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第25页
-
记湖南中医药大学留学生余博通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毕业典礼上,一位登台发言的毕业生代表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他有一双碧蓝的澄澈眸子,却说着流利的中文。发言中,他对母校的眷眷之意与拳拳之心引起了在场毕业生们的强烈共鸣。他就是余博通,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名法国籍应届博士毕业生。 一提起法国,人们都会想起莱茵河畔,衣香鬓影,时尚之都。但余博通却沉醉于中国传统文化,并进行潜心研究。自从余博通到湖南中医药大学来读硕士研究生开始至今,不少人对他为何对中国文化如此投入而感到好奇。 对此,余博通笑着说:“小时...
-
甘肃中医学院建成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纪实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对甘肃中医学院而言,却是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5年,是跨越赶超、勇创新高的5年。5年前,甘肃中医学院立足省情、院情,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客观需要,反复调研论证,向省学位办及上级有关部门递交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的申请。 2009年4月,甘肃中医学院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获准立项,从此拉开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的序幕。经过近5年的团结奋斗和扎实建设,甘肃中医学院在201...
-
张锡纯医案 学术特点
编者按:本文讲述者柳学洙先生(1906.8-1988.3),字溥泉,号医海一沤。天津市武清县人,15岁从医,聪颖好学。1929年拜名医张锡纯为师,从师3年,对师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领悟极深,为该县第一位中医主任医师。陈宝贵系柳老关门弟子、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86年秋,沧州召开《张锡纯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当时张锡纯先生门人只柳学洙一人在世,其时已81岁高龄且有病在身,不便写作,故由柳学洙讲述,陈宝贵整理写出本文。本版今起将分3部分连续刊出。...
-
抓住中医养生学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中医养生热潮充分反映了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和了解中医养生常识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这些追求和愿望相背离的现象,如某些伪中医养生专家受利益驱使不断制造中医养生的神话,人为地使中医养生神秘化、复杂化、低俗化,甚至宣扬违背起码的生活和卫生常识的奇谈怪论。充斥于报刊、书籍和电视网络等传媒的所谓中医养生内容更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使人们难辨真假。 作为中医人,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加大正确宣传中医养生的力度,引导大众完整、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中医养生的科学真谛,...
-
中医学在传承中有所失落
中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传承之中不断发展,也时常有所失落。 古代书写材料不方便,甲骨、金文只有片段的言语信息,所以古代记载医学知识的文献是十分稀少而珍贵的。 宋代印刷术推广开来之后,虽然医学书籍能够依靠刻印而逐渐普及,但是仍然时有失传,因此,得一个善本很不容易。时代不断发展,印刷术也赶上了技术革新的快车道,各种书籍出版空前繁荣。书店里印刷精美的图书令人眼花缭乱,难以取舍。 有中医爱好者,听了科普讲座或经中医诊治后,对中医深感兴趣,于是赶快到图书大厦想买一本中医启蒙的书来读。没想到关于中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