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244页

病 第244页

  • 夏天摄生之道来防病健身

    夏天摄生之道来防病健身

    跟着社会的老龄化,晚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遭到注重,在酷热的夏天,很多晚年人简略呈现全身乏力,胃口不振,头晕,多汗,心烦等症状,而晚年人更是由于脏腑功用减退抵抗力弱,对外界环境温度适应能力减低,易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晚年人怎么安全度夏,唐山市中医医院晚年病科主任赵立新提示,酷热夏天晚年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遵从夏天摄生之道来防病健身。 衣服厚薄 随时合度 衣服的厚薄应该随时节而适度,夏天宜挑选透气性好,宽松舒适吸湿性好的棉质衣物,汗湿的衣服一定要勤洗勤换,白日外出时避免被酷日过久直晒,做好防护办法,最好戴帽子。 合理...

  • 饮花治病须对症

    饮花治病须对症

      典型案例:35岁的尹女士,面部长了许多蝴蝶斑,在朋友的推荐下,她采用了“饮花祛斑”疗法,即把玫瑰花、菊花、红花等花的花瓣,水煎服用。可是,一个月后,面部不但没有变美,却渐渐感觉浑身乏力、月经不止、下腹疼痛。经检查,患了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和月经失调。   在采用饮花疗法治病时,应讲究花的科学配伍,不可盲目使用。如红花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但如果用法不当,会造成经血不止或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孕妇服用后会导致流产。像尹女士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医生指导,服用了大量红花导致疾病缠身的。   从对人体是否...

  •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探析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探析

    作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 ,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 中包含着丰富的体质思想。综观仲景条 文, 可以发现体质因素不仅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 疾病的发展、 传变、 治疗和转归过程中, 体质因素同样 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中的作用, 对于临床合理运用仲景方药治疗疾病有着 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体质与疾病发生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 中指出 :“若五脏 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 中人多死。 ” 认为如果 五脏元气通畅,...

  • 防治疾病 夏日药露方

    防治疾病 夏日药露方

    夏日,常会使人呈现口渴心烦、厌食、失眠等不适症状,这时服用具有避暑生津、清热解毒效果的药露,不仅能补充体内水分,免除烦渴,并且还有防治疾病的成效。下面介绍几款夏日常用的药露方: 金银花露:取金银花20克放入茶壶内,冲入开水1000毫升,待凉后加蜂蜜15克即可服用。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是一味清热解毒、避暑除烦、治热痢的良药,现代药理研讨证明,金银花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灭效果,常服金银花露,可防止夏日暑热症、泻痢、流感及小儿热疖、毒痱等症。 菊花露:取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冲入...

  • 红小豆:滋补治病的药膳方

    红小豆:滋补治病的药膳方

    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它为豆科植物赤豆的种子,其外为赤褐色或红色外衣包裹,故名赤豆、红豆。因它富含淀粉,因此人们又称之为 “饭豆”。 祖国医学认为,红小豆性甘平,具有除热毒;消胀满、利尿、通乳、补血之功效,主治心肾脏器水肿、腮腺炎、痛肿脓血、乳汁不通等症,尤以妇科中配药方使用最多。外敷治扭伤、血肿及热毒痈肿等病症。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把红小豆称为 “心之谷”,《本草纲目》说,红小豆“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和鲤鱼、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r...

  • 中医治病重视心理调适

    中医治病重视心理调适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不能低估。只有身心健康,人们才能乐观、坚强、平静地生活,才能正确地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作为医生要体谅和理解病人的处境,以负责的态度,热情的鼓励,运用中医技术予以治疗,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能够配合医生治疗,让患常见病者恢复健康,让患绝症者正确面对困难,增强抗病勇气,综合调治,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 中医治病重视心理调适,除针药治疗外,还非常重视“话疗”,故有“治病先治心&rdqu...

  • 板栗治病药膳方

    板栗治病药膳方

    板栗又称栗子、瑰栗、毛栗,是我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祖国医学认为,板栗性温,昧甘平,入脾、胃、肾经,有补肾、健脾等功效。《本草纲目》载:“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粟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有人内寒,暴泻如注,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唐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板栗甘甜芳香,含淀粉、维生素A、维生...

  • “风入脏腑”病机理论探讨

    “风入脏腑”病机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太素·诸风数变》记载: “风入于脏 腑之内为病, 遂名脏腑之风” , 描述了外风由表入里, 伏藏于脏腑, 伺机而发, 潜消暗损, 败坏脏腑的一种 病机, 我们称其为 “风入脏腑” 病机。 “风入脏腑”病机源流 “风入脏腑”病机肇始于《黄帝内经》 (以下 简称《内经》 ) 。 《内经》论 “外风”有广义、 狭义之 分。 狭义之 “外风” 即为单纯的...

