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脘腹胀满食少纳差 运脾汤

    治脘腹胀满食少纳差 运脾汤

      王自立,男,1936生,甘肃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为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专业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甘肃中医》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敦煌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参与主编《生殖疾病的中医治疗》、《中医胃肠病学》、《中医痰病学》、《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等书,参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临床中医内科学》、《席梁丞治验录》、...

  • 脾胃病治疗浅析 益气健脾助胃纳运

    脾胃病治疗浅析 益气健脾助胃纳运

    新安王氏医学辨治脾胃病学术经验探讨   新安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领域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明显的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发源于江南新安江流域的古徽州,肇启于晋唐、形成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并流传至今,以历史悠久、儒医辈出、医著宏富、影响深远著称于世,学术贡献卓著,临床成就突出,重视固本培元,用药风格灵动,是地域文明中认知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新安王氏医学”又称“富堨王氏内科”,其先祖为王履中先生,受业于冯唐程敏之先生,薪火相传,传至第六代王键先生,世代名医,效显乡里。   脾胃病包括现代...

  • 吐纳可止咳

    吐纳可止咳

    取坐式或站式,用鼻深吸气,略停闭.5-10秒,继之咳嗽,令气从胸中向上冲喉而出,然后呼气,反复7~14次。 此法可缓解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明显者。咳嗽主要是由于气管内分泌物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射,本法采用鼻吸气在于温润吸入之气,防止其对气管黏膜的刺激。 闭气后则增加了肺内压,有利于气从胸中向上直冲咽喉而出,并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有效排出,从而减少咳嗽反射,起到止咳的作用。...

    精品偏方 2024-03-08 14 0 止咳
  • 调养阳气 祛病延年 呼吸吐纳练习

    调养阳气 祛病延年 呼吸吐纳练习

      冬至的到来后,意味着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代金刚表示,冬至是节气养生最重要的时间点,这一天阴气最盛,阳气初生,需要精心调养,使阳气逐渐壮大,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呼吸养生操,根据人体“初阳始升”这一特点,在手足并练的同时,加入了吸气嘶字诀、呼气嘿字诀的呼吸吐纳练习,使体内真气先升后降,从而达到温肾助阳、强健腰腿的功效。具体步骤为:   1、正身平坐,两腿伸直,两手自然放于两膝,呼吸均匀。   2、两手十指先张开,再屈指内扣成“虎爪”,抓、扣两膝盖骨,同...

  • 如何理解“气”黄芪泡水补肝气 勤练吐纳补肾气

    如何理解“气”黄芪泡水补肝气 勤练吐纳补肾气

    天气越来越冷,中医学强调“冬藏”,意思是说,严冬来临前,万物为避其寒冷肃杀而闭藏安静,以利保存或蓄积实力,待来年气候转暖时再生再长。中医认为“天人合一”,这时人体中的“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同样会在寒冬时节以藏为主。因此,严冬到来前,补好体内的“气”,对冬季养生很重要。   如何理解“气”,给大家举个形象例子:一锅白米,即便加入水仍为米,若加火烹之,则可转化为米饭。人体的五脏六腑便如同这锅米,“气”便是这釜底薪火。唯有“气”在体内推动运行,才能让脏腑各司其职,维系生...

  • 养心调神 简要归纳五内容

    养心调神 简要归纳五内容

    五心:心态平和;心情快乐;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灵纯净 《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关于养心调神的内容,简要归纳就是五个内容:第一,心态平和;第二,心情快乐;第三,心地善良;第四,心胸开阔;第五,心灵纯净。 心态平和 也就是清净、少欲。《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实际上是治疗现代人心灵疾病的一个良方。《黄帝内经》还说:“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即一个人只要心态清静了,什么样的疾病、外邪都侵入不了我们的身体。具体方法而言,就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心态要“闲...

  • 调养脾胃以补气 坚持锻炼以纳气

    调养脾胃以补气 坚持锻炼以纳气

        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论衡》一书提出了“人寿禀命”说。他不相信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大胆地反对“天人感应论”。他认为,气的运动产生万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提出了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气之强弱的观点。“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     气是人生之根蒂,要注意调养脾胃以补气,坚持锻炼以纳气。他还特别强调要持之集义以顺气。志定而气从,集义而顺心。从这一点来讲,坚定志向,重义薄利同养生健身就是一回事。       ■相关链接  ...

