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任应秋

任应秋

  • 任应秋诞辰百年

    任应秋诞辰百年

    两代师生缘 在求师问学的生涯中,我有两个遗憾,就是跟两位师爷没有面缘。一位是冯友兰先生,一位是任应秋先生。冯先生1990年仙逝,当时我正在编写《易学大辞典》,得到了冯先生的大弟子、北大教授朱伯崑先生的指导。当年特别想拜谒冯先生,无奈未果。至于任先生,更是遗憾。1984年我准备报考北京中医学院医古文研究生时,导师名字就写着任应秋、钱超尘两个人。可我1985年上学时,任先生已经驾鹤了。 相比起来,任应秋先生给我的印象更深。这是因为任先生和家父还有一段师生缘。家父李济仁1965年被安徽中医学院选派到北京参加全国内...

  • 父亲任应秋诞辰100周年

    父亲任应秋诞辰100周年

    今年是我父亲任应秋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可是父亲在我心里,从未离去。他微笑时的样子,时常浮现在我脑海;他宣讲时洪亮的声音,诵书时那抑扬顿挫的腔调,常常在我的耳边响起……因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父亲最偏爱我。 父亲是我心中的偶像 父亲不仅长得英俊潇洒,而且派头十足。他平时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讲究卫生。父亲一生喜欢读书,记得文革前住东直门医院家属院时,那时的书房比较大,藏书也最多(文革后就损失了很多)。每到周日,父亲总是先要把书架上的书一函一函地取下来,用刷子一点点...

  • 任应秋中医理论体系研究 中医古籍整理

    任应秋中医理论体系研究 中医古籍整理

    任应秋(1914年~1984年),本名任鸿宾,字应秋,后以字行,四川江津(现重庆江津)人。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4岁启蒙,习“十三经”等。稍长,就学于江津国学专修馆,且有机会问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历时14年打下深厚国学功底。1932年遵祖父任益恒命,进入其创办的医学研究社,师从当地名医刘有余,3年满师后即在祖父创办的济世诊脉所免费诊病。1936年就读上海中国医学院。1937年转入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后返江津,一面行医一面执教中学,并任中央国医馆江津...

  • 结识薄荷 缅怀任应秋

    结识薄荷 缅怀任应秋

    我初次结识薄荷,是在小时候的一个夏天。那个傍晚,我陪老妈和一楼的阿姨闲聊,一会儿腿上就被蚊子叮了两个大包。瘙痒难耐,我也就顾不上什么淑女形象,蜷起腿来挠痒痒。阿姨看到后,说了句“等等”就转身回了家。几分钟后,她拿着几片绿油油的小叶子出来,把叶子揉成团挤出汁儿,很麻利地贴到那俩大包上,信心满满地说:“甭管它,一会儿就没事了。”说也奇怪,很快我就不再感觉痒痒,俩大包也奇迹般地消失了,真灵哎!临走时,阿姨特意拔了几棵薄荷送我。从那天起,薄荷便在我家阳台上安家落户,而且愈...

  • 编辑《任应秋医学全集》有感

    编辑《任应秋医学全集》有感

    任应秋先生是业内公认的中医学大家,文、史、哲、医集于一身,学识之渊博,在业界享有盛誉;中医理论造诣之深厚,令人仰慕。任先生学贯中西,在1949年以前便已经誉满中华;是跨越现当代两个历史阶段的最具代表性的伟大医家,且是连接中医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人物”。著名中医大师、伤寒学家刘渡舟先生,在对其弟子、家人谈论任应秋先生时,尊任先生为“中医泰斗”。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任应秋医学全集》,是任应秋先生的首部全集,从立项到搜求旧作、遗稿,辑录整理,立意高远...

  • 品鉴《任应秋医学全集》

    品鉴《任应秋医学全集》

    任应秋是当代著名的中医理论家,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开创者,是中国医学史及中医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拓荒者,是中医各家学说的奠基人。他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任老之所以能如此之卓越、如此之博洽,与他自幼熟读经史,稍长矢志岐黄是分不开的。试想四岁启蒙通读经史,到十七岁时十三经皆可成诵,连《尔雅》那样难读的书都熟读背诵,这要下多大的功夫!十七岁受医于先师刘有余先生门下,先授以陈修园《公余六种》,半年内悉能背诵,嗣后授《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乃至于《灵枢》《素问》《难经》《本经》等。...

  • 评《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之《任应秋》

    评《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之《任应秋》

    任应秋,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他毕生致力于中医理论研究和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专业人才。在文献整理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成绩卓著,率先创立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在《内经》的研究上取得成就,为中医学术理论的提高和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之《任应秋》,区区30余万字,当然不能囊括其全部学术成就,但能由博返约、卓然自立,确是一部很好的“导读”,让您在任...

  • 缅怀中医学家任应秋

    缅怀中医学家任应秋

    任应秋(1914—1984),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任应秋从医50余载,博览群书,对医古文、中医各家学说有很深的研究。任应秋把一生的心血倾注于中医事业,学生弟子遍及华夏,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幼承经训 成就卓越 任应秋4岁开始读私塾,及长读经学,其间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获悉心指点与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根底。 1931年,任应秋毕业于...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