  • 糯米与中草药配伍药治病方

    糯米与中草药配伍药治病方

    糯米又叫江米.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肺气、养胃津的功效。其可用于治疗消渴、尿多、自汗、泄泻等症。与相关中草药配伍应用.其治病就更广泛。 1.糯米、藕粉、白糖各250克,加水适量,揉成团,放蒸笼里蒸熟,备用。分餐随意煮吃或煎食。连续食5~10天,可治疗纳差、虚弱、便血及鼻出血。本方还具有补虚、止血、养胃之功效。 2.糯米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食用,喝汤食糯米及枸杞子,每日食2次。主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本方具有滋补肝肾及明目的作用。 3.糯米150克,黑芝麻30克,两者分开用文火炒成微黄色,共研成末,每次...

  • 滋补防病宜食粳米

    滋补防病宜食粳米

    粳米味甘、性平,自古即被视为滋养佳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干金要方》中称其补脾胃、增力气、长肌肉。现代研究表明,粳米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约占79%,蛋白质约占7%。粳米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比较全面,还含有脂肪、钙、铁、镁、磷以及 B族维生素等。食疗专著《随息居饮食谱》认为粳米汤可代人参汤,为补虚佳品,最宜于老人、妇女和儿童。粳米粥营养丰富,最易吸收,而老年人脏腑气血已虚,以此补益,乃万全之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介绍,在治病的同时,推崇“食养”,谷肉果菜之中,五谷为首,而粳米是谷物第一养...

  • 饮食保养强骨骼“冬病夏治”正当时

    饮食保养强骨骼“冬病夏治”正当时

    “最近天热,睡了一夜凉席,第二天就开端腰疼、腿麻。”56岁的市民李先生坦言,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冬春天都没事,没想到大热天却犯了病。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王乐荣解说说,由于夏日温度高,人体皮肤露出,表皮血管扩张,毛孔张大,天热贪凉极易导致“风寒湿邪”侵入,引起人体颈、腰、肩周、膝关节等部位呈现痛苦,引发“夏日关节痛”。特别是原有骨关节病的人夏日贪凉更简略复发。盛夏时节怎么防备?王乐荣给出以下主张。 •勿贪凉是...

  • 仲秋食田螺 营养又治病

    仲秋食田螺 营养又治病

    仲秋时节(农历的八月),正是田螺最肥美的时候。其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深受人们喜爱。主治火热赤痛、尿闭、痔疮、黄疸等疾病。田螺壳味甘淡、性平,也可以入药,有散结、敛疮、止痛等多种功效,主治湿疹、胃痛、疮疡等症。 治大便脓性, 腹痛里急後重:用田螺2~3只洗净加食盐3茶取田螺肉晒干焙焦, 水煎服, 每日3次, 每次15克, 治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尿闭、腹胀:可用田螺3~4个加蒜瓣3~4个(去膜)同捣如泥, 贴敷於脐下一寸三分处, 外加纱布包扎, 可奏效. 治消渴日夜不止, 小便频数(包括糖尿病):可用田螺肉...

  • 风湿病患者常用药膳

    风湿病患者常用药膳

    遵循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方法。一般来说,行(风)痹患者宜用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寒(痛)痹患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温热之品,忌食雪糕冰棍等冰冻生冷的食物;湿(着)痹患者宜用茯苓、冬瓜、薏苡仁等健脾祛湿之品;热痹患者宜用绿豆、冬瓜等食物,不宜饮酒及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风湿病患者几种常用药膳——   ◆ 红烧鳝鱼段   方药:鳝鱼750克,火腿50克,调料适量。   用法:炒锅加油,放入葱姜爆香,放入鳝鱼段,煸至...

  • 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

    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

    传说中“年”是一种会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怪兽,年过好了则灾难自消,好运随之而来。人们千方百计地祈福新年,以期讨个好彩头、逢凶化吉。于是,与之相应的文化习俗就应运而生了。在这当中,防病祛疾、祈求健康则成为头等大事。自古民间盛行元宵节前后“走百病”,尤以明清为盛,一直延续至今。 “走百病”亦称走桥、游百病、遛百病、散百病等,指的是成年妇女在元宵节(或正月十六)之夜成群结队出游,祈求祛除百病、延年益寿、生活安康的文化习俗。明代袁宏道有诗云:&...

  • 治未病理念内涵丰富

    治未病理念内涵丰富

    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作为我国独特的医药卫生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拥有原创性科技优势、巨大的经济潜能优势及重要的文化和生态优势,在我国经济发展、国民健康及世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医学模式的转换使医学的宗旨从治愈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同时疾病谱的变化对医疗卫生观念、医学伦理关系及医疗行为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新时代的大健康观念和大卫生观念,要求加强健康教育,发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社区保健。 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治未病中医药健康服务...

