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望诊

望诊

  • 中医小儿望诊闻诊 看舌苔看二便听哭声

    中医小儿望诊闻诊 看舌苔看二便听哭声

    中医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整体观,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区主任医师宋桂华说,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就生病的,也不可能突然就生病了,任何疾病都有潜伏期,身体里的敌人要想威胁到健康,这支队伍必然得发展壮大到一定气候才行。对于绝大部分疾病来讲,它在潜伏期都会“露出来一些马脚”,给出一些信号,如果家长把这些信号掌握了,自然就能早期发现,及早应对,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从而让孩子少生病、生小病、不生病。让我们来学学中医望诊闻诊中这些可以掌握的“信号”吧: 看舌...

  • 风池气池望诊在儿童抽动障碍中的客观化研究

    风池气池望诊在儿童抽动障碍中的客观化研究

    风池气池[1]为儿童面部望诊的部位,风池位于眉毛上缘、鱼腰穴的稍上方,气池在目下胞。古籍中对此诊法仅有简单的描述,如《小儿推拿广意·上卷》言:“风气二池黄吐逆,若黄青色定为风,惊啼烦躁红为验”[2]。《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又有“风气青惊紫吐逆”[3]之论。第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郑启仲教授借鉴面部望诊的五色主病理论,将风池气池异常变化概括为青、赤、紫、黑、垂5种典型特征,并应用于儿科临床。抽动障碍[4](t...

  • 讲讲妇科望诊

    讲讲妇科望诊

    “看中医”很多人都知道要给医生看看自己的舌头,这个“看”就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望。其实这个“看”可不止是舌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庞震苗副教授表示,望、闻、问、切是中医之根本,而女性的身体状态更为复杂,其中望诊可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在调理治疗身体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今期就让我们来讲讲妇科望诊。   指导专家   庞震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望唇...

  • 名老中医谭礼初《望诊切脉实录》中胎漏一案

    名老中医谭礼初《望诊切脉实录》中胎漏一案

    近日,读湖南名老中医谭礼初《望诊切脉实录》中胎漏一案,其辨证精准,用药仅四味,均弃梢用头,数剂竟保住了一胎儿命,令人拍案叫绝。 患者夏某,女,20岁,怀孕二月余。一天,外出活动后当晚出现阴道出血,色鲜红,量较多,下腹和会阴处坠胀不舒。医院以“先兆流产”收住入院,用黄体酮、维生素E等治疗近十日无效。医生准备行刮宫术弃婴保母,家属不同意。患者出院后请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谭礼初治疗。 谭礼初临床精于望诊,他认为“望”的关键在于“辨...

  • 小儿咳嗽望诊重在口咽 中医学对咽部望诊的认识

    小儿咳嗽望诊重在口咽 中医学对咽部望诊的认识

    咽部望诊在小儿咳嗽辨治中的应用初探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咳嗽症状为主症的肺系疾病[1], 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外感咳嗽多属实证, 内伤咳嗽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2]。外邪侵袭, 上先受之, 经口鼻而入, 咽部首当其冲, 并常为容邪之所[3];小儿饮食不节, 易乳食积滞化生内热, 热邪随经上犯咽喉亦可发为咳嗽;咳嗽迁延不愈, 可伴咽部红肿等体征, 年长儿童可诉咽痒、咽痛等自觉症状。故笔者临证时必作咽部望诊, 以咽部望诊为主辨治小儿咳嗽, 而非见咳止咳, 临证实用性强, 现试述如下。 儿科望诊重在口...

  • 痰乃病理产物 先言望诊 再言问诊

    痰乃病理产物 先言望诊 再言问诊

    痰乃病理产物,然其性质有别,痰色有黄、白、红、黑之异,痰质有稀稠清浊之殊,痰味亦有甜有咸,故从望、闻、问三诊以辨痰之形色气味,实具有重要之临床诊断意义。 先言望诊 辨痰之色泽、稀稠以察病之机转。 白色痰:初病吐痰,清稀色白,为病在表,属风寒。若外证已解,痰由清稀转浊,是病将愈矣。 痰白滑易出者属湿痰;白痰稠浊而冷为里寒甚。若无力作咳而咳白沫者,则属肺气虚。 黄色痰:主里热。新病不久,痰见黄白相间,清稀者,属温病之邪由卫转气。若转深黄而稠黏,唾出有热气,则为膈上...

  •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对于早期诊断心脏病有极大优势。一则耳垂出现冠脉沟,确诊率达九成;二则舌下静脉发黑或发紫,患心脏病的概率很大;三则嘴唇或指甲呈青紫色,即是心血阻滞之症;四则神门与内关之间见青紫或明显青筋。若两处以上都见征兆,则患上冠心病的可能性极高。给病人诊脉时,一望即可判断心脏是否健康。 多年来我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写作微博,日子平淡,甚至孤独。许多时候是自己与中医对话,一个人去思考,去发现,去总结。走在中医的路上有如一个人的旅行,执着、坚持;学习中医的过程亦是体味生命的旅程,既有快乐、享受,也有折磨、无奈。虽然辛...

  • 所谓脉诊 所谓望诊

    所谓脉诊 所谓望诊

    所谓脉诊,主要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观察脉象的变化,以此来诊断病情。因为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脏腑气血发牛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会产生异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以及体内正邪阴阳盛衰的情况紧密相关。如果病位浅,在体表,脉象就浮;如果病位深,在体里,脉象就沉:如果疾病属寒则脉迟,疾病属热则脉数;邪气盛则脉实,正气虚则脉虚。所以,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脉诊推断疾病的发展。这其实是利用了阴阳和五行相巨制约转化的原理。 脉象洪大的,大部分是由于阴精不足而川气...

