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蒙医

蒙医

  • 蒙医药浴治疗关节炎的经典疗法

    蒙医药浴治疗关节炎的经典疗法

    气候寒凉、潮湿和不当的生活起居方式,均可诱发或加重中老年人关节病变,常出现关节疼痛、浮肿、屈伸不利及骨酸肌痛等症状,蒙医称上述病症为关节黄水病,亦称关节“希日乌素病”,即西医所指的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认为,该病可分为寒性和热性。寒性关节黄水病是由于长期过食未成熟之水果、腐败变质或不易消化等食物,饮食不规律或长时间在寒湿环境中生活,气候过于寒凉,阴雨连绵,治疗热证时过多或过早使用凉性药物及误治等原因,促使巴达干、赫依增盛等导致的寒性黄水之邪滞留于关节,使关节肿痛并发生运动障碍的病症。反之,则可导致热性关节黄水玻 蒙医药...

  • 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癣症,蒙医药浴疗法

    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癣症,蒙医药浴疗法

    药浴是蒙医传统的特色疗法之一,以杜鹃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组成——五味甘露浴(简称五甘露)是蒙医闻名的外洗方(有人称属藏药)。本方能治多种疾病,对类风湿关节痛疗效尤佳。 办法:杜鹃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各1份,按份额配好后,取水适量煎煮,将煮好的药汁放进洁净的盆中温浴即可,水温度抽空在38~40℃为好。 成效:解表透疹、祛风止痒。 主治: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癣症。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消肿、清肝热,擅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

  • 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复位独具特征

    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复位独具特征

    论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复位特征、特质及其准则 至今为止, 骨折复位方法有两类:一类为立足于现代科技肩上, 带有创伤性, 称作手术复位;一类为立足于生命自然法则, 具有无创伤性, 称作手法复位[1,2]。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前者已后来者居上, 似乎成为当今骨折复位概念之代名词。 随着自然疗法、天然药物、传统医学的回归与认可, 二者的疗效互补性越来越突显。大量临床实践进一步证明, 中华大地上千年传继下来的手法整骨 (手法正骨) 对四肢骨骨折, 尤其是在基层、边远山区患者乃至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对上手法整骨...

  • 传统文化对中国蒙医整骨学术思想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中国蒙医整骨学术思想的影响

    •“三、六、九”蒙医整骨术即中国蒙医整骨学的精髓。 •中国蒙医整骨学强调心气相应,意念归一、平衡和谐,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学术思想。 中国蒙医整骨学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对中国蒙医整骨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中国蒙医整骨学思想的形成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

  • 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固定的特征、特质及其准则

    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固定的特征、特质及其准则

    目前为止,人类骨折固定方法有两类:一类立足于现代科技,有创伤、有遮挡,称作手术固定术[1];一类立足于生命自然法则,无创伤、无遮挡,称作手法固定术[2]。手术固定术借助现代科技后来者居上,似乎成了当今骨折固定概念的代名词[1]。 当下随着自然疗法、天然药物、传统医学的回归与被认可,千年中华整骨术(中医称:正骨术)骨折复位、固定、愈合优势越被人们所关注,尤其在基层及边远山区突发事件的“短、平、快”效果更明显[3]。本文以中国蒙医整骨术为范例,立足于蕴含肢体与全身一体、躯体与功能统一、...

  • 心脏病的蒙医病因 蒙医药六基症理论

    心脏病的蒙医病因 蒙医药六基症理论

    国医大师苏荣扎布是著名蒙医大家,尤其在心血管病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今笔者将苏荣扎布的宝贵经验介绍如下,希望中医同仁能有所借鉴,共同提高。 心脏病的蒙医病因 蒙医药六基症理论为“赫依、希拉、巴达干、楚斯、黄水、黏虫”。蒙医理论将疾病的性质归纳为寒热两种,将发病部位归纳为脏腑、黑脉、白脉、五官等。蒙医理论明确指出,发病本身的内在条件是指三根七素,即内因;致病因素指外界因素,即外因。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三根出现偏盛偏衰等反常状态而失去平衡时,就产生疾病,这是病理活动的基...