  • 塘角鱼治病便方

    塘角鱼治病便方

    塘角鱼。别名:胡子鲇、塘风鱼。属胡鲇科水生动物,生活在湖塘、沟渠、水坑和水流缓慢的小河中。性味:性平,味甘。药用部分:去内脏后的鲜体。功效:治疳积、哮喘。 小儿疳积 1.塘角鱼50克,瘦猪肉50克(剁碎),加少量油盐,共蒸熟吃。连吃7天。 2.塘角鱼50 克,独脚金15克,紫背金牛15克。两味研未,拌塘角鱼,加少量油盐,蒸熟吃。连吃7天。 3.鹅不食苹30克,洗净,切碎;塘角鱼,条(约 100克),除去内脏,加水及油盐适量,蒸熟,去药渣,除鱼刺,将鱼肉及汤水拌饭吃。此为1日量,连吃3-4日。 哮喘 塘角鱼...

  • 从破洞想起的养生与疾病

    从破洞想起的养生与疾病

    我十几、二十几岁时喜欢穿牛仔裤。奇怪的是,每条牛仔裤穿久了,左膝盖这里总会有一个洞。有了手机后,左边口袋这里,也会出现一个洞。这个洞的来历我知道,肯定是手机塞在左边口袋里,手机的棱角磨啊磨,给磨出来的。但是,何以左膝盖这里也会有洞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两个膝盖不一样,左膝盖特别有棱角? 虽然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其中缘由,但是我想,一定与我的某种习性有关,只是我自己也不知道罢了。也就是说,这种习性一直默默地存在着,伴随着我,而且其力量不可小视,它有“滴水穿石”的毅力!我的牛仔裤就是...

  • 中药膳方治糖尿病

    中药膳方治糖尿病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症”范畴。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中医也和西医一样,可以通过饮食加以控制。 患者在医师辩证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选用中药材作为辅助治疗,比如体质偏虚者可选用人参、北芪、枸杞子、女贞子、山茱萸、淮山、黄精加入日常饮食汤菜中(每次选择1至3种)。 1.海参、猪胰、鸡蛋各1个。先将海参泡发切片与猪胰同炖,熟烂后将鸡蛋去壳放入,加酱油调味,每日服1次。 2.麦冬10克,玉竹10克,绿茶30克。将麦冬、玉竹研为细末,与绿茶一同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温浸15分钟,即可饮用。每日一剂,代茶...

  • 大喜也会生病“乐极生悲”

    大喜也会生病“乐极生悲”

    听说过大怒会生病,没听说过大喜也会生病。为什么太过高兴反而会发生心绞痛?看郝万山教授为您解答。 有一个患者朋友老李,最近来看病的原因是“乐极生悲”。 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老李家亲属聚会,席间老李非常高兴,又被逗乐了,哈哈大笑,笑完感觉胸口一阵刺痛。之后连续几天都觉得不舒服。到医院去做了心电图,做了冠状动脉CTA,发现是发作不稳定心绞痛。西医建议他做冠脉支架。老李问清楚了,支架可能不止做一次,而且做完这个手术必须长期吃2—3种抗凝的西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生病
  • 茯苓防病延年食疗二方

    茯苓防病延年食疗二方

    茯苓味甘、性平,人心、脾、肺三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开心益智、安胎止渴之功,可冶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心悸失眠、泄泻、遗精、淋浊、消渴。现代研究发现,茯苓所含茯苓多糖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可提高抗癌药物疗效;有缓慢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可促进钠、钾、氯的排泄。以茯苓为主的五苓散能提高渗透压调节点的活性,促进水肿局部的吸收。 关于茯苓,早在《诗经》中就有“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之句。宋代的黄庭坚、苏东坡,清代的曹雪芹等都对茯苓有所赞美。黄庭坚誉其“长松林下得灵根&hel...

  • 喝粥养生保健治病

    喝粥养生保健治病

    喝粥是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每当吃饭时,喝上一碗温暖适口的粥,既饱口福,也觉得舒适,可算得上是饭桌上一种小小的享受。谁都知道,粥养人,民间所谓“稀粥烂饭将养”的说法,即是指粥的营养作用。 此外,喝粥还可以治病,早已成为人们祛病延年的一种饮食疗法,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老教授邹云翔,每逢诊治老年人高血压病时,常嘱患者多食荷叶粥,以之降血压,疗效颇佳。清代名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病人、产妇,粥养最宜。”这种用喝粥...

