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颤证

颤证

  • 治帕金森病:颤证(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方药

    治帕金森病:颤证(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方药

    唐某,女,60岁,2014年8月15日初诊。 患者主诉左侧肢体震颤3年。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震颤,上肢较重,诉用手持物后无震颤,精神紧张,生气时症状加重。曾就诊于北京宣武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服用“美多巴”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后需加大药物剂量,近2年呈逐渐加重趋势。 刻诊:左侧肢体震颤,伸舌有舌颤,舌质偏暗,脉沉细,测血压时左上肢震颤加重,血压99/80mmHg,脉搏70次/分。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神智清楚,无高...

  • 辨证治疗老年颤证 李妍怡教授验案

    辨证治疗老年颤证 李妍怡教授验案

    李妍怡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 国家老中医药专家 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 博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 教学、 科研工作近 30 余载, 临床经验丰富, 辨治疑难杂病常 独辟蹊径, 取得良效。李教授结合老年颤证发病特点, 治疗上坚持辨证论治。笔者受业师门, 获益匪浅, 现 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理 老年颤证属 “颤证” “震颤” “颤振” “掉” 等范畴。 老年颤证相当于...

  • 颤证病名考证 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颤证病名考证 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田立茹 李继安 姚建景   王淑玲主任医师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三、四批,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勤于临床,喜用经方,不薄时方,用药灵活,笔者有幸跟随王淑玲临证学习,受益匪浅,兹对颤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归纳,并重点介绍了王淑玲主任医师临床验案以飨读者。   病名考证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在中医经典文献中对应的病名大致有颤振、颤震、颤掉、颤症、颤抖、振摇、震掉、震抖、震栗、脑风...

  • 口齿不自主抖动 颤证辨证治则方药

    口齿不自主抖动 颤证辨证治则方药

    张怀亮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四区主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熟读经典,勤于临床,喜用经方,不薄时方,用药灵活。笔者有幸跟随张怀亮临床学习,受益匪浅。兹举颤证验案一则如下,以飨读者。 郑某,女,67岁,2016年4月8日初诊。 主诉:口齿不自主抖动近半月。 病史: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齿不自主抖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特发性震颤”。现每上午10点以后颤抖加重,尤以午后及夜晚更为明显,时有双手抖动,夜间口角流涎,心烦急躁,阵发性...

  • 颤证中医药治疗 调养防变随症加减

    颤证中医药治疗 调养防变随症加减

    颤证是因内伤或外邪引起筋脉失养,出现头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颤证病位在脑、筋脉以及肝、脾、肾,病初源于肝,日久累及脾、肾。其病理因素多源于风、火、痰、瘀、虚。病因病机以肝阳上亢、阴血亏虚多见,并治以平肝潜阳、滋阴养血息风法。颤证常见于西医学中的帕金森病。据流行病学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帕金森病的患病数高达300万人,其中65岁以上发病率为1.7%左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西医常以左旋多巴、雷沙吉兰类神经细胞保护剂、吡贝地尔类多巴胺受体兴奋剂单独或综合治疗,但长期服用均会...

  • 调节脾胃气机治疗老年颤证

    调节脾胃气机治疗老年颤证

    中医学脾胃理论历经长期的实践、发展日臻成熟,尤其是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治疗颤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亦称“振掉”“颤振”,“掉”即为肢体震颤摇动之意。《医学纲目》记载:“颤,摇也;振,动也……此证多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亦有风夹痰湿,治各不同。”西医学中震颤麻痹、肝豆状核变性、小脑病...

  • 颤证帕金森病,健脾和络法,健脾益气法

    颤证帕金森病,健脾和络法,健脾益气法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以肢体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障碍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晚期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中医学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病归属于“颤证”范畴。杨思进教授从医三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辨治疑难杂病常独辟蹊径,取得良效。 病因病机 脾胃亏虚为本,络脉阻滞为标:受“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影响,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肝肾不足、虚风内动,主病在肝、肾,治疗多以滋补肝肾、息风定颤为主,疗效不尽如人意。杨思进教授在多年的临床诊...

  • 高社光审因论治颤证

    高社光审因论治颤证

    高社光为河北省首届名中医, 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优秀学员, 全国第四、五、六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从事内科教学临床科研多年, 擅长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 尤其对脑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高老师临诊, 受益匪浅, 现将高老师从中医审因论治颤证经验介绍如下。 审因 高老师认为, 颤证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先天体质禀赋异常, 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决定颤证发生的内在因素, 同时也决定其病理演变的过程。六淫情志、饮食不节、痰浊血瘀均为...

  • 颤证头颤摇动处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颤证头颤摇动处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冉某,男,66岁,2023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头颤摇动8年余。患者自诉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不自觉颤抖、摇动,他人提醒后可自行停止,自身无法觉察。不伴有肢体震颤。颞部血管凸起如蚯蚓状。大便每日1次,质干,小便调。纳一般,眠可。舌红,舌前有凹陷,中有裂纹,花剥苔,苔白腻,舌下络脉怒张青紫。脉弦涩。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控制不佳;脑梗死病史。 诊断:颤证(肝风内动、筋脉失养)。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处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15g,煅赭石30g(先煎),生龙骨、生牡蛎...

  • 颤证手震颤处方 血府逐瘀汤和补阳还五汤的合方

    颤证手震颤处方 血府逐瘀汤和补阳还五汤的合方

    患者男,72岁,2023年6月20日初诊。主述:5年来每次紧张时双手颤抖而不能自主,以左侧为重。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紧张时双手颤抖,当时因症状尚轻,未予治疗。此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双手抖动幅度越来越大,影响日常生活,遂于2023年3月去当地中医院住院治疗,给予针刺、烤电、中药、西药治疗,疗效不显。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告诉其病难治,建议放弃治疗、回家休息。患者担心病情进一步加重而影响今后生活,遂在病友的介绍下来诊。 刻下:患者精神良好,体型适中,每当紧张时双手颤抖得非常严重,不能持物,平时睡眠较差,易醒...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