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88页
-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主要用于骨伤病疼痛病及软伤病
北京世针联中医微创针法研究院 吴汉卿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主要用于骨伤病、疼痛病及软伤病,在治疗脊柱病、中风偏瘫后遗症、临床疑难病均有确切的疗效。具有见效快、作用强、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 中医筋骨三针法主要创新体现在针具创新、微型筋骨针等方面。中医筋骨三针法根据人体生物病理学原理,将传统医学的针法与现代医学的刀法结合为一体,既有针灸疏通经络、调整内脏、平衡阴阳的功能,又具微创针法松解筋膜、分离粘连的作用。 微型筋骨针,针细如银针,既有松解筋结、分离粘连,又具有针灸疏通经络、调...
-
据时令特点 调三伏治则
时值三伏天,北京针灸学会组织专家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时令、气象等特点,提出今年三伏天临床诊治和调养建议。 天人相应的中医治未病思维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依靠天地之气生存,随四时变化规律而生长化收藏;疾病的发生亦随四季、节气的变化而不同,其治疗亦应随季节变化而各异。上工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根据中医天人相应、择时治病、未病先防等理论,利用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疾病未发的三伏时令,通过药物、敷贴、艾灸、食疗等方法,调节人体阳气和脏腑功能平衡,去除阳气虚弱、陈寒痼冷等疾病主因或诱因,可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
立秋“三防”立秋“三养”
立秋后,天气由炎热逐渐转为寒凉,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因此秋季养生以“收”为原则。 立秋“三防” 防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有时还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秋老虎”随时虎视眈眈。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懈怠,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防燥...
-
徐谦光《推拿三字经》的版本和流布
清代徐谦光《推拿三字经》,世传仅见抄本。今影印出版之《推拿三字经》为首次发现的刊本。比对考证现存可见《推拿三字经》诸抄本,可判此石印刊本当为徐谦光《推拿三字经》定本无疑。 该本白棉纸线装,开本阔大,长28厘米,宽16厘米,厚0.6厘米。软体石印,刊印精良。从字体、用纸、墨色、版式、装订及印刷风格等方面综合判断,应为清光绪年间刊印。此本保持旧装,首页钤朱印一枚,书角虽有少许鼠噬,但未伤及文字,不失珍本风貌。全书共36页72面,其中第15页重出,经反复比对,确属同版石印,又见书脊墨书“多十五&rd...
-
气功与经络 三焦焦膜辨证论治理念
筋膜与经络、三焦焦膜的研究进展 要探究筋膜与经络、三焦焦膜的关系,首先当厘清各自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传统中医认为,三焦分为部位三焦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即上、中、下三焦。《黄帝内经》对于六腑三焦的解释是:“三焦者,決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三焦作为一个器官,是水液运行和气机运化的通道。现代医学认为,三焦焦膜的实质是以膜的形态存在的,还有学者认为三焦焦膜的实体包括胸膜、腹膜、部分消化道黏膜、筋膜等。三焦焦膜在系统膜原论的研究中被认为是内衬于上、中、下三焦的膜,其实质是充斥在人体胸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