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茶 第34页

茶 第34页

  • 夏季养生祛暑饮茶

    夏季养生祛暑饮茶

      相信很多人都有饮茶的习惯,饭后小品、朋友闲聊、麻将娱乐,都离不开茶。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喝茶还能补充因高温而导致的津液耗损。可夏季饮茶也是有讲究的,那么在夏季适宜饮什么茶呢?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暑为夏天主令之一。因此,夏季养生关键之一在于祛暑,饮茶应选择有清热解毒、清心火功效的茶。   绿茶性微寒,味甘、味苦,入心、肺、胃经。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等功效。对于炎夏,饮上一杯绿茶是最合适不过了。绿茶属于未发酵茶,较多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

  • 四种茶饮有助于消水肿

    四种茶饮有助于消水肿

    春天人体仍有残余寒气,易使阳气升发不全,加上肝气旺盛使脾气运行不顺,也会影响水分代谢而水肿。入春后水肿患者女性要比男性多约1倍,持续水肿者应先就医检查,确认是否为心脏、。肾脏或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异常等疾病引起,非疾病引起的水肿可以运用中医食疗调理。以下四种茶饮有助于消水肿: 一、干姜茯苓茶 适用对象:易全身水肿、怕冷的阳气不足体质。 材料:干姜、茯苓各3克。 功效:干姜温中回阳、暖脾胃;茯苓利水渗湿。 二、生姜白术饮 适用对象:脸部易水肿,严重者全身水肿的脾虚体质。 材料:生姜、白术各3克。 功效:...

  • 生气后喝杯橘络茶

    生气后喝杯橘络茶

    许多人生气后会出现 —些不适,如两胁部胀痛、胃痛等。此时可以橘络为原料,制作一杯橘络茶饮用,具有立竿见影之效。 橘络为橘子内果皮外包裹的那层网络状的白膜。中医认为,橘络性味甘、苦、平,具有理气散结的作用。用橘络泡水,使得橘络中的有效成分在水中析出,有助于理顺郁结在胸中的气,其郁结之气自然而除。用橘络5—10克,加入开水500毫升,加盖闷分钟,温热时饮用,一般喝完半小时左右即可见效。...

  • 老人腿转筋喝点木瓜茶

    老人腿转筋喝点木瓜茶

    秋冬季的夜晚,因温度较低,许多中老年人人睡后,经常出现小腿肚转筋的现象,甚则牵连腹部拘挛,痛苦难忍,不知如何是好。其实,单味中药木瓜就可以防治腿转筋。 转筋就是西医所说的腓肠肌痉挛。中医认为,肝主筋,所有一切肢体筋脉牵掣拘挛,都责之于肝。木瓜性味酸、温,酸能走筋,尤人肝经,可疏筋活络、益筋走血、缓拘挛。现代研究发现,木瓜中含有黄.酮类、维生素C、枸橼酸、酒石酸等,有缓解四肢肌肉痉挛的作用。 木瓜入药一般用宣木瓜。治疗腿转筋,取其干品(中药店有售)10克,泡水代茶饮。另外,需注意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

  • 夏季养生茶

    夏季养生茶

    菊花茶可清热解表,清肝明目。适宜在夏天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口干、尿黄、舌质红、苔薄黄时饮用,也可用于高血压初期出现头痛、目赤等症状时饮用。具体做法,每天用5克的干菊花泡茶饮用,也可将菊花与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煎煮时间不能太长。 山楂茶 山楂有消食导滞、活血化淤的作用。经常饮用山楂茶,可降低血糖,调节血压。具体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想助消化则可食用炒山楂或焦山楂。 葛根茶 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

  • 茶饭食疗巧降血糖

    茶饭食疗巧降血糖

    用乌龙茶水煮成米饭,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研究表明,乌龙茶煮饭能明显减轻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的症状,降低空腹血糖。 方法是:取乌龙茶10克,用400毫升沸水冲泡,滤出茶水,加入大米100克蒸熟即可。糖尿病者可以根据自己所需热量,按比例增减。...