  • 记奋进中的巴林左旗蒙医中医医院

    记奋进中的巴林左旗蒙医中医医院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历史长河的流淌,沉淀下了令人惊叹的草原文明,悠久灿烂的文化,让赤峰市巴林左旗这个辽古都所在地闻名遐迩、享誉中外。 如今走近它,你会惊诧于它在改革开放中的城乡巨变,而在这巨变频现的亮点中,矗立着一座现代化大型二级甲等蒙医中医综合医院——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医中医医院。23年的救死扶伤,23年的薪火相传,23年的拼搏奋进,如一轮朝阳,在医改的大潮中冉冉升起。 回眸该院走过的历程,就是一部勇于开拓、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的...

  • 蒙医茶酒疗法

    蒙医茶酒疗法

    蒙古族的民间医生经常使用茶酒疗法,将茶和酒外用来治疗疾病。茶酒疗法属于温热疗法的—种,其温热刺激作用较为突出,能明显提高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组织营养,抑制周围神经的兴奋。由于茶酒疗法能保持较高的温度,所以其温热刺激作用优于其他温热疗法。主要作用是止痛消肿、温经祛寒,恢复机体功能。 取一干净湿毛巾铺在患病部位上,将充分捣碎的砖茶,用水润湿放在厚纸下,然后连纸一同放在毛巾。在茶叶上喷洒少许白酒并点燃,用棍拨弄茶叶使其厚薄均匀,酒烧完熄灭时再喷洒点燃。如果感觉过烫时,可抓住纸边来回移动,以...

  • 蒙医疗术治疗皮肤科疾病

    蒙医疗术治疗皮肤科疾病

    药浴疗法 药浴疗法作为蒙医的传统疗法目前在皮肤科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外浸洗疗法,根据蒙医史记载:蒙医早在13 世纪时把煮好的药液接人羊皮袋或木槽内进行浸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妇女宫寒等风寒所致的疾病。如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浴疗法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在临床上“五甘露”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加入其他的药物煎成药液接人池进行浸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天疱疮、疥疮、玫瑰糠疹、硬皮病、鱼鳞病等疾病的治疗,近几年来,应用蒙医药浴疗法与紫外光配...

  • 蒙医按时辰给药治病

    蒙医按时辰给药治病

    蒙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界的规律有相通之处,自然界在一日之内有寒热偏重的特点,人体在—日内也有寒热偏重的变化。一天中人体在早晨属于赫依 (相当于气)偏盛的时候;中午属于希日(相当于热)偏盛的时候;晚上属于巴达干(相当于寒湿) 偏盛的时候,因此在治病给药时也是依据此种规律并结合患者病情特点给予不同寒热性质的药物治疗。 根据这3个时辰人体生理变化规律用3种不同的药物,如早晨可用偏热的药;中午用偏凉的药;晚上给偏温的药,并且-在饮食上也要相应配以热、寒、温性的食物以配合和加强药物疗效。并且根据希日...

  • 蒙医喷洒按摩法

    蒙医喷洒按摩法

    喷洒按摩法是蒙医正骨术中历史悠久的、独特的辅助疗法,具有方法简便、费用低、提高骨折愈合速度等特点。该按摩法是在施用骨折按摩每一个手法之前,将白酒喷洒于损伤部位,进行按摩的方法。其理论源于蒙医“血受养于食物精华”、“血随气行”的观点。喷酒按摩既能防止伤热内陷、筋膜拘挛,又能加快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操作方法。 捋摩法 操作者口含白酒,以伤肢断端为中心,将每口白酒分3次喷于损伤部位,反复口喷3次,然后用两手紧握伤肢,顺肌肉及骨干走向,向心捋摩,力度宜适...

  • 蒙医喷酒按摩法

    蒙医喷酒按摩法

    喷洒按摩法是蒙医正骨术中历史悠久的、独特的辅助疗法。该按摩法是在施用骨折按摩手法之前,将白酒喷洒于损伤部位,进行按摩的方法。其理论源于蒙医“血受养于食物精华”、“血随气行”的观点。喷酒按摩既能防止伤热内陷、筋膜拘挛,又能加快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操作方法。 捋摩法 操作者口含白酒,以伤肢断端为中心,将每口白酒分3次喷于损.伤部位,反复口喷3次,然后用两手紧握伤肢,顺肌肉及骨干走向,向心捋摩,力度宜适中。该手法须在骨折复位两天后应用,切勿在复位之前使...

