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 第86页

三 第86页

  •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

      现年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是1958年河南中医学院建校时的首届学生,1947年开始研习中医,从医67年,他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辨证精准、医德高尚等大医精神,在中原医林树立了榜样。   名医名家   我在大学期间有幸聆听他的《内经》教学,当时他是《内经》教研室主任,是我们班主讲。高古深奥的古典巨著,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深受后学喜爱,也使我们在他的启蒙中领悟了中医经典的无穷魅力,收获了终身受益的思想营养。上世纪80年代初,张磊已经蜚声中原杏林,他熟记背诵经典著作和数...

  • 夏季纺病宜用三花

    夏季纺病宜用三花

    金银花: 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它是古代清热解毒的圣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银花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广泛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口糜目赤以及外科皮肤疮疡、丹毒等症。在酷暑炎夏,金银花可清热、降温、解暑,并对预防夏季小儿痱毒疖肿等病症也有良好作用。 菊花: 中医认为,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菊花还有明显的解热、降血压作用,可治疗感冒头痛及肝火上扰引起的目赤肿痛。暑日用菊花,不但能解暑,还可治头晕眼花、昏厥中暑等症。 蔷薇花: 中医认为,蔷薇花性味甘凉,除了...

  • 大暑:三类人如何防病

    大暑:三类人如何防病

      老人要防心脏病   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高发期。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心脏。   预防措施:一要保持精神安静、平和,尽量不生气。中医认为与夏季相应的脏腑是心,所以夏天易心火过盛,遇事爱着急发火,需老人多做平和之事,如练琴、棋、书、画等;二要做好防暑降温。多饮绿豆汤、绿豆粥等清淡饮食,少食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如油条、年糕、羊肉等。三是运动不过量。老人运动要适当,以免消耗过大而出现意外。运动以早晚散步为好,每次1~2公里,中午最好睡个午觉,以1小时左右为宜。   中青年要防过劳症...

  • 三类人群 防肺梗塞

    三类人群 防肺梗塞

    专家提醒,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血流趋缓,再加上活动减少,对于以下三类中老年人来说,要警惕肺梗塞的发生。 第一类是久坐久卧者,尤其本身有肥胖、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以及中风、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中老年慢性病者。此类患者如不得已需要长期卧床,看护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下肢,以预防肺梗塞的形成。 第二类是肿瘤患者,这主要是因为肿瘤患者血液中可能存在凝血激酶以及其他能激活凝血系统的物质如组蛋白、组织蛋白酶和蛋白水解酶等,故肿瘤患者肺梗塞发生率高,甚至可以是其首发症状。 第三类是长期血液粘稠度高的患者,如血小板高、...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谷雨前后防三病

    谷雨前后防三病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前后,各地气温开始回升,降雨增多,而且常常出现多变天气。祖国医学认为,谷雨前后,肝旺脾衰,人体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状态,因此,谷雨时节正是“春补”的黄金时段。但谷雨前后,要特别注意预防3种常见病: 一是感冒。谷雨前后,天气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有时冷时热之时,而且南北温度差异较大,人们极易感冒。所以,谷雨前后,人们早晚外出要注意添衣,不可忽视大意。 二是过敏症。“雨水生百谷”,谷雨前后,百花渐次开放,这时,人们须预防花...

  • 应对皮肤病避免三个『就』

    应对皮肤病避免三个『就』

    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皮肤病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司空见惯的。而皮肤病一旦上身,人们就会立即采取措施应急。可大多数人不知道,日常一些应急措施往往是错误的,可导致一些皮肤病越来越重,或久治不愈,尤其是以下三个“就”,是极端错误的做法。 1.痒了就搔: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皮肤痒了就会产生搔抓的欲望,一点儿不搔抓是不现实的,但是一发痒就过度搔抓会加重皮肤病。许多患者为图一时痛快,用力搔抓皮肤瘙痒处,直抓到皮肤出血为止,结果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过度的搔抓可导致许多皮肤病加重,...

