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薏米

薏米

  • 薏米粥治疗筋骨拘挛,久风湿痹。薏米粥秘方制作方法。

    薏米粥治疗筋骨拘挛,久风湿痹。薏米粥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薏米粥的秘方制作方法,薏米粥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筋骨拘挛,久风湿痹。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薏米粥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筋骨拘挛,久风湿痹。...

  • 抗癌偏方:香菇薏米饭

    抗癌偏方:香菇薏米饭

      原料:粳米250克、生薏米50克、香菇50克、油豆腐3块、青豆半小碗、油、盐各适量。制法:取生薏米洗净浸透心;温水发香菇,香菇浸出液沉淀滤清备用;香菇、油豆腐切成小块。将粳米、薏米、香菇、油豆腐、香菇浸出液等加入盆中混匀,加油盐调味,撒上清豆上笼蒸熟即可。用法:三餐做主食用,连服15天。功效:健脾利湿、理气化痰。主治:肝癌患者常用食物。提示:香菇甘平、为美味珍肴,有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化痰理气等功能;薏米助其健脾利湿,清热排脓。二者均为抗癌佳品。...

  • 夏秋之交防湿病 多吃薏米莲子

    夏秋之交防湿病 多吃薏米莲子

      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湿邪则不易致玻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大便溏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因此,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温馨提示:       为您提供最新的内科偏方,妇科偏方,儿科偏方,男科偏方相关...

  • 减减肥 两个‘药’是薏米与赤小豆

    减减肥 两个‘药’是薏米与赤小豆

        26岁的玥玥是一个小胖妞,1米56的个头,却有着65公斤的体重,为了减肥,她可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每天吃得少,甚至只吃一些水果,饿了就喝水。后来听说苦瓜可以减肥,每天都喝着难喝的苦瓜汁。大便也不太正常,便秘和拉肚子随时交替着。可是,这体重就是减不下来,还时不时地往上涨。直到有一天,玥玥晚饭时吃了一小碗稀饭和咸菜后,出现打臭饱嗝、拉肚子、恶心、呕吐等积食的症状,她很纳闷,为什么只吃这么一点,还会出现积食的症状。在妈妈的建议下,她来到中医院,寻求老中医的帮助。       老中医在询问了她的症状后,把了脉...

  • 淮山薏米粥调治慢性胃炎疗效好

    淮山薏米粥调治慢性胃炎疗效好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居所有胃病之首。患者常会出现胃脘隐痛胀闷、胃:卜有烧灼感、嗳气频繁、反酸、口臭、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患者在做胃镜检查时还可发现有胃黏膜充血、肿胀或糜烂等。病程较长的此病患者,其胃黏膜会发生萎缩,并可伴有肠化生(一种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代替的现象,常见的有小肠化生和大肠化生)。临床上采用“山药薏米粥加减方”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方法:取淮山、薏苡仁各30 克,大枣10枚,小米100克,莲子、白糖各15克。将薏苡仁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

  • 食薏米粥治失眠

    食薏米粥治失眠

    薏苡仁(薏米)50--00克,提前浸泡4小时后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煮粥服食。每日1次,晚上睡前2小时服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薏苡仁中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酯、植物固醇等多种成分,具有促进睡眠的功效。...

  • 食薏米 助降糖

    食薏米 助降糖

    薏苡仁又名薏米、苡仁等,其味甘淡、性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是药食同源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含有效成分薏苡仁多糖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可抑制肝糖原分解、肌糖原酵解,抑制糖异生,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日常除了坚持降糖药物治疗外,可以服食薏苡仁粥。每次用量30-50克,加水煮烂即成。每天1次。 (尤益松)...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薏米
  • 狐惑病 方以薏米赤豆当归汤于临床