  • 石斛麦冬茶:益胃消食和中

    石斛麦冬茶:益胃消食和中

    石斛、麦冬、谷芽各10克。沸水浸泡,代茶饮。 功效:养阴清热、益胃生津,消食和中。适用于阴虚胃热,呕逆少食,咽干口渴,舌光少苔。...

  • 荷叶茶 日常瘦身的保健茶

    荷叶茶 日常瘦身的保健茶

      “荷花香,新月上,荷花爱着素衣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又到了荷花盛开的时候。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荷花清热解毒,清心凉血;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藕清热解暑、健脾益血;妇女产后忌食生冷,惟独不忌藕,就是因其有消瘀作用,故民间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熟藕,其性也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用藕制成藕粉,既富营养,又易于...

  • 喝紫苏叶茶治海鲜过敏

    喝紫苏叶茶治海鲜过敏

    紫苏又名白苏、红苏、鸡冠紫苏。紫苏含有挥发油、脂肪、维生素B1、紫苏醛、精氨酸、丁香油酚等。中医认为,紫苏叶味辛,性温,入脾、肺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之功效。当吃海鲜出现过敏反应时,可取干紫苏叶(中药店有售)10—12克,放入茶壶中,用开水500—600毫升冲泡后饮服即可。此法对食海鲜引起的瘙痒、风团、丘疹、腹痛等症有奇效。 值得注意的是,紫苏疏泻之力较强,多用会伤正气,大量久服,可使汗腺的兴奋性增高而加重自汗之症;紫苏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加强胃肠蠕动,脾胃虚弱泄泻者忌食用;紫苏...

  • 夏季中药凉茶自制方法

    夏季中药凉茶自制方法

    一到夏季,很多商场和药店都会备一些免费的凉茶供人们饮用。凉茶清凉降暑,一般在暑热天饮用,多适用于“中暑”症。用来配制凉茶的药物多有芳香化湿、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发散表邪、生津益气等功效,既可单味药使用,也可多味药组合,凉茶种类可达数以万计。 其中芳香化湿、开窍醒神类的中药有藿香、佩兰、石菖蒲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类的有金银花、大青叶、淡竹叶、夏枯草、生地、玄参、蒲公英、板蓝根、土茯苓、鱼腥草、芦根、绿豆、连翘、莲子芯;利水渗湿类的有滑石、西瓜翠衣、车前草、金钱草、绵萆薢、绵茵陈、通草...

  • 肝郁气滞 喝点小药茶调理

    肝郁气滞 喝点小药茶调理

    脾气急躁,遇事爱发火,在中医看来这类人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肝郁气滞、肝郁化火。不妨喝点小药茶调理一下,玫瑰花茶就是不错的选择。 玫瑰花有“解郁圣药”的美称,是“急脾气”的“灭火器”。它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淤的功效,脾气急躁或心情抑郁时可适量饮用玫瑰花茶。此外,浸酒、做糕点蜜饯和制作菜肴时,也可添加。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每天取9-15克玫瑰花,放入透明的玻璃杯,开水浸泡5分钟即可代茶饮。另外,如果舌苔黄、口苦,还可在药茶里加9克杭菊花。老觉得...

  • 金银花搭配中药制不同药茶

    金银花搭配中药制不同药茶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胃经,是清热解毒消暑良药。   用金银花的花、叶和藤蒸馏出的露汁,气味清香,甘凉润口,是清凉解暑饮料中的佳品,还可预防小儿皮肤疮疖、痱子和流感。金银花还是外科要药。《外科精要》记有:“金银花治痈疽发背,不问发生在何处……皆有奇效。”也可应用于阑尾炎、菌痢、肺炎等症。如治暑热腹泻,可取金银花20克,入铁锅中焙干研末,糖水或蜂蜜调服。金银花、菊花、代代花、玫瑰花、合欢花各取10克,加冰糖少许代茶饮,除了清热解毒,还可以养颜美容,适合...

  • 麦冬生地茶 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麦冬生地茶 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麦冬、生地各30克,水煎代茶饮服。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益气养心,有助于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药理实验发现,口服麦冬煎剂能缓解心绞痛及胸闷等症状,麦冬所含氨基酸及糖类化合物有显著的增强心肌耐缺氧作用。...

