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例 第2页

病例 第2页

  • 慢性肾炎 扶正祛邪医治一病例剖析

    慢性肾炎 扶正祛邪医治一病例剖析

    缓慢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亏虚、湿热瘀阻所造成的。本虚标实是其底子病理:本在脾肾亏虚,标则为湿热、血瘀,因而,临床采用健脾益肾、清利活血的扶正祛邪医治准则。在具体运用中要掌握扶正和祛邪之间的平衡。今试举一病例剖析如下。 赵某,女,47岁。2018-01-13初诊。诉“发现尿检反常3年”。3年前体检尿检反常,尿蛋白2+,肾功能正常,血压偏高,素常予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日1次,血压平稳,连续服用黄葵胶囊、金水宝胶囊。尿蛋白动摇于2+~1+之间。近来自觉小便混浊,要求中药医治。刻下...

  • 天冷膝盖痛 病例方药一则

    天冷膝盖痛 病例方药一则

    天冷膝盖痛主要是由于关节受到风湿、风邪入侵膝盖部位引起的,是由于生活中长期不注意膝盖的保暖造成的,在天冷,风大,或者潮湿的时候都会引发膝盖的疼痛。 艾草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 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 清·吴亦鼎《神灸经论》记载,“夫灸取于火,以性热而至远,体柔而用刚,能清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艾灸——治疗膝盖冷痛 艾灸部位:...

  • 朱良春对银屑病关节炎的认识,典型病例

    朱良春对银屑病关节炎的认识,典型病例

    疕痹,又称银屑病关节炎(PsA)。该病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具有银屑病皮疹并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病程迁延、反复,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导致残疾。 朱良春对疕痹的认识 正虚邪恋为病因,肌肤顽痹多迁延 疕痹(银屑病关节炎)的病因总归于感受风寒湿热邪,或过食辛辣炙煿、鱼虾酒酪,或心绪烦扰,惊恐焦虑,七情内郁,均可导致经络不畅,气郁化火,而致血热、血燥、血瘀,火热瘀毒留注关节皮肤,气、血、津、液耗伤,脏腑阴阳失和,乃为该病的主要病机...

  • 陈宝贵临证治嗜睡 典型病例

    陈宝贵临证治嗜睡 典型病例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阵发性难以自我控制的睡眠为其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属于《素问·诊要经络论》中“嗜卧”范畴,后世医家对此病又有“多睡”、“多卧”、“多寐”之称。陈宝贵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以肾阳虚衰、痰蒙清窍为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嗜睡,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头晕头昏,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舌淡,苔白腻,脉沉等。治法为温补肾阳,化痰开窍为主。处方以肾气丸加味为主。   处方:熟地30克,丹皮10克,泽泻10...

  • 治郁病组方的应用与变化 赵建军典型病例

    治郁病组方的应用与变化 赵建军典型病例

    赵建军,1983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吉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现已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50余名。2007年笔者有幸成为赵建军的研究生,侍诊三年,颖悟颇深。尤其治疗郁病之术“滋水培土涵木畅情安神法”堪称一绝,其疗疾之誉响遍国内外,无数患者慕名而来。 郁病又称郁证。郁字有积、蕴结、滞等含义。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解郁尤需气机畅 赵建军...

  • 老年痴呆症难治病 方药组成典型病例

    老年痴呆症难治病 方药组成典型病例

    老年痴呆症是当今难治病。老年痴呆大多为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而其中血管性痴呆以老年人居多,常易发于中风病之后。临床表现为智力进行性下降,记忆、判断、计算等认知功能障碍,并可伴有情感障碍、行为及人格异常。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失算、善忘,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严重时喃喃自语,闭门独居,苦笑无常,理解力、执行力、判断低下,并伴有食欲不振,疲劳无力,头昏目眩,腰腿困乏等。 老年痴呆的认知障碍属于中医“遗忘”“健忘”“呆病”&ldq...

  • 顽固呃逆病例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顽固呃逆病例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呃逆是指由于胃气上逆以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呃逆多数可自行停止,但也有极少数病例连连作呃昼夜不停,令人十分痛苦。下面结合两个顽固的呃逆病例谈谈关幼波老师的临证经验。   病案1   田某,男,72岁。   患者于一个月前因生气后饮酒引起呃逆频作,接连不断,昼夜无休止。有一次曾因严重呃逆而致气闭晕厥,经抢救恢复,唯呃逆依然。在当地用过中西药物未见功效,后转京诊治。到某医院做了全面检查,食道以及胃肠系统均未发现异常。诊为“膈肌痉挛”。由于治疗未见好转,前来我院就...