  • 活用白虎汤治小儿纳差

    活用白虎汤治小儿纳差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常用于大汗、大热、脉洪大的阳明气分热盛证。但笔者抓住病机,活用本方收到较好疗效。 小儿纳差 纳差一证,小儿较为多见,一般治疗多责之食积、脾虚、胃阴虚。但笔者认为还当责之于胃热。 如一小女孩,纳差。已有3个月,烦渴喜冷饮,小便黄,舌质淡红,苔剥。辨证为胃阴虚,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山药、石斛、五味子、山楂、神曲等;服药15剂,食欲仍差。后因发烧、口渴、汗多而改服白虎汤加山药、石斛、神曲;服药2剂,热退渴止,食量倍增。继服5剂,停药后食欲良好。 此例为何用沙参麦冬汤无效,而用白虎汤不治纳...

  • 小儿厌食 纳差乏力 中药5剂可愈

    小儿厌食 纳差乏力 中药5剂可愈

    验方1 山楂10克,神曲8克,干鱼鳅串全草10克,鸡矢藤5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小儿纳差、厌食、形体饥瘦,一般运用5天可见明显疗效。根据病情、病程,可用5~10天。 验方2 谷芽6克,麦芽8克,山药8克,干蒲公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因食入肥甘油腻食物过多导致的厌食、纳差、乏力等,一般3~5剂则可愈。 验方3 百部10克,干苦楝皮5克,黄柏皮5克,木香3克,陈皮3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本方适用于儿童因蛔虫引起的厌食、饥瘦、面色无华等。一般在配合服用一次阿苯达唑片...

  • 肾藏志 肾主藏精 肾主水 肾主纳气

    肾藏志 肾主藏精 肾主水 肾主纳气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渔家傲》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词牌《渔家傲》因晏殊“神仙一曲渔家傲”而得名,曲调创自范仲淹。肾藏志,主藏精,五行属水,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为先天之本。描写肾的古诗词众多而隐晦,反映出肾与健康的关系。 肾藏志 中医的志,指的是意志和记忆,《灵枢》曰:&ldq...

  • 吐纳导引成就理神治骨 中医伤科诊疗

    吐纳导引成就理神治骨 中医伤科诊疗

    •导引在中医伤科诊疗中应用广泛,受历代医学名家推崇,是治疗骨伤和筋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中医伤科诊疗通过对骨伤及筋伤针对性的导引训练,把握导引的度,可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进而使筋骨得以濡养,使关节得以滑利,使损伤得以修复。 严蔚冰, 男,1951年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传承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导引法(坐姿八段锦导引法)传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修园班”导师,上海传承导引医...

  • 简单好用的助眠方法“吐纳法”

    简单好用的助眠方法“吐纳法”

    “吐纳法”是最简单好用的助眠方法,只需要在睡前花费几分钟调整呼吸便可完成。首先是仰卧在床上,侧卧也可以,心里保持宁静,不要思考问题。然后双手环抱下腹前方,深吸气,然后是呼气,注意不要把所有的气都呼出去。气快呼完的时候,不中断地把它吸回来,再呼出,再吸回,这样会有一种绵绵不绝的感觉。注意呼吸过程中舌尖要抵住口腔上腭。 通过以上的呼吸方法,大多数人大约几分钟后就可安然入睡,即使因为有严重的神经衰弱无法入睡,这样的吐纳方法也可以使你在清醒的同时,获得和睡眠一样的休息,可以称其为是“醒...

  • 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纳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饭,也吃不多、吃不香,这是脾胃功能减退最明显的特征;“腹胀”的特点是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腹泻”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在一起叫做“便溏”。 如果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怀疑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尽快就医。 王鸿谟...

  • 防治肺病 吐纳导引与意想结合

    防治肺病 吐纳导引与意想结合

    导引方法:取正坐式或盘坐式。正坐式要求座位面与小腿等高,大、小腿成90度,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上体保持正直,全身放松。 盘坐式要求左足跟轻抵会阴穴(前后二阴之间),右足跟贴于左足冲阳穴(足背动脉处),两手拇指内屈轻掐无名指指根部,其余四指包住拇指握拳,两拳置于胸部膻中穴(前正中线,两乳中点)部位,双目垂帘,鼻吸鼻呼,吸气时默念“商”,呼气时默念“昂”, “默念”即是有口形,无声音。同时意想肺部如一铜钟,默念之声撞击铜钟发出的声音逐渐向外传播直至...

  • 治失眠 落枕 老年人纳差方

    治失眠 落枕 老年人纳差方

    治老年人纳差方 处方与用法:土炒白术50克,米泔水浸泡后,煮沸,代茶,频频饮之。日1剂,5 天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开胃,治老年人脾胃虚弱,纳差极度减少,营养不良者。 (薛湖南) 食醋热敷治落枕 取食醋100克加热以不烫手为度,然后用纱布沾热醋在颈部疼痛处热敷,每次保持热敷20分钟左右,每日热敷1-2次,同时活动颈部多次,轻者一般2日可愈。 治失眠单方 处方与用法:制半夏30克,百部50 克。水煎2小时,睡前顿服。连服7天为1 个疗程。 功效:理气、安神,治入睡困难,湿困中阳,头晕胸闷,四肢酸胀者。 (高璧霞...

