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
寒露气温下降 良好的健康环境
深秋寒露-霜降 寒露以后,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变化增大,此时最容易引发感冒。这时要适时添加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此外,此时天气寒冷,人们出去运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居室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这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使身体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 【忌】 刺激肠胃,抑郁生愁 按中医理论,霜降期间脾胃功能处于旺盛时期,再加上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很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防止胃病发生,要特别注意日常起居中的保养,防止情绪消极低落;避免过度劳累、缺...
-
寒露秋燥 通过食疗和锻炼起到润肺养肺
寒露过后,秋燥将越发明显,呼吸道疾病也到了高发季节。因此,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针对肺喜润恶燥的特征,通过食疗和锻炼起到润肺养肺的功效。 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蒸发水分在300毫升以上,因此,主动饮水是秋季养肺的重要环节。主动饮水需要一定的技巧,即一次不宜大量地快速饮水,要多次少饮。最好是在清晨锻炼之前和晚上睡觉前各饮水200毫升,白天的两餐之间可饮水800毫升左右,这样可使肺腑滋润,充满生机。 秋季养生,首先需养肺以祛燥。要多吃些梨、苹果、香蕉、...
-
寒露过后转凉 防秋燥防受凉宜补秋
寒露过后预示着天气转凉,此时节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个过渡时期。此时北方一些地区气温有时可降低到10℃左右,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树叶也逐渐变成红黄色,大街小巷,漫山遍野,如火似锦,非常壮观。景色虽美,但此时也常有冷空气侵袭,因此深秋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中医师孙惠敏提醒大家,深秋养生要预防以下几个方面。 防秋燥 燥邪容易耗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容易受到影响,而出现鼻咽干燥、...
-
寒露时节的饮食养生
寒露时节的饮食养生,可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总的来说,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可适当多摄入胡萝卜、冬瓜、藕、小白菜、豆角、菌类、海带和紫菜等蔬菜。 小白菜有排毒素的作用,能加速人体新陈代谢,防止便秘;其所含矿物质能够促进骨骼发育。十字花科蔬菜有健脾、清肺、润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秋燥引起的脾虚胃热、口鼻烦渴者最为适宜;其所含的多种维生素、纤维素、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硒等对防癌抗癌有益;含有多种吲哚衍生物,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寒露宜多吃滋阴润肺的水果,如梨、柿子、石榴、香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