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茶 第38页

茶 第38页

  • 秋季保健茶疗有方

    秋季保健茶疗有方

    在秋季采用茶疗养生,简单方便,还能较好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大家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介绍几种常用的茶疗。 一、姜苏茶:取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干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天喝2次,上下午各温服1次。此茶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 二、萝卜茶:取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稍微加点食盐调味,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即可服用,每天2次。此茶能清肺热、化痰湿,加少许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 三、银耳茶...

  • 浓茶解酒伤心肾

    浓茶解酒伤心肾

    有许多人喜欢在酒后喝浓茶,认为这样可以解酒。其实,这样做不但不能解酒,反而会对身体有害,尤其是对心脏和肾脏,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中医认为,酒味辛,人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饮酒应取其升阳发散之性,使阳气上升,肺气更强,促进气血流通。茶味苦,属阴,主降,若酒后饮茶会将酒性驱于肾,肾主水,水生寒湿,于是形成寒湿停滞,可能导致小便频数、阳痿、睾丸坠痛、大便燥结等症。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们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成为乙醛,再转化成乙酸,由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而茶叶中钓茶碱可以迅速地对肾发挥...

  • 气盛:喝中药茶因人而异

    气盛:喝中药茶因人而异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保持乐观情绪对健康非常重要。专家指出,选择合适的中药泡茶可调整情志,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中药茶每日1 剂即可,可放入适量冰糖或蜂蜜调味。 肝郁气滞型此种人易多愁善感,无故伤心流泪生闷气,妇女往往会出现乳房胀痛、月经失调等症状。专家建议选用佛手玫瑰茶:薄荷5克,佛手10克,玫瑰花5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肝火旺盛型这样的人脾气大,情绪容易激动,常口干舌燥、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排便不畅或大便黏腻等。建议选用夏枯草菊花茶:夏枯草8克,金银花10克,菊花10 克,用开水...

  • 白天犯困泡杯西洋参茶

    白天犯困泡杯西洋参茶

      天气转暖,不少人又开始白天犯困、频频打哈欠,这时,喝点药茶能帮你赶走春困的倦意。   在冬季,人体对抗寒冷消耗了不少阳气,入春后,往往会阳气升发不足。对这类春困者而言,西洋参茶是个不错的选择。方法很简单,每次取3~5克用300毫升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当茶频饮。反复冲泡至无味后将西洋参嚼服。   此外,春困还和脾湿有关。这类人常有头顶重重的,好像裹着块湿布的感觉,胃口变差,嘴里老觉得淡淡的。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不适合这类春困者,可选择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药膳,如用山药、薏苡仁、大枣煮粥。申敏...

  • 胃痉挛喝杯热红茶

    胃痉挛喝杯热红茶

    秋冬时节,气温较低,许多脾胃不好的老人非常容易出现胃部冷痛,痉挛,腹胀等不适。喝杯热红茶就可以缓解寒冷引起的胃痉挛。 红茶性味甘温,具有暖胃止痛的功效。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减小。另外,茶多酚的氧化物还能够促进人体消化,因此能够温胃养胃,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胃部受寒痉挛疼痛时可以泡杯红茶,趁热饮用,不久就可以缓解痉挛。 泡红茶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放3—5克茶叶就可以,保证茶和水的比例为50:1。也就是说如果放3克红茶,应当用...

  • 枸杞粥 枸杞叶茶 枸杞酒

    枸杞粥 枸杞叶茶 枸杞酒

    枸杞粥 柯杞30 克,大米100克。将大米淘净,煮至半熟时加入洗净的枸杞熬成粥。此为1日量,分早、晚2次食用。此粥能补肝肾、明目,主治头晕眼花、耳鸣、遗精、腰膝酸软以及老年性干眼症。 枸杞叶茶 饮用时取3-5克拘杞叶(干品)置保温杯中,用沸水冲袍15分钟,代茶频饮。此茶能补虚益精,清热明目,主治头昏目花、时有低热、骨蒸潮热、梦遗等症。 枸杞酒 将枸杞 100克、冰糖20克,放人广口瓶内,加入600- 700毫升白酒(38度左右即可),密封后放于阴凉处,3—4周后即成枸杞酒。每次饮10毫升,1 日2次;该...