  • 治疗慢性腹泻方病例与疗效

    治疗慢性腹泻方病例与疗效

    应用桃花汤加减治疗慢性腹泻43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3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26 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3岁,.其中20~50岁者22例, 51~63岁者21例;病史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1年。43例患者均经肠镜检查排除肿瘤、肠结核、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辨证要点: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物,夹有不消化食物,迁延反复,脐腹冷痛,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白,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细。中医辨证...

  • 名方治胃炎今举典型病例

    名方治胃炎今举典型病例

    曾定伦主任中医师是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针对脾胃病阴阳并病,寒热错杂的病机,采用寒热并施,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应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方治疗效果甚佳,体现了《素问·标本病传论》“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宗旨。今举典型病例如下。 曹某,47岁,男性,2013年4月10日初诊。 患者反复胃脘疼痛1年余,2月前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A2期);HP(2+)。服用制酸、保护胃黏膜、抗HP药物治疗1月症状缓解。3天前因食用火锅、饮酒...

  • 饮食积滞中医典型病例

    饮食积滞中医典型病例

      食积,饮食积滞之简称,为九积之一,是指食滞不能消化,日久成积者。此病多见于小儿、老人及久病脾胃虚弱者,也可见于一些重病的兼证或一些胃肠重病的早期症状中,如肝癌、胃癌等。一般的饮食积滞,停食一二次即可缓解,长期饮食积滞,需服药治疗方可痊愈。陈宝贵教授治疗食积常用保和丸加减,疗效很好。   保和丸一方出自《丹溪心法》,药物组成为: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三两、茯苓三两、陈皮一两、连翘一两、莱菔子一两。方中以山楂为君,消食开郁,善消肉食之积;以神曲为臣,消食健脾,善消酒食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善消谷面之积。三...

  •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17.5 天。全部病例均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或感冒史, 临床表现:咽痒即咳,或咳必咽痒,甚者呛咳连续不断,致面红耳赤,努力咳出少许泡沫痰后方稍止,偶遇冷热、异味刺激或大声说话即咽痒,咳嗽又作。经胸部x线拍片和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二、治疗方法 处方:紫苑、百部、杏仁各12克,荆芥、白前、桔梗、法半夏各10克,陈皮、甘草各5克。 加减:风寒...

  • 肢体痿软无力 瘫痪病例诊疗随笔

    肢体痿软无力 瘫痪病例诊疗随笔

    钟某,男,30岁,农民。1986年4月16日初诊。10日前偶感发热、头痛,次日突然双目失明,右侧手足始感麻木,活动稍有不便。第三日,右侧上、下肢完全瘫痪。即急入某地区人民医院治疗,诊为“视神经脊髓炎”。治疗10余日不见好转,患者自动出院,求治于余。 诊见右侧肢体痿软无力,欲抬不能,欲动维艰,双目呆滞,视物模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食不香,口干唇燥,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查体:T:36.5℃,BP:116/80mmHg,被动体位,五官端正。颈软无抵抗,心肺(-),...

  • 曹氏降压方典型病例 名老中医曹玉山

    曹氏降压方典型病例 名老中医曹玉山

    曹玉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 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名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师承教育指导 老师,善治心血管疾病。现将曹老治疗 高血压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曹氏降压方 处方:稀签草、夏枯草、葛根各12 克,钩藤(后下)、川牛膝各10克,杜 仲、天麻各8克。 加减:舌暗有瘀斑者,加桃仁、红 花、川芎、丹参各10克;痰浊壅塞, 胸闷者,加瓜蒌、薤白、苏梗各lO克, 鲜竹沥5克I.心肾阴虚,心中烦闷者 (特别是女性),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 克;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生龙 骨、生牡蛎各12克;胁胀痛...

  • 治疗头痛病例二则

    治疗头痛病例二则

      头痛虽为小病,但是临床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跟随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田淑霄教授临床学习,观其对于头痛的治疗,颇具巧思,给人启迪。田淑霄教授治疗头痛常以桂枝10g、白芍20g、甘草10g、川芎15g、菊花10g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无论外感或者内伤所致头痛,皆能效若桴鼓。   此方配伍选药巧妙,由仲景《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去姜、枣,加上《局方》川芎茶调散之主药川芎与《医方集解》菊花茶调散之主药菊花组成。   中医认为头痛的病机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不通则痛”;二是&...

  • 治疗颈性眩晕典型病例

    治疗颈性眩晕典型病例

    张秋才是河北省第二、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善于用经方治疗疾病,但不拘经方。他用泽泻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现举典型病例如下。 王某,女42岁,2014年7月5日初诊。以眩晕、恶心、呕吐2天就诊。 患者长期伏案工作,有颈椎病史。平时很少有体育运动,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身体肥胖,2天前因练习颈椎“米字操”后出现眩晕、恶心、呕吐。颈椎X片:寰枢关节不稳,颈4、5椎体排列不稳。无高血压、心脑血管及内耳疾病。符合颈性眩晕诊断。 刻诊 眩晕耳鸣,头重如...