    狐惑病 方以薏米赤豆当归汤于临床

    狐惑病,乃湿热壅遏化毒所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黏膜糜烂(溃疡)性疾患。西医所谓眼、口、生殖器(Behcet氏)综合征。临床上多以清热解毒、激素、维生素治之,往往效果不佳。笔者以健脾渗湿法,方以薏米赤豆当归汤于临床,效果满意。 药物组成:薏米150克,赤小豆25克,当归10克,王不留行25克,茯苓100克,漏芦15克,佩兰15克,藿香15克,滑石25克,生白术25克,红花15克,附子5克,水煎服,1日2次。若系新病,当归用量减半,去红花,附子,焦白术或苍术易生白术;若纳呆或胃脘不适者宜用藿香梗,酌加白...

  • 柔肝舒筋缓急止痛 芍药甘草加薏米汤

    柔肝舒筋缓急止痛 芍药甘草加薏米汤

    瘛疭、挛急、转筋、小儿摇头风是临床常见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齐民教授常运用芍药甘草加薏米汤,或者单用薏米煮粥的方法,治疗上述诸症,每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随师所记介绍如下。 方药来源:芍药甘草汤,原载于《伤寒论》太阳篇第29条之下,第30条亦论及。原文是:“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仲景指出,阴虚致筋脉挛急之证,当用芍药甘草汤...

  • 一款常见中药做成的茯苓薏米祛湿茶

    一款常见中药做成的茯苓薏米祛湿茶

      丘振文   本期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中药师   时下,对于身处南方地区的人来说可谓是热并湿着,一方面高温天气让我们水分不停丢失,另一方面南方地区的人多体内湿气重,气温虽然高,但却总有一种湿黏黏的感觉,人很容易感觉不舒服,祛湿在这个季节总是显得那么不可缺少。本期我们将带来一款常见中药做成的茯苓薏米祛湿茶为你开启祛湿的前哨战(更多独家祛湿粥、汤、茶、甜品敬请关注7月份《健康参考》)。   专家开方:茯苓15~20克,薏米20克,生姜3片(视需求)。茯苓、薏米用清...

  • 喝薏米粥 不怕暑热

    喝薏米粥 不怕暑热

    随着气温升高,很多中老年朋友开始怕热,觉得烦躁。中医认为,怕热与体内正气虚有关,薏米又叫薏苡仁、苡仁,可补正气、耐酷暑。 现代研究发现,薏米中所含的薏苡仁多糖能增加人体内抗热蛋白的合成,提高人体耐热力,增强人体免疫力。 薏米50克,提前浸泡4小时,加水800毫升,常法煮粥,待温热时服食,吃完以微微发汗效果最好,每天1~2次,连续吃10天。期间须避免冷饮、冷食,忌吹风。...

  • 减轻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葛根薏米粥

    减轻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葛根薏米粥

    原料:鲜葛根120克,薏苡仁、粳米各30克。 做法:将葛根去皮,洗净,切片;薏苡仁、粳米洗净。把全部原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稀粥。 健康提示:本品清热降压,可减轻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含大量葛根黄酮类物质、葛根素、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氨基酸、薏苡素、少量维生素B1等成分,适于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人服食。 赵健...

  • 夏日手起小水泡 多吃薏米红豆

    夏日手起小水泡 多吃薏米红豆

      一到夏日,有的人在手脚部位会出现颗粒状的小水泡,但是到了冬天小水泡就会消失。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欧柏生表示,出现这类情况时不必太担心,这与个人的体质有关,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外用,还可以平日多吃清热去湿的食物进行食疗。   南宁市民黄女士就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几年。每到夏天,手指两侧出现肉皮下的水泡状颗粒,有瘙痒感,但是并不强烈。几天以后泡泡就破了,过了几天又会再次出现,整个夏天反复如此,严重时甚至出现蜂窝状水泡。她曾去医院就诊,医生有的认为是体内湿热,有的医生则诊断为汗疱疹。   欧柏生认为...