  • 防过敏保健茶三款

    防过敏保健茶三款

    春天是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除了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还可通过合理的饮食改善过敏体质。在此,推荐三款春季防过敏保健茶。 一、山楂玫瑰茶取玫瑰花9克 (也可用鲜品18克),山楂15克(切成片),将二者一同洗净,放入杯中,冲入沸水,5~10分钟后即可饮用。每日1剂,连用2~3周。山楂可以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二、蜂蜜红枣茶红枣12枚,小麦 30克,甘草6克,合欢花9克,一同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再用小火煮5分钟左右。冷却到适宜温度后,调入适量蜂蜜,每日1剂,代茶饮...

  • 滋补气血茶 红润脸色

    滋补气血茶 红润脸色

    与男性朋友相比,女性朋友往往更容易出现脸色发黄,这是因为女性的月经、胎孕、产育以及哺乳等生理特点皆易耗损血液,所以女性机体相对地容易处于血分不足的状态。如果长期气血不足,就会面色发黄、黯淡、产生色斑及皮肤浮肿松弛,因此补血非常关键。 专家说,血足才能使面色红润、经血正常、精神旺盛。推荐一道滋补气血的花生蜜枣茶,制作方便,对红润脸色很有帮助。做法是取红枣100克,花生仁100克,温水泡后放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到熟软,再加蜂蜜200克,至汁液黏稠停火,也可用高压锅煮花生仁、红枣30分钟左右,出锅后加入蜂蜜。...

  • 冬瓜茶是我们家夏季必备的饮品

    冬瓜茶是我们家夏季必备的饮品

      一天早上收到家里寄来的包裹,好奇地打开,原来是从家里寄来的冬瓜茶。冬瓜茶是我们家夏季必备的饮品,每到夏天,爸爸都会自制一些。   以前爸爸在做的过程中我都会吵着要他教我,希望长大后也能做给爸爸妈妈喝。方法是学会了,却是一次没有做过,心中不免有些惭愧。想想已有半年都没回家了,我决定下班后去买做冬瓜茶的材料,也让爸爸妈妈尝尝我做的冬瓜茶。   冬瓜茶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清肝明目的功效。制法很简单,冬瓜1500克,桂圆干100克,红糖600克。首先把冬瓜外皮洗干净,保留瓜皮与籽,切成小块;再用红糖拌匀冬...

  • 长寿祛病松针茶

    长寿祛病松针茶

    应用松树养生治病在我国自古有之。《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松为仙人之食物。”道教文化更是将松树纳入日常膳食中,用以延年益寿,驱除百病。 松针茶做法:将洗净松针10克切成3段,在500毫升沸水中焖半小时即可。一般松针可以煮泡数次,每次的口感和成分都不同,可代茶饮。松针茶初喝味道有点涩,特别是油松。把松针洗净后在清水里浸泡一夜可去涩。可将柠檬、蜂蜜、红茶、玫瑰花、茉莉花、麦芽糖等与松针茶混合饮用。...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长寿
  • 高考中考将至 简单茶粥度考期

    高考中考将至 简单茶粥度考期

      6月炎炎夏日,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将至,又有一批学子即将奔赴考场,经历人生中重要的考验。   在紧张的备考、应考时期,名目繁多的保健食品、五花八门的营养食谱,让考生和家长无从选择,同时也容易走进一些误区。应如何通过饮食养生让考生安心备考?出现不适又应如何调节?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吴兵医师,请他为考生和家长支招。   均衡饮食莫贪嘴   《黄帝内经》中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考生在紧张的备考中,思虑多,用脑多,脾胃也在不知不觉中变...

  • 食中药时最好不要同时喝茶

    食中药时最好不要同时喝茶

    “很多人有喝茶的习惯,但服食中药时最好不要同时喝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科医生王泽表示,茶叶中的鞣酸会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等起化学反应,影响药物吸收。 王泽表示,一般服用中药时最好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或重金属盐等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影响人体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例如贫血病人会经常服用含铁的补血药物,而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反应,就会生成不溶性沉淀物鞣酸铁,它不仅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失去疗...