  • 蒙医几种独特的草原特色的疗法

    蒙医几种独特的草原特色的疗法

    蒙医以“赫依”、“协日”、 “巴达干”三者的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赫依”是指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凡是思维、语言、动作及各种脏器的功能活动,都受它支配。如果“赫依” 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脏腑功能减弱,表现为神志异常、失眠、健忘等症状。 “协日”是指火热之意,机体的体温,各组织器官的热能及精神的振奋等都是该 “协日”在发挥作用。&ldqu...

  • 蒙医蒙药 壮药园 调研中医药工作

    蒙医蒙药 壮药园 调研中医药工作

    浙江磐安县中医院今年上半年新开展腰椎间盘突出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修复术、coflex术、低剂量CT 检查、火针、颈椎微调手法、胱抑素C检测、脂蛋白a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9项新技术新项目。 据了解,这是该院自2013年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合作办医以来,在下派专家的支持下的新增项目。这些项目涉及骨伤科、检验科、针灸康复科等学科,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举不仅提升了该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建设专科特色优势,促进学科的发展,还满足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近...

  • 中医项目服务价格 阿育吠陀遇见中医 蒙医名中医

    中医项目服务价格 阿育吠陀遇见中医 蒙医名中医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公告,全区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正式实行,41个医疗项目价格上调,包括门诊诊查费、护理费、部分手术费等。 今后普通针刺、灸法、颈椎病推拿治疗、肩周炎推拿治疗4项中医服务项目的价格将提高一倍。新农合基金支付为:调整后提高价格的门诊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按调整后的价格由新农合基金报销70%。住院的医疗服务项目按当地新农合报销政策执行。 (王春楠 张若凡) 本报讯 8月17日,印度驻华使馆在京举办“当阿育吠陀遇见中医:来自远古...

  • 中药成果奖 蒙医药合作 银杏叶软胶囊

    中药成果奖 蒙医药合作 银杏叶软胶囊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治疗化脓性鼻窦炎的创新中药‘鱼酱排毒合剂’的研究”项目经专家评审、审议获得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成为区内唯一获奖的医疗卫生单位。 项目研究团队于2010年开始了2年的课题研究,患者临床反响良好,被纳入重庆市科技惠民项目。在临床疗效观察方面,项目组经过病例随访,发现以鱼酱排毒合剂的治疗组复发率为9.53%,以鼻炎片为对照组复发率为75%,证明中药鱼酱排毒合剂对于治疗化脓性鼻窦炎效果明显。 近日,湖北省公安县中医医院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

  • 蒙医灸疗保健抗衰老

    蒙医灸疗保健抗衰老

    蒙医学在保健延年益寿抗衰老方面有独特的认识和方法。蒙医认为人体由三根与七素所构成,其中三根中的赫依发挥着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推进血液运行、输送精华与糟粕、增强体力并使三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重要作用,所以赫依是人体维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主要因素。但是人进入老年后体内赫依容易亢盛,使得三根失去相对平衡,体内胃火、肾火衰竭,消化能力减退,糟粕增多,各组织器官营养降低。因此,老年人一般多有身体衰弱、消化不良、神疲乏力、皮肤干燥松弛等表现。对此,蒙医通过烤灸赫依穴(第一胸椎下凹正中及此点再向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三穴并列)、胃穴(...

  • 蒙医『震脑术』方法多

    蒙医『震脑术』方法多

    “震脑术”是蒙古民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一般采用的震脑法有下面几种。 木臼法:备一木臼,以百会穴为中心把木臼扣在患者头上,臼口垫以柔软厚布压垫,使之紧贴于头皮。然后用小木棒敲打臼底,以3次为1拍,共敲打21拍。 棒击法:让患者端坐椅上,助手用双手固定患者头部,术前用宽绷带沿耳上方包绕其头部,把绷带之两头接在疼痛一侧,右手拿木棒,距头部一寸处用力打击布头3次。继而在头部之另3侧依同法各打击3次。如无木棒亦可用手掌小指侧代替。然后用两手掌从头部之外沿往里抖拢...