  • 三伏天  别贪凉

    三伏天 别贪凉

      虽然顶着39℃的高温,可老王仍然穿着长衣、长裤,手肘和膝关节上还得带上厚厚的护肘和护膝。老王说,这都是自己年轻时不注意保护关节造成的,贪恋一时的痛快却让以后的生活变得这样麻烦和难受。   三伏天 别贪凉   进入三伏以来,在高温中度过的人们采取了各种方式避暑,比如洗冷水澡、在露天休息、整夜使用空调等。可是,您知道吗?这些不当的贪凉方式虽然暂时让人感觉凉快,但实际上可能造成身体的损伤,出现关节疼痛、怕风、怕冷等症状,甚至诱发风湿。有的风湿病患者由于贪凉或防护不当,病情常年反复发作,即使夏天也不敢减少衣物,变成终生...

  • 三种信号提示干燥综合征

    三种信号提示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泪腺、唾液腺等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80%以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都会出现口干,牙体变黑、成块脱落,两眼干涩、有烧灼感等症状,部分患者有皮肤干燥、鼻干无涕等症状。所以,要想早期发现干燥综合征,平时就要提高警惕,注意自己身体的一些变化,对以下3种信号要格外警觉。 1.口干:感觉口干达3个月以上,并且喝水无法缓解;夜间睡后被口干干醒达3次以上;吃干性食物(如饼干)一定要用水帮助才能咽下。 2.眼干:有眼干症状超过3个月以上;在无沙眼的情况下,眼部有沙粒感;每天必须使用润眼滴眼液超过3次以上。 3....

  • 老人注意三方面远离胃癌

    老人注意三方面远离胃癌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十分小心,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预防胃癌。 饮食过咸 过咸食物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英国和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爱吃过咸食物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是其他人的两倍。人在摄入高盐食物后,胃内容物渗透压增高,这对胃黏膜可造成直接损害。高盐食物还能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能提高胃黏膜抵抗力,这样就使胃黏膜易受损害而产生充血糜烂。同时,高盐及盐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容易...

  • 预防过敏性鼻炎呢?注意三点

    预防过敏性鼻炎呢?注意三点

      转眼已立秋,不少人的过敏性鼻炎又发作了。贾主任提醒,秋天是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季节,大家应做好防护。“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少接触过敏原,比如对尘螨过敏的,就要勤晒被褥、勤开窗通风。另外,冷空气刺激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需做好防范。”   据贾主任介绍,过敏性鼻炎是由于致敏原进入机体后,而引起机体产生的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密切相关。   立秋后,我们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呢?贾主任提醒,应注意三点:   远离过敏原   了解引起自己过敏性的物质,并尽量避免它。鼻过敏者须避开过敏原,...

  • 压力性尿失禁分三度防治

    压力性尿失禁分三度防治

    压力性尿失禁为临床所常见,是指病人腹部压力增加时,如咳嗽、大笑、提重物、快速行走或上楼梯等,导致尿液不自主漏出。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复杂,主要原因是膀胱颈和尿道周围支撑组织功能不全,另外,便秘、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中风、帕金森综合征、骨折、糖尿病也与尿失禁发病相关。 压力性尿失禁分三度:在一般活动情况下无尿失禁,夜间无尿失禁,只有在腹压骤然增加时偶尔发生尿失禁,不需携带尿布,此为轻度;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携带尿布(护垫) 生活,此为中度;起立活动或平卧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及社交活动,此为...

  • 古代医家二三事

    古代医家二三事

    何元长医德可嘉 清代吴德旋的《初月楼闻见录》中记载了名医何元长的一些事迹。据记载,清代名医何元长身材高大魁伟,颌部长满红色髭须,两目炯炯有神,光如闪电,但他天性和蔼,平易近人。何元长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病人有从远方来求医的,如果脉见绝象已不能治者,何元长就以婉转的语言安慰病人。等病人走后,则暗地告诉伴随同来的人且退回诊费,并说:“你们从远方来治病,生死全听我一句话,如对病人实说病情,必然给病人造成精神负担,就会促使病情恶化而导致死亡。” 贫寒人来治病,何元长唯恐患者无钱支...

