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第2页
-
慢性肾炎 扶正祛邪医治一病例剖析
缓慢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亏虚、湿热瘀阻所造成的。本虚标实是其底子病理:本在脾肾亏虚,标则为湿热、血瘀,因而,临床采用健脾益肾、清利活血的扶正祛邪医治准则。在具体运用中要掌握扶正和祛邪之间的平衡。今试举一病例剖析如下。 赵某,女,47岁。2018-01-13初诊。诉“发现尿检反常3年”。3年前体检尿检反常,尿蛋白2+,肾功能正常,血压偏高,素常予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日1次,血压平稳,连续服用黄葵胶囊、金水宝胶囊。尿蛋白动摇于2+~1+之间。近来自觉小便混浊,要求中药医治。刻下...
-
朱良春对银屑病关节炎的认识,典型病例
疕痹,又称银屑病关节炎(PsA)。该病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具有银屑病皮疹并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病程迁延、反复,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导致残疾。 朱良春对疕痹的认识 正虚邪恋为病因,肌肤顽痹多迁延 疕痹(银屑病关节炎)的病因总归于感受风寒湿热邪,或过食辛辣炙煿、鱼虾酒酪,或心绪烦扰,惊恐焦虑,七情内郁,均可导致经络不畅,气郁化火,而致血热、血燥、血瘀,火热瘀毒留注关节皮肤,气、血、津、液耗伤,脏腑阴阳失和,乃为该病的主要病机...
-
治郁病组方的应用与变化 赵建军典型病例
赵建军,1983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吉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现已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50余名。2007年笔者有幸成为赵建军的研究生,侍诊三年,颖悟颇深。尤其治疗郁病之术“滋水培土涵木畅情安神法”堪称一绝,其疗疾之誉响遍国内外,无数患者慕名而来。 郁病又称郁证。郁字有积、蕴结、滞等含义。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解郁尤需气机畅 赵建军...
-
治疗慢性腹泻方病例与疗效
应用桃花汤加减治疗慢性腹泻43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3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26 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3岁,.其中20~50岁者22例, 51~63岁者21例;病史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1年。43例患者均经肠镜检查排除肿瘤、肠结核、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辨证要点: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物,夹有不消化食物,迁延反复,脐腹冷痛,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白,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细。中医辨证...
-
饮食积滞中医典型病例
食积,饮食积滞之简称,为九积之一,是指食滞不能消化,日久成积者。此病多见于小儿、老人及久病脾胃虚弱者,也可见于一些重病的兼证或一些胃肠重病的早期症状中,如肝癌、胃癌等。一般的饮食积滞,停食一二次即可缓解,长期饮食积滞,需服药治疗方可痊愈。陈宝贵教授治疗食积常用保和丸加减,疗效很好。 保和丸一方出自《丹溪心法》,药物组成为: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三两、茯苓三两、陈皮一两、连翘一两、莱菔子一两。方中以山楂为君,消食开郁,善消肉食之积;以神曲为臣,消食健脾,善消酒食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善消谷面之积。三...
-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17.5 天。全部病例均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或感冒史, 临床表现:咽痒即咳,或咳必咽痒,甚者呛咳连续不断,致面红耳赤,努力咳出少许泡沫痰后方稍止,偶遇冷热、异味刺激或大声说话即咽痒,咳嗽又作。经胸部x线拍片和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二、治疗方法 处方:紫苑、百部、杏仁各12克,荆芥、白前、桔梗、法半夏各10克,陈皮、甘草各5克。 加减:风寒...
-
曹氏降压方典型病例 名老中医曹玉山
曹玉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 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名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师承教育指导 老师,善治心血管疾病。现将曹老治疗 高血压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曹氏降压方 处方:稀签草、夏枯草、葛根各12 克,钩藤(后下)、川牛膝各10克,杜 仲、天麻各8克。 加减:舌暗有瘀斑者,加桃仁、红 花、川芎、丹参各10克;痰浊壅塞, 胸闷者,加瓜蒌、薤白、苏梗各lO克, 鲜竹沥5克I.心肾阴虚,心中烦闷者 (特别是女性),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 克;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生龙 骨、生牡蛎各12克;胁胀痛...
-
眩晕治疗 段富津教授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病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发作的年龄常不限是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或中风,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将对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期发掘出诊治眩晕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随段富津教授临证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门诊部共收集段富津教授诊治病例4236例,其中眩晕568例,除去只进行了1次诊治患者61例,实际整理507例。5...
-
糖尿病足治疗方法病例分享
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 疼痛、 畸形、 炎症、 感染、 溃疡及组织破坏的一种临床 综合征, 其发病主要与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和感染三 大因素相关 [1] 。因该并发症治疗困难、 易复发、 费用高 等特点, 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足部感染是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问题, 除外糖尿病神经病变, 血管 闭塞缺血是导致该疾病发病和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是影响糖尿病足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2] 。创面治疗 一向都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难题之首。就世界范围 来看, 超过一百万的糖尿病患者的最...
