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 第29页

学 第29页

  •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   2010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称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对中医药学的一个全新评价,使我们对中医的理解跃升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   不是中华民族所有瑰宝都可担当“钥匙”的重任。中医是中华文明精华的浓缩,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其理论构建借助了传统文化的阴阳观、五行观...

  • 唐代医学文献大师:王焘

    唐代医学文献大师:王焘

    王焘(约670~755年),唐代眉B县(今陕西眉县)人。 王焘出身于世代官僚家庭,祖父是唐朝宰相,自己亦是官僚,曾做过徐州司马。王焘性至孝,其母患病,经年不解带,亲自调理汤药;自己亦因“幼多疾病”,故对医学饶有兴趣,常喜欢与高明的医生探讨医学理论和治病技术,从中受到许多教益。约于公元8世纪初,曾管理国家图书中心弘文馆,在此期间,他夜以继日地沉醉于数千卷医药文献的阅读。凡所参考之书,均经他逐条地鉴别摘录,去粗芜,采精华;凡经摘录者,都注明出自某书某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紧张的阅读、鉴赏、...

  • 中医药学的独立自主

    中医药学的独立自主

      习近平主席曾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一个中医药学的研究者,我对这段话深有感触。   与西医不同,中医有着自己的医学体系,是独立于西医之外的医学科学。但一直以来,很多人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去“改造”中医,用西医的评价标准去“修正”中医,违背了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科学原理。...

  •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省祖研)发展纪实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省祖研)发展纪实

      2014年5月30日,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式挂牌,龙江人心目中57载的金字招牌“祖研”,迎来了又一次华丽转身。   从“祖国医药研究所”“中医研究院”到“中医药科学院”,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是功能与地位的完善与提升,更是对中医药科学性的诏示与认可,是对这个机构多年来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上取得的贡献的肯定。   纵观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科研的历史,是科研与临床、科研和生产相互依托又相互促进发...

  • 中国历代政府对医学的重视 莫过于宋朝

    中国历代政府对医学的重视 莫过于宋朝

    经过唐末五代的分裂割据和军阀混战,宋初国力凋敝,文化衰微,认识到军人执政危害的宋朝政府大行文教政策,“兴文教,抑武事”,带来了经济和文化上大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显著发展,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两宋的医学也空前繁荣,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已经有不少学者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对宋代医学发达的原因作了探讨。我们通过对文献资料,尤其是对医书及相关史料进行深度挖掘,从新的角度揭示两宋医学兴盛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医药的巨大经济价值、士大夫参与医学、宋朝政府对医学的大力扶持等。   医...

  • 国学大师章太炎也精通医学

    国学大师章太炎也精通医学

      国学大师章太炎也精通医学,著有《霍乱论》、《章太炎医论》(原名《猝病新论》)。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   有关章先生的轶事最有名的莫过于较真“第三扁鹊”。上海某富商患病,群医束手,认为不治。有一位不甚知名的中医,诊视后独认为可救,处方数剂,竟告痊愈。富商很感激,慕章太炎书法名气,奉千元求先生为题一匾,想借重以扬其名。太炎手书四个大字,曰“第三扁鹊&r...

  • 科学的中医

    科学的中医

      当今的中国,不缺乏所谓“科学的中医”,但缺乏有文化的中医。这里的文化,是指中医药文化或中华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医的根,也是中医的外展形象。所谓“有文化的中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有医德,有医术,会宣讲,能著述,会传承,有贡献,是明医。   中医有无文化是可以鉴别的。从他的语言谈吐、仪容神色,诊病实践过程及其疗效,从他的书写药方及其著述等,都可以略知其大概。   比如清代医家邹润安,《清史稿》说他“有孝行,家贫绩学,隐于医”,...

  • 记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二代“吴附子”吴生元

    记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二代“吴附子”吴生元

      “我们相信中医,相信这里的老医生,所以有病总是到这里来看。”春城昆明,每周二、周四的下午和周六的上午,年近八旬的吴生元都会准时来到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名医馆,为那些等候多时的病人精心诊治。和他一样,有十几位云南名老中医都在这里出诊,“为人民服务,也为中医振名”是他们共同的“中医梦”。作为云南老中医的重要代表,每每患者及其家属谈及吴生元,莫不交口称赞,无不为他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术所折服。   子承父业 世誉“第二代吴附子&r...

