点滴难净。经将行乃相火内煽易动之时,故肝之郁结愈甚而见性急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纳呆,大便秘结,为阴虚有热之象。 诊...

  • 妇女带下病 白果莲肉治

    妇女带下病 白果莲肉治

    女人如果有带下,下身就会有一种异味,我曾长期受此困扰,后来听说白果莲肉粥可以治疗带下病,我就试着吃了一段时间,带下和异味均有明显改善。处方是:白果6克,莲子肉15克,粳米50克,乌骨鸡1只占内脏。先将白果、莲子肉研成细粉,纳入鸡膛,再加入米、水,慢火炖煮,食肉喝粥,日服2次。 白果性平,味甘、苦、涩,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对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的症患有显著疗效。莲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对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有显著疗效。乌骨鸡能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 女性带下病 治法温经止带

    女性带下病 治法温经止带

    女性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正常带下乃为肾气充盛,脾气健运,有任、带所约束而润泽于阴户的一种无色、质粘、无臭的液体,其量不多。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此病,治法井然,用药灵活,兹举例如下。 孙某,女,47岁,2014年5月31日初诊:患者于4~5年前开始白带色黄有味,月经先期,一般提前1周左右,量色正常,伴全身畏寒,四肢不温,夜寐梦多,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畏光恐声,急躁易怒,性格内向,纳可,大便1日1~2次,小便调,伴有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患者有花粉过敏史,望其形...

  • 带下病 运气方静顺汤加泽泻

    带下病 运气方静顺汤加泽泻

    静顺汤治疗带下病 王某,女,52岁。 4月1日早晨发热,体温38.5度,咽干、咽痛、干咳无痰,舌暗,苔白薄燥,脉浮数,予顾植山推荐的朱肱《活人书》葳蕤汤(玉竹、白薇、麻黄、葛根、石膏、川芎、羌活、杏仁)半付热退。但遗留有咳嗽、痰少、咽干,换用麦门冬汤(麦冬、桑白皮、紫苑、白芷、法半夏、钟乳石、党参、淡竹叶、甘草)3剂。4月5日反馈咳嗽已愈,但近2日白带增多,且外阴肿大,不红不痒,小便稍黄,舌质暗,苔白腻,脉沉。考虑患者平素脾虚有湿,麦门冬汤滋阴润燥之力大,故而出现带下色白,如今寒水之势强,故果断...

  • 妇女“带下病”的中医辨治

    妇女“带下病”的中医辨治

    俗话说:“十女九带”,当妇女阴道内,常有分泌物绵绵不断地流下来,称为“白带”或“带下”。有“带下病”者常感觉到下体不舒适或瘙痒难耐,严重者常伴随身体疲倦感,进而影响生活作息。 古人将“带下”分为青、赤、黄、白、黑5种,临床上,并不能只凭色泽而定其寒热属性,仍应结合分泌物的质地清稀或浊黏、病程多久、有无腥臭味而定。“带下病”常见分型如下: 1.脾虚型:多见“带下&...

  • 产后带下病 治法清利湿热化瘀除秽

    产后带下病 治法清利湿热化瘀除秽

    例1 刘某,28岁,工人, 1992年6月12日初诊。 产后带下异常1月余。1992年4月1日足月顺产,产后恶露持续1个月干净。嗣后出现带下量多,质稀如水,不臭,外阴痒痛,纳少,大便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及阴道口潮红,阴道左侧壁有少量肉芽组织增生,余无异常。自带检查无特殊。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 诊断:①带下过多;② 阴痒。 辨证:湿热下注,任带损伤。 治法:清利湿热,化瘀除秽。 处方:黄柏6克,苍术 6克,生苡仁15克,牛膝 10克,当归身10克,山栀子6克,鱼腥草10克,救必应lO克,佩兰6克,山楂...

  • 分享七个妇科名方治带下病

    分享七个妇科名方治带下病

    对女人而言,瀑布一般的长发,淡雅的连衣裙,标准的瓜子脸,聪明的杏仁眼,稳重端庄的气质,总会让人怦然心动!而这一切,如果有带下病的骚扰,或许就没有那么美妙了!如今,不少女人被带下病制约,心里的苦楚,无人能诉,尴尬无奈!今天就分享7个妇科名方,难得一见哟~ 加味止带方 【方源】黔贵丁氏妇科。 【组成】猪苓15g,茯苓15g,车前子15g(包),泽泻15g,茵陈15g,赤芍15g,丹皮15g,黄柏15g,栀子15g,苦参15g,白鲜皮15g,冬瓜仁15g,百部15g,北柴胡10g,川牛...