-
民间方治疗几例面瘫病例
清代《验方新编》中风篇记载中风口 眼歪斜验方:用活鳝鱼一条捣烂,左斜敷 右,右斜敷左。嘴正则将鳝鱼血洗净。屡 试皆效。又方:蓖麻子三钱(去壳)、冰片 五分,共捣融。左扯贴右,右扯贴左,以正 为止。笔者也曾听闻民间流传使用蓖麻 叶捣碎及黄鳝血涂敷患侧治疗面瘫效果 显著。笔者效仿此书记载及民间方法,合 用治疗几例面瘫病例,收效甚好,现介绍 如下。 病案一:王某,男,57岁。从商多年, 性急暴躁。因突发口歪前往医院就医,但 因公事繁忙拒绝住院。发病2天后前来 求诊。患者来时口角向左侧歪斜,右口角 下垂,右侧面颊动作不灵...
-
中药治中风后遗症典型病例
中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老年人脑部血流减慢,血液粘 稠度增加,脑血栓逐渐形成,阻 塞血管,致使脑部瘀血、水肿压 迫脑神经,大脑中枢功能失常。 中风患者表现为突然语言障碍、 流涎、半身活动不利。临床用中药 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良好疗效,现 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78例患者,男性41例, 女性37例;发病年龄50~95岁;病 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半年。多 数患者在做此治疗前应用过青霉 素类抗生素及丹参、参麦等针剂输 液治疗过,病情没有彻底根治。中 医辨证属瘀血阻络型。 二、治疗方法 处方:白术、防风、桃...
-
老年性痴呆对治法的探讨 典型病例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获得性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典型症状有记忆力丧失,抽象思维、定向力的障碍,同时伴有行为人格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现今,国内外治疗AD的西药大多数处于临床实验中,且长期服用这类西药易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损害肝肾等器官。何俊谱出生于中医世家,业医40余年,擅治疑难杂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善于辨证施治,精于理法方药,对老年性痴呆的诊治经验颇丰。笔者有幸从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现择其...
-
老年高血压病典型病例 益心健脑汤
刘持年应用益心健脑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 刘持年教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从事临床、 教学、 科研工作50余载, 师从我国著名中药方剂学家 周凤梧教授和临床名家周次清教授, 医理娴熟, 经验 丰富, 擅用古今名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学生有幸跟 随刘持年教授学习, 受益匪浅。 本文总结和整理刘 持年教授应用益心健脑汤治疗气虚血瘀之老年高血 压病的临证经验, 以供同道参考。 益心健脑汤 益心健脑汤是全国名老中医周次清教授的临床 经验方 [1] , 该方由黄芪30-60g, 桑寄生15-30g...
-
慢性胃炎 补益脾胃处方病例
王玉英教授为北京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别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注重辨证施治,同中求异,运用补益脾胃、活血行气、辛散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其用药特色包括药性平和、补泻兼施、擅用药对。并且王教授非常注重日常调摄,其治疗慢性胃炎谨遵古人“治未病”的思想,临证之时常叮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对身体的影响,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慢性胃炎是西医病名,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主要表现为上腹疼...
-
泄泻属慢性腹泻范畴 中医病例举隅
泄泻属现代医学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腹泻范畴,是临床常见病,以便次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症。中医学认为泄泻的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以及禀赋不足,病机为脾虚湿盛,临床治疗泄泻多从脾虚论治,并在亲身临床及科研实践中给予验证。 审病求因,详析病机 中医学认为泄泻病位在肠,病机可宗脾虚,其认为脾气宜升则健,喜燥而恶湿,主运化水湿,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亏虚则清不升,湿不化,气血生化乏源,故脾虚乃泄泻发病根源。泄泻的病因虽相当复杂,但谨守&ldquo...
-
保胃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 胸痹胁痛病例
中医治病靠辨证寻源知机,然后靠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组方,从整体平衡的认知来把握调和人体阴阳气血,养胃补津,扶正祛邪,恢复人体自我修复机能以达中和平衡之境,即“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现今方药杂乱的现象比比皆是,疗效不佳又损伤胃气,有损于中医声誉,更是有悖于医圣张仲景之“保胃气”大法。 【保胃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 保胃气是中医治病的第一要义 有些中医开方药味太杂,...
-
治疗咳嗽 兹举跟师顾植山教授所见病例二则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认为,中医治病应分天、人、病三个层次。《黄帝内经》论病因有天、人、邪“三虚”之说,诊断上就相应有辨病证(包括辨致病之邪)、辨人(体质)和辨天(五运六气)的不同角度,治疗上有司天、司人、司病证的不同层次。所谓的“司天方”是司天人关系之方,从调整天人关系的角度出发,调理气机,从而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调动人体自身的力量消除疾病。 2016年丙申年,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寒甚火郁,相火被岁水所克,形成郁火病机,易使肺金受邪,产生咳...
-
治小儿顽固性痰咳典型病例
日常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小患者,一旦感受风寒就出现咳嗽、气喘,听诊肺部痰鸣音明显,发热或不发热,缠绵难愈,有的连续输液数天方能减轻,这类患儿发病特别频繁,可谓顽固。治疗起来颇为棘手,真是让医者头痛,患儿家长闹心。西医治疗无非是抗炎抗病毒、化痰平喘,有条件的给予雾化,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建议可以给患儿同时服用小青龙颗粒和天黄猴枣散,疗效颇佳。 小青龙颗粒由《伤寒》名方小青龙汤制成的中成药。此方对于外感风寒咳嗽、内有停饮的患者效果良好,但是如果痰热内蕴的咳嗽患者单独用小青龙汤就不合适,因为小青龙汤过于温燥,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