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 第28页

学 第28页

  • 中医药学熔铸传统文化之根本

    中医药学熔铸传统文化之根本

    自中医药科学体系形成至今2000余年,无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历朝历代,东西南北,都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献身中医药事业。据李经纬教授主编的《中医人物词典》收录,从古至上世纪中叶,对中医发展做出卓著贡献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有6200余人。 同时,以《黄帝内经》等四部经典为代表,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献体系。据2007年版《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1949年前中医古籍为13455种,加上台湾现存的690种,合计14145种。在反映古代中华文明成果的三部大型丛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中,中医...

  • 岭南医学研究须拓宽视野

    岭南医学研究须拓宽视野

      岭南,是指五岭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以南的粤、桂、琼、港、澳等地区,广义还包括福建、湖南、江西与广东接壤部分,台湾、越南北部。岭南医学产生并发展于岭南地域,是中国地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吴粤昌归纳为四性,即继承性、区域性、务实性、包容性;邓铁涛归纳为“三重视”,即重视岭南地区的多发疾病,重视岭南地区的特产药材和民间经验,重视吸收新知。岭南医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服务对象和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核心地域广东常驻人口已经...

  • 博士团下基层:山区有了学术直通车

    博士团下基层:山区有了学术直通车

    10月2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宋春生率博士访学团一行12人,赴云南省砚山县中医院进行访学交流。并在第二天与砚山县中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砚山县中医院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首个教学实践基地。 中医院发展的勇者 砚山县地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属国家级贫困县,文山州是三七的原产地,人称“三七花开的地方”。访学团从昆明驱车6小时到达砚山县中医院,沿途道路两旁都有拦截滚落山石的安全防护网,路面难见平坦,让坐在后排的人“每次颠簸...

  • 运用经济学理论思考中医医疗机构改革

    运用经济学理论思考中医医疗机构改革

      目前,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公立中医医院的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笔者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中医医疗机构改革作如下思考:   从“经济人假设”看,中医医院应属于&...

  • “阴阳”概念在中医学中的特点

    “阴阳”概念在中医学中的特点

    从《黄帝内经》成书至清代,众多古代医家的医学著作中载有 “阴阳学说”。笔者认为,古代医学著作中的“阴阳学说”不仅是哲学的阴阳概念,而赋予其医学特点。试述如下。 阴阳可“体验” 《中医基础理论》说:“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实体概念,也是一对关系范畴,它表示各种物质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然而《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rd...

  • 从广义科学视角认识中医药

    从广义科学视角认识中医药

    •科学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包括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知的过程。 •从广义的科学视角来看待中医药学,则完全应当得出另外一个结论:中医药学应当说是广义科学的一个精彩范例,代表着现代医学变革的未来趋势、道路与方向。 •从正确的科学观来说,青蒿素就是中药,因为青蒿素的治病原理和机制是符合中医思维的。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无疑给中医药界带来极大振奋,她从汉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科研灵感成功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青蒿素的案...

  • 中医可以有现代科学形式

    中医可以有现代科学形式

    •中医疗效好,根本原因在于有正确理论作支撑。其理论之所以正确,乃在于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由于它缺乏现代科学形式,因而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事实并未被凸显出来,以致人们按照现代科学的标准对它加以衡量而看不到它的科学性,甚至发生误解将它诬为“伪科学”。 •中医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思维逻辑,它完全具备整体科学特征,因而是地地道道的整体科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仅在于要具有现代科学形式。 文化与科学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 复兴中医要有大科学观

    复兴中医要有大科学观

    科学二字是当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一词汇通常包括着四层意思。其一,科学一词的本意是分科之学,即指分门别类的众多不同学科。其二,作为形容词用。比如说某一学科是科学的,或不科学的。其三,作为正确的代名词来用。比如,把实事求是称之为科学态度。其四,作为成熟的知识、学问体系的总称。举凡所有分门别类的、理论性的、有一定真理意义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知识、学问体系,统统称之为科学。本文就科学进行的讨论,是以第四种含义而展开的。 什么是大科学观呢?站在人类文化发展时空观的高度,把古今中外哲学体系下的科学和近...