  •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病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发作的年龄常不限是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或中风,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将对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期发掘出诊治眩晕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随段富津教授临证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门诊部共收集段富津教授诊治病例4236例,其中眩晕568例,除去只进行了1次诊治患者61例,实际整理507例。5...

  • 抑郁症“久病皆郁”病例分别拟方

    抑郁症“久病皆郁”病例分别拟方

    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我跟随王辉武教授临症期间,发现王辉武教授对郁病有独到见解,认为“久病皆郁”“郁乃心病”,现举例说明之。 病例一 高三学生谭某(患一),女,17岁,由父亲陪同来诊,长相清秀、腼腆,双耳塞着耳机,说话吞吐,经父亲补充,方了解女孩最近两个月睡眠差,噩梦多,半夜醒时身体无法动弹,但意识清醒,记忆力减退,成绩本来中上乘,现一路下滑,舌稍红,浅黄薄苔,脉弦稍数。 病例二...

  • 从肺胃同治愈胃咳的病例

    从肺胃同治愈胃咳的病例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内经》原文中有多处明确提出“肺主咳”,《素问· 咳论》篇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并指出“胃咳之状,咳而呕……”。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咳嗽》篇云:“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脏,此肺为本而脏为标也;内伤之咳,先因伤脏,故必由脏以及肺,此脏为本而肺为标也&rdquo...

  • 糖尿病足治疗方法病例分享

    糖尿病足治疗方法病例分享

    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 疼痛、 畸形、 炎症、 感染、 溃疡及组织破坏的一种临床 综合征, 其发病主要与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和感染三 大因素相关 [1] 。因该并发症治疗困难、 易复发、 费用高 等特点, 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足部感染是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问题, 除外糖尿病神经病变, 血管 闭塞缺血是导致该疾病发病和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是影响糖尿病足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2] 。创面治疗 一向都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难题之首。就世界范围 来看, 超过一百万的糖尿病患者的最...

  • 民间方治疗几例面瘫病例

    民间方治疗几例面瘫病例

    清代《验方新编》中风篇记载中风口 眼歪斜验方:用活鳝鱼一条捣烂,左斜敷 右,右斜敷左。嘴正则将鳝鱼血洗净。屡 试皆效。又方:蓖麻子三钱(去壳)、冰片 五分,共捣融。左扯贴右,右扯贴左,以正 为止。笔者也曾听闻民间流传使用蓖麻 叶捣碎及黄鳝血涂敷患侧治疗面瘫效果 显著。笔者效仿此书记载及民间方法,合 用治疗几例面瘫病例,收效甚好,现介绍 如下。 病案一:王某,男,57岁。从商多年, 性急暴躁。因突发口歪前往医院就医,但 因公事繁忙拒绝住院。发病2天后前来 求诊。患者来时口角向左侧歪斜,右口角 下垂,右侧面颊动作不灵...

  • 瘫痪病例诊疗随笔

    瘫痪病例诊疗随笔

    钟某,男,30岁,农民。1986年4月16日初诊。10日前偶感发热、头痛,次日突然双目失明,右侧手足始感麻木,活动稍有不便。第三日,右侧上、下肢完全瘫痪。即急入某地区人民医院治疗,诊为“视神经脊髓炎”。治疗10余日不见好转,患者自动出院,求治于余。   诊见右侧肢体痿软无力,欲抬不能,欲动维艰,双目呆滞,视物模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食不香,口干唇燥,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查体:T:36.5℃,BP:116/80mmHg,被动体位,五官端正。颈软无抵抗,心肺(-...

  • 中药治中风后遗症典型病例

    中药治中风后遗症典型病例

    中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老年人脑部血流减慢,血液粘 稠度增加,脑血栓逐渐形成,阻 塞血管,致使脑部瘀血、水肿压 迫脑神经,大脑中枢功能失常。 中风患者表现为突然语言障碍、 流涎、半身活动不利。临床用中药 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良好疗效,现 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78例患者,男性41例, 女性37例;发病年龄50~95岁;病 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半年。多 数患者在做此治疗前应用过青霉 素类抗生素及丹参、参麦等针剂输 液治疗过,病情没有彻底根治。中 医辨证属瘀血阻络型。 二、治疗方法 处方:白术、防风、桃...

  • 老年性痴呆对治法的探讨 典型病例

    老年性痴呆对治法的探讨 典型病例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获得性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典型症状有记忆力丧失,抽象思维、定向力的障碍,同时伴有行为人格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现今,国内外治疗AD的西药大多数处于临床实验中,且长期服用这类西药易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损害肝肾等器官。何俊谱出生于中医世家,业医40余年,擅治疑难杂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善于辨证施治,精于理法方药,对老年性痴呆的诊治经验颇丰。笔者有幸从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现择其...