  • 薏米消肿养颜 初秋进补素三宝

    薏米消肿养颜 初秋进补素三宝

    养颜消斑粥 薏苡仁加水煮粥,早晚各食1小碗。此粥可改善皮肤的粗糙、干黑,使皮肤变得光滑细腻,还有降糖降脂作用。每日食用60克薏苡仁粥,2~3周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均会有所下降。 薏米祛痘粥 薏米、鱼腥草(蒲公英)鲜品各30克(或干品15克),水800毫升。将前2味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水后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20分钟,过滤其汤汁,每日分3次饮用。此粥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饮用3个月,可使青春痘脓疱消散。 二仁消肿饭 薏苡仁 150克,郁李仁20克。郁李仁煎汤,用其汤与薏苡仁共煮成...

  • 薏米红枣粥 帮你抵抗过敏

    薏米红枣粥 帮你抵抗过敏

    大家都知道薏米是祛湿的好食材,春季湿气重,正是活用薏米的好时节;而红枣富含铁,更是补铁补血的优质食品。但这两种食物还有其他的用途,那就是对抗春季无处不在的过敏症状,每天早上喝一碗薏米红枣粥,帮你抵抗过敏。 食材:薏米半碗,红枣10颗,冰糖少许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并在枣皮上划刀口,以利于味道进入粥中;将薏米洗净,水泡2个小时后与红枣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水沸后转小火,熬煮30-40分钟,熬煮过程中注意用勺子搅拌,以防粘锅;熬好后关火,加入几颗冰糖,还可按照个人喜好加入桂花、蜂蜜等,冰糖彻底化后即...

  • 婆婆说薏米利水除湿消肿

    婆婆说薏米利水除湿消肿

      谷雨前后,天气总是很潮湿,这时,食一碗薏米粥,不仅可利水除湿,还有清热安神的作用。薏米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被称为“生命健康之友”。薏米大多种于山地,武夷山地区就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古人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来祭祀,现代人把薏米视为营养丰富的佳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薏米粥煮起来非常容易,要准备薏米、赤小豆、莲子各适量,银耳50克。全部材料用清水泡开,洗净备用。锅中先放入薏米、赤小豆、莲子煮至熟烂,...

  • 喝碗薏米粥不怕热

    喝碗薏米粥不怕热

    随着气温升高.很多中老年朋友开始怕热.觉得烦躁。这是体内的抗热蛋白减少.耐热力下降所致.可食用薏米粥来提高耐热力。 中医认为.怕热与体内正气虚有关,薏米又叫薏苡仁、苡仁,可补正气、耐酷暑。服食薏米粥,能护养后天之本脾胃,使水谷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人体正气足。现代研究发现,薏米中所含的薏苡仁多糖能增加人体内抗热蛋白的合成,提高人体耐热力,增强人体免疫力。 薏米50克,提前浸泡4小时,加水800毫升.常法煮粥.待温热时服食,吃完以微微发汗效果最好.每天1~2 次,连续吃10天。期间须避免冷饮、冷食,忌吹风...

  • 消暑祛湿保护脾胃 薏米和芡实煮粥

    消暑祛湿保护脾胃 薏米和芡实煮粥

    近日雷雨天气增多,湿邪较重。桂林市中医医院内五科主任邓建华介绍,如果拿薏米和芡实煮粥吃,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暑祛湿、保护脾胃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为湿土之脏,湿邪最易损伤脾胃,引起脾湿。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如果脾的功能不好,水液代谢不出去,人的体质就会偏湿,显得虚胖。 一般来说,薏米有健脾清肺、祛湿浊的作用,芡实可以健脾补肾、止泻止遗。因此,将这两种食物按1:1的比例煮成粥喝,可以很好地祛湿邪、护脾胃。需要注意的是,有便秘、肾虚尿频等问题的人,不宜多吃。...

