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的七大要点
消化性溃疡容易反复发作,并且能引发大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 癌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负面作用,给社会经济造成一定负担,应积极预防。对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宜采取如下措施: 1.避免使用致溃疡药物。非自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利血平等药物的长期使用都会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应尽量少用或遵医嘱。 2.不贪零食。经常吃零食会刺激胃酸分泌,由于摄入食物较少无需大量胃酸来帮助消化,而多余的胃酸就会消化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本身,进而造成消化性溃疡。 3.戒...
-
急性白血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辨证要点辨证选药
在急性白血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辨证应用中成药。常见证型有邪盛正虚、邪热炽盛、痰瘀互结、脾胃不和、肝郁脾虚的不同。 1. 邪盛正虚证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慌气短,或发热出血骨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无力或沉细。 【辨证要点】疲乏,发热骨痛,舌质淡,脉虚大无力或沉细。 【辨证选药】宜选用有扶正兼祛邪的药物,或两种中成药联用。正气虚为主者可选用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知柏地黄丸、人参养荣丸等。邪气偏盛者可重用祛邪解毒药物,例如大黄蟅虫丸(胶囊)、新癀片、...
-
胃癌术后饮食食谱中医处方辨治要点
胃癌术后饮食食谱 莱菔粥:莱菔子30克,粳米适量。先将莱菔子炒熟后,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药方消积除胀,腹胀明显者可选用。>>>胃癌饮食 胃癌患者警惕11种饮食法损健康 陈皮瘦肉粥:陈皮9克,乌贼鱼骨12克,猪瘦肉50克,粳米适量。用陈皮、鱼骨与米煮粥,煮熟后去陈皮和乌贼骨,加入瘦肉片再煮,食盐少许调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此食疗粥降逆止呕,健脾顺气,腹胀者可首选此膳。 莴苣大枣饼:莴苣250克,大枣250克,面粉500克。将莴苣切碎,大...
-
治肝癌验案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方义
赵某某,男,60岁,2006年8月9日初诊。有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同年7月发现肝癌,介入治疗。刻诊: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纳差乏力,食欲不佳,肝区不适,晨起口苦,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红,舌体胖,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细。 辨治要点:肝区不适、晨起口苦、脉弦肝郁也;面色萎黄、大便时干时溏、舌淡胖脾虚也。情致不舒、疫毒长期著于肝以及脾虚土壅等皆可致肝郁;而长期的肝郁,木不疏土,又可致脾虚。肝郁脾虚日久不解,加之疫毒留着,致使肝之气血郁滞,痰湿停留,终致肝积形成。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扶中,拟丹栀逍遥散化裁。...
-
胃癌化疗后中医药治验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
姜某某,男,61岁,2007年4月17日初诊。胃癌术后1月余,病理: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1/15,T3N1M0,化疗后;有2型糖尿病史。刻诊:胃纳尚可,眠不佳,口干,口渴,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辨治要点:胃火炽盛,火极化毒,积聚乃成。手术后气血两伤,火炎伤阴,痰火瘀血留滞,复加气阴两伤。法当扶正与祛邪兼顾。玉女煎加味: 处方:生地10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玉竹15克,女贞子15克,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蒲黄10克,白...
-
卵巢功能早衰病因及发病特点 辨证要点
卵巢功能早衰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被破坏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通常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升高,而雌激素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绝经期症状的综合征。 目前教科书上认为女性卵巢功能减退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功能早衰,代表着卵巢功能逐渐下降的三个不同阶段。卵巢功能早衰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西医认为由于病因不明,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而用中药治疗,可改善症状,延...
-
治乳腺癌中医辨治要点 处方方义
陈某某,女,62岁,2004年1月5日初诊。 主诉 左乳癌术后半年,淋巴结转移:10/13,化疗7周期,化疗方案:紫杉醇+表阿霉素。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脂肪肝。刻诊:自诉气短乏力,精神欠佳,纳不香,眠不实,左胸部时有疼痛,大便调,舌质淡红,体胖有齿痕,苔薄黄,脉沉细小弦。 辨治要点 老年女性,气血衰颓,加之手术与化疗,气血耗伤,脾胃虚弱,中气亏虚,兼有肝经郁热。治宜健脾养心、益气养血、清解郁热、软坚散结,以归脾汤为基础方加减。 处方 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远志10克,生...
-
温病病机病理特点及表现 治带下病温病理法运用要点
国医大师班秀文为中医妇科大家,擅治各种妇人疾患,本于经典,临证活用,经验独特,疗效显著。其治带下,提出“治带不忘瘀”的学术观点,在对湿热兼夹瘀血及肝郁化火证等的辨治,充分体现了其对温病病机病理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温病病机病理特点及表现 温病分温热类与湿热类两种性质。班秀文认为病变过程中,正邪相争,除表现为热炽、热灼、热盛等病机改变以外,还极易阻碍人体气机,产生阳气怫郁。尤其湿为阴邪,最遏阳气;湿与热合,一阴一阳,异性相吸,互为阻遏;湿热有形,胶着难开。故湿热邪气侵袭人体,...