  • 《红楼梦》的茶文化

    《红楼梦》的茶文化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写茶文化的篇幅颇多,细节精微,蕴意深远,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正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红楼梦》中描写贾府的饮茶更显得富贵豪华。富贵人家喝茶,喝的是上好的茶。在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林之孝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沏了一吊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都是现成的。”林之孝向袭人索取的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于...

  • 中医药茶“茶剂”保健养生或疗疾防病

    中医药茶“茶剂”保健养生或疗疾防病

    药茶,中医称为“茶剂”,是将天然中草药与茶叶(也可以不含茶叶)合用,冲泡代茶或煎煮饮用,以消暑解毒、保健养生或疗疾防病。下面介绍一些适宜夏季饮用的保健药茶,有兴趣者不妨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用: 姜盐茶 做法:生姜2~3片、食盐4克、绿茶6克,同放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下同)15分钟后代茶饮。 功效:清热润燥、和胃止吐。尤宜于口渴多饮、胃部不适、心中烦闷、多尿等症。 橘红茶 做法:橘红、绿茶各5克,沸水冲泡后代茶饮。 功效:清肺和胃...

  • 不同体质 喝好不同养生茶

    不同体质 喝好不同养生茶

    《2017年度国民体质辨识报告》出炉啦!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总共采集了11.6万的样本,是目前全国调研样本数最大的一份体质分析报告。 调查发现,除平和体质外,阳虚体质是第一亚健康体质!其次是气虚体质、湿热体质。 图1 整体样本人群体质构成 为何阳虚体质的人这么多呢?主要还是跟我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系,例如长期熬夜、夏季长时间待在空调间、冬季穿衣要风度不要温度、经常吃冷饮或者寒性食物、纵欲过度等。而且,久病的人也会损伤阳气。 此外,据报告...

  • 秋养肺麦冬茅根茶 预防秋燥伤肺

    秋养肺麦冬茅根茶 预防秋燥伤肺

    秋燥是秋季常见的病证,常常引起咽干、咳嗽等症状。《黄帝内经》中关于秋季养生有这样一段话:“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大体意思是说,秋天是收敛的季节,我们要收敛自己的心神,抵制忧郁的情绪,同时要注意养好自己的肺气。我们知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易受外邪侵袭,而且又不耐寒热。肺体本清虚,其质娇嫩,不能容纳丝毫异物,否则会引起咳嗽等症。秋天风干物燥,气温又逐渐降低,所以保护好肺,尤其重要。 秋养肺,我们要以最健康的...

  • 如何克服春困 饮食调摄 药茶解困

    如何克服春困 饮食调摄 药茶解困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季气温日渐回升,人有时会感到疲乏、头晕欲睡、哈欠连天没精神。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王祥生介绍,这些症状都是春困的表现。尽管春困不是病,但也会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春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摆脱春困?王祥生提出以下几点教你不做“特困生”。 了解春困的原因 王祥生说,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的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 中医认为,春困源于春季空气的湿度增加,引起身体&ldquo...

  • 霜降节气解读 滋养肺部养生之道肺部茶饮

    霜降节气解读 滋养肺部养生之道肺部茶饮

    每年的十月二十三左右为霜降节气,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由于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成霜。 (一)节气解读 历书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说明此时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出现。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

  • “米”寿八十八 “茶” 寿一百零八之雅称

    “米”寿八十八 “茶” 寿一百零八之雅称

    中国用特定汉字表示高寿的说法,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最典型的当属“米”“ 茶”二字。“米”字上下皆“八”,中间为十,连起来就是八十八; “ 茶”字上可看成二“十”相连,下能拆作八十有八,相加正好一百零八。于是,便有了“米”寿八十八 、“茶” 寿一百零八之雅称。 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经济学创始人陈...

