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 第3页
-
六经归纳了脏腑 经络 气血的生理功能
余年少习医,立志于治病救人,为一方良医。始临证,辨证论治必尽心,理法方药求齐备。然,虽有用果者,但不效者亦甚众。处方深思熟虑,效果心中无数。一段时期,诊治越多,心中威逼亦越多。 怅惘中,再诵《伤寒论》,以六经辨病,用方证分析,再试于临床,常一剂知,二剂显,立收桴鼓之捷效,顿开茅塞之感悟,疑虑消除,决心猛增,似乎云开雾散,不由得击节称叹。医圣弘论,病下是证,证下是方,方随证立,方证一体。方证分析是后学者登堂入室的钥匙。 六经归纳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对各证候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归...
-
甲状腺癌术后腹痛案 心脏支架术后乏力恶心纳差案
益气健脾法在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是直接清除局部病变组织的好办法,虽然目前外科技术已日臻完善,但作为一种有创治疗,临床上常有术后感染、大出血,甚至死亡等风险,也常导致肠梗阻、尿潴留、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脏腑组织损伤等各种并发症或后遗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中医药在这方面治疗有独特优势,现举验案四则,以供参考。 甲状腺癌术后腹痛案 患者某,男,65岁,2018年2月22日初诊。甲状腺癌术后1个月,腹痛3周。疼痛部位不固定,食则胀,大便不成形7~8年。舌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滑数。西医诊...
-
吐纳法双向缓解心律不齐
取站立位,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两手自然下垂,腹式自然呼吸,意守小腹(下丹田)。如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者,可采取加强吸气的方法,使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例从3:2逐渐改变到2:1。如心动过速者,可采用加强呼气的呼吸方法,即吸气时头微后仰15度,腹壁外凸,呼气时头微低下15度,腹壁内凹,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例由2:3逐渐变为1:2。每次练习30分钟,一日2次,可以缓解和防治冠心病心律不齐病症。 本法主要通过调节呼吸反射性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增强,进而调节心脏的机能状态。当吸气延长时可使交感神经产生兴奋...
-
老人食纳豆有禁忌
纳豆是大豆的一种发酵制品,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但并不适合所有老人。 纳豆及其保健品,主要功效在于其有良好的降脂和溶栓功能,在预防痴呆症方面有一定作用。纳豆中磷脂含量较多,能促进记忆力和判断行为能力的提高,对记忆力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纳豆中丰富的小分子蛋白质易于人体吸收,有抗疲劳、延缓衰老作用;纳豆还能预防骨质疏松。正是由于纳豆具有如此之多的保健功效,因此深受老人的喜欢。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患有一些慢性疾病,有些人是不适合食用纳豆的。 1.严重胃病 纳豆嘌呤含量高,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纳豆中的膳食纤维会...
-
蒲扇祛暑纳凉的好工具
小时候,没有空调电扇,祛暑纳凉的主要工具就是蒲扇。犹记儿时,母亲一手拿蒲扇,一手抱凉席,去我家南边的大马路上乘凉。如今,躲在空调房间,已成为当下流行的消暑方式。殊不知,长期与空调为伴,不利健康。尤其是老年人,体内组织器官发生退化,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下降,对环境温度敏感性降低,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甚至引发面神经麻痹等病症。何不重新试试这种节能、环保、方便,且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消暑方式呢?这就是摇蒲扇祛暑消夏。 诗人杨万里在他写的《暑热游荷花池》一诗中曰:“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挡得一西风,...
-
中署 纳鼻疗法 刺血疗法 按摩疗法
纳鼻疗法细辛适量,研为细末,每取少许搐鼻取嚏。此为救急之外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暑邪,气机郁闭而见头昏而晕、胸闷心烦,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者。 药浴疗法藿香、佩兰、香薷、薄荷各等量,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次10-30分钟。适用于肢体重困,或伴发热者。 刺血疗法常用穴位为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等。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轻症者,刺血后挤出血数滴,片刻可缓解。 按摩疗法轻症者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穴...
-
推进中医类医院纳入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集中医疗救治资源,防止疾病大规模扩散和传播,国家提出“四集中”的抗疫工作原则和要求,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把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集中到综合实力最强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这是我国在历次救治工作中积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经验。 根据全国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共确定2197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中医类医疗机构97家;12670家发热门诊定点机构,中医类定点机构1706家。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定点机构名单一直在不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