  • 惊叹祖国医学之博大!

    惊叹祖国医学之博大!

      近期影院上映的影片《大明劫》,讲述的是明末清初名医吴又可抗击瘟疫的故事。全片对中医理解之深,让我感觉在用战争题材反面村托出医者吴又可的济世仁心和对天下生灵的使命感,片中更是多次用医道引出治国之道,让人惊叹祖国医学之博大!   片头,冯远征饰演的吴又可手拿旗幡摇铃,以江湖游医的形象出场,因尝试用大剂量的大黄泻瘟疫之邪毒而遭病人家属误解告上公堂,公堂上吴又可拿出家属最后煎煮的参芪等温补之剂的药渣才得以脱罪,但仍被县太爷告知日后不得在其所辖行医。第一次表现了吴又可行医的与众不同,不拘成法,当断则断的特立独行,...

  • 回顾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

    回顾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

      当今科技,学科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展现出良好势头与巨大潜力。被誉为20世纪自然科学最重要三大发现之一的DNA双螺旋结构,就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交叉渗透、相互借鉴产生的科学成果。   回顾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中医药学的发展离不开多学科的协同,离不开创新。作为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是一部集医学、哲学、人文、历法、天文、地理、数学、气象、心理、生物等学科知识的大成之作。南北朝时的《雷公炮炙论》不仅是医药自身的经验总结,...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63年,是“七五”期间全国七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之一。经过历代医院员工的不懈努力,医院事业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功能完善、名老中医荟萃、临床疗效显著、研究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的现代中医医院,成为湖南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湖南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中心和龙头,其综合实力和发展态势达到国内省级中医院的先进水平,2008年12月成功入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医院占地面积110亩,现有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建的国家科研...

  • 博采众长 学好中医

    博采众长 学好中医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中医师的中医之路,怎样走才能走得更好?笔者认为,学好中医需唱响“四部曲”,即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求创新。如此开拓思路,博采众长,逐渐走出一条更宽广的中医之路。   读经典。每一位名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熟读经典,在经典中成长,这是中医的基础。临床实践的基础是理论知识,需要中医师背经典、背方药。背诵掌握500个常用方剂,精通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只有把书本上的东西很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临床经验。   做临床。有位名医曾讲到,要成...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

      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岁了。1993~2013年这20年,对该专业而言,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20年;是踏歌前行,从有到优的20年;是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有力助推全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20年。该专业20周年庆前夕,记者专程走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曾负责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筹建工作的凌锡森教授,大学副校长、中西医结合学院首任院长何清湖及中西医结合学院现任院长邓常清,在他们的侃侃而谈中,为我们见证、还原了专业风雨兼程、高歌猛进的20年。   凌锡森:“相当长...

  • 记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记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经历了70载风雨历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几届院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和精心组织下,特别是在国家二级教授、陕西省名中医、陕西省教学名师贺丰杰院长的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奋发有为,陕中附院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如今已发展成为占地160亩,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开放床位近1600张,设有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19个,专科专病门诊53个,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

  • 医学里的“神”

    医学里的“神”

    近来,“神”、“神级”之类的形容词格外流行。总的说来,被冠以“神”字是两个极端,要么是特“牛气”,要么是特“奇葩”。 比如最近媒体报道,美国有一名9岁男孩在无票、无大人陪同的情况下,逃过多重机场安检,自行登上前往拉斯维加斯的飞机去见网友。而且就在上飞机前两天,他开着自己偷来的卡车,在高速公路上撞了十几辆车。这样的孩子,只能是“神级熊孩子”。 除了如此的&ldqu...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医学
  •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