  • 中医药人亟需三自立身

    中医药人亟需三自立身

    □ 徐建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目前,党和政府正在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中医药人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真正建功立业,为广大民众的康宁造福,应该是中医药人所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责任。中医药人如何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我认为亟需中医文化“三自”立身,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尊。 首先,必须具有中医文化的自觉。就全国范围而言,所有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在思想、心理和情感方面具备中医文化的意识、觉悟和情怀。这三方面就集中体现...

  • 乡医王鑑清的三绝

    乡医王鑑清的三绝

    浙江一带物阜地灵、俊杰辈出,明代医家张景岳便是其中代表。岁月悠悠,浙江中医有像张景岳那样的名医,声名显赫,更多的则如点点繁星,为护佑一方百姓的健康默默奉献。 王鑑清(1903-1985年),生于绍兴一耕读人家,性慈厚,幼受庭训,少时与诗书为伴,兄弟中排行老三。曾在菱湖、苏州当过学徒,又赴沪上教书,因患风湿致半身不遂,辍业回家。经皇甫庄秀林医治而愈,因有感于范文正良相良医之言,遂拜其为师,竟以医为业,终其一生。 王鑑清遵师训从古医籍中追寻医学真谛,上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大...

  • 阳春三月糖尿病极易感染

    阳春三月糖尿病极易感染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糖尿病患者稍不留神,极易发生感染。这既有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的因素,也与春季细菌、病毒等致病物质繁殖、传染较快和气候变化无常有关。而且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感染,一般进展比较迅速,病情常较重。   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感染外部风寒,导致感冒、发烧后,血糖将会有很大波动,原先控制较好的血糖会突然升高,感冒后往往迁延日久,甚至发展成肺炎,治疗不得当一拖就是好几个星期。感染不愈,血糖也就不稳,血糖控制不好,则有利于细菌生长,继发感染更加难以控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糖友在春季要重视预防...

  • 保肝护肝 三种运动方法

    保肝护肝 三种运动方法

    现在很多人都有脂肪肝,除了戒烟戒酒、保持好心情外,积极从事体育锻炼也是保肝护肝的重要方法。以下三种运动方法,大家不妨试一试: 散步锻炼法 散步时脚跟先落地,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呼吸时采用体呼吸,即吸气时,意想宇宙中真气通过全身的毛细孔吸入体内,呼气时,意想全身的病气、浊气、疲劳之气通过全身的毛细血管射出去,射透天边。呼吸要与走路的速度相结合,不宜快行。这种散步锻炼法可以调动肾经,有强肾固本的作用。 慢跑锻炼法 慢跑时呼吸方法与散步时一样,但节奏要与跑步的速度相结合。跑步时舌尖始终抵住上齿龈,再将口水分几...

  • 三至五月 要防癫狂

    三至五月 要防癫狂

    “菜花黄,癫子忙”,这句俗语道出了精神病易在春暖花开时复发的发病规律。据统计,精神病发病率在每年3~5月份最高。研究表明:当气温高达26℃,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的精神容易疲惫、思维迟钝、烦躁不安、极易发怒,当气压下降、天气阴沉时,又会陷入沮丧、抑郁的精神状态。 春夏之交,空气中负离子大大减少,正离子猛增,影响了人体内生化过程,让人感到紧张、压抑、疲劳;春夏之交还容易刮低频风,它对人体中枢神经有破坏作用。精神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特别敏感,可表现出躁动不安、发怒狂躁或抑郁、痴呆等症。因此...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癫狂
  • 三秦名医沈舒文的行医路

    三秦名医沈舒文的行医路

    提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沈舒文教授,找他看过病的人赞不绝口,推崇备至。他在陕西中医圈内知名度颇高,曾与国医大师张学文、郭诚杰等一同被评为陕西省首批名中医,其工作室201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传承建设项目工作室。 但在省外,有些人对他并不是很了解。在日前举办的沈舒文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症学术经验传承与交流会上,记者见到了沈舒文,67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谈吐温和,一身儒雅之气让人备感亲切。会上,弟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交流经验,其中不乏一些各地中医药界领军人物,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牛阳就是其中...