  • 发展中医学术流派的五个关键点

    发展中医学术流派的五个关键点

    中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一大批历史源远流长、学术底蕴深厚、临床疗效显著、特色优势明显、群众推崇公认的中医学术流派有力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临床诊疗体系的丰富发展。中医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各个流派发展的历史。 目前,发展中医学术流派应抓好五个关键点。 注重认识把握传承传播规律 我们今天重视中医药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首先就要确认究竟哪些是属于中医药学术&ldquo...

  • 传统医学应纳入世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传统医学应纳入世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世界范围内的全民医疗覆盖仍未实现。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今年6月12日联合发布的报告称,全球4亿人无法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中低收入国家6%的人口因医疗支出而陷入极端贫困。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建议,追求全民医疗覆盖的国家至少应该为80%的人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医疗支出近年来存在明显上升趋势。 在日前召开的“传统医学探索国际研讨会”上,主办方之一IAMP(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的主席雷丽明认为,传统医学能为人类提供更经济有效的健康解决方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总代表施贺...

  • 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

    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

    西学东渐以来,由于人类的疾病防治成本、健康维护成本和卫生经济运行成本过高,迫使各国政府不断推行医疗改革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难题。特别是西医学用还原论思维方法所构建的医学范式尽管为我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了选择,但由于效率低下和成本过高而凸显出了明显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在医改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引领作用。 首先,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解放医学生产力。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学问,哲学是具体科学的灯塔,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

  • 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主要法则之一

    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主要法则之一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法则之一,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不一而论。“这些辨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内在联系,现今仍是中医临床认识和揭示疾病本质的主要手段。”面对如此庞大的辨证体系和历朝历代医家们的多种诠释,后世学者几乎是在眼花缭乱中去学习认知、选择应用的。当看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李其忠两位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16年的努力,在国家立了专项的研究成果《中医藏象辨证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书时,心想:...

  • 老中药师刘绍贵:淡泊明志做学问

    老中药师刘绍贵:淡泊明志做学问

    刘绍贵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湖南省著名的中医药专家, 1999年评定为湖南省首批名中医药专家, 2002年起成为全国第三批和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7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刘绍贵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刘绍贵成为湖南省中医院药剂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首席专家。 学无止境 上下求索 1960年,刘绍贵进入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前身)学习,专业为医学,学了近一年后,又转入当时新成立的药学专业。1964年毕业后,进...

  •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内的概念体系及科学内涵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内的概念体系及科学内涵

      概念是理论的基本要素,联系概念的判断即为理论的核心要素——基本原理,又是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体系范围。首先要明确界定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体系范围的原则,其次要界定概念体系的范围,还要抽取界定范围内的基本概念,为揭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内的概念体系层次结构与概念科学内涵提供数据支撑。   概念体系的层次结构及其逻辑关系。依照中医药学特点及学科体系特点,将语言学与中医药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整理并完善语义与学科相结合的分类体系、语义类型及语义关系,进而确...

  • 《甲骨文医学资料选编》出版

    《甲骨文医学资料选编》出版

    甲骨文是我国商朝后半期,殷代帝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别是研究商王朝政事和王室贵族生活的直接史料。甲骨文一经发现,就引起国內、外专家、学者探讨和研究的兴趣,他们以钩深索隐、阐幽发微、匡谬补苴、总结创新等研究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甲骨学已成为国际上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 甲骨文中有关于医药卫生、疾病防治、生殖保健等较为全面的记载。自1944年胡厚宣先生在《甲骨文商史论丛》中发表“殷人疾病考”后,甲骨文中的医学史料,逐步为学术...