  • 抑郁症 中医纳入“郁证”“脏躁”范畴

    抑郁症 中医纳入“郁证”“脏躁”范畴

    抑郁症是一个全球性精神卫生问题,中医将其纳入“郁证”“脏躁”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情志不遂,五脏失调有密切关系。 《丹溪心法·六郁》有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景岳全书·郁证》中说:“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 现今所说的躁狂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中风...

  • 将薄荷脑纳入肚脐中 治各型口臭

    将薄荷脑纳入肚脐中 治各型口臭

    先将薄荷脑适量(中药店有售)研成细末,然后将患者脐部进行局部清洗和常规消毒,再将薄荷脑纳入肚脐中,外用胶布固定。 第2日,口腔会有清凉舒适的感觉。3~6日换药1次,连用2~3次即可。 此方适用于各型口臭。...

  • 精神恍惚纳呆失眠 辨证处方

    精神恍惚纳呆失眠 辨证处方

    不寐 张某,男,28岁,2006年9月29日初诊。 主诉:精神恍惚多年,四处求医,曾在湖南当地医院住院治疗2个月,未见效果,遂来广州求治,先后经三位医师诊治仍未见效,偶从“邓铁涛医案”中获悉前来找邓老弟子求治。 症见:胃胀,有下坠感,纳呆,失眠,记忆力极差,大便正常,舌红苔薄,脉弦细。 辨证:心火上扰,肝胃失和。 治法:疏肝和胃,清心安神。 处方:素馨花10g、赤芍12g、枳壳10g、合欢皮15g、菖蒲15g、郁金15g、远志10g、山栀子10g、苏梗15g、陈...

  • 归纳为“和胃安眠”大法

    归纳为“和胃安眠”大法

    “胃不好则卧不安”,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所引《下经》原文,本为表述足阳明胃经“气逆”致喘而不能安卧之意。此句经文,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弥补和发挥,对其知道逐渐一致,提出胃肠疾病与抑郁、焦虑等睡觉障碍相关疾病亲近相关。本文将此归纳为“和胃安眠”大法,实证探讨如下。 益气通降法 适于脾胃不好,气机升降异常引起的“卧不安”。《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脾宜升则健&r...

  • 诊治胃心同病临证经验归纳

    诊治胃心同病临证经验归纳

    中老年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溃疡病患者,不少兼有胸闷、心悸,甚至心痛彻背等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病症,并且往往因为一病的加重诱发或加重另一病,谓胃心同病也。《灵枢·厥病》谓:“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这是古人对胃心同病的早期认识及典型症状描述。国医大师徐景藩通过临床实践,在脾胃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诊治胃心同病临证经验归纳如下。 胃居心下脏腑相关 胃与心在解剖上相邻,胃居心下,经脉络属,关系密切。如《素问·平人气象...

  • 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

    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

    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包括金匮五味药以下的占了大部分。甚至三味以下的方剂还不在少数。在这110多个方剂中,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甚至妇幼皆知,比如小柴胡汤,大名鼎鼎,举世闻名。为什么,伤寒论中的一批经典方剂能够流行至今,甚至,给人的感觉,其应用范围还不断扩大。原因何在? 我认为,临床上至今常用的伤寒论方剂中最大特点是,这些方剂无一不是着眼于调节人体整体的气机升降出入。现将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如下,供各位网友参考。 一、桂枝汤(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

  • 庄子在强调养神 吐纳导引之法

    庄子在强调养神 吐纳导引之法

      春秋战国之世,养生思想丰富多彩,这些学说的产生与诸子峰起,百家争鸣有密切关系。老子、庄子提出的顺乎自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道德经》第19章)“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45章)推重纯素,持守质朴,竭力主张清而无欲,静而无为。庄子说得更明白:“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

  • 秋季养生 咀嚼鼓漱吐纳功

    秋季养生 咀嚼鼓漱吐纳功

    秋季,气温变化大,易发生疾病。为预防疾病,做好秋季养生,人们不妨多照以下方式做做: 1、咀嚼鼓漱晨起和睡前,作上下颚运动。然后闭嘴,舌抵上颚,扣齿咀嚼100次,使津液满口,徐徐咽下。咀嚼时,胃肠血流量增加,可抵御秋季凉气对胃肠的损伤。 2、压揉承浆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压揉此处十余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覆饮水。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可使老人面色红润。 3、吐纳功在空气清新处站立片刻,吸入新鲜空气,稍顿一下,然后口中发出...