  • 朱丹溪的师父——罗知悌及其“口授三法”

    朱丹溪的师父——罗知悌及其“口授三法”

    罗知悌的生平 罗知悌,宋末元初医学家,生于1238—1243年之间,卒于1327年,字子敬(一说字敬夫),号太无,世称太无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罗氏史书无传,其生平及轶事少量散于史料。如《古今医统》载:“罗知悌,字敬夫,世称太无先生,精于医术,得金刘完素之传,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书,有异见,惟好静僻,厌与人接。惟丹溪为得意弟子,遂尽教以所学。《杭州府志》载:“(罗知悌)以医侍穆陵,甚见宠厚。”“知悌能词章,善挥翰,贫病无告,予之药,无不愈...

  • 冬季三九天防病重中之重

    冬季三九天防病重中之重

    三九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强冷空气、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低气温环境,可大大削弱人体防御功能和抵抗力,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因此三九天是冬季防病重中之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上感 上感即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患者发病较急,又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该病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类型:一是普通感冒型,二是病毒性咽炎和喉炎型,三是疱疹性咽峡炎型,四是咽结膜热型,五是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型等。其中以第一个类型最常见。为预防上感,在数九寒天,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

  • 三仁汤科长的抗疫“剂”

    三仁汤科长的抗疫“剂”

    高个子,圆脑袋,戴眼镜,少话语,给人一种“厚朴”的印象,他就是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潘德佳。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在药学部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利用中药优势,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就好似一剂“三仁汤”。 不急不躁 温如厚朴 抓药、称重、分装……天色渐暗,其他科室人员均已下班,中药房内依然灯火通明,6名工作人员正在抓中药,为第二天熬制新冠肺炎预防汤剂做准备。“...

  • 朱文元治疑难病三则

    朱文元治疑难病三则

    多年来,朱文元主任医师是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主任医师,峄城区十大名中医,峄城区十佳医生,枣庄市十大名中医,枣庄市十大名医,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导师,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擅于辨治各种疑难杂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择录三则。 慢性荨麻疹(顽痒)案 某男,86岁,2005年5月26日初诊。诉身痒30余年,加重1周。自述30年前因口渴便饮山间流水,饮后不久,即全身瘙痒,皮肤渐现大小不等红色丘斑,饮酒少许后,全身瘙痒难忍,坐卧不安;唯性情急躁,大便秘结。查:皮肤抓痕密布,散见大小不等红...

  • 忆恩师吕炳奎先生二三事

    忆恩师吕炳奎先生二三事

    时值吕炳奎先生创办的“吕炳奎中医药研究院”二十周年之际,追忆先生,继承遗志,发展中医,济世寿人。 与恩师吕炳奎先生结缘是在1997年5月端午节前的一天。那天下午我来到位于北京德胜门内大街吕炳奎先生的住处,那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大杂院。进院后七拐八拐走到最里边,一处很旧的青砖瓦房便是先生的家。房门前开满了鲜花,在绿茵茵的葡萄架下坐着一位老者,正在用药缸子捣着什么,几只花猫围绕在老者身边。我上前问道:“您是吕老吧?”老者答道:“我是吕炳奎”。...

