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舌诊

舌诊

  • 舌诊在恶性肿瘤辨治中的地位及作用

    舌诊在恶性肿瘤辨治中的地位及作用

    舌诊属望诊范畴, 应用于临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由于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舌相连, 其 精气上荣于舌, 故脏腑的病变可反映至舌象上来。它 是观察机体病变的一面镜子, 通过察舌验苔, 能较客观 地判断素体正气盛衰, 分辨病位深浅, 区别病邪性质, 推测病情进退, 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肿瘤 作为一类具有独特病理、 生理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舌诊 对其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辨舌测知体质, 谨防 “药邪” 伤正 朱莘农老先生说 :“医道之难也, 难于辨证;辨证 之难也, 难于验体。体质验明...

  • 舌诊在不孕症诊治中的运用体会

    舌诊在不孕症诊治中的运用体会

    不孕症为临床常见病症, 总结其临床特点常见 两种情况: 一是原因不明, 无明显症状; 二是病情 过于复杂, 自诉症状过多, 给辨证带来一定的难度。 如杨云峰《临证验舌法》云: “妇人幼稚之病, 往往 闻之无息, 问之无声, 可惟有舌可验” [1] , 曹炳章亦于 《辨舌指南》 : “辨舌较诊脉为确。 因脉夹皮内, 而舌 则亲切显露, 且脉随寒热变化, 真假无定, 而苔色则 不乱丝毫” 。 考虑舌象在四诊中受外界的影响较小, 笔者临床中不孕症诊治从舌诊入手, 每能切中要...

  • 舌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 月经不调及痛经舌象

    舌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 月经不调及痛经舌象

    350例月经不调及痛经患者舌象特点分析 舌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之一, 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舌象变化迅速而明显, 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病情和证候的本质。舌诊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来诊察疾病, 舌诊的结果是中医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依据之一[1]。笔者在长期的中医妇科门诊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舌诊在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优势, 尤其在妇科月经不调及痛经等疾病方面, 通过辨舌判断证候的寒热虚实并且指导具体用药, 现对笔者诊治过的350例月经不调及痛经患者舌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以期与同...

  • 舌诊治腹泻

    舌诊治腹泻

    “舌诊”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五脏六腑相应部位的细微变化,可以反映出相关脏腑的内在病变。可以说,三寸之舌是窥探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 腹泻时关注自己舌苔和舌质的细微变化,对自己识病择药,有很好的意义。 胃肠湿热型舌苔黄厚、舌体胖人、舌质降红。可伴发热、大便黏滞并有腥味,可选服“加味香连丸”、“香连化滞丸”再配合服用“藿香正气丸”(...

  • 丹参防冠心病 中医“舌诊”舌头操

    丹参防冠心病 中医“舌诊”舌头操

    肿瘤、冠心病、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三大主要疾病。统计数据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尽管西医有很多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和药物,但如果能结合传统的中医药,往往能事半功倍,而中药丹参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就有独特的作用。 丹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我国分布很广泛,入心、心包经,有活血、祛瘀、调经、清血热、除烦满的作用。《本经》曾记载:“(丹参)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早在20多年前,医学家将丹参的有效...

  • 从温病论治小儿肺炎 重视舌诊结合指纹

    从温病论治小儿肺炎 重视舌诊结合指纹

    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肺部炎症,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是儿科常见危急重病[1]。据WHO报道,小儿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2]。 随着病原学变迁以及疾病谱的改变,病毒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及病原体混合感染所致的肺炎逐年增多,且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3]。西药在抗病毒方面没有特异性用药,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也越发严重;而中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耐药,具有调节...

  • 旴江医学 舌诊 针灸术

    旴江医学 舌诊 针灸术

    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明,推动着临床诊疗水平的进步与提高。旴江历代医家在传承《内经》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疗效卓著的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医学财富。 危亦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骨伤科学家,创造了诸多的骨伤治疗新技术。他所著《世医得效方》开创了正骨整复手法之先河,在“正骨兼金镞科”中详细介绍了肘、臂、腰、膝脱臼骨折的整复方法,其中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为世界之最早,比英国医生达维斯采用这一同样方法早了600年;架梯(立凳)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也...

  • 解释舌诊 八纲辨证望闻问切

    解释舌诊 八纲辨证望闻问切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是根据望、闻、问、切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弄清楚病人发什么病、发病的部位、病势的轻重、身体的反应、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然后将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症候。八纲辩证来源于《周易》,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是对各种辨证方法的归纳概括,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纲辨证证的基本精神是要把干变万化的疾病,分析为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阴与阳的矛盾。在实践中,首先要区别表里,确定发病的部位;然后辨别寒热、虚实,搞清病变的性质,了解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最...

  • 望舌诊断疾病

    望舌诊断疾病

    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四诊里望舌是诊断疾病很重要的方面。 一、看舌形舌态 胖舌:舌体肿胀胖大,常兼有齿痕,脾肾阳虚或湿热痰饮内蕴,见于水肿病、肾炎、尿毒症、药物中毒、老年哮喘等,若肿大青紫,多见于中毒。给以健脾补肾,渗湿利水的方法,应用利湿汤: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大腹皮12克,茅根30克,通草12克,桂枝12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苍术12克,车前子12克,金钱草20克,黄柏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参茯丸、八正丸口服。 瘦形舌:舌体瘦小而薄,有寒热之分,多见于重证与久病之人...