  • 寒露节气 强身健体养生之道健体茶饮

    寒露节气 强身健体养生之道健体茶饮

    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是二十四节气中寒露节气,历史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说明此时天气已经开始趋于寒冷,所以民间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谚语,指出寒露时的气温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策划编辑 / 秦丹 责任编辑 / 冯欣宇) (一)气候特征 一般来说,寒露时节随着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气候变化极快,遇到寒潮侵袭,会突然变冷,在我国东北...

  • 湿气重喝荷叶藿香泡茶

    湿气重喝荷叶藿香泡茶

    有部分人经常会有体感乏力,食欲不振、疲劳、大便黏的现象,这主要是湿气重的表现。因湿气属阴,而湿邪致病。 身体内的阳气如果伤于湿气而运行受到阻滞时,身体就容易出现湿疹、眩晕、头痛、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症状。喝荷叶藿香泡茶,可以有效祛除体内湿气。 取荷叶15g,藿香15g。将二味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浸泡半小时,当茶频频数次饮服,每日1剂,连服7~10日。 荷叶具有清香升散、清心消暑、祛风除湿的功效;藿香能祛暑解表、和胃化湿,二味合用,能祛湿解暑、清心和胃,对体内湿气可进行...

  • 老中医 讲究喝养生茶

    老中医 讲究喝养生茶

    多项研究证实,喝茶有益健 康,其实除了绿茶、红茶、花茶,很 多老中医都还讲究喝养生茶。 李乾构:国家级名老中医、中 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 任委员 三花茶:三七花l克,玫瑰花 2克,杭菊花3克,龙井茶4克,沸 水泡两次,代茶饮。 功效:三七花有活血化瘀、降 脂补益的作用;玫瑰花能舒肝解 郁、调节情绪;杭菊花可清肝明目、 醒脑降压。三花茶有活血降压、舒 肝解郁的功效。 个人心得:我今年78岁,身体 健康,还能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 于爱喝茶这个习惯。茶叶中的咖啡 碱能振奋精神、活跃思维;茶碱有 利尿作用;...

  • 医药之酒茶 文化之酒茶

    医药之酒茶 文化之酒茶

    酒、茶起源与发展 中国人饮酒早于饮茶。关于酒的起源,晋代文人江统在《酒诰》中有段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最早的“茶”,写作“荼”,出于《尔雅》。陆羽撰写的《茶经》才将“荼”字去掉一划,写成了“茶”,一直通用到现在。茶因采摘时间不同而有称谓上的区别:初采的茶才是茶,“蔎”是茶的别名...

  • 喝茶与季节的关系

    喝茶与季节的关系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饮 茶也要与季节相应。春天,万 物升发,主张饮用绿茶,尤以 谷雨前的茶最好,如“雨前龙 井”、“明前龙井”、碧螺春等。 绿茶娇嫩,不耐高温,泡茶水 温以90℃为宜。饮茶之时佐 以少许潮汕橄榄、绿豆糕、花 生饼等小食,坐看春花烂漫, 静享书香自然,实为人生乐 事。 俗语说,“炎夏何以止 渴,唯有热茶”。夏天炎热,人 体水分丢失较多,大量饮用 绿茶会偏凉伤胃,此时饮用 半发酵的乌龙茶最好,如铁 观音、单枞等。铁观音独具 &ld...

  • 小雪节气解读 缓解心理压力茶饮

    小雪节气解读 缓解心理压力茶饮

    在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节气,历书记载“10月(阴历)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意思是指天气逐渐寒冷,并开始下雪,但雪量不大。一般来说,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气一致。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王钧石) 一、节气解读 小雪与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节气,但它不同于我们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如果说前面节气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气温下降水汽凝为...

