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州

广州

  • 记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不孕不育专科

    记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不孕不育专科

      “沈院长,我怀孕40多天了,怕再出现流产,特地请您看看,帮助保胎。”31岁的劳女士一落座,就高兴地先报个喜讯。沈坚华露出欣慰的笑容,一边诊脉,看舌苔,一边对劳女士说:“多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两月前劳女士被诊断为不孕症(脾肾两虚、虚火上炎型),沈坚华采用健脾补肾、潜纳虚火的治疗方法,给出如下处方:   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20克,甘草6克,陈皮5克,白芍10克,山萸肉10克,熟地黄 2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山药10克,熟附子(先煎)10克...

  • 广州佛山的基层中医药服务

    广州佛山的基层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视和持续投入,其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至2014年,全市共有8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一方面,实施广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配备中医药诊疗设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广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印发《广州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的通知》,计划分两年投入1176万元,用于补助各区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

  • 广州中医药大学 首席教授徐鸿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首席教授徐鸿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有两座山,一座叫时珍山,一座叫药王山。山是校区规划图上就有的,原来叫1号山、2号山。从1号山、2号山,靓丽转身为时珍山、药王山,倾注了一位“药圃老园丁”晚年的满腔心血。这位“药圃老园丁”,就是该校首席教授、关工委副主任徐鸿华。 中药材GAP研究带出一个团队 1999年,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启动,广州中医药大学投入了作为这个建设工程重要内容之一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研究。已是66岁的徐鸿...

  •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1981年春天,荔湾区“带河卫生院”更名为“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是广州市首家成立的区级中医机构,广州市首批医保定点机构。34年间,经过胡肇基、卢时杰、陈思昶、卢集森、沈坚华等名中医们的接力传承和全体荔湾中医人的不懈努力,医院如今俨然发展成为一间集医教研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广州市中医名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实习医院。2013年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82.45%,中药饮片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比例56.99%。 注重人才战略,发掘特色优势 全面...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五十周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五十周年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情怀与境界,感恩给人无尽的希望与力量。 感恩党和政府把阳光雨露沐洒给医院,感恩患者把健康与生命托付给医院,感恩历代中医人把年华和智慧奉献给医院。 常存感恩之心,常怀进取之志,弘扬传承创新,精诚至善精神,建设幸福家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恩墙题字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周年,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先后荣获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ldquo...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年·医疗下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年·医疗下篇

    50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50年来,医院始终以振兴中医事业、服务人民健康为己任,谱写出篇篇璀璨夺目的峥嵘华章。国家卫计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正在持续开展,未来几年,医院其他专科已经作好准备,蓄势待发。 肿瘤中心 由全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周岱翰、陈锐深等教授创立于1987年,现任中心主任为林丽珠教授。目前为原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专科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专科肝癌协作分组组...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年

    50年的奋斗与求索,50年的改革与创新,50年的跨越式发展。201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迎来50华诞。 举目四望,位于岭南地域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是国内中医界知名的医疗机构;回首历史,经历半个世纪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从50年前一个小诊所,发展到今天拥有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1400张病床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审视中医药这所医院,她都有值得慢慢体会的中医底蕴和人文内涵。 医院冼绍祥院长感慨地告诉记者:回顾历史,医院发展道路曲折而...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周年巡礼学术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周年巡礼学术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64年,历经50年的变革和发展,现已成长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产业六位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教学工作和学术工作硕果累累。 教学篇 从无到有,“院院合一”优势显 广州中医药大学1984年成立中医系,这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前身;1986年改名为中医医疗一系,并与第一附属医院合并,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1997年正式改名第一临床医学院。 其实,学院的教学工作可以追溯至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周年。在几代广中医一院人的不懈努力下,医院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表彰医院发展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员工,进一步激励全院员工投身发展中医药的伟大事业,医院评选并授予邓铁涛等20位员工“杰出中医一院人”荣誉称号。 邓铁涛(1916- ) 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16年10月出生,1956年...

  • 访广州中医药大学纪委书记张建华

    访广州中医药大学纪委书记张建华

    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廉政风险防控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真正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是遏制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教育事业牵系国运民生,群众对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期待高,对腐败现象容忍度低。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学校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新途径,初步建立起廉政风险防控基本制度。近十年来,校本部没有一位干部因经济、腐败问题受到查处。为此,本报记者对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江苏高邮市中医院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高邮市中医院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感冒专病门诊成立以来,发挥中医药疗法优势,实施“五一序贯疗法”治疗感冒,形成该院综合治疗感冒的特色品牌。 该院感冒专病门诊实施的“五一序贯疗法”采用辨证论治方案、协定中医处方、拔罐疗法和针刺疗法、中药熏蒸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受到感冒患者的肯定。(刘刚) 近期,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斥资96万元用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其中50万元用于县级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40万元用于创建水南镇中心卫生院、枫江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综合...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创新创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创新创业

    1月27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王锐旭受邀到北京中南海参加总理座谈会,与陈道明、姚明、许宁生等其他9位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代表,他创办的兼职猫手机软件为高校学子提供兼职信息,已有120万注册会员。 王锐旭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营销专业,他是这次座谈会受邀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首位来自广东省的代表。 在校大学生搭建兼职平台 大学期间,王锐旭在寻找兼职过程中发现很多弊端,如需向中介公司缴纳健康费、服装费,个...

  •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建创新提升工程纪实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建创新提升工程纪实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党建工作模式。2012年以来,该校根据广东省委提出的“书记抓,抓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健全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以“提升党员质量、完善二级学院党政决策机制”为重点,提高党...

  •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到达了我国医院竞赛力星级认证五星级规范,我国医院竞赛力星级认证履行委员会将颁发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五星级医院奖牌!”2018年 5月4日下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我国竞赛力星级认证反应会上,随着艾力彼星级认证官刘先德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火热的掌声,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星梦得以完成,荣膺我国医院竞赛力星级认证全国首家五星级中医院。 作为一家年轻的医院,医院渴求前进、寻求杰出,期望凭借第三只眼,对标世界医院办理规范,以星级认证为抓手,经过专家们的...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学科教学特色与成果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学科教学特色与成果

    195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办校之初,由陶葆荪教授组建了内科诊断金匮教研室,《金匮要略》作为首批课程设立。1981年本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我国首批被批准的硕士点。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在陈纪藩教授、廖世煌教授、黄仰模教授、林昌松教授、刘晓玲教授等历届和现任教研室主任带领下,历经60年发展,学科稳步前进,教学、科研、医疗共促共进,优势明显。 团队设置合理,突出特色 以陈纪藩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其学术继承人林昌松教授为团队负责人,以刘晓玲教授、关彤教授、陈光星教授为团队学术骨干,以及刘清平、刘...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