  • 归纳了几种治疗疑难病的方法

    归纳了几种治疗疑难病的方法

      以补药之体作通药之用,施于正气将竭、邪势猖獗之危候。此臌胀用峻补,乃塞因塞用之法。   当某种病证确认为某病因病机,依法治之,如石投海或病反增剧,当从与之相反的角度来考虑。   在一些疑难病中,或因脉证不典型,或因症状复杂,矛盾之处太多,或因假象干扰,在此疑似难辨之际,可采用投石问路法。   疑难病以常规治疗多难奏效。笔者根据古今名医的一些经验,结合临床体会,归纳了几种治疗疑难病的方法,与同道探讨。   突破常规法   所谓突破常规,是指治法和用药超出一般常规。治疗上突破常规,主要是立法...

  • 郑板桥养生要素归纳

    郑板桥养生要素归纳

      清朝康雍乾时代,百姓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但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却历经三代皇帝,享年73岁,算是那个时期的高寿之人。郑板桥做县令时,曾写了一封家书,把自己的养生之道和盘托出,希望儿子终身行之。并把养生要素归纳为五点:一、黎明即起,吃白粥一碗,不用粥菜;二、饭后散步,以千步为率;三、默坐有定时,每日于散学后静坐片刻;四、遇事勿恼怒;五、睡后勿思想。这些即便是在现在看来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黎明即起 白粥一碗   郑板桥曾在江苏兴化老家的厨房门联上写过一副对联。其联为:“青菜萝卜...

    养生秘方 2024-03-07 16 0 养生
  • 吐故纳新悟天道

    吐故纳新悟天道

    第三式:吐故纳新悟天道 此动作可拉伸任脉,任脉被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任脉阻滞不通则经闭、气血失养、带下色白;或肝经气滞,睾丸胀痛,疝气。拉伸任脉,扩胸挺腰,可按摩内脏,调理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尤其对调理女性生理期,促进女子生殖功能有很大好处。 【动作】 1、接上式,两手松开平放于腹部,大拇指并拢。(见图3-1),双手上抚至带脉,沿带脉分开至命门(见图3-2、图3-3)。 2、下蹲成马步,同时双手沿双腿后部下抚至膝盖(...

    养生秘方 2024-03-07 16 0
  • 中医医案症状辨治法 病机归纳法

    中医医案症状辨治法 病机归纳法

    医案,古称“诊籍”,又名“病案”、“脉案”。近贤章太炎曾曰:“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夫医案皆根据病理,而治疗之成绩,亦中医价值之真凭实据也。”成为历代医家临床经验及专长的真实记录,亦为中医学经典之补充,更是理论联系实际之桥梁,我们作为一名当代中医人要学习前人之经验,医案则不可不读。 中医医案的书写有多种形式,每读前贤之医案不仅能学到知识,其文采对我们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笔者揣一...

  • 《内经》三焦论述归纳概念简述

    《内经》三焦论述归纳概念简述

      笔者读《内经》关于三焦的论述颇多,大致归纳可分为3个方面的概念,简述如下。   从脏腑范围论三焦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亦云:“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于膀胱,是孤之腑也。”前者把三焦作为人体脏腑十二官之一;后者把三焦列属为人体六腑中的一腑。   《素问·五藏别论》作了证实:“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hel...

  • 脉诊纳入“诸诊合参”当中

    脉诊纳入“诸诊合参”当中

      读《李培生医书四种》和《伤寒论注疏正》自序中有这样的话:“脉为证之一,如脉浮主表……然阳明病亦有浮滑、浮紧、但浮;三阴之脉,更有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当知仲景脉法,是用证以合脉,非拘脉以论证也。”   笔者由此想到,很多书中所述的“脉浮主表”是否准确?读完前面这段话后,应能给出否定的回答。这对无限夸大脉诊者,也是一个当头棒喝。不如换个说法:“脉浮可以提示有表症”,这是对的。...

  • 真气运行吐纳法

    真气运行吐纳法

      真气运行吐纳法是以六字诀锻炼为主的防病治病方法,该方法功效显著。   六字诀含义   六字指的是:嘘(xū)、呵(hē)、呼(hū)、呬(xì)、吹(chuī)、嘻(xǐ)。   六字诀是一种祛病延年的吐纳呼吸法,起源于晋唐,流传至今。古代养生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不同的吐纳呼吸方法动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会影响不同的脏腑,起到调节相应脏腑功能的作用。以此进行养生保健可以延年益寿,以此疗疾可以促进疾病康复。   六字与脏腑、四时等的配属关系见表1。   六字诀训练要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