  • 冬至推荐的养生茶饮

    冬至推荐的养生茶饮

    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左右就是冬至节气,历书记载:“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说明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那么冬至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又有哪些推荐的养生茶饮呢?且看今日内容! 一、冬至解读   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冬至在古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从汉代起,冬至就是法定假日,官员可以放假一天。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

  • 防电脑辐射用花茶

    防电脑辐射用花茶

    酸枣仁白菊花茶 酸枣仁10克,白菊花3克,加85℃开水浸泡一小时后饮用。可预防由于电磁波辐射引起的头痛、心悸、失眠、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免疫功能下降等。此外,还可以减少电磁波辐射加重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痴呆症发生的几率。 仙灵脾玫瑰花茶 仙灵脾10克,玫瑰花少量,加85℃开水浸泡一小时后饮用。可预防电磁波导致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妇女激素分泌不正常,还可以减轻电磁波对孕妇的影响。 枸杞子密蒙花茶 枸杞子10克,密蒙花3克,加85℃开水浸泡一小时后饮用。可预防由于过久的电磁辐射对视觉系统造成的影响,如视力下降、干眼症、白内...

  • 玫瑰香囊镇静安神 玫瑰泡茶理气活血

    玫瑰香囊镇静安神 玫瑰泡茶理气活血

    在情人节这个充满了浪漫、甜蜜的节日里,送上一束玫瑰花给心爱的人,自然是无可挑剔又浪漫的礼物。玫瑰花被称为“爱情之花”,是传达爱情的信物,收到花的人能从花中读懂送花者的心意。可这动辄几百的玫瑰花,往往娇艳不多时就枯萎报废了。其实,玫瑰花并不只有观赏作用,它的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使用历史。 玫瑰花入药的历史始载于《食物本草》,其曰“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纲目拾遗》中有:“治肝胃气痛,用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

  • 橘络茶疗可治疾病

    橘络茶疗可治疾病

    一、治手脚冰凉 取干玫瑰花蕾(超市或茶叶店有售)6克,干橘络3克(鲜品加倍)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完可续水,每日l剂,连续7日。玫瑰有温经散寒、理气行血的功效;橘络理气散寒;两种食材一同泡茶饮用气血运行通畅,体内寒邪祛除,手脚冰凉的症状自然化解。 二、治生气后胃痛 取干橘络5克(鲜品加倍) 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温热饮用。一般喝完半小时即可见效。中医认为,用橘络泡水,有助于理顺郁结在胸气,故可治疗生气后胃痛。 刘...

  • 夏季保健茶 清凉沁心 不妨多饮

    夏季保健茶 清凉沁心 不妨多饮

    夏天最好的饮料就数中国茶了。茶都带些苦味。中医理论认为,不管是药物还是食物,凡是带有苦味的就有4大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坚阴(坚阴,是固守保存体内阴液之意),而茶叶正具备。此外,喝茶还能清心,宁神,益智,除烦。下面推荐三款夏季保健茶,清凉沁心,不妨多饮。 枇杷叶竹叶茶 取枇杷叶、竹叶、鲜芦根各60克,洗净,剪成粗末,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去药渣。滤液调加白糖适量,趁热代茶饮用。每日 1~2次。本品清暑热,生津,止消渴,为清暑佳品,并适用于肺胃热邪,发热咳嗽,咳痰稠...

  • 食茶粥防暑诗 茗粥就是茶叶粥

    食茶粥防暑诗 茗粥就是茶叶粥

    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储光羲,在《吃茗粥作》中写道:“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这是一首食茶粥防暑诗。茗粥就是茶叶粥。其制作方法是: 取茶叶10克,大米100克。先将茶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而后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剂,分上下午凉服。可清热解暑。适用于暑热烦渴,肢体重困等。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就有中暑的可能。在...

