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第21页
-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学发展得成熟
民国时期,面对西医严峻冲击和挑战的中医药界,虽然由于社会及自身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寻求自我更新发展的道路上障碍重重,有关中西医对比、争论等思潮迭起,但在清醒地认识到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和差距后,融会西医新知与时俱进,并时有创新,成为这一时期中医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的中医学,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西医学的内容。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医参照近代自然科学的分类方法,对中医学科的设置和中医教材的编写采纳一些相关的西医内容。1933年,中央国医馆公布《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
-
勇探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良好中西医结合学术氛围
在基层,个体医生、诊所或医院医生诊治病人时,同时处方出中药和西药,人们就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医生”,有些医生也自以为是,觉得当一名中西医结合医生是再容易不过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应立即走出这一误区。中西医结合不单纯是药的结合、病证的结合,而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层医院如何搞好中西医结合,我认为应突出以下几方面。 创造良好中西医结合学术氛围 在基层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首先应该抓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学习,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鼓励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
-
学会黄昏散步晚泡脚
俗话说:黄昏散步晚泡脚,年年岁岁身体好。在当今追求健康的时尚生活方式中,散步、泡脚作为一种自然、简便易行的日常养生保健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散步对老年人尤其适宜,因为散步最适合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它是一种全身性、周期性运动,对神经、呼吸、消化、肌肉、血液循环等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可防止老年人精神紧张、失眠,避免了高强度锻炼可能给老年人带来的危险。愉快的散步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的紧张,是良好的镇静剂,特别是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的公园、河畔散步,更会令老年人性情愉悦、烦恼顿消。以往人们大都认为早晨是进行锻炼的最...
-
在家中学会润润燥 防治秋季病
秋天气候干燥,人体或多或少带着夏季的热毒,很容易引起秋燥症状,导致口唇干燥、皮肤干裂等。防止秋燥,补水很重要,除了日常饮水外,在家中学会润润燥能较好躲避秋季的小毛病。 沙参玉竹雪耳汤:北沙参15克,玉竹15克,雪耳15克,猪展4两,陈皮1角,幼盐少许。先将雪耳用清水浸透发开,洗干净,备用;北沙参、玉竹、猪展、陈皮,分别洗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上述全部材料,改中火继续煲两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燥润肺、滋阴清补。适用于咽干燥咳,无痰或痰少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