  • 舌诊 中医学特色诊断

    舌诊 中医学特色诊断

      舌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也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依据。健康人一般情况下,口中是没有什么异味的。如果口中出现辛、甘、酸、苦、咸等异常味道,则说明五脏已经出现了功能障碍或病症。   1.舌辣 属于肺热。舌辣指舌头有辛辣味,或伴口舌麻辣感,有的还伴有腥味,中医认为都属于肺胃有热。给以清肺泄热方法,应用清肺丸、清胃保安丸治疗。   2.舌甜 属于脾湿。舌甜指自觉舌头上有甜味,舌甘甜多为湿浊,与脾的关系密切,属脾胃湿重。给以健脾燥湿方法,应用参苓丸治疗。   3.舌酸 属于肝热。舌酸指自觉口舌上及口中有...

  •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重要的部分“液线”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重要的部分“液线”

    舌诊是望诊中重要的部分,把舌边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称“液线”。“液线”常见于“肝气郁结”和“痰湿”之证。舌诊“液线”对临床心情不舒的诊断、指导临床选方用药、判断病情转归均有重要的意义。 1 探本溯源 我们把舌面两边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称“液线”。“喜形于色”“怒喝于颜”,人的心情可通过言、...

  • 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 舌诊竞赛

    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 舌诊竞赛

    甘肃省兰州市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积极探索建立中医药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用中医理论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并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改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不方便等问题,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好评。 此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六进三创建”活动,即中医药健康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和创建中医药健康服务示范村...

  • 舌诊原理 舌诊述要

    舌诊原理 舌诊述要

    俞根初感证舌诊理论撮要 俞根初 (以下称 “俞氏” ) , 绍派伤寒的中坚, 医 名盛行于清代乾嘉年间四五十年, “日诊百数十人 ” , “十有九验, 就诊者奉之若神明” (何秀山语) , 著 有 《通俗伤寒论》 。 该书虽名为 “伤寒” , 实指广义伤 寒, 为 “外感百病之总名也” [1]1 , 囊括了温病与伤寒, 被誉为 “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 (曹炳章语) 。 书...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舌诊
  • 舌诊在临床养生防护的重要作用

    舌诊在临床养生防护的重要作用

    “舌为心之苗”涵义发微 舌是口腔中的肌性器官,舌面无表皮覆盖且血 管分布丰富,舌内通脏腑,其变化直接反映内脏的 生理病理状况。舌质、舌苔、舌态及舌下脉络的变 化可以作为判断脏腑寒热虚实与盛衰的依据 ,“心 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之论则直接反映了舌与 心的密切关系。其实舌不但能反映心的生理病理状 况,其他脏腑的虚实盛衰等变化同样也可以通过望 舌知晓,因此我们认为,舌既是 “心之苗” ,也为 “身之苗&rd...

  • 中医舌诊有四怕

    中医舌诊有四怕

    望诊是中医四大诊法之一,其中望舌更是中医诊病必不可少的。但是,许多患者在望舌诊病前有意无意的一些举动,对舌苔形成了一些改变,容易使大夫误诊。所以打算看中医,下列举动一定要避免。 怕早晨起床刷舌 有些患者早晨刷牙时拼命用牙刷刮舌面。目的是给医生看一个漂亮的舌头,这种做法大错特错!你把舌苔都刷掉了,就等于毁灭了疾病的“罪证”,医生是无法正确诊断的。故就医前不要刮舌面。 怕就医时喝果汁 有些患者(特别是儿童)在就医等待过程中,总爱喝些饮料。但喝了果汁或者咖啡会将舌苔染成黄色或灰黑色。在中医看来...

  •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疗效评价中舌象研究重要性探析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 分, 舌为心之外候, 中医学上无论何种诊法均与望舌 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 能灵敏 且客观地了解人体内病邪的深浅和性质、 正气的盛 衰、 测知病情的轻重, 进而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舌象断疗效的历史渊源 中医舌诊是医家通过动态的观察患者的舌质、 舌苔及舌下络脉等变化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 有着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过程, 是古今医 家重要的诊疗手段。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舌诊,舌诊图解大全及治疗,中医舌诊

    舌诊,舌诊图解大全及治疗,中医舌诊

    魏长春舌诊经验: 一般正常人的舌质,应是红润有神,若舌质淡红,多为虚象。舌质淡白是元阳不足的虚寒证。 舌质深红,是有热。舌质红绛,在外感是热人营分、血分之象,在内伤则为五脏受损、阴液涸竭的危候。 舌质光剥无苔,为肝肾阴液不足之征。 倘一旦稍受外感而见浮白苔时,切忌用辛燥表散之药,只可给予淡昧以轻宣肺气,待气机疏透,外感自解,白苔即退,然后再进滋养扶本之剂以调理之。 舌淡苔白,多属虚寒,但亦有个别因痰热内闭,兼见胸闷烦躁等症,需用苦辛微寒之品以透达之。待伏邪外...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