  • 打嗝喝柿蒂姜茶 预防胃癌菱角薏米粥

    打嗝喝柿蒂姜茶 预防胃癌菱角薏米粥

    受寒后打嗝喝柿蒂姜茶 寒冷引起的打嗝,一般喝点热水,暖 暖胃,就可以缓解。较为严重的,20分钟 都没止住,就可以喝柿蒂姜茶来治疗。 用柿蒂3个,生姜两片,加水煎煮 10分钟,温热饮服。一般喝完1剂即可 见效。柿蒂味苦、涩,性平,归胃经,有降 逆止呕的功效。生姜味辛、温,归肺、脾、 胃经,可温胃降逆。两药合用,使得胃寒 祛除,逆气得平。 施丹婷 菱角薏米粥可预防胃癌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中 老年人可通过食用菱角薏苡仁粥来预 防。 中医学认为,菱角有祛毒解热、健...

  • 乌陈茶 一菇一叶

    乌陈茶 一菇一叶

    饮乌陈茶可增食欲 夏季,很多老人食欲不振,觉得吃什么也没胃口。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暑热伤津,脾胃不和引起的,可喝乌陈茶来治疗。取乌梅lO克,陈皮5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喝完可续水,至味淡即可,每日l 剂,连续3日。 潘明辉 一菇一叶能防过敏 “一菇”指金针菇,具有脱敏作用。每次食用金针菇50~80克,开水焯2分钟,凉拌食用效果最好。 “一叶”是紫苏叶,性温、味辛,解鱼蟹毒。过敏体质者可用干紫苏叶3~6克泡水饮用。若是新鲜紫苏叶,可在熬粥将熟时加入3~5片叶子,...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荷茶止牙出血 头神经痛食夏丹粥

    荷茶止牙出血 头神经痛食夏丹粥

    饮金荷茶止牙出血 不少中老年人经常牙龈出血,这 与口腔清洁不到位,细菌滋生,牙龈发 炎有关。日常除了早晚细心刷牙外,还 可喝金荷茶来治疗。金银花可杀灭口 腔中的细菌,缓解牙龈炎症,减少牙龈 出血;荷叶中的荷叶碱和维生素c,可 维持牙龈正常的功能,避免其出血。取 金银花6克,荷叶3克,开水冲泡当茶 频饮,喝完可续水,每日1次,连续5 日。 余萧 头神经痛食夏丹粥 头皮神经痛是头皮神经非特异性 炎症所造成的,患者常觉头皮局部阵 发性疼痛,在生气、紧张、失眠时加重, 用手轻轻触摸头皮,也会感觉疼痛,喝 夏丹粥有不...

  • 茶疗——防病保健治多疾

    茶疗——防病保健治多疾

    时值酷暑,炎热极易损耗人的津液,不少人常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失眠、乏力、食欲不振、神疲倦怠等症状。此时饮茶好处多多,可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增进思维;可消炎杀菌,除乏解暑、帮助消化……如在泡茶前,对症添加“辅料”,则更具消暑解渴、防病保健之功能。 糙米茶:对大多数人来说,糙米做饭熬粥都难以下咽。其实,糙米营养胜过精白大米,用铁锅炒焦黄泡茶饮用则无此缺陷。泡茶时,可先放入约15克的炒糙米,用滚开水冲泡闷2分钟后,加入绿茶3-5克。此茶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

  • 吃海鲜配生姜苏叶茶

    吃海鲜配生姜苏叶茶

    在吃海鲜之类的水产时,最好配合喝碗生姜苏叶茶,可以有效地预防吃海鲜引起的胃寒、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苏叶辛,温,具有解鱼蟹毒的功效。苏叶中含有紫苏醛等多种可以抗菌杀菌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生姜性味辛、微温,具有温中、解鱼蟹毒的功效,既可以缓和鱼蟹的寒凉之性,还可以杀菌抑菌。 取生姜9克,苏叶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最好在食海鲜之前就饮用,或是在进食期间温热饮用,都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王文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