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245页
-
厨房调料 小茴香 胡椒 治病方
厨房常用的小茴香、大料、花椒、胡椒、生姜、桂皮、孜然等调料,除了在烹调时能增香味、除腥膻外,其实它们还是中药。广州中医药大学秦小琴博士提醒,虽然这些调料药性温和,日常食用无副作用,适宜中老年人.但必须了解它们的药性、药效特点,学会配合使用,才能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中科学地调理身体,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 小茴香 小茴香所含主要成分为茴香醚、a-茴香 酮、甲基胡 椒酚、茴香 醛、鞣质、 黄酮、强心 苷等,具有抑菌、调节胃肠功能、利尿、利胆、保肝等作用。 消化不良.小茴香+陈皮小茴香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
-
糖尿病患者的萝卜药膳
糖尿病患者饮食调理非常重要,现提供二款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萝卜药膳。 白萝卜煲羊肉汤 白萝卜1个、羊肉500克、生姜3片。将白萝I、洗净去皮,切块;生姜剁碎;羊肉洗净,切成块状备用。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猛火煮至水开后放入以上食材,改用中火继续煮熟,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本汤中白萝卜凉润,羊肉温补,合用互相制约寒温偏性,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消积等功效,补而不腻,消而有度,非常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萝卜饼 白萝卜200 克切丝;瘦羊肉100克切丝;生姜、葱白、精盐、植物油各适量,面粉250克。将萝卜丝用植物油炒至五成熟与羊...
-
湿热病证 脏腑功能失调内生湿热
湿热病证与脏腑相关理论探究 随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改变, 湿热病证的发 病率逐年增多, 因其湿热胶着、 缠绵难愈, 故成为医患 的共同难题 [1 ] 。因此, 从藏象理论出发探讨湿热病证 与脏腑的相关性, 对于发展湿热理论、 指导临床治疗多 有裨益。 以下将从脏腑功能失调内伤湿热、 湿热导致脏腑 功能失调两方面来论述, 探讨其湿热与脏腑的关系。 1 脏腑功能失调内生湿热 1. 1 内生湿邪 内生湿邪是水液代谢输布障碍引起 的病理产物之一。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需多个脏腑的多种生理功能相互协调,...
-
以六经之法辨治湿热病证 临证验案举例
刘英锋从六经辨治湿热杂病特色验案举证 刘英锋教授, 曾先后师承于江西中医泰斗姚荷 生先生、 经方大家陈瑞春, 秉承先师病因病所病机 三维一体之辨证思想, 不拘伤寒温病学说之争, 融六 经、 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之法于一炉, 以应治临床疑 难杂病, 极具特色。 其擅长以六经之法辨治湿热病 证, 疗效独到, 特此介绍。 理论基本观点 首先, 刘教授认同明代柯琴的著名论点: “仲景 之六经为百病立法, 不专为伤寒一科” 。 即六经为人 身本有, 外感之风寒热湿燥火, 甚至内伤之情志饮食 劳,...
-
月经失调病因病机食疗方
月经失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失调。 月经过多:指月经量多,过期不 止。气虚者常见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软弱无力。宜补气摄血,健脾宁心。可用老母鸡1只,黄芪10克,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黄芪、艾叶...
-
丝瓜汤祛秋燥 砂仁疗病
砂仁疗病粥汤两款 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具有行气、醒脾、和胃的功效。民间把它作为调胃、养胃、助消化的保健食物,用来煲汤、炖肉、煮粥,进行食疗。 一、砂仁粥砂仁5克,加清水适量,浸泡5~lO分钟后,水煎取汁,用药汁与粳米50克煮粥,熟时加少许蜂蜜即可。每日1次,连续3~5 日。此粥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泻的功效。适宜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二、砂仁白萝卜汤 白萝卜1个,削皮洗净后切成小块,加水煎煮lO分钟后,与砂仁5克一同再煮lO分钟,出锅后吃萝卜喝汤,每日 1次,连续3日。此汤具有...
-
中药汤剂治病要心细
中药汤剂是从古至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剂型,正确使用中药是发挥中药疗效的关键。为了使中药的应用能够更合理、疗效更可靠,在选用中药治病时一定要心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是药物取得疗效的关键。许多人认为中药药性缓慢,加大剂量就能见效快。其实,药物随着剂量的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有些人经常嚼食人参,或用来炖肉、煲汤,以达到保健作用,殊不知,人参吃多了可产生头痛、失眠、心悸、烦躁、便秘、血压升高等毒性反应。 脚注 一些常服中药的患者,由于不重视中医处方上的脚注(先煎、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