      产学研结合,从高职医药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看,主要关注的是医院、药厂等医药卫生单位与学校合作教育这一层面,它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高职医药类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但目前学校与医药卫生单位特别是与医院的合作形式尚处于浅层次的初级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现实需求相距甚远,这势必影响医学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必要对学校与医药卫生单位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新医改方案的全面实施,医疗卫生保健行业需要大批实用型、技能型卫生职业技术人才。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

  • 光子运动规律的中医属性的学科

    光子运动规律的中医属性的学科

      激光作为光子学的技术标志已在国内外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取得国际公认的进展。将光子学理论与技术引入到中医学体系,将为建立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光子中医学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光子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中医学诊断、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方法和效应进行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研究,以揭示光子运动规律的中医属性的学科。   早在2000年,华南师范大学刘颂豪院士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共同提出,要发展“光子中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2002年华南师范大学...

  • 拓展敦煌医学研究视野

    拓展敦煌医学研究视野

      敦煌医学是以敦煌遗书、敦煌壁画、敦煌简牍和敦煌文物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笔者在考察敦煌壁画和卷子时发现有许多关于“涅槃”的资料,如莫高窟第148、158窟都根据洞窟的功能命名为“涅槃窟”,主尊都是石胎泥塑,身长16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像。在敦煌遗书中也有《大般涅槃经音》(P.3025、P.2172、S2821、P.3484、P.3415、P.3478、S.3553),《大般涅槃经卷第卅七》(S.1893)等著作,使我不由的开始思考敦煌医学的涅槃。涅槃是佛教用语,指超...

  • 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正式挂牌

    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正式挂牌

      2013年6月2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在我院正式挂牌。分院的成立,既是对以往成绩的肯定与鼓励,也为我院今后更快更好的发展搭建了上升通道和新的平台。把握分院建设的大好时机,提升单位整体实力,创造新的辉煌,这已经成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有鉴于此,回顾历史,分析现状,找准薄弱环节寻求优化调整方案,并不断践行推进分院建设应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历史与现状   我院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专业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省级机构。建院50多年来,在历届院领导班子和几代研究院人的不懈努力下,多...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产科   医院中医妇科学学科始建于1959年,创始人韩百灵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名家、全国首批中医妇科博士生导师。他从医执教80周年,创立了中医妇科学的“肝肾学说”、“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理论。   第二代学科带头人马宝璋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医妇科学经典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工作,系统整理、完善了中医妇科学女性生殖藏象理论、冲任学说、天癸理论,为中医妇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代学科带头人吴效科教授、专科...

  • 钦安卢氏医学系

    钦安卢氏医学系

      钦安卢氏医学系由郑钦安创立,经卢氏三代完善并传承的医学体系,当今医界称其为扶阳学派。   郑钦安,名寿全,生于嘉庆九年(1804),卒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享年97岁。他是四川邛崃县人(祖籍安徽),幼即勤读经史,于嘉庆末年中秀才,因慕刘沅学问,乃弃举(子)业而从师。刘沅,字止唐,号川西夫子,时称三通教主,于儒释道医皆有所精。郑钦安投其门下,虽于诸般学问都获教授,然于《内经》、《周易》、《伤寒》之学受教最深。他沉潜于斯数十载,遂明得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乃知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医学
  • 学术界的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界的学术不端行为

      在科研工作中,高层次人才较量往往不是学术较量,而是品格和素质的较量。   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自诞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作为崇高目标。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基础素质,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研究生导师要以人品为根、以诚信为本、为事业奉献、为团队修身。   近年来,在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违反科研伦理、滥用学术权力、学术失范行为时有发生。这...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行为
  • 设置中医解剖学有其重大意义

    设置中医解剖学有其重大意义

      解剖学是支撑医学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是每一个医学生必修的课程。任何一种医学都需要解剖学作为支撑,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解剖学源远流长,如《灵枢·大惑论》中对眼睛的解剖就进行了详细描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为瞳子……为黑睛……为白眼……为约束……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后世医家如王清任等也不断地进行...