  • 蒙医尼如哈治疗便秘

    蒙医尼如哈治疗便秘

    尼如哈是向下排出之意,是将选取的药液注入直肠内,通过灌肠治疗,促进肠道排毒,治疗疾病。在蒙医学著作《甘露四部》中,记载了此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将药物溶于开水,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倒入动物膀胱或者胃中,在其开口处插入一根细长的竹管,尖部涂油。患者侧卧或者取肘膝卧位,将管子由肛门插入3—4 横指的深度,然后将药液注入。完毕后让患者仰卧,尽量保留药液,然后排泄即可。排完之后可以饮用温开水以帮助残渣排出。 尼如哈可治疗便秘、尿闭、中毒、热病等,蒙医理论认为,大肠具有转化食物糟粕,形成粪便排出的功能。同时还能吸收药...

  • 巴·吉格木德: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

    巴·吉格木德: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

    巴·吉格木德,男,1939年12月生,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内蒙古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蒙医专业并留校任教,全国老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是蒙医学史学科创始人、当代蒙医基础理论学科奠基人、蒙医药古籍文献研究学科奠基人。200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人事厅授予“名蒙医”称号,同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药学代表性传承人。...

  • 蒙医油脂疗法

    蒙医油脂疗法

    蒙医油脂疗法是具有蒙族特色的传统疗法,是用油脂类制剂治疗疾病的方法,是蒙医在施行内疗前必行的治法,也是治疗赫依病(相当于中医的气病和风病)的治法之一。本疗法具有抑制赫依、通窍、壮阳、润肠的作用,因此能强壮身体、延年益寿。 油脂疗法使用的油脂有芥子油、麻油等植物油,黄油、猪油等动物油以及骨髓等。黄油能增智益神,能使感觉器官清明,可以生胃气、健体强身、延年益寿。芥子油和芝麻油等植物油功能为滋补、润肠,对赫依病、虫病、肥胖症等有治疗作用。猪油等动物油能止痛、镇赫依,对关节疼痛、烧伤、脑病、耳病等有治疗作用。骨髓能抑制赫依...

  • 蒙医灸四肤疗病

    蒙医灸四肤疗病

    蒙古族人自古就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知 识,他们在热敷疗法基础上比其他民族更早一步发明了灸法。 蒙古族灸疗法是把艾条直接或间接放在疼 痛部位或者穴位上, 燃烧艾条。达到温经 散寒、引火下行等诸 多治疗目的的一种传 统疗法。灸四肢,主要是指选四肢一些方便易取的穴位治疗疾 病。其中包括阿是穴和医生指定的穴位。 阿是穴是指按压该处 有疼痛感的部位,灸过之后觉得舒适。医生选定的穴位是根据 辨证选取的。 下面主要根据不同疾病来介绍灸四肢的穴位选择。眼干涩、头晕,火灸足跟跟腱正中,可以补养真阴真阳,以滋润头目;鼻出血不止,火灸左...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蒙医
  • 擦涂疗法:蒙医传统外治疗法

    擦涂疗法:蒙医传统外治疗法

    擦涂疗法是蒙医传统外治疗法,它具有经济、方便、 副作用少、无痛苦、易操作等 特点。此疗法是用酥油、动植 物油与相应蒙药配制成涂 膏,直接涂于患者的病处或 在相应穴位擦揉,使涂膏的 药性渗透到皮肤、肌肉等组 织,并配合擦涂时手法的刺 激,可行气、活血、化瘀、通经 疏络,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 疾病的目的。下面介绍一些 较常用的擦涂法,供参考。 1.心脏赫依症:取酥油 涂在患者胴窝(腿后窝)、手心、足心、第六、七胸椎上,擦揉20分钟,对主心脏活动的“赫依”失调,出现的心悸、胸痛、健忘、口干舌燥等症状...