  • 喝柚子茶和橙汁

    喝柚子茶和橙汁

      秋季正值柚子、柑橘上市,节日期间很多人还会喝柚子茶和橙汁。不过,如果您正在服用某些药物,最好要和这些水果保持距离。   柚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许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药酶的代谢最终排出体外。如果服用这类药物的同时吃了柚子,药物不能被代谢而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引起药效过强,影响治疗,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   降脂药:如果在服用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降脂药期间吃柚子,患者发生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的可能性会增大,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急性肾衰竭。   降压药:由于柚子本身也有降压功效...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柚子
  • 茶道与中医药

    茶道与中医药

    茶道源于中国,它意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体悟大道。 中医药是传统医学的精粹,它以独特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在大自然奥妙背景下,散发着奇异光彩。综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茶与中医药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收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人类利用茶叶,可能便是从药用开始的。由于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亦有 “茶药&...

  • 茶水送药有忌有宜

    茶水送药有忌有宜

      茶在中国历史悠久,很多人都喜欢饮茶。饮茶可以助消化、解油腻、利尿、治便秘,长期饮茶可以预防龋齿、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等病症,但是茶叶中含有多种结构复杂的化学成分,如茶碱、鞣酸、咖啡因、可可碱等,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理化反应,对抗或干扰药物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发生不良反应。特别是以下几类药应忌用茶水送服。   生物碱类药物茶叶中的茶多酚约占干重的20%~25%,茶多酚与小檗碱、麻黄碱、莨菪碱等生物碱类药物会反应生成难溶的有机碱沉淀,从而影响这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常见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服民间药茶 平肝降血压

    服民间药茶 平肝降血压

    1.罗布麻茉莉花茶 配方:罗布麻叶500克,茉莉花适量。 制作:将干燥的罗布麻叶加入茉莉花,一同置于密闭的容器内,熏24小时后将茉莉花弃去,再将罗布麻叶置50—60℃ 低温烘箱中烘5~10分钟后取出,用滤纸袋分装,每袋4.5克,放在干燥处密封贮藏。 服法:每日1~2袋,用沸水冲泡lO分钟后,不拘时代茶频频饮用。 功效:平肝息风,降压。用于高血压所致眩晕、头痛、失眠、惊痛,也可用于预防感冒。 宜忌:低血压者忌用。 2.山楂茶 配方:鲜山楂50克,茶叶3~5克。 制作:将山楂洗净,捣烂,放人...

  • 中药泡茶很有学问

    中药泡茶很有学问

    取一味或几味中药,置杯中,加入开水,盖上盖子,浸泡几分钟,就可以象平时喝茶那样饮用,这种被称作“代茶饮”的中药用法比煎煮中药方便得多。但中药泡茶有学问,不可不知。 选择合适的品种 由于中药品种多,米源广,加上质地、口味等不同,有些中药町以泡茶,有些则不能。通常可用于泡茶的中药有人参、西洋参、灵芝、杜仲、龙眼肉、枸杞子、陈皮、番泻叶、大黄、草决明、莲子心、生姜、胖大海、薄 荷、乌梅、山楂、紫苏、罗汉果、青果(橄榄)、茵陈、金钱草、鲜佩兰、鲜藿香、白茅根、桃花、金银花、槐花等,以体轻质松味甘淡...

  • 广西两种茶油产品含致癌物

    广西两种茶油产品含致癌物

    广西两家企业因其生产的部分茶油产品中苯并(a)芘超标受查处。目前,两家企业已召回部分茶油产品,当地主管部门已勒令其停产整治。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建管处领导介绍,涉及超标的这两家企业为广西莫老爷食品有限公司和广西金茶王油脂有限公司。 据介绍,茶油中苯并(a)芘的国家标准为≤10微克每公斤,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显示,广西莫老爷食品有限公司的部分茶油产品中苯并(a)芘的含量达到了24微克每公斤,广西金茶王油脂有限公司的部分茶油产品苯并(a)芘含量达到了18微克每公斤。 据悉,H前这两家企业...