  •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独树一帜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独树一帜

    皖南古郡,山奇水秀,人杰地灵,“天下独绝”的新安江蜿蜒穿行其间,古往今来,文风昌盛,名贤辈出。根植于徽文化沃土的新安医学,承载着无数个百转千回的杏林故事,宛若镶嵌在新安江畔的一颗颗璀璨明珠,散发着被时光浸润过的暗香,以其独特的区域特色、浓厚的流派色彩、突出的学术成就、深远的历史影响,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独树一帜。   新安医学始于宋,鼎盛于明清而流传至今,上下800余年间,出名医800余位,著医书800余部。名医名著,名派名说,名药名方,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新安医学在继承与创新、学派...

  • 中医儿科随着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儿科随着中医学的发展

      数千年来,中医儿科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小儿保育、预防和医疗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并以其显著的疗效、独特的诊疗方法、费用比较低廉的特色优势,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   中医中药在儿童呼吸和消化领域的治疗优势和特色明显,尤其是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多动症等领域,中医儿科用药有着显著的治疗学优势。尤其是近年来,上海龙华医院在小儿肺炎之后,采用内服开水冲泡的中药剂型,秋冬进补膏方以及外治法穴位贴敷、耳穴治疗等获得了显著疗效。避免了...

  • 中西医结合是创造中国医学重要力量

    中西医结合是创造中国医学重要力量

      著名消化病专家姚希贤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常委、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还是河北省首位临床博士(博士后)导师,世界胃肠病学会(OMGE)委员、国际肝病研究中心委员,今年已经85岁高龄。他自幼跟随乡医叔父学习中医,少年时迁居北京仍坚持自修,后入河北医学院接受西医学系统教育,上世纪50年代,姚希贤参与到西学中工作中。随着中、西医临床经验的长期积累,他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成为中西医兼长的一代名家,曾两度提名院士候选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姚希贤认为,我国...

  • 岚县中医药学会

    岚县中医药学会

      山西省岚县中医院始建于1984年,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等历史原因,医院曾一度举步维艰,而今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年年攀升,不但本县的病患前来治病,周边县市、乡镇的患者也慕名而来。2011年12月被山西省卫生厅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2013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2013年,该院门诊急诊人次突破4万人,出院人数1617人,年业务收入达到880万元。   “岚县中医院如今丑小鸭变成金凤凰了”。岚县百姓这样评价这家医院。6年多时间,医院如何从濒临倒闭的困境中突...

  • 中医颂 学中医有感

    中医颂 学中医有感

    中医颂   精勤求索见精神,   药草回春为黎民;   普度众生担大任,   无愧华佗后世人。   救死扶伤医灵魂,   业向精深济世人;   博极医源人为本,   医学领域求创新。(鲁庸兴) 学中医有感   风吹百草送清香,   川贝人参细察详。   剂小难将腹气降,   量多恐把胃肠伤。   五行循序令神爽,   经络畅通夸药强。   悟透岐黄奥妙理,   阴阳调顺寿延长!...

  • 2500年前中医是成熟科学吗

    2500年前中医是成熟科学吗

      李致重先生的文章“告别西化实现中医梦”(载于2013年3月28日第3版,以下简称“李文”),借口反对“中医西化”来否定中西医结合,实为荒谬之极。近20多年来李先生发表的所有论文主要只有一个内容,就是否定中西医结合。现在只是在其原来写的论文直接否定的“中西医结合”后面,加上了“名义下的中医西化”几个字而已。奇怪的是李文还借一位外国教授的话来篡改中医学的历史,他说,“正如德国慕尼黑...

  • 注重望诊技术的学习和积累

    注重望诊技术的学习和积累

    小时候,中医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把脉,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白胡子老中医三指一搭,眼睛一闭,片刻后便对病情娓娓道来,不禁大为崇拜。 学医之后才知道脉诊只是中医四诊之一,望诊方为四诊之首,有经验的医生能够对病情一目了然,既快又准。《难经·六十一难》亦有言道:“望而知之谓之神。” 酒是陈的香,要成为一名好的中医,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长期的临床历练,是一个不断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而这都需要时间,因此患者往往对青年中医持有怀疑的态度,就医时一般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