  • 中医望诊看眉毛看指甲

    中医望诊看眉毛看指甲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眉毛与颈椎是息息相关的,原因是眉心位置是第7节的颈椎的一个压力点,只要颈椎有什么毛病都会通过这个压力点反应到眉毛上,因此,颈椎问题都可以通过眉毛看出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望诊是如何看眉毛来识颈椎健康的。   眉毛反应颈椎问题的具体表现:   眉心疼痛   眉心疼痛常常是伴随着颈椎疼痛出现的,其原因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压迫三叉神经所造成的疼痛。   眉毛下垂   眉毛下垂多是颈椎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的面部神经麻痹。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可造成软组织炎症、充血、水肿,供血不足,因而导...

  • 注重望诊技术的学习和积累

    注重望诊技术的学习和积累

    小时候,中医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把脉,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白胡子老中医三指一搭,眼睛一闭,片刻后便对病情娓娓道来,不禁大为崇拜。 学医之后才知道脉诊只是中医四诊之一,望诊方为四诊之首,有经验的医生能够对病情一目了然,既快又准。《难经·六十一难》亦有言道:“望而知之谓之神。” 酒是陈的香,要成为一名好的中医,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长期的临床历练,是一个不断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而这都需要时间,因此患者往往对青年中医持有怀疑的态度,就医时一般都...

  • 望诊指运用视觉 诊断疾病的方法

    望诊指运用视觉 诊断疾病的方法

    望诊指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诊断疾病的方法。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少诗人对医论方药、摄生防病有一定造诣,他们吟医论药,在涉及医史、医学理论、方剂药物、养生保健等内容的同时,也吟咏了不少医文并茂,脍炙人口能体现“望诊”的诗篇,兹选录一二。 肥胖症 ——陆游 肥僧大腰腹, 呀喘趋迎官。 走疾不待语, 坐立汗未干。 这是陆游在“化成院”留下的一首...

  •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重要的部分“液线”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重要的部分“液线”

    舌诊是望诊中重要的部分,把舌边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称“液线”。“液线”常见于“肝气郁结”和“痰湿”之证。舌诊“液线”对临床心情不舒的诊断、指导临床选方用药、判断病情转归均有重要的意义。 1 探本溯源 我们把舌面两边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称“液线”。“喜形于色”“怒喝于颜”,人的心情可通过言、...

  • 望诊:中医怎样治病

    望诊:中医怎样治病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比较恰当的回答,就是按照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这四个字,包括了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因此,先把这个问题简要地介绍一下,对于学习本书下面所讲的一些常见病的辨证治疗有好处。究竟什么叫做“辨证论治”呢? 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辨明病证,把病看准,如何使用恰当的药物治好疾病的一整套治病的办法。要辨明病证,首先必须了解病情。了解病情,主要是依靠医生的检查和病人自己讲。当掌握了全盘情况以后,就要针对...

  • 望诊在妇科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望诊在妇科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内经》云:“有诸内,必形于诸外”。余从事中医妇科临床40余年,临床中对女性的形态、举止、色泽与其疾病所苦常详细观之,始终认为望诊在妇科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凡女性初次就诊时,如患有长期的内伤病、严重的血崩、或妊娠3个月以上者,因其特殊的形色,可一望而知。对于其它体质与病形,大致总结如下: 肥胖型 女性肥胖,肤色白润,肌肉脂肪丰满,掌厚,指端粗壮。外表望之似健壮,但若细观察,其动则气急,容易出汗,头晕腰酸。这实乃气虚不足、脾气不健之故也。其中个别妇女患不孕症,不...

  •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疗效评价中舌象研究重要性探析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 分, 舌为心之外候, 中医学上无论何种诊法均与望舌 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 能灵敏 且客观地了解人体内病邪的深浅和性质、 正气的盛 衰、 测知病情的轻重, 进而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舌象断疗效的历史渊源 中医舌诊是医家通过动态的观察患者的舌质、 舌苔及舌下络脉等变化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 有着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过程, 是古今医 家重要的诊疗手段。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

    中医药源于华夏先民长期的医疗实践,望、闻、问、切是中医特有的疾病诊查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兴的诊疗技术不断涌现,不仅冲击着传统的中医诊疗技术,也激励着中医人不断学习。中医要探索现代化之路需借助科技的力量,汲取其可取之处,以此丰富自身,从而使中医焕发新时代特有的活力。中医产生之时,初心是保生为民,因此中医虽要求变,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时代特色与普通民众对中医的需求,以实际疗效为衡量标准进行改革与创新。方便、有效是中医的特色,亦是其生命力所在。四诊是中医获取疾病信息的方法,医师临证时运用四诊...

  • 扁鹊不只长于把脉和望诊

    扁鹊不只长于把脉和望诊

    民间有“喜鹊叫,贵人到”之说,而笔者斗胆推测,这贵人首先是医师。由于古时弹尽粮绝,走方医师行医最受百姓欢迎。医铃一摇,四里八乡都知医师来了,而愈加人迹稀疏偏远之地,人未闻医铃响,可能已引起喜鹊的感应了,灵鹊兆喜,最终这灵鹊就代称医师了。 其实在古典的《禽经》中就有“灵鹊兆喜”的说法,自古医师都是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把安全健康带到哪里,好像翩翩翱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喜讯。由此看来医师好像喜鹊,而扁鹊亦好像喜鹊。从字义上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