  • 薏米食药皆佳的食物

    薏米食药皆佳的食物

    薏米是我国古老的食药皆佳的食物之一,民间对薏米早有认识,作饭食被视为佳肴,作药膳则被视为名贵中药。薏米的营养价值颇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且具有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特点。 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薏米还是一种非常好的美容食品!将新鲜的牛奶煮沸后调配上薏仁粉,常食可令您焕发出青春光彩,使您的皮肤变得光泽细腻。如果放些芝麻在里面的话,味道会更好! 薏仁、水、鱼腥草,将这三者混合在一起,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熬煮,过滤出汤汁,冲水,用它替代普通的茶水,一定可以帮你解决麻烦的痘痘问题。...

  • 打嗝喝柿蒂姜茶 预防胃癌菱角薏米粥

    打嗝喝柿蒂姜茶 预防胃癌菱角薏米粥

    受寒后打嗝喝柿蒂姜茶 寒冷引起的打嗝,一般喝点热水,暖 暖胃,就可以缓解。较为严重的,20分钟 都没止住,就可以喝柿蒂姜茶来治疗。 用柿蒂3个,生姜两片,加水煎煮 10分钟,温热饮服。一般喝完1剂即可 见效。柿蒂味苦、涩,性平,归胃经,有降 逆止呕的功效。生姜味辛、温,归肺、脾、 胃经,可温胃降逆。两药合用,使得胃寒 祛除,逆气得平。 施丹婷 菱角薏米粥可预防胃癌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中 老年人可通过食用菱角薏苡仁粥来预 防。 中医学认为,菱角有祛毒解热、健...

  • 米中第一数薏米

    米中第一数薏米

    说薏米是米中第一,一点也不为过。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我国古籍对此多有记载。相传,薏米原产我国和东南亚,公元754年我国即把它列为宫廷膳食之一。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大将军马援官至伏波将军,因他在交趾(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北部和中部)作战时,南方山林湿热蒸郁,瘴气横行。他经常食用薏米,不但身轻体健,而且能战胜瘴疟之气,屡立战功。在平定南疆凯旋时,马援带回一车薏米,准备作种子引种栽培。不料,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诬为搜刮民间大量珠宝,上书皇上,使马援蒙受不白之冤。后来,人们就把这蒙受...

  • 陆游为薏米做广告

    陆游为薏米做广告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曾两次出任蜀州(又名唐安、今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他在蜀州曾多次游览州中山川名胜,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蜀州古时盛产薏米,作为蜀州的父母官,陆游自然要宣传薏米、打开销路、为蜀州的百姓造福。同时,作为养生家陆游,是我国诗坛中少见的寿星,享年86岁。他一辈子备尝坎坷流离之苦,为什么还能长寿呢?除了有良好的心态外,他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秘诀——喝粥。陆游在多...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薏米广
  • 老鸭半只冬瓜薏米 消暑祛湿健脾之功效

    老鸭半只冬瓜薏米 消暑祛湿健脾之功效

    老鸭半只,冬瓜一块,薏米50克,食盐适量。老鸭切小块,用沸水焯一下。薏米洗净,冬瓜连皮切成大块。将原料放入汤煲里,加入开水,小火煲80分钟。起锅前10分钟加入盐调味即食。有消暑祛湿健脾之功效。 丁香薄荷茶 白芷15克,佩兰15克,荷叶20克,丁香10克,薄荷5克,藿香15克。将上述6味中药共放入沙锅,加水煮20分钟,隔渣取汁,作日常茶饮。有和胃肠、化湿浊之功效,适用于胃肠受湿者。 化湿泄热茶 青蒿10克,薄荷15克,通草3克,荷叶1张,茶叶3克。青蒿、薄荷、通草、荷叶用清水洗净,将上述5味中...