  • 介绍防治带下病的两个食谱

    介绍防治带下病的两个食谱

    月经病养生重在养心 妇女以肝为本,肝藏血,心生血。月经不调同心肝的关系最密切。精神因素,心志失衡,思虑恼怒,是造成月经不调的主要因素,故其养生重在养心。 此处的养心指广义的心神,也就是重在心理养生。心理养生主要措施是制怒、避虑和防惊。怒则伤肝,情志不畅,气血逆乱。所以制怒是月经病养心的首务。 女子常常多思善虑,时时多疑心重,多虑善忧,心境不佳,月经不调。 一是要多关心、呵护女性,使其愉快。二是自身要保持清静,克服多思多虑,不宜前思后想,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做到每天有个好心情。...

  • 运化失职治疗水湿下注而成带下病

    运化失职治疗水湿下注而成带下病

      邓某,女,9岁,于2008年12月3号来诊。   母诉其女近来无精打采,不想吃饭,并发现其内裤常有如涕之白滑之物,量多,疑为白带。观女孩面黄,精神萎顿,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证”,此乃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水湿下注而成带下。   处方:炒山药30克,炒薏仁15克,焦白术20克,肉桂3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一周后复诊,女孩精神好转,饮食正常,白带明显减少,嘱再服药3剂,素日少食寒凉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后带下病未复发。...

  • 中药敷脐治带下病

    中药敷脐治带下病

      带下病是指妇女阴道内的分泌物明显增多,绵绵如带,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下注或气血亏虚,以致带脉失约,冲任失调而成。对于患有带下病的女性,不妨试试以下中药敷脐法。   取芡实、桑螵蛸各30克,白芷20克。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用醋少许调为糊状,敷于肚脐处,再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连敷1周。...

  • 升阳除湿健脾温肾 诊治带下病

    升阳除湿健脾温肾 诊治带下病

    杨某,32岁,工 人,1991年9月19日 初诊。 带下量多1年, 加重半年。自诉1年 来带下量多,质清稀, 色白,有臭味,伴阴痒。 结婚半年来阴痒加 重,带下绵绵,阴部清 冷,带下味腥。经期容 易感冒。平时腰膝酸 软,乏力,性欲淡漠,月 经周期不准,经水净 后下腹胀痛。末次月 经为1991年8月30 至9月4日。舌淡红, 苔薄白,脉细缓。 诊断:带下病。 辨证:脾肾亏虚。 治法:升阳除 湿,健脾温肾。 处方:党参15 克,白术10克,土茯 苓20克,陈皮6克, 苍耳子10克,川断10 克,川杜仲10克,...

  • 肝胆湿热下注的带下病方

    肝胆湿热下注的带下病方

    处方:龙胆草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车前子10克,白术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泽泻10克,大枣6枚,茵陈15克,黄柏10克,甘草6克。 说明:此方用于肝胆湿热下注的带下病效果好,临床表现为带下色黄黏稠,有异臭味,或伴阴部瘙痒难忍,或伴胸胁乳房胀闷不舒,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苔黄口腻,脉弦数。...

  • 推荐妇女带下病保健汤水

    推荐妇女带下病保健汤水

    时下天气炎热,暑湿重,各大医院的妇科诊室也人头涌涌,在这种天气下,女性易得因湿热引起的带下病。今天特推荐一款能对妇女带下病起到预防保健汤水——马齿苋芡实瘦肉汤。马齿苋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药食两用的植物,它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对于湿热所致的带下、痢疾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是药食同源的典型药材。 材 料 新鲜马齿苋100克,芡实100克,瘦猪肉150克,精盐适量。 做 法 (1)将新鲜马齿苋摘去根、老黄叶片,用清水洗净,切成段;瘦猪肉切成肉丁...

  • 治带下病验案

    治带下病验案

    病例:患者,女,29岁。患者于2 年前初夏做绝育手术后3个月,外出途中遭受大雨淋湿受凉后.出现小腹及腰骶部坠胀疼痛。继之出现月经紊乱。带下增多,黄稠有味。曾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又按腰痛治疗年余无效。现带下转为淡黄而稀,量多,每天需2包卫生纸,伴口淡无味,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薄黄水滑,脉沉细。辨证:下焦湿热。处方:茵陈、滑石(包煎)、薏苡仁各 20克,蒲公英、茯苓各10克,甘草、黄柏、白术、川牛膝各6克。5 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二 诊.5剂后腰痛明显 减轻。带下减少 2/3,又在上方基础 上加减共进...

  • 妇女带下病多由带脉失约 临床治疗方

    妇女带下病多由带脉失约 临床治疗方

    妇女阴道流出白色黏液,其状如带,量多淋漓,如涕如唾者,称为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分明,称为赤白带;白带色黄者,称为黄带;色红者称赤带。另外,还有青、黑,或五色杂见的,因而又有青带、黑带、五色带之称,总称带下。   中医认为,本病之生,多由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加上脾虚、肝郁,或奇经虚损、阳气不足等因素,致湿浊、湿热下注引起。至于阴虚内热,扰动冲任所致白带,临床也为常见。   凡带下色白,黏腻稀薄,秽气不重,且精神倦怠,食欲不佳,劳则带下更多者,为脾虚湿浊下注,应健脾除湿,佐以收敛。临床上常用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