  • 我的健康三字经

    我的健康三字经

      我是一名退休医生,今年70多岁,可身体依然强健,精神抖擞,参加工作50余年,从未生过大病,没住过一天医院,身体十分硬朗。我想,这主要得益于本人的健康三字经,才有今天的好身体。我的三字经就是:多动脑,平常心,动回肢,勤按摩。   多动脑常言说:人老脑先衰。我非常重视用脑锻炼。平时爱写写画画,业余爱好下象棋。退休后,爱好依旧,每天上午读书看报,练字、写写画画,坐个把小时就外出散心,到花红柳绿的公园走走看看,遇上朋友就下下棋,玩上个把小时,下午找人聊聊天,侃侃大山,其乐融融。   平常心常言说:心平气和养...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健康
  • 许润三 笑看人生 乐心之道

    许润三 笑看人生 乐心之道

    92岁高龄的许润三如今仍深耕临床,从门诊到病房几乎每日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无论患者还是医务人员都由衷敬佩老先生的这份精神,同时,大家也对老先生的养生长寿之道颇为好奇,是什么让许润三如此神清气爽、精神矍铄。 济世活人,安心之道 每每被问到养生之道,许润三总会乐呵呵地说道:“每日看病,就是我最大的长寿秘诀。” 许润三的弟子、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辛茜庭说:“老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要忙活工作的事,他总和我们说,人不能脱离工作,不能脱离社会,要...

  • 一天三餐按照“营养表”来吃

    一天三餐按照“营养表”来吃

    一天三餐怎么吃,郑仲声有着自己的“营养表”,除了出外应酬外,他的一天三餐都严格按照“营养表”来吃。让我们看看这位养生达人怎么吃。 早餐:种类丰富量不多 对于郑仲声来说,他一天三餐中,最重视的就是早餐,早餐可以说是他一天能量的来源。“我的早餐总体来说,种类很丰富,营养全面,但量不是特别多。”郑仲声笑着说。 早餐一:养生粥。其中包括一把麦片、一包芝麻糊、2汤匙枸杞、几片生姜片、两三颗红枣、一个打碎的鸡蛋,将所有食材混在一起拌匀,放入...

  • 许润三 因病学医 侍诊抄方得真传

    许润三 因病学医 侍诊抄方得真传

    许润三,1926年生,江苏省阜宁县人,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上世纪70年代,许润三因致力于研究妇科疑难杂症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被人指责为“破坏计划生育”。而1987年,他却凭借“四逆散加味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以中医方法换来无数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灿烂的笑脸。 临床60余年,许润三内、妇、儿、外科兼通,...

  • 荐读《余氏三世学验集粹》

    荐读《余氏三世学验集粹》

    近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李鸿涛、张明锐、陈东亮、余杨编著的《余氏三世学验集粹》,深受启发,衷心致贺之余,略陈如下感想。 我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多所熟识。余老家学渊源,余氏世医一脉,历经五世,承绪二百余年,世守其学,名医辈出。其曾祖、祖父与父亲均为国医名宿,祖父余奉仙精于诊法而长于治疫,父亲余无言衷中参西而擅以经方救治疑难急重症,尤其是余无言是我国近代中医教育的先行者和奠基者。 余瀛鳌本人耕耘杏坛60余载,学验俱富,素以中医临床文献为研究重点,重视古今文献中的临证精华,并将文献研究和临床诊疗密...

  • 王三虎《我的经方我的梦》序

    王三虎《我的经方我的梦》序

    闻王三虎教授《我的经方我的梦》一书要再版,我欣然为之作序。2016年春节前几天,我与王三虎初次见面,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受益良多。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医成才规律和“中医研究”的强大力量。 “中医研究”“研究中医”这两个概念是已故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提出来的。1986年8月的某日,陆广莘先生问我:“小林,你知道中医药科技工作怎么管理吗?”我说:“请您不吝赐教!”陆老说:“我告诉你四...

  • 国医大师路志正 中医之路重在三正

    国医大师路志正 中医之路重在三正

    近日,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从医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百岁的路老是中医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我认为要向路老学习“三真”与“三正”。 为医为人贵在三真 真精诚 路老忠诚于党的中医药事业,在任何历史时期都能立场坚定地维护、坚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路老在80年的中医临床生涯中,对患者的关怀一直无微不至,对技术的追求一直精益求精。不做“商医”,不用医术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不做“庸医”,不用非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