  • 学无止境 大医厚德

    学无止境 大医厚德

      晁恩祥教授是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肺系病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批的毕业生。提起身边这位从医50多年的名老中医,医院的年轻中医们总是充满敬佩之情,说“晁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勤勉好学如履薄冰   “选择做医生就要辛苦一辈子”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主任张纾难是晁恩祥第一代弟子,他说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六点即早起读书。晁老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成绩突出,著作等身,勤勉好学,令后辈景仰。他总...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 中医药在国外临床和科研、教学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临床和科研、教学现状

      中医与中国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紧密联系正是中医与其他医学体系的不同之处。国外一些人士对中医的兴趣和尊重也往往来自于此。没有了这个特色,即使进入了主流医学,中医也有被逐渐淡化,甚至消失的可能。而中医融入国外主流医学,也将引领中国文化进入国外主流社会领域。   养生保健是中医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主战场,不能放弃我们的前沿阵地。注重中医的临床使用,保留中医诊治疾病的手段,把精力放在提高中医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上。用有效的治疗证实中医的价值,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是中医融入国外主流医学的...

  • 过分分化危害中医学科特色

    过分分化危害中医学科特色

      与西医擅长针对局部、靶向的医疗方式不同,中医能够发挥的特色正是在于它整体、系统地处理疾病,即使学科分化得再细、再精准,作为中医的学科不论是在教育、临床的过程中都应当保持整体系统、辨证论治的特色,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具备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技术手段。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当侧重于中医学思维培养、中医学知识储备以及增加临证实践机会。如果仅仅是模仿西医医学偏重于实验化、技能化的培养方式,最终我们的人才也会遗憾地在中医学中浅尝辄止,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具备优秀中医素养的中医人才。   中医千年以来所积累的丰厚医...

  • 张锡钧 自幼受到家庭的薰陶立志学医

    张锡钧 自幼受到家庭的薰陶立志学医

      张锡钧(1899年-1988年),著名生理学家、医学家、教育家。神经内分泌研究先驱,我国生理科学、神经生物学的奠基者,中国科学院首批当选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北平协和医学院教务长、生理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生理室主任,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父亲张文藻及表兄张云轩两位均是天津市的著名中医。     西学东渐   张锡钧,字石如。自幼受到家庭的薰陶立志学医。于1916年在天津官立中学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清华学堂。   他是一位积极参加“五四”...

  • 多数西医生希望学习和运用中医药

    多数西医生希望学习和运用中医药

      多数西医生希望学习和运用中医药   中药以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备受西医师推崇。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临床上90%的中成药是由综合性医院的西医临床医生开具的。然而,西医临床医生给患者使用中药的依据,一般仅仅是根据药品说明书来判断病情和选择应用,缺乏辨证论治。由此引发不少的问题,如辨证不准引起疗效不佳、用药不当导致毒副作用等,少数人还将责任归咎于中医药技术,这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   笔者在临床上工作多年发现,许多西医医生都有强烈的学习中医渴求,集中在两个群体上。一是参加工作时...

  • 中医药哲学 核心价值观

    中医药哲学 核心价值观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人在长期的医药活动中,形成的共同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的规则、规范和秩序。中医药文化本身具有的内隐部分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如天人合一、生生不息、贵尚中和、以人为本、治未病、颐养天年等;中医药文化所展现的外显形态为各种体现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的符号,如香囊、灸条、火罐、药酒、汤药等,以及熬药、药浴、刮痧、针灸、穴位注射等。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医药哲学中起主导性作用,主要体现为既有的生存和发展框架,是评判中医药活动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是解决中医药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

  • 互联网推动祖国医学进步

    互联网推动祖国医学进步

    互联网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组成的一个信息平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遍布了全球。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开展中医文化的传播,形式丰富多样,可以让不同的人群领略祖国医学文化的魅力,深入认识、建立信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医文化推广和建设中来,集思广益,共同推动祖国医学进步。   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最新统计网民人数达5.38亿,普及率39.9%,其中又以中青年占大多数。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网上阅读、网上讨论、网上发布、网上购物等多种方式,让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速,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天下...