  • 老年高血压病典型病例 益心健脑汤

    老年高血压病典型病例 益心健脑汤

    刘持年应用益心健脑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 刘持年教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从事临床、 教学、 科研工作50余载, 师从我国著名中药方剂学家 周凤梧教授和临床名家周次清教授, 医理娴熟, 经验 丰富, 擅用古今名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学生有幸跟 随刘持年教授学习, 受益匪浅。 本文总结和整理刘 持年教授应用益心健脑汤治疗气虚血瘀之老年高血 压病的临证经验, 以供同道参考。 益心健脑汤 益心健脑汤是全国名老中医周次清教授的临床 经验方 [1] , 该方由黄芪30-60g, 桑寄生15-30g...

  • 胃痛  胃脘冷痛伴脘腹胀满中医病例

    胃痛 胃脘冷痛伴脘腹胀满中医病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辛文华   病例一:李某,男,39岁。诉:胃脘冷痛7年余,伴呃逆频频,呕恶痰涎;呕恶不舒,时有泄泻,手足不温,舌淡,苔白略腻,脉细略滑。1年前胃镜示:“①胆汁反流性胃炎。②胃底息肉多发,并实行电凝术。”近一年胃脘冷痛、呃逆不适加重。曾常用654-2、胃复安肌注;屡服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林霉素、果胶铋、奥美拉唑等,上述症状时轻时重。近日复因受寒,呃逆痰涎,胃痛加重,要求中医诊治。   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痰阻气逆)。   治则:温中健脾...

  • 慢性胃炎 补益脾胃处方病例

    慢性胃炎 补益脾胃处方病例

    王玉英教授为北京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别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注重辨证施治,同中求异,运用补益脾胃、活血行气、辛散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其用药特色包括药性平和、补泻兼施、擅用药对。并且王教授非常注重日常调摄,其治疗慢性胃炎谨遵古人“治未病”的思想,临证之时常叮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对身体的影响,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慢性胃炎是西医病名,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主要表现为上腹疼...

  • 泄泻属慢性腹泻范畴 中医病例举隅

    泄泻属慢性腹泻范畴 中医病例举隅

    泄泻属现代医学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腹泻范畴,是临床常见病,以便次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症。中医学认为泄泻的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以及禀赋不足,病机为脾虚湿盛,临床治疗泄泻多从脾虚论治,并在亲身临床及科研实践中给予验证。   审病求因,详析病机   中医学认为泄泻病位在肠,病机可宗脾虚,其认为脾气宜升则健,喜燥而恶湿,主运化水湿,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亏虚则清不升,湿不化,气血生化乏源,故脾虚乃泄泻发病根源。泄泻的病因虽相当复杂,但谨守&ldquo...

  • 保胃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 胸痹胁痛病例

    保胃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 胸痹胁痛病例

    中医治病靠辨证寻源知机,然后靠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组方,从整体平衡的认知来把握调和人体阴阳气血,养胃补津,扶正祛邪,恢复人体自我修复机能以达中和平衡之境,即“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现今方药杂乱的现象比比皆是,疗效不佳又损伤胃气,有损于中医声誉,更是有悖于医圣张仲景之“保胃气”大法。 【保胃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   保胃气是中医治病的第一要义 有些中医开方药味太杂,...

  • 治疗咳嗽 兹举跟师顾植山教授所见病例二则

    治疗咳嗽 兹举跟师顾植山教授所见病例二则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认为,中医治病应分天、人、病三个层次。《黄帝内经》论病因有天、人、邪“三虚”之说,诊断上就相应有辨病证(包括辨致病之邪)、辨人(体质)和辨天(五运六气)的不同角度,治疗上有司天、司人、司病证的不同层次。所谓的“司天方”是司天人关系之方,从调整天人关系的角度出发,调理气机,从而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调动人体自身的力量消除疾病。 2016年丙申年,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寒甚火郁,相火被岁水所克,形成郁火病机,易使肺金受邪,产生咳...

  • 治小儿顽固性痰咳典型病例

    治小儿顽固性痰咳典型病例

    日常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小患者,一旦感受风寒就出现咳嗽、气喘,听诊肺部痰鸣音明显,发热或不发热,缠绵难愈,有的连续输液数天方能减轻,这类患儿发病特别频繁,可谓顽固。治疗起来颇为棘手,真是让医者头痛,患儿家长闹心。西医治疗无非是抗炎抗病毒、化痰平喘,有条件的给予雾化,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建议可以给患儿同时服用小青龙颗粒和天黄猴枣散,疗效颇佳。 小青龙颗粒由《伤寒》名方小青龙汤制成的中成药。此方对于外感风寒咳嗽、内有停饮的患者效果良好,但是如果痰热内蕴的咳嗽患者单独用小青龙汤就不合适,因为小青龙汤过于温燥,这...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