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
-
浅析孟毅分期论治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经验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弥漫性骨骼肌炎症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为主的肌肉无力伴压痛,甚至出现呼吸困难、饮水呛咳等危重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酶增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DM伴有典型皮肤损害。PM、DM属中医“痿证”范畴,历代医家对其病机特点作了精辟的论述,总之不离虚、实两端,虚指后期导致的肝、脾、肾亏虚,实者多由感受湿热之邪而发病。孟毅教授认为该病以正虚为本,感受热毒、湿邪为因,三者相互影响,...
-
多发性肌炎方用四君子汤四逆汤合桂枝汤加焦三仙
多发性肌炎是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肌肉疾病,它与皮肌炎、散发性包涵体肌炎、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等同属特发性炎性肌病。最常受累的肌群为颈屈肌及四肢近端肌,表现为平卧位抬头费力、举臂及抬腿困难,严重者可累及延髓肌群和呼吸肌,出现吞咽、构音障碍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肌肉疼痛。多发性肌炎以中青年发病较多,儿童极少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本病通常在数周至数月内达高峰,全身肌肉无力,严重者呼吸肌无力,危及生命。广东省德庆县中医院中医经典科采用中医药为主导的方法治疗1例多发性肌炎患者,收效显著,现分享一则验案如下。...
-
易被误诊的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PM)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骨骼肌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全身性疾病。本病并非罕见,但人们对其缺乏认识,脑子里没有PM这根弦,误诊误治屡见不鲜。 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分布呈双峰型,前峰10~14岁,后峰50岁左右,但以40-60岁居多。起病方式与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起病隐袭者,为渐感软弱、无力、消瘦等表现,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急性起病者,数日内即可卧床不起。常累及近端肢带肌、颈肌、咽肌以及皮肤、胃肠、心肺等多系统多脏器。典型症状为肢体近端及颈肌对称性进行性无力或疼痛。上肢带肌受累时,患者举物、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