  • 不发酵茶叶菜酚含更高

    不发酵茶叶菜酚含更高

    茶叶有很多功效,其中起作用的成分主要是茶多酚。研究证实,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可以抑制脂质的过氧化,清除人体过多的自由基,起到抗衰老、降血脂等功效。什么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更高呢?研究人员发现,不发酵茶叶也就是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更高,半发酵茶(乌龙茶)和发酵茶(红茶、普洱茶等)在制作过程中都会降低茶多酚的含量。高档绿茶的茶多酚含量高于低档和中档绿茶。由检测得知,绿茶中茶多酚含量分别比红茶和乌龙茶高出144.8%和59.53%,高档绿茶中茶多酚含量分别比中档和低档绿茶高出13.01%和23.20%。普洱茶...

  • 绿茶巧治皮肤瘙痒

    绿茶巧治皮肤瘙痒

    老人如出现轻微皮肤瘙痒,可以在沏好的绿茶汤冷却后,用茶包或干净的棉花蘸茶汤擦身即可止痒。 研究发现,秋冬皮肤瘙痒与人体缺锰有关系。锰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补锰是防止皮肤瘙痒的关键。茶叶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锰,它能积、极参与很多酶促反应,减少换季对皮肤的不良刺激。绿茶中的锰元素还可以催化某些维生素在体内的代谢,促进维生素B6在肝脏中的积蓄。老人用绿茶擦身,还可以增强人体抗皮炎的能力,从而抑制皮肤瘙痒的症状。...

  • 剩茶边废为宝

    剩茶边废为宝

    每晚用当天喝剩的茶水洗脸,茶水中含有的维生素、茶多酚对皮肤有保健作用。尤其脸上因上火起疹子或因干燥而瘙痒,用剩茶水洗洗,能够使皮肤光洁。 每晚用剩茶加热水,放到温热时泡脚。茶叶里含有单宁酸,具一定的杀菌作用,尤其对致脚气的丝状菌特别有效,长期使用会有不错效果。茶水还可以去异味,对末梢血管有辅助解痉作用,用它泡脚可以使全身放松。 把剩茶摊在木板上晒干,积累下来可以用来装入枕头做成茶枕。茶叶性凉,做成茶枕可以清神醒脑,增进思维能力。茶香清新,茶枕可以净化入睡后人体呼吸吐纳产生的不良气味。如果觉得茶叶枕头枕起来不舒服,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瘙痒不要挠喝茶有功效

    瘙痒不要挠喝茶有功效

    秋天气候干燥,皮肤也会干燥,尤其是一些干性皮肤的人,最易出现秋季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很多人不注意,乱用手去抓,最终导致细菌感染,小病变大病。 在出现皮肤瘙痒后,不要一痒就挠,也不要用热水烫洗,应适当减少淋浴的次数,缩短洗澡时间,不要用力擦冼,否则会伤害皮肤,使神经更加兴奋,加重瘙痒症状。同时,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清洁性过强的碱性香皂,否则皮质丢失更多,炎症加重。尤其是老年人,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少吃虾、蟹、牛肉、羊肉等食物。 当皮肤瘙痒时,你不妨试试喝茶。茶叶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保护皮肤。锰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

  • 蒙医茶酒疗法

    蒙医茶酒疗法

    蒙古族的民间医生经常使用茶酒疗法,将茶和酒外用来治疗疾病。茶酒疗法属于温热疗法的—种,其温热刺激作用较为突出,能明显提高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组织营养,抑制周围神经的兴奋。由于茶酒疗法能保持较高的温度,所以其温热刺激作用优于其他温热疗法。主要作用是止痛消肿、温经祛寒,恢复机体功能。 取一干净湿毛巾铺在患病部位上,将充分捣碎的砖茶,用水润湿放在厚纸下,然后连纸一同放在毛巾。在茶叶上喷洒少许白酒并点燃,用棍拨弄茶叶使其厚薄均匀,酒烧完熄灭时再喷洒点燃。如果感觉过烫时,可抓住纸边来回移动,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