  • 记全国名老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徐经世

    记全国名老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徐经世

      “高官百姓,传诊千家,一样眉慈目善;难症风寒,调理百草,多能药到病除。”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经世老中医的书房里挂着这样一幅笔法遒劲的字,这是一位病人撰写所赠,是病家对徐经世的由衷赞扬,也是其医德医术的真实写照。   徐经世年过八旬,从事中医临床60年,所接诊治疗过的病人数以万计。每每与病人谈及徐经世,莫不交口称赞,无不为他的德术与高风亮节所折服。   徐经世是公认的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全国第二、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工作指导老...

  • 中医学要按自身规律发展

    中医学要按自身规律发展

      中医学的积累、传承和发展与西方医学的覆盖、更新、发展道路不同。从古希腊、古罗马医学的消失,我们是否能从中得到一点警示:中国医学还得按自身的发展规律走自己的路。我们这一代人只能为中医学大厦添砖加瓦,不能拆砖卸瓦,更不能偷梁换柱。既不能用硬方法摧毁,也不能用软方法戏说。我们有责任用心仔细地爱护它,保护它,传承它,发展它。   中医学是古老的传统医学,而在世界医学史上,古老传统医学却不仅仅只有中医学。要深入地研究中国固有的传统医学,我们还应当从世界古代医学史的高度审视中医学,从中国医学发展史的角度思考中医学的...

  •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纪实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纪实

      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江西中医药大学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江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进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江中人”迎来了又一次发展大机遇。   一所大学要发展,最坚实的根基是什么?总结长期的办学实践,江西中医药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学科建设。   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江西中医药大学始终以一份“责任”和“担当”在高校改革浪潮中独树一帜。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

  • 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赵学敏治学启示

    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赵学敏治学启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宋代陆游所作《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名句,意思是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感觉肤浅,要想真正弄懂还要靠自己的亲身实践。这句话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成功无不是亲身实践,我国古代许多医药学家也是如此,李时珍和赵学敏便是其中的卓越代表。   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其著作《本草纲目》规模之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药物学著作,被称为“东方医学的巨典”“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rdquo...

  • 中医没有将自己挡在科学之外

    中医没有将自己挡在科学之外

      3月13日刊登了皋永利先生“中医不要将自己挡在科学之外”一文,皋先生关于“中医将自己挡在科学范畴之外,不仅容易将自己与科学对立起来,而且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社会对中医的认可”等观点值得商榷。   中医从来没有将自己挡在科学之外   中医学是集天文学、地理学、物候学、气象学、人文学、民俗学、农学、哲学、人体生命科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学科,从它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就不难看出,中医学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为了自身需要,从来没有把任何一个有用的学科无端排除在外,&...

  • 安徽中医药高专学子在职场

    安徽中医药高专学子在职场

      依托行业,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在原有合作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学校2012年组建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一体的办学体系,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长效机制。在组织结构上,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在育人形式上,由企业单项参与向全方位合作转变;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由适应型向前瞻型转变;在资源整合上,由浅层利用向深度开发转变;在服务企业上,由基础型向战略型转变;在机制建设上,由闭合、随机向开放、规范转变。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全...

  • 中医就是科学家族中的一员

    中医就是科学家族中的一员

      客观、恰当地用现代科学的标准衡量,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发展中的优势,认识到中医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当然也让我们看到中医自身存在的不足,看到尚未完全超越古代科学水平的中医与社会发展存在的时代差距。中医需要积极地接纳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之成为自己发扬优势、弥补不足的有力工具。用科学衡量中医,只要用得恰当,反而成为发展的一面镜子和工具。   为了摆脱用现代科学标准衡量和要求中医,中医界一直有观点极力反对将中医纳入科学范畴,甚至为了区别中医与现代科学之不同,防止中医西化,有人直接提出“中医与...

  • 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2014年中医药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统领各项中医药工作,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着力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强化规划统筹,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一、深化改革推动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一)深化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开展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