  • 砂仁保健食谱:苍术薏米砂仁煲冬瓜

    砂仁保健食谱:苍术薏米砂仁煲冬瓜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丘振文主任中药师 砂仁,以原产于广东阳春县的阳春砂仁质量最好。该药味辛性温,有化湿开胃、健脾止泻、理气安胎、固涩止痢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提示砂仁可显著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并具有抗溃疡、抑制胃酸的功效。但阴虚内热、火热逼肺以致气逆喘咳等情况则不太适合食用。保健食谱如下: 推荐食膳——苍术薏米砂仁煲冬瓜 材料: 苍术20g,薏米50g,砂仁10g,冬瓜500g,荷叶1块,猪骨500g; 做法:...

  • 薏米(薏苡薏仁):健脾止泻清热解毒

    薏米(薏苡薏仁):健脾止泻清热解毒

      薏米,又名薏苡、薏仁、六谷米等,是薏苡去壳后的仁儿,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的美誉。中医认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解毒之功效。 薏米空心菜粥   原料:  空心菜100克,薏米、粳米各50克,盐适量。  做法:  ①空心菜择洗干净,切细。  ②薏米、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3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③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将薏米、粳米放入,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待粥将成时,加入空心菜、盐,搅拌均匀,再续煮至菜熟粥稠即可。...

  • 湿气重 薏米生、熟功效大不同

    湿气重 薏米生、熟功效大不同

    本期专家   黄汉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对于薏米,相信广东街坊都不会陌生,大家每次煲汤的时候总爱加上一些,为求达到利水健脾的功效。然而,家庭中常用来煲汤的都是生薏米,普罗大众对炒薏米、麸炒薏米的认知度却不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黄汉超表示,经过炒制的薏米与生薏米相比,少了一分寒利,多了一分温涩,温脾、健脾的功效变得明显。   高血脂人群普遍湿气重   中医认为,湿气困于人体时有“趋下”的特点,即人体下部更...

  • 薏米是薏苡果实的果仁 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薏米是薏苡果实的果仁 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薏米是薏苡果实的果仁,又名薏苡仁、苡仁、六谷子,六谷米、药玉米、薏苡仁、菩提珠等。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为薏苡属多年生植物,茎直立,叶披针形,它的子实卵形,白色或灰白色。薏米生于温暖潮湿的十边地和山谷溪沟,海拔2000米以下较普遍。薏米大多种于山地,武夷山地区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古代人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来祭祀,现代人把薏米视为营养丰富的盛夏消暑佳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

  • 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中医看来意味着体内有湿

    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中医看来意味着体内有湿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在中医看来意味着体内有湿。体内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造成人体水肿。祛湿性强的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祛湿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

  • 姜枣茶 麻鸭薏米山药汤

    姜枣茶 麻鸭薏米山药汤

    麻鸭薏米山药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许华教授 材料 麻鸭1只,薏米50g,鲜山药300g,陈皮2片,生姜3片 做法 麻鸭去内脏,切半,切掉鸭尾,洗净,汆烫。 陈皮用水浸软,刮去瓤。薏米洗净,山药去皮切块备用。 将清水煮沸,把各种材料(山药除外)放入煲内,用大火煮20分钟,再改用小火煲一个半小时。加入鲜山药中火煲30分钟,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润肺养阴,但因麻鸭性偏凉,虚寒体质的孩子不适宜食用。 姜枣茶...

  • 薏米和糯米常用来煮粥食用

    薏米和糯米常用来煮粥食用

    薏米和糯米都是日常常用食材,常用来煮粥食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薏米 薏米又叫薏苡仁、药玉米,富含淀粉、蛋白质、固醇、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等。 【首要成效】 健脾止泻,清热排脓,利尿除湿,美肤瘦身,抗菌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 【选购宜忌】 宜选购粒大,完整,杂质及粉屑少,有新鲜气息的;不宜选购有黑点的。 【食用宜忌】 生薏米煮汤服食,可去湿除风;炒熟后食用,可健脾益胃,医治脾虚泄泻;薏仁在煮之前需用温水浸泡2~3小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