  • 肺心病刮背部及脐下

    肺心病刮背部及脐下

    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由于老年人正气衰弱,很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又加上无力驱邪外出,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更加耗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久之导致多脏器衰竭。在背、脐部刮痧,既能疏通经脉,驱散外邪,又能补充正气,增强老人体质,帮助肺心病的调护。 取俯卧位,在背部脊柱两侧抹少许红花油,红花油过敏者可用植物油代替。再用刮痧板或硬币从上往下快速、用力稍轻地刮拭,1分钟后,缓慢、用力稍重再刮5分钟。擦干净后仰卧,在肚脐下涂抹红花油,再缓慢用力,从下往上刮拭5分钟。每隔3天睡前刮,连续14次。...

  • 甲亢病人补点复合维B:食疗方

    甲亢病人补点复合维B:食疗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高代谢疾病,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显著增高,能量消耗旺盛,常常表现出能吃、容易饥饿,形体消瘦的典型症状。治疗甲亢除了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素分泌的药物外,医生还常常嘱咐病人补充复合维生素B。 方一:川贝、海带、丹参各15克,薏米 30克,冬瓜60克,红糖适量。川贝、丹参先煎汤后去渣,入其他味煮粥吃。每日晨起空腹温服,连服15天~20天。用于颈部肿大、恶心、便溏症。 方二:麦门冬16g,五味子l0g,酸枣仁12g,莲子20g,龙眼肉5g,粳米200g...

  • 冠心病患者如何选择中成药

    冠心病患者如何选择中成药

    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活血化瘀药和芳香温通药两种常用类型。沾血化瘀药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等,从现代药理角度来看,活血化瘀药具有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甚至溶栓的作用,主要针对“血液”起作用。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消除冠心病的病因,冠心病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常发生在大型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重要部位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内膜产生斑块;斑块发生炎症导致斑块破裂、脱落;血管内膜...

  • 中医养生防病的讲究

    中医养生防病的讲究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王乐荣介绍,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始生和气候多变特点,通过适当地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目的。 饮食少酸多甘 春季阳气初生,多吃些甜味的食物,不宜食酸性食物。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健壮,人可延年益寿。因为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

  • 肾病食疗方三则

    肾病食疗方三则

    1.黄芪粥 生黄芪30—60克,粳米60克,陈皮末10 克。先将黄芪煎汤去渣,然后人粳米煮成粥,粥成时加入陈皮末即可。本方能改善肾脏功能,消除尿蛋白,增强体质。 2.黑豆炖猪肉 黑豆50克,瘦肉 100克。先将猪肉于水中煮开,弃汤,再与黑豆共炖至烂,加适当调味品,食肉饮汤。本方有补肾、利尿、健脾等作用。 3.杞子核桃粥 枸杞子30克,核桃肉20克,粳米50 克,同熬成粥。早晚食用。本方具有补肾健脾作用。 (传生) ·肾病综合征(秘方数:7) ·肾病综合征 ·肾...

  • 红薯叶:防病健身食疗方

    红薯叶:防病健身食疗方

    红薯叶对补气疗虚、补肝明目、健脾强肾、益肺生津都有一定功效,常吃能预防便秘,保护视力和防止疲劳,使人精力充沛,并有益于减肥健美,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患大肠热症,大便秘结,小便发黄等症,喝一、两碗鲜红薯叶汤,不久即药到病除。“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老百姓就是把红薯叶视为“长寿菜”经常食用。1983年,我国医疗保健专家到广西桂北山区调查,发现一个长寿老人集中的村庄,村民们很爱吃鲜红薯叶做的菜,有些人竟大碗大碗的吃。这些长寿老人,脸色红润,耳聪目明,这也许有一份红薯叶的功劳...

  • 每逢中秋节 抬头望月预防颈椎病

    每逢中秋节 抬头望月预防颈椎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诗今译】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 山楂防治心血管疾病

    山楂防治心血管疾病

    山楂含胡萝卜素、钙、尿素酸、山楂素等多种营养素,能舒张血管、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室的运动振幅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将山楂与某些食物制作成药膳,可以防治心血管病。 山楂粥:山楂15 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山楂切片,去核,与粳米共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匀即成。每日1次,可当早餐食用。适用于食积停滞以及患高血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高脂血症者。 山楂木耳粥:山楂15克、木耳20克、粳米50克。木耳泡发洗净,与山楂、粳米共煮粥。适用于高血脂、动脉硬化症。木耳可抑制胆固醇在血管内壁上沉积和凝结,与山楂合用,...

  • 怒从何来?激怒治病

    怒从何来?激怒治病

    关于“怒”你知道多少?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 这是岳飞《满江红》一词中,对怒的形象描写。 怒是动物和人类情绪的一种类型。它是怎样发生的?有哪些表现?与人类健康又有什么关系呢? 1 怒从何来? 愤怒究竟是脑子哪些部分管的呢? 科学工作者在动物和人身上,进行了情绪的中枢定位的研究(包括愤怒在脑中的定位研究)。通过纵切法,一部分一部分地切除丘脑,结果把情绪定位在下丘脑。下丘脑组织的切除或保留,...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治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