-
乳腺癌辨治要点 中医处方方义
金某某,女,66岁,2005年7月13日初诊。左乳癌术后,浸润性导管癌。化疗6周期,化疗方案:紫杉醇+烟曲霉醇(TNP–470)。既往有糖尿病、血压高病史。刻诊:自诉乏力,纳不香,胃脘不适,口苦,手足麻木,肌肉酸痛,大便干,3~4日1解,舌质暗红,苔少,脉细数。 辨治要点 乳头为厥阴肝经所属,乳房为阳明胃经所司。肝胃热毒郁结,灼津为痰,碍血为瘀,并耗伤阴血,久而不解,而成乳岩。拟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补血养阴为法,同时兼以和胃降逆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橘皮竹茹汤和滋水清肝饮化裁。处...
-
晨僵饮食要点 减轻晨僵症状
晨僵不仅仅是腰部僵硬,很多老年人会发觉开始是手指关节僵硬,很快就逐步扩大范围,最后扩展到全身。 晨僵是类风湿病人都有的一种表现(当然也可以发生在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即病人晨起或经过一段停止活动后在受累关节出现僵硬感,活动受限,严重时可有全身关节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暖身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出现晨僵的原因是由于在睡眠或活动减少时,使受累关节周围组织渗液或充血水肿,引起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紧张,而使关节肿痛或僵硬不适。纤维性肌痛和骨性关节炎也可有一定程度的晨僵症状,但极少像风湿性关节炎(RA)那样持续1小...
-
骨质疏松症辨证要点 补肾活血蠲痹汤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继则出现周身疼痛,以腰背部及四肢为甚,弯腰、攀登等体位改变时疼痛加重,伴乏力、不耐劳作、不能久站、夜间下肢痉挛等,病情重者常有脊柱压缩性骨折,多发生在胸椎或腰椎,造成驼背、身长缩短,其次为髋部或腕部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由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和年龄增长而致,继发性则由内分泌疾病、肾病、肝病等引起。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利于骨功能的恢复和维持,是中医学优势所在。全国名中医孙同郊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教学、临...
-
内伤新咳的治疗要点 正邪并重 祛邪扶正 双管齐下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各家学说专业博士生导师宋兴长期深入研究伤寒、温病、温补等不同学派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见解和诊疗心法,对咳嗽治疗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现将其治疗内伤新久咳嗽经验加以总结。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宋兴认为,治疗咳嗽时不能只着眼于司呼吸的肺系统,同时还需把各个系统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看,临床上一些疾病的病位和病根并不在同一处,如子病及母,或母病累子,很多时候是标在此,而本在彼,内伤杂病咳嗽尤其如此。如果没有辨明真...
-
非典型性久咳中医治疗要点 扶正托邪为首选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各家学说专业博士生导师宋兴,长期深入研究伤寒、温病、温补等不同学派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见解和诊疗心法,对咳嗽辨治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现将其治疗非典型性咳嗽经验加以总结。 宋兴将咳嗽一病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非典型性咳嗽三大类,非典型性咳嗽是指主因不明,证性不清,初起时四诊几乎无异常的一类咳嗽,即便详审脉色形症,也难明外感内伤,难分寒热虚实。本病又可细分为非典型性新咳和非典型性久咳。其实本病并非真的无因可求,无性可分,只是因、证不明显,难以明断。 这类咳嗽的轻证新咳者大多仍与...
-
治血液病发热 明辨补中益气汤与升阳散火汤方证要点
血液病约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起病,且发热可出现在血液病的任何阶段,患者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有寒战,出汗较多。若合并其他病邪侵袭,则可出现高热伴畏寒多汗。血液病低热一般多为内伤发热,治疗内伤发热应根据不同的证侯、病机而采用有针对性的治法。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以清热。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应以补为主。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正如《景岳全书·火证》所说:“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固其法也。然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而...
-
一贯煎溯源 合方应用辨治要点
简介:王键,男,汉族,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教育、科研、临床和管理工作40余年,致力于中医治则治法、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分子生物学机制与中医药防治及新安医学传承与发展研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专家银奖获得者,全国“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传承人奖获得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国家规划教材7部,主编或副主编学术专著22部,发表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
-
四季养生要点 调节情志养生保健
时下,中医养生成为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吉林省长春市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主任张焱结合《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跟记者讲述了四季养生要点,希望以此指导大家遵循春、夏、秋、冬四季自然规律,合理起居饮食,科学调理脏腑器官,以寻求阴阳平衡,强身健体。 张焱认为,一年中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也会产生相应影响。因此,中医要根据四时气候变化来调节情志养生保健,祛病延年。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通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
-
判断妊娠脉要点 方药试探
现代医学技术发达,怀孕很快就可以通过抽血、B超、小便等方式检查出来,但这些检查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如常有遇见在怀孕期间感冒用了感冒药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其实当初已经受孕,或者去医院做体检,照了某光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当初已经受孕,但往往此时悔之晚矣。 一般人在月经没有推迟之前是没有意识去了解是否受孕,而我们作为医生,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来保护好自己,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二来有能力尽早判断是否受孕,也是对患者负责,对生命的尊重。 判断妊娠脉要点 判断妊娠脉要点有二:一是肺脉和肝脉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