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
-
治疗帕金森病最佳民间偏方
帕金森综合征又被称作为震颤麻痹,是发生在中年以上的成人的黑质黑质发生了变性疾病,其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民间偏方大全网为您收集治疗帕金森病最佳民间偏方,如下: 治疗帕金森偏方一:将生蛤蜊、葛根、生龙骨、白芍、伸筋骨、枸杞子、天麻、川穹、怀牛膝、制首乌、山萸肉等中草药放在锅中,参加过量的清水,先用快火烧开,然后用文火熬煮,最终取出药汁,每天迟早各服用一次。 治疗帕金森偏方二:将黄氏、丹参、木瓜、天麻、赤芍、川穹、当归、全蝎、地龙、红花等中草药放在锅中,参加过量的清水...
-
治帕金森病方 治肝纤维化方
治帕金森病方 处方:磁石(先煎)、生龙骨 (先煎)生牡蛎各(先煎)各20 克,龟版(先煎)、白芍、麦芽、川 牛膝、怀牛膝各12克,玄参、天 冬、川楝子、茵陈、白僵蚕各10 克,全蝎、甘草各7克。水煎分 3次服,每日1剂。 主治:帕金森病,辨证为肝 风内动型。症见手足震颤,筋脉 拘紧,动作笨拙,伴耳鸣多梦, 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肢体麻 木,舌体瘦小,舌质暗红,脉细 弦或沉细弦。 刘岩 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方 处方:炒薏苡仁15克,茜 草、炙鳖甲(先煎)、桃仁各12 克,柴胡、白芍、枳实、鸡内金、茯 苓、白豆...
-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对症治疗
帕金森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表现是震颤麻痹,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震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斯·帕金森。该病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70岁发病率达3%。~5%。,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但尚无满意疗...
-
帕金森病分期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帕金森病在老年人尤多,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指肝肾阴虚、脾胃气血两亏,实指风、火、痰、瘀之邪。基本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虚,五者相互影响兼夹甚至相互转化。 根据帕金森病严重程度不同应分期治疗。初期当从脾肾入手,以健脾化痰为首,以平肝息风治标,以健脾益气治本;中期以内风之善动、顽痰之善变为特点,治疗当豁痰化瘀以治标,滋补肝肾以治本,并依病情配伍平肝息风、育阴潜阳、养血柔肝之品;若中期风证较轻,则注意理气活血;后期则肝、脾、肾三脏并治,尤重视肾精的亏虚。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
-
帕金森病 陕西名医治方
陕西名医治帕金森病(肝肾阴虚)方: 处方:怀牛膝、生赭石各30克,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各6克,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版、生白芍、玄参、天冬各15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眩晕欲扑,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语言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苔白腻,脉弦。 专家点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化风,风邪上扰头目,则天旋地转,眩晕欲倒,或头部摇动不能自制,气血随风阳上逆,壅滞络脉,故头痛不止;风动筋挛,则项强肢颤;足厥阴肝经络舌本,风阳...
-
名老中医熊辅信治帕金森病经验介绍
熊辅信,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津贴。现将熊老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临床症状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性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姿势反射丧失为主要特征。患者多出现以肌张力增强,运动减少,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有“慌张步态”,精细动作较难完成,如“写字过小症”等症状,严重...
-
帕金森病 中医七种证型诊治介绍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证,属中医“颤证”范畴,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指气血阴阳亏虚,实则风、火、痰、瘀为患,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重点,尤为肝为主。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疗效颇佳,现将常见的七种证型介绍如下: 1.阴虚生风症见筋脉拘急,肢体震颤,情绪激动时加剧,书写困难,动作徐缓,表情淡漠呆板,言语艰涩,头晕耳鸣,烦躁失眠,或头痛,或盗汗,尿频便秘,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治宜育阴柔肝,熄风定颤。方用大定风珠加减:龟甲(先煎)、鳖甲 (先煎)、生牡蛎(先煎)、...
-
抖不是帕金森的专利 春天防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小儿的抵抗力较低,疾病很容易入侵他们的身体,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专家提醒,眼下正是各种病毒繁殖的旺季,同时也是呼吸道、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而要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为了能及时的发现疾病,家长应多了解小儿心肌炎的症状表现。 患病较轻者患者病情较轻时表现病症不是很明显,患者经常表现为无力、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或心动过速等症状。 病情中型者这种疾病起病多较急,患者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呕吐、面色苍白、干咳、呼吸困难。可有急性腹痛及端坐呼吸、烦躁不安、肌痛、呼吸困难、面...
-
帕金森病肝肾亏虚为发病之本 中医验案举隅
马云枝分期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马云枝 ( 1953—) ,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河南中 医药大学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 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40 余年,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 风、痴呆、帕金森病、头痛、眩晕、癫痫等疾病。 帕金森病 ( Parkinson's disease) 又名震颤麻 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 病,发病初期不易察觉,主要临床症状为...
-
治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方选中药验案
病案:患者,女,71岁。自诉 入睡困难,平均睡眠时间2~4小 时,眠浅,多梦,四肢不自主抖动, 行走不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言语不利,流涎,夜间翻身困难, 急躁,汗多,大便干,小便频,舌质 红,苔薄黄,脉弦细。查体见咽反 射减弱,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四肢 肌力可,肌张力增高。西医诊断为 帕金森病;中医辨病为不寐,辨证 为肝气郁滞,阴虚阳亢。治以疏肝 理气,滋阴潜阳,方选柴胡疏肝散 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处方:柴胡、 陈皮、当归、玄参、地龙各10克, 白芍、龙齿、合欢花各15克,川 芎、薄荷、川牛膝、炒蒺藜各12...
-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当用风药畅气化湿
张允岭,1963年生,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脑病带头人,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获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称号,北京市突贡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973)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中医药公益性行业专项3项,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科技专项1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一...
-
帕金森病伏邪理论概说 伏邪理论对帕金森病治疗影响
国医大师任继学从伏邪理论论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特征[1],其神经病理学改变主要是路易体包涵体的分布和多巴胺神经元的脱失,路易体包涵体主要成分为α突出核蛋白[2]。针对我国1983年至2009年的帕金森病人群流行病学的一项Meta分析[3]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全人群PD患病率为190/10万,男性高于女...
-
治帕金森病愈后复发中医方药
安肾丸源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腰痛》。安肾丸由葫芦巴、补骨脂、川楝子、川续断、桃仁、杏仁、小茴香、茯苓、山药等组成,盐汤为引。刘渡舟先生习惯在安肾丸中取独活寄生汤法加桑寄生,取青娥丸法加杜仲,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曾治愈一陶姓患者,女,70岁。该患于1991年被北京某大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经刘渡舟治疗,后痊愈。1998年9月2日,患者发现帕金森病可能会复发,见手颤,背强,下肢无力,站立、活动困难,多汗,舌黯红,苔白厚,诊为由帕金森病愈后引起的后遗症。药用安肾丸加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方药:...
-
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表现为神经退行性病变, 其发病进展相对缓慢,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动、运动缓慢、步态不稳和肌强直等[1]。PD的病理核心是人体大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了变性和坏死, 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 进而引发的脑部疾病, 其发病原因不明, 可能与遗传、环境、年龄、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2]。中医认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在PD发病过程中极为关键, 其病位在筋脉, 与肝、脾、肾等脏腑有关。在治疗上, 西药可以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