  • 蒙医“酸马奶疗法”

    蒙医“酸马奶疗法”

    蒙医治病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其中用蒙古民族特有的马奶发酵制成饮料,经常坚持饮用,可以治疗多种老人常见病、多发病。蒙族民间称这种独特的疗法为“酸马奶疗法”。 “酸马奶”就是用马奶酵制而成的一种饮料。远在六朝蒙古民族酵制酸马奶的技术和酸马奶用于治病之事即已驰名国外。14世纪(饮膳正要》中对酸马奶的性、味、功能有详细记载。 “酸马奶”在每年6、7、8、9 月份用质量好的马奶酿制。制法是先用正宗发酵的牛奶2市斤作起子,再把等量的马奶放人大石缸内...

  • 蒙医“以震治震”愈脑伤:民族奇术

    蒙医“以震治震”愈脑伤:民族奇术

    “震脑术”是蒙古民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主要是通过“以震治震” 来治疗,具有取材容易、便于掌握、用之有效等特点。一般采用的震脑法有下面几种。 木臼法:备一木臼,以百会穴为中心把木臼扣在患者头上,臼口垫以柔软厚布压垫,使之紧贴于头皮。然后用小木棒敲打臼底,以3次为1 拍,共21拍。 棒击法:让患者端坐椅上,助手用双手固定患者头部,术前用宽绷带沿耳上包绕其头部,把绷带之两头接在疼痛一侧,右手拿木棒,距头部一寸处用力打击布头3 次。继而在头部...

  • 蒙医荞麦面疗法

    蒙医荞麦面疗法

    蒙医治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荞麦面疗法就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治病方法。该疗法是用荞麦而与茶、葱、黄油、盐等混合后外用,具有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荞麦饼加温疗法将荞麦面用水揉成饼,埋在炭里烘烤,注意不要烤焦。等烤至微黄时取出来,清除表面的灰烬,用刀将面饼的一面挖成碗形窝.然后在捣碎的砖茶上加少许黄油和葱花,充分搅拌后放进饼窝内,而后倒扣在患病部位轻轻按压,最后用布包扎,30分钟后取下。面饼的温度一般以 30℃-50℃为宜。此法可治疗关节痛、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等。 荞麦面包缠疗法取适量...

  • 构筑蒙医药国际交流桥头堡

    构筑蒙医药国际交流桥头堡

    “我早听过您的大名!”日前,蒙古国副总理策·奥云巴特尔一走进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就和院长乌兰热情握手,“感谢医院为我国患者健康护航。” 策·奥云巴特尔这次是“突然造访”,前来参加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的他,行程中原本没有参观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这一安排。然而在前一天接受了该院医生的保健服务后,他坚持一定要来医院实地考察。 他笑言,医院在蒙古国名声响亮,自己早就想来看看了,“医院...

  • 独具特色的蒙医药

    独具特色的蒙医药

    蒙医治疗器具灸炷模 特色蒙药材肉苁蓉...

  • 内蒙古敖汉旗:多措并举壮蒙医

    内蒙古敖汉旗:多措并举壮蒙医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基层蒙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标志着该旗蒙中医药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敖汉旗自2013年起,不断优化蒙中医药发展环境,健全服务网络,加强专科建设,加大文化宣传力度,让基层蒙中医药工作实现大发展。 政策倾斜经费增加 敖汉旗政府高度重视蒙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组建了由分管副旗长任组长,有关部、委、办、局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旗、乡以及各部门共同推动的工作协调机制。旗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敖汉旗创建全国农村...

  • 电影传递蒙医药“第七种味道”

    电影传递蒙医药“第七种味道”

    11月,电影《第七种味道》摘得印尼雅加达年度电影人电影节金奖。这已是该片揽获的第四个国际大奖,此前该片还获得了罗马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印度独立电影节最佳摄影奖及最佳影片入围奖。这部投资预算仅三百余万的影片却屡屡获得各大电影节评委的青睐。“我们拼的是蒙医药文化。”导演冯亚平说。 文化是蒙医药第七种味道 蒙医药讲究五行六味,而冯亚平认为,蒙医药的文化和精神就是其“第七种味道”,这也